第70章 漫卷煙霏任去留

再有經濟方面的因素:江南一帶是比較富裕,可是好東西也得能賣得出去才行啊!眼下各種勢力犬牙交錯,遠程交通幾乎斷絕,只有靠曉陽這樣的能人了。

隨後張士誠也強烈提出要結拜,曉陽再三推辭,也就答應了!

“崔曉陽、張士誠,我們二人今日結爲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有違反,天誅地滅!”兩人潸然淚下、感情真摯,好似真的一般。

兩人正在結拜,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有人進來趴在張士誠耳邊竊竊私語。內力不錯的曉陽聽到有“方國珍”什麼的。“方國珍,不是台州那邊的大海匪嗎?”(也可以說是義軍、因爲他敢劫蒙古人)

“聽說崔先生在此,能不能讓國珍見一見啊!”說着樓梯騰騰作響,誇嚓撲通,似有人打將上來。

“吱呀~”門給人輕輕推開來,並不似前面的粗暴,一個漢子走了進來。

曉陽定睛一看,來人是個粗壯漢子,皮膚黑黝黝,一臉亂糟糟的黑鬍子、眼中精光爆射,豪氣沖天。

“方國珍,我跟我兄弟結拜呢,你搗什麼亂?”張士誠並不生氣,反而暗喜他來得正是時候,讓他羨慕羨慕。

“怎麼,你結拜你的,老子也能結拜!”方國珍大笑,然後握住曉陽的胳膊,用力之大連武功不錯的曉陽都有些吃不消。“兄弟!咱倆結拜成不?”

曉陽心說這人怎麼見面就要結拜?不過好說歹說,約好了第二天見面,把這位大神打發了走。

隨後曉陽兩人就談起了一些細節。臨別曉陽問:“大哥,小弟過幾天要走運河北上,聽聞蘇南是大哥的地盤,能否通融一二啊?”

“那沒問題!”張士誠當下叫來一個親信:“姚文,你過幾天跟我老弟走一趟!”

隨後曉陽回到住處,衆人正在急着找他。大喜二喜上來直接就聞,然後皺眉道:“有女人的味!還有老頭的味!”曉陽要暈了:“難道女人的嗅覺都這麼好?幸虧還有老頭的味做掩護。”

當天晚上,有人給送來二十名江南美女,來人說是“張大哥”送的禮物,曉陽知道那自然是張士誠了。

大喜等人十分吃味,開始不是好眼神看曉陽哥,左掐一下、右掐一下的!接着就把美女都看了起來,防賊一樣看着曉陽哥。

第二天,曉陽又和方國珍見了面,同樣結了拜,當然也得答應人家賣武器搞交易。當天晚上,方國珍送來美女三十名!

張士誠回頭又給補了十名美女。

衆商人有他們的渠道,自然能打聽到事實,知道送禮的是誰之後紛紛大驚失色!要知道張士誠和方國珍都是一方梟雄、勢力不小,而且一向兇狠毒辣、殺人不眨眼,竟然也會給這位送禮!隨後也就更增添了許多尊敬之意。

阿迷刺隨後也知道了,蹲在書房暗中思慮了好久。

再一天,曉陽帶着整理好的曲譜和“識譜入門”又到了劉家,劉基也在家,首先要過曲譜看了半晌,聽了曉陽的簡單解釋,然後面現詫異之色:“這簡譜也就罷了,不過是簡單易學,這五線譜可了不得!音域寬廣、細節豐富、一目瞭然,實在是樂界的極好工具!僅此一種,此子可稱樂壇大匠矣!”深深看來曉陽幾眼,不由得肅然起敬。(所謂“君子六藝”,樂藝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像老伯溫這樣的大儒若是不深通樂器,那纔是笑話。)

“只是目前的樂器,似乎沒有這麼寬廣的音域…”老劉喃喃。

“再發明幾種樂器就是!”曉陽笑道,把老劉驚出一身冷汗:發明樂器像吃白菜那麼容易?。實際上這個牛吹得不算太離譜,等條件成熟,鋼琴、小提琴什麼的並不是太大問題。

接着就把樂譜拿給蘭惠去看,聽着曉陽的解釋,蘭惠看了他的樂譜,不由得芳心裡深深佩服。

連續三天,曉陽都在劉家教授五線譜,然後就開始對照五線譜傳授《梁祝》曲譜。除此之外,還帶來上好的白酒、黃酒、滷味、燒臘、自制的零食,老頭小孩也不推辭,每天和曉陽吃得不亦樂乎;曉陽有時“喝多了”也小小把自己的事蹟吹噓一番,把靈兒聽得津津有味,老劉捋須微笑,只是蘭惠只聞其聲、從未露過臉。

臨離開杭州前一天,曉陽來到劉家。簾內蘭惠輕聲細語:“聽君幾日之話,勝讀數年之書,今日將別,無他、唯樂耳。”說着,叮叮咚咚的古琴聲響起,聞之正是《梁祝》。

此曲雖是以小提琴曲出名,可底子卻是國樂,又以蘭惠國手級的傾情演出,自然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纏綿悱惻、精美絕倫、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矣。

劉老頭在一邊聽得也很是陶醉,微醺中一直在搖頭晃腦。

“嗡…”最後一聲餘音迴盪好久,直至微不可聞,終於結束。

“啪啪啪…”曉陽輕輕鼓掌,“曉陽自做出此曲,只有蘭惠小姐能如此揮灑自如、感人至深,將其演至極致!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吾輩將獻詩回報!”

說着曉陽拿起吉他一面淡淡和絃,一面獻詩:

“花正好,去輕裘。

水色溼眉黛,豆蔻淺嬌羞。

塘前碧柳,春華依舊,燕子呢喃語還休。

婉絲竹,工蘭惠,品風流。

深巷炊煙舞,素手爲吾調羹否?

浪子之心無人懂。

櫓聲吱呀,雨落西樓。

曉風輕撫石板路,漫卷煙霏任去留。

清朗婉轉的男聲娓娓吟唱,就似深情傾訴、柔聲綿綿,以這一首樂伴詩,把暮春的江南風光描繪得如詩如畫、如泣如訴、美妙無比。

特別是“素手調羹”一說,在此場合,以文人眼光來看,便是赤果果的求愛了,曉陽卻忘了人家老爸還在一邊。(“素手調羹”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極爲親近之人才能做的)

終於曲終人未散,曉陽輕輕一劃,叮咚一響,琴聲漸息,餘音似乎仍迴盪在房中。

附錄:文中詩選自現代著名詩人“浪子揹包客”的大作《春路江南》,表示感謝!原文如下:

花正好,去輕裘。

水色溼眉黛,豆蔻淺嬌羞。

塘前碧柳,春華依舊,燕子呢喃語還休。

婉絲竹,工畫意,品風流。

深巷炊煙舞,素手爲吾調羹否?

浪子之心無人懂。

櫓聲吱呀,雨落西樓。

曉風輕撫石板路,漫卷煙霏任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