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瀰漫世界的戰火硝煙(二)

雖然西非的攻勢陡然受阻,但相比之下,西非的攻勢已經算是最順利的,畢竟短短月餘時間連下續佔領了‘毛’裡塔尼亞、岡比亞、法屬幾內亞和塞拉利昂四地,整個西非已經基本上處於聯合國軍隊控制之下。而非洲戰區同時展開的其他聯合國軍隊雖然攻勢也較爲順利,成果也很大,但其他幾路集中了非洲戰區最多的主力部隊。

負責東非戰場的第2集團軍和日本特遣第三軍及半個炮兵師和裝甲師集結了近二十萬大軍,但他們所面對的北爲烏干達和肯尼亞,南爲北羅得西亞和馬拉維,這兩處都是英軍在非洲最爲重視的幾塊殖民地了,同盟軍在這些地方屯集了過半兵力也超過二十餘萬人,且其中有五萬餘英軍主力。

好在北面有埃塞俄比亞相助,南面有葡萄牙軍隊和德國提供的少部分軍隊相助,所以這裡的攻勢雖然阻力較大,但進展還算喜人。

1月18日,第2集團軍與埃塞俄比亞提供的十萬主力以南北對進的方式殺入肯尼亞,而日本特遣第三軍則在半個裝甲師和炮兵師的協助下攻擊烏干達。

不得不說日本特遣軍裝備要差一些,但戰鬥起來的確比較悍勇。加上烏干達的同盟軍數量相對較少,所以烏干達的攻勢最爲迅速。

1月19日,聯軍在烏干達南部的通加河一帶殲滅了同盟軍過半主力,掃清了通往烏干達首府坎帕拉的通道。

1月21日,在炮兵師和裝甲師的強大攻擊下,悍勇的日本特遣軍僅僅三輪衝鋒便衝破了坎帕拉的盟軍防線,殺入坎帕拉城。1月22日,坎帕拉盟軍投降。隨後烏干達北部的英軍分別撤退肯尼亞和蘇丹,聯軍攻佔了烏干達全境。

與此同時,殺入肯尼亞的聯軍最開始的攻勢也非常順利,1月20日,第2集團軍攻克肯尼亞東南部沿岸大港‘門’g巴薩,隨後連克西南部的基蘇木、納庫魯,中南部的馬查科斯等重鎮,但最後在進攻內羅畢時卻遭到了強大阻力。

而從北部殺入的埃塞俄比亞軍隊雖然勇猛,但訓練略有不足,裝備也比不上阿拉斯加軍隊,所以推進速度要慢一些。

好在肯尼亞北部多是氣候乾燥,人口稀少的荒漠地區,英軍駐軍不多,所以埃塞俄比亞軍隊推進速度較慢,但損失並不大。

1月25日,埃塞俄比亞軍隊攻克肯尼亞北部圖爾卡納湖和博加爾河地區,1月27日,攻克中部重鎮梅魯,最後於2月3日從北部完成了對內羅畢盟軍的包圍。

內羅畢盟軍數量還有三萬餘人,其中大半是英軍主力,抵抗比較頑強,不過面對二十餘萬軍隊的攻擊,內羅畢到2月10左右時也因爲補給原因開始喪失了戰鬥力。最後城內僕從軍因補給問題與英軍發生衝突,最後導致全城黑人爆動。內羅畢被聯軍趁機一鼓而下,至此肯尼亞全境算是落入了聯軍掌控之中,加上東北非的盟軍駐蘇丹和索馬里軍隊正與德意軍隊作戰,盟軍也沒有能力再來反攻肯尼亞地區了。英國在東非的勢力也被就此清除。

不過肯尼亞的攻擊‘花’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才完成,導致聯軍主力無法及時南下北羅得西亞(贊比亞)和馬拉維,最終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一多軍隊糾集三萬餘僕從軍單獨向其西面的馬拉維盟軍發動攻擊。

結果纔剛跨過邊境,就遭到盟軍迎頭痛擊,折損一萬餘軍隊後不得不打消了撿便宜的念頭,事實證明,哪怕在阿拉斯加人眼裡只是二流陸軍的英軍也不是葡萄牙人可以輕鬆對付的。

要知道馬拉維的英軍不過三千,加上僕從軍也不到一萬之數,這場敗仗也讓葡萄牙人臉上無光,葡萄牙總理薩拉查得到消息後,一怒之下把葡軍司令給撤換了。

葡軍更換指揮官後,的確表現好了許多,到1月底總算在奇爾瓦湖打了一場大勝仗,把英軍在馬拉維的大半主力殲滅,2月6日,葡軍佔領馬拉維首府科隆圭,到2月10日,馬拉維的盟軍得到北羅得西亞的盟軍增援,總算守住了北部的馬拉維湖地區。

不過兩日後,從烏干達、肯尼亞,阿第2集團軍和日本特遣第三軍的主力部隊開始陸續南下,2月15日從坦桑尼亞南部殺入了北羅得西亞和馬拉維湖北部,最後兩軍大戰于謙比西河。

2月16日,負責西非戰線,攻擊比屬剛果的第9集團軍擊敗比利時軍隊主力,佔領比屬剛果首府金沙薩,比屬剛果全境爲阿拉斯加佔領,2月18日,第9集團軍35、36師和第9裝甲旅經比屬剛果東南部的盧本巴希殺入北羅得西亞,從側背襲擊謙比西河盟軍陣地,盟軍陣地隨即崩潰。

2月20日,英軍在折損大半主力,而阿軍第2、第9集團軍和莫桑比克、安哥拉葡軍,日本特遣第三軍數十萬軍隊逐漸會合在北羅得西亞,盟軍不得不決定放棄北羅得西亞和馬拉維全境,並一路撤到了南羅得西亞和北羅得西亞‘交’界的贊比西河干流,得到從南非趕來的以南非軍隊爲主組成的二十餘萬盟軍主力支援,方纔憑藉贊比西河的阻擋穩住陣腳。

而至此,整個非洲戰區的聯軍和盟軍主力差不多都在陸續向贊比西河集結,可以說贊比西河也許將成爲兩軍‘交’戰規模最大,最具決定‘性’的戰役。盟軍勝則還能守住南部的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和南羅得西亞幾塊重要殖民地。而聯軍勝則不用說了,失去了主力,盟軍在這幾塊殖民地再無任何力量可以阻擋聯軍的雷霆攻勢。

在非洲是這樣,在其他戰區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

一方攻得酣暢,一方守得辛苦,而且最後總會形成一個對峙決戰的態勢。

在東南亞,盟軍從一開始就是主動且戰且退,連殘餘的東南亞英國海軍也是一看到第二特魂艦隊就跑,最後一直躲到了新加坡。

而陸軍更是如此,從1月底到2月底,一個月時間,聯軍便如同接收一般跟在撤退的盟軍後頭拿下了伊裡安、馬魯古、小巽他羣島、爪哇島,‘波’羅洲,蘇拉威西島,最後盟軍在馬來半島、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佈置了數道防線,而東南亞的二十多萬盟軍也盡數集中到了這三地,且主要在吉隆坡,新加坡和巨港,棉蘭等地佈置了堅固的防禦工事,想要憑藉這些堅固工事作持久抗戰的準備。

在南太平洋,劉頌亭的大軍基本上也是這樣,‘波’利尼西亞大大小小的島嶼幾乎都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接收式的佔領了,南洋省南部的被澳大利亞佔領的新幾內亞島東南部地區也被盟軍放棄,然後阿軍輕易接收,到3月初,南太平洋盟軍已經基本上全部集結在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法屬新喀里多尼亞三個地方。

不過相比東南亞,南太平洋的盟軍實力顯然還要強上許多。因爲這裡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主力軍隊,這兩國人口雖少,但全面動員的情況下,卻已經武裝起了超過三十餘萬大軍,加上英軍和投入了自由法國的少部分法軍,總數將近四十多萬人。而南洋戰區的軍隊總數卻只有盟軍的一半,也可以說這一戰區是目前九大戰區中唯一個聯軍在兵力和形勢上都處於劣勢的地區。

當然,處於劣勢的戰區還有一個,也是到目前爲止進展最緩慢,戰局最焦灼的一個戰區,就是緬印戰區。

緬印地區是目前盟軍人口最多,形勢最爲複雜,英軍又最爲重視的一個殖民地區,在這裡,英軍已經有三十餘萬主力大軍,是除本土外,集結主力最多的一個地區,另外美國經過數月時間,也通過各種辦法,利用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目前還算暢通的有利局勢,緊急運送了超過四十萬大軍到印度和緬甸。

有了足夠的主力大軍,也就得以讓盟軍在緬甸,印度,阿富汗組織動員更多的僕從軍。尤其是印度僕從軍,反正印度有的是人,緬甸人口也不少,阿富汗也是過千萬人口的地區。加上這裡宗教衆多,有時候是可以通過宗教矛盾來達到控制這一地區的目的地。

比如印度教徒如果不老實,他們就可以通過扶持錫克教或者伊斯蘭教來壓制,反之也是一樣。再加上這裡民族部族衆多,各種利益‘交’雜,內部凝聚力較差,這也是可以爲盟軍利用的,英國正是通過這些方式,才能在這個擁有數億人口的地區牢牢的統治數百年。

現在盟軍在這裡擁有七十餘萬的主力大軍因此在這裡徵召了過百萬以上的僕從軍。加上這裡這裡各種物資還算是比較豐富,比現在的英國本土的戰爭潛力也不會低到哪裡在,所以這裡無疑是羅斯福和丘吉爾認爲最有可能拖住聯軍攻勢的戰區。

1月底,緬印戰區的聯軍發起攻勢後果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緬印戰區北部因爲喜馬拉雅山脈存在,成爲了一道比較有利的天然障礙,因此雖然與中國及中亞相鄰,但緬印戰區的聯軍卻很難直接從正北大規模殺入緬印,所以最終採用了從東西兩面兵分兩路的攻擊方式。

其中中國軍隊約有百萬,在東面從雲南殺入緬甸北部及印度東北部。而阿拉斯加軍隊和中亞的少部分軍隊則從西面阿富汗殺入。阿軍數量約有八十餘萬,由李明澤,祖文輝和韋哲元、利夫曼統率。

阿軍在阿富汗的攻勢還是比較順利的,2月10日,前鋒第33集團軍便攻佔了阿富汗第一大城喀布爾,2月11日,第32集團軍佔領了隔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基本上阿富汗全境也就此被阿軍佔領。

2月中旬,阿軍主力全部進入了阿富汗,隨後第18集團軍攻佔了巴基斯坦地區西北部的白沙瓦,第32集團軍則佔領了巴基斯坦地區西部的‘交’通重鎮奎達。

但當他們要進一步推進時,卻在巴斯斯坦中部的蘇萊曼山脈和印度河流域遭遇了盟軍大規模主力部隊。攻佔白沙瓦後有些冒進的第18集團軍在拉瓦爾品第遭遇伏擊,損失過半,最終狼狽撤回白沙瓦,只在印度河西岸佈下防禦工事,直到後續的第33集團軍等主力大軍到來,纔算穩住陣腳。

而就在第18集團軍中伏的兩天後,從奎達推進的第32集團軍則在印度河中游的蘇庫爾城碰上鐵板,被英軍兩個裝甲旅和美軍主力第3集團軍迎頭痛擊,集團軍所屬第32裝甲旅遭遇重創,損失坦克達兩百餘輛,幸好在直升機的救援下,最後階段打退了英美裝甲部隊的攻擊,第32裝甲旅纔沒有全軍覆沒。

不過裝甲旅大敗,第32集團軍的步兵部隊沒有得到及時的保護救援,損失極爲慘重,超過兩萬士兵倒在了蘇庫爾的印度河岸邊。

2月22日,李明澤親率第28集團軍輕裝前進趕到蘇庫爾,總算讓第32集團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這次印度河之敗,是阿拉斯加軍隊有史以來打得最大的一場敗仗了。兩個集團軍加超起來超過近六萬人傷亡、過半重裝備損毀丟失,李明澤也暴怒不已,第18集團軍和第32集團軍司令官、參謀長以下十餘名有責任的將領被直接免職或降職。

不過李明澤自請處分的要求卻沒有被葉楓接受,在戰場上勝敗乃常事,阿拉斯加軍隊只是輸得太少了,特別是這麼大的敗仗幾乎從沒有過,所以在各級將領看來,打敗仗就是不可原諒的。

其實這種思想很不好,世界上沒有哪支軍隊是常勝不敗的,有時候敗仗也是能起到好作用的,至少可以警醒一下各級將士,讓他們知道他們並非沒有對手,並非天下無敵。

當然也是因爲這次敗仗雖然損失慘重,但並不會影響大局,而且直接責任人已經或免職降職進行嚴厲處分,再把處分擴大化根本沒有必要。那樣很可能反而會讓將士們受到影響,在以後打仗時束手束腳,打出更多不應該的敗仗。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次慘敗是李明澤等人有直接責任的話,葉楓也不會手軟。只是這一次明顯是第18和第32集團軍的指揮官們有些驕傲輕敵,喪失了警惕‘性’,急躁冒進,違背了上級作戰計劃造成的,而不是李明澤等上層指揮官的計劃或指揮失誤。

隨着盟軍在印度河和蘇萊曼山脈屯下重兵佈防,阿軍也不得不暫時被阻在了印度河和蘇萊曼山脈的西部,轉攻爲守,等待調整戰術後再發起新一輪攻勢。

相比遭遇慘敗的阿拉斯加,中國軍隊的損失還要慘重的多,不過中國軍隊的損失主要不是損失在戰場上,而是在緬甸的熱帶雨林中因氣候和環境影響而遭到重大損失,熱帶雨林溫熱的氣候和那無處不在的瘴氣成了中國軍隊前進的最大障礙。

同時緬甸的僕從軍利用地形的熟悉進行的襲擾也是中國軍隊遭受損失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這種地方,中國軍隊的重裝備推進速度非常慢,這也進一步拖累了大部隊的行進速度和作戰效率。

整整一個月時間,中國軍隊才抵達緬甸北部的曼德勒附近,而此時中國軍隊已經有超過七萬餘人倒在了熱帶雨林當中,還有一萬多人失蹤,估計也是凶多吉少。

而曼德勒呢?盟軍利用中國軍隊推進速度太慢的有利形勢,在曼德勒、伊洛瓦底河、薩爾溫江佈下了六十多萬大軍,構築了非常堅固和密集的工事,一下子將中國軍隊給按在了曼德勒以北不得寸進。

這一下就拖住了聯軍近兩百萬的大軍,聯軍若想突破印度河和曼德勒一東一西兩道厚實防線,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就算聯軍突破,印度和緬甸也還有大片地方,有大片有利地形可以設立新的防線,加上這裡的溼熱氣候,許多地方不利於阿中兩軍的重裝備作戰,在羅斯福和丘吉爾想來,兩三年時間,聯軍都不可能從這裡‘抽’身出來了。甚至阿中兩國還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這樣盟軍也可以拖住更多的聯軍。

加上此時英倫三島得到美軍增援,拖住了德國超過三百餘萬大軍,北非也拖住了意大利數十萬大軍,而且因爲意大利軍隊的無能,還拖住了德國超過三十多萬大軍,還有美洲本土目前阿軍也還無法突破美國北方邊境,這四大戰場,一下子就拖住了聯軍數百近千萬主力。

而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預算中,這四大戰場只要能再拖住兩年,依靠美國強悍的工業科技實力,取得一些技術上的突破,未嘗不能反敗爲勝,要知道阿拉斯加雖然經濟實力雄厚,戰爭潛力巨大,但德國和意大利甚至中國現在都只是外強中乾罷了。他們的經濟實力能不能支持他們再打兩年這樣的消耗式大戰都難說,甚至有可能直接把這幾個國家拖垮,到時光憑阿拉斯加,英美聯合起來的獲勝把握又要大上許多了。就算不能獲勝,同盟國也可以避免失敗,避免徹底的失敗。

各大戰區在前期攻勢順利的情況下突然齊齊陷入對峙式的僵局讓葉楓也有些意外。

“非洲戰區,形成了利比里亞和贊比西河兩個大戰場,緬印戰區則形成了印度河和曼德勒兩條對峙的戰線,東西亞盟軍則集於新加坡,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南太平洋盟軍集結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新喀裡裡多尼亞,加上英倫,北非,阿美邊境盟軍集結了優勢兵力,目前也沒有取得太大突破,你們看出什麼來沒有?”葉楓在地圖上指點着說完,‘摸’着下巴考慮了一下,回頭看向蔣百里和弗萊徹等軍方巨頭。

蔣百里和弗萊徹等人也一直盯着地圖,現在的戰局很明顯就是基本上在主要戰場都形成了對峙式的僵局,雖然也可以說是決戰態勢,但聯軍並非在每個戰場都有優勢的,不可能保證每個決戰戰場都能取得勝利,而一旦聯軍在某個戰場遭遇決戰失敗,影響將會非常大,如果這樣的決戰多敗上兩場,甚至讓同盟軍就此扭轉大局也難說。所以沒有萬全把握,決戰都不宜倉促進行。

“很奇怪,同盟軍前期表現的鬥志是非常差的,現在看來,只怕不是他們鬥志差,而是他們在主動撤退,他們就是要形成眼下這樣的局面。”蔣百里皺着眉頭說道。

弗萊徹也馬上點頭:“不錯,從現在的局勢看來,這就是他們想要的,而且通過各戰場彙總的數據來看,前期我們攻勢如此順利,絕大部分是因爲盟軍根本沒有真正的進行大規模的有效抵抗。我們雖然在前期佔領了許多領土,但卻並沒有大幅殲滅各戰區內盟軍的主力。”

“不只是這樣,事實上我們的戰線也無形中被拉長了,我們的兵力被大幅分散了,因爲新佔領的地方我們是必須保證穩定,否則後方不穩,可能成爲大患,這樣一來,我們不能集中全戰區的實力,而盟軍卻集結起了主力部隊,導致我們在每條戰線上的兵力優勢已經遠不如表面上看上去那麼明顯的,甚至在好幾條戰線上,如利比里亞,印度河,我們的兵力反而處在劣勢地位。”陳國清有些擔心的道。

葉楓點了點頭道:“不錯,包括加勒比其實也有一個難題,就是他們接下來將要面對一個個大小島嶼的堅固岸防工事,哪怕攻勢再順利,這麼多地方打下去,也是要耗費不少時間的,在北非,英國也是依靠尼羅河的防線在牽制德意聯軍,想要取得勝利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從這方面來看,很明顯羅斯福和丘吉爾就是在爭取時間。他們爭取時間要幹什麼呢?”

“無非是備戰生產,武裝更多軍隊,目前他們動員的軍隊雖多,但大部分是新兵,沒有太多的經驗,但如果有更多時間進行訓練,加上不時的戰場鍛鍊,那美國千萬大軍都成爲經驗豐富的老兵後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麻煩,另一個就是他們還可能爭取在這段時間內拉近和我們之間的武器技術距離,特別是噴氣式飛機和導彈,事實上這兩個項目的研究,英美都有,只是我們走在了前頭而己,若給了他們的時間,以英國人的底蘊和美國人的工業科技實力,說不得還真能搞出很大的成果,大幅拉近甚至抵消掉我們的武器裝備優勢。”路遠成馬上說道。

陳國清沉‘吟’片刻道:“其實還有一個可能,不管他們怎麼研發新技術,我想以羅斯福和丘吉爾的能力都應該很清楚,不可能在一兩年追上甚至超越我們的,但如果有一兩年時間,卻可能讓他們找出剋制我們的導彈和噴氣式航母的方法,那樣同樣是一個巨大威脅。”

蔣百里和弗萊徹等人都悚然一驚,事實上以英美的潛力,他們能動員起來的兵力絕不會比阿拉斯加少,現在阿拉斯加真正的優勢在於武器技術的領先,特別是導彈和先進的噴氣式飛機,至於其他的武器技術就算還保有一定的優勢這個優勢也極爲有限了。

如果讓英美找到剋制導彈和噴氣式飛機的辦法,阿拉斯加沒有了這方面的優勢,以後作戰就沒有那麼輕鬆了。

而且英美兩國都有着雄厚的造船實力和技術,給他們一兩年時間,甚至也有可能大幅恢復海軍作戰實力,若讓他們把海軍實力也恢復過來了,阿拉斯加和德國好不容易取得的海上優勢也可能會被逆轉。那時就真正麻煩了。

“他們要時間,我們就不能給他們時間。也許我們應該改變一下計劃,集中全力攻打英國和美國本土,這樣就算我們不能儘快佔領美國本土,也能讓他們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研發受到重大影響,只要他們的本土堅持不住了,那些殖民地我想也許會自行崩潰。”蔣百里說道。

“只是這樣一來,英國卻可能更加長久的堅持下去了,就算他們丟了本土,有衆多殖民地在,他們也可以通過這些殖民地的資源支持下去。”路遠成搖了搖頭道。

葉楓一直沉默,聽完路遠成的話也點了點頭,然後手指着地圖對着衆人道:“你們發現沒有,利比里亞防線保護的是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尼日利亞、喀麥隆,贊比西河防線保護的則是南羅得西亞,納米比亞和南非,印度河和曼德勒防線保護了印度,新加坡和馬來半島防線則保護了科倫坡和印度洋及馬六甲海峽,尼羅河和蘇伊士運河防線保護的則是地中海進入印度洋的通道。這些地方無一不是資源豐富或對同盟國有着重要戰略意義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本身也是擁有着相對較高戰爭潛力的地方,有能力支持住這些防線進行較持久的抗戰,所以就算馬上決戰,我們也不敢輕易言勝,反而可以一步步陷入更深的泥潭。但我們也不能就這樣放棄攻打這些殖民地的計劃,因爲他們的資源豐富,可以極大的支持英美的工業生產和持續作戰,特別是對英國的幫助作用極爲重大。”

“也就是說我們堅持原有計劃打下去,也不一定獲勝,至少不可能短期內取得巨大勝利,但我們改變計劃,放棄圍攻這些殖民地同樣不妥,這將讓英美本土擁有更強的戰爭潛力,更容易讓他們緩過勁來。這可就難辦了,我們不可能就一直這樣僵持下去,僵持下去,還不如直接打下去,或者放棄轉而加大對英美本土的打擊。”弗萊徹皺起眉頭極爲憂慮的道。

蔣百里和路遠成等人也都連忙點頭。繼續僵持還不如速戰速決,哪怕損失大點都行,若不戰,那僵持也沒有意義,那等於不但牽制了自己的兵力,還無法中斷這些地區對英美本土的支持。那樣還不如放棄,集中全力攻打英美本土。

葉楓半晌嘆了一聲道:“羅斯福和丘吉爾好算計啊,讓我們頗有些進退兩難了,不過他以爲這樣就能達到目的,卻是想錯了。”

“總統想到辦法了?”大家一聽葉楓這句話,馬上意識到了什麼,蔣百里首先開口問道。

葉楓盯着地圖,又看了半晌,突然呵呵笑道:“其實僵持局面並非完全不能打破,只要在最容易打破僵局的地方速戰速決取得勝利,我們就能騰出一個戰線的兵力增援另一戰線,這樣也就有把握取得另一戰線的勝利,如此,我相信只要能在兩條戰線上取得勝利,所有的僵局都足以陸續打破。當然如果我們可以在一個大戰區速戰速決取得完全勝利,騰出一個戰區的大軍,那我想僵局都不會再是僵局了。

“這的確是打破僵局最現實最好用的辦法,只是卻不容易辦到,首先在非洲,我們就不太可能做到速戰速決,畢竟非洲情況比較複雜,我們無法完全放棄對佔領區的監視和控制,不能集中優勢兵力那麼短期內在利比里亞和贊比西河兩條防線都不太可能取得突破,就算馬上決戰獲勝,損失也會很大。而且非洲戰區就算結束戰鬥,我們的軍隊大半也要用於當地的控制,最多能擠出十多萬人用於其他戰區,這隻怕不夠。”蔣百里首先否決了一個戰區。

弗萊徹則馬上接着道:“緬印戰區更不可能,一來我們在這裡基本上沒有兵力優勢,加上緬甸的惡劣環境制約了中國軍隊的攻勢,速戰速決不但很難取得勝利,反而可能失敗。東南亞戰區雖有兵力優勢,但情況跟非洲有些相似,在這裡我們的軍隊數量也不是很大,就算獲勝,大半軍隊也要用於控制地方局勢,‘抽’不出太多兵力用於其他戰區,加勒比雖然任務不算重,但這裡軍隊數量是所有戰區最少的,且攻打加勒比海各大島嶼,加起來也要耗費不少時間,也沒有能力對其他戰區進行支援了。”

“南洋戰區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劉頌亭的兵力反而處於嚴重劣勢,要不是同盟國軍隊主動後撤,南洋戰區怕連‘波’利尼西亞羣島也不可能完全控制。目前這個戰區基本上是各大戰區中唯一一個只能採取守勢的,想要進攻速戰速決是絕沒有可能。而且他們的兵力也有限,要控制的區域又極爲重要,極爲廣大,也不可能從這裡‘抽’調兵力。”

“至於美國本土這裡,不可能速戰速決,要能做到,這場仗都可以直接結束了。

葉楓聽了蔣百里和弗萊徹的分析,點了點頭,說道:“其實算來算去,只有三個戰區有可能做到,其一是英倫戰區,英國人現在只能憑藉美國人的支援,守住利物浦、格拉斯哥等有限幾個城市,再依託愛爾蘭島才扛住德國人在側背的攻勢,希特勒也保證了會在5月份之前結束英倫戰區的作戰,但時間要到五月,還是太長了,我們不能等。另一個就是北非戰區,這裡有德意軸心國軍隊七八十萬,對英國是有壓倒‘性’優勢,只是憑藉尼羅河和蘇伊士運河的堅固工事,更有蘇丹和索馬里和埃及的僕從軍協助,加上意大利軍隊還是戰鬥力差了一點,想來要在這個戰場徹底獲勝至少也要幾個月之後了。而且這兩個戰區都是歸屬軸心國的,讓他們騰出軍隊來幫助其他戰區,就等於我們要多分出許多利益給他們,所以就算他們可以儘快結束戰鬥,我也不希望由他們調集太多軍隊去其他戰區。”

“這樣算來,就只有一個地方……”

“中東”蔣百里話一出口,弗萊徹和路遠成等人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

葉楓笑了起來:“不錯,在中東戰區,我們最多可以集結地中海聯指和北高加索軍區近百萬兵力,而同盟國雖然在這裡擁有六十多萬軍隊,但英軍主力只有不到十萬,大半分佈在巴勒斯坦,而剩下的近五十萬大軍則多半是來自伊朗和伊拉克,不過人數雖多,裝備卻要差一些,戰鬥力不算太強,在這裡我們是有可能速戰速決並取得勝利的,而中東最主要的還在於他們的石油資源,戰後我們可以重點布兵‘波’斯灣,其他地方甚至可以先放一放,以那些阿拉伯人的能力短期內也不可能造成什麼大‘亂’子,所以這樣的話,結束這裡的戰爭,我們應該可以騰出至少七十萬大軍。更重要的是結束這裡的戰鬥,最強大的第一特魂艦隊可以直入印度洋,這樣不管是對非洲,還是緬印、東南亞,北非戰區都是強大的助力。”

弗萊徹看了一下地圖馬上道:“說不定這裡一勝,同盟國將開始面臨徹底崩盤。因爲中東戰區兩邊都有戰區,從這裡支援任何一個戰區都相對方便一些。第一特魂艦隊更是一支強大無比的助力,足以切斷東南亞和緬印盟軍與英美本土的海上聯繫。只是現在的關鍵是伊朗重兵在北高加索,高加索狹窄出口狹窄,三十餘萬伊朗軍隊的防線也相當難突破,巴勒斯坦則有英軍主力和近二十萬伊拉克軍隊,正好擋住我們的地中海軍隊,伊朗北部的中亞和烏拉爾我們已經派不出更多的大軍,所以想要在中東速戰速決,北高加索軍隊突破伊朗防線或者地中海軍隊突破英伊軍隊在巴勒斯坦或伊拉克防線就是重點,但差不多也是大規模決戰態勢了,只怕也難以保證在兩三個月內成功。”

葉楓卻突然搖了搖頭然後問道:“胡向東的第24集團軍是否已經到了印度?”

弗萊徹愣了一下,第24集團軍原來駐紮在北歐,上次調兵時又改調西非,不過到九大戰區成立時,第24集團軍並沒有劃入非洲戰區而是劃入了緬印戰區準備從海上攻打科倫坡和印度沿海港口實現登陸。所以早在一個月前部隊就已經從西非調往東非等待裝船啓運。這段時間緬印戰區陷入僵局,更加堅定了軍委讓第24集團軍調緬印戰區從海上攻打印度沿岸港口和科倫坡以實現破局的決心。

“從一週前陸續裝船,目前首批運送的兩個師差不多已經快到科倫坡海域了,後面兩批現在應該在‘波’斯灣……正好”弗萊徹說到這裡突然醒悟過來。

既然緬印戰區就算加上第24集團軍在沿海搗‘亂’也不可能在幾個月內讓緬印戰區徹底破局,那麼與其讓他們去緬印戰區還不如直接用在中東,從‘波’斯灣登陸?

不過緊接着他又有些擔憂的道:“雖然在阿拉伯半島南部和‘波’斯灣及伊朗南部的盟軍部隊不算太多,但英國人在‘波’斯灣還有一支守備艦隊,加上英國的地中海艦隊也已經基本上全部撤入了紅海和阿拉伯海,實力強了很多,加上沿岸分佈的不少岸防炮臺,防禦實力並不弱,而我們的西印度洋艦隊實力本就是幾大艦隊最弱的,更沒有裝備導彈艦,無法保證摧毀英國艦隊和岸防炮臺的話,部隊登陸會很困難。‘弄’不好會遭遇重大損失。”

因爲阿拉斯加第一特魂艦隊到達東地中海,英國地中海艦隊自忖不敵,最終一路後退,甚至如今在亞歷山大,塞得港等地中海沿岸都沒有保留艦隊了,而是全部由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和印度洋西北部的阿拉伯海及‘波’斯灣,如此與印度洋艦隊聯手控制印度洋,確保英國現在唯一的一條生命線即印度洋經好望角至大西洋的航線。現在阿拉斯加西印度洋艦隊都基本上只能處於守勢,自然無法主動攻擊英國艦隊取得制海權,不能取得制海權,加上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適合登陸的良港不算太多,好地方又廣佈炮臺,第24集團軍要在這些地方登陸自然相當危險。

這可不像印度沿岸,現在英國的印度洋艦隊經過前一次‘抽’調,實力已經大幅下降,不可能控制三面環海的印度沿岸所有海域,在印度幾乎很多地方都可以實現登陸,盟軍及印度僕從軍主力都遠在印度河和曼德勒等地,在沿岸兵力相當少,所以這麼長的海岸線盟軍根本不可能防住太多地方,阿軍在印度沿岸突襲登陸反而要容易得多。

但在阿拉伯就不一樣了,地中海艦隊加上紅海、阿拉伯海、‘波’斯灣的守備艦隊,實力要比印度洋艦隊強很多,且這裡的海岸線長度遠不能和印度相比,而且阿拉伯半島沙漠廣佈,‘交’通奇差,環境惡劣,中立的沙特阿拉伯又卡住了登陸部隊繼續北上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陸地線路。而光是佔領阿拉伯半島南部沿海的南也‘門’和阿曼對整個戰區是沒有多大幫助的。所以這段海岸線上就算有合適的登陸點也只能排除。

想要在中東登陸並造成重大威脅,似乎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深入‘波’斯灣,‘波’斯灣自從發現大量石油後開始受到英國高度重視,是英國在整個中東真正最看重的一個地區,有幾個殖民地和保護地,沿岸廣築炮臺,在這裡很難實現突襲登陸,時間一長,退入阿拉伯海和紅海的英國地中海艦隊很快就能來援,甚至堵死‘波’斯灣入口,把深入‘波’斯灣的阿拉斯加船隊給包圍。

這個問題顯然大家都很清楚,所以以前也沒有提過在這裡登陸,不過這一次葉楓卻搖了搖頭,然後呵呵一笑道:“不一定要在‘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沿海登陸”

葉楓說着用手在地圖上比劃了兩下道:“這樣,你們認爲如何?”

蔣百里和弗萊徹等人盯着葉楓劃得指痕,只略一想,弗萊徹幾乎跳了起來,馬上說道:“我馬上去傳達作戰命令”

第121 現在這裡由我指揮第492章 瘋狂北洋第297章 世界大戰的序幕第596章 科技盛宴第2章 往北邊走?第216章 國家象徵第146章 六百輛坦克第483章 要命還是要時間第500章 比親自犯罪更嚴重第216章 國家象徵第72章 年會第558章 十大都市第535章 波斯灣第403章 過河第571章 軍隊出擊第349章 環太平洋大戰的前奏第712章 最後條件第334 預備第707章 口水第497章 矛盾第68章 菲爾德的煩惱第477章 與阿爾泰同在第97章 要人第678章 她是誰?第70章 新的發現第62章 驚人的資產第53章 學校第749章 開拔第253章 庫克級戰列艦泄密第344章 潛擊第516章 這絕對不是電影!第340章 遮天蔽日第472章 決戰?第391章 國家的財富第16章 無聲的震懾第219章 做客第464章 唐努烏梁海第102章 新總督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743章 玩把大的第566章 黑色天空第23章 警隊和三大經理第263章 新五年計劃第634章 反侵略互助公約第683章 伊爾吉茲大戰(三)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578章 老虎發威第507章 多倫多會議第63章 未來之書第283章 立足第617章 杜邦特的秘密第600章 換血第594章 技術開放第518章 人間地獄第740章 大雅茅斯登陸第717章 列寧格勒第598章 蘇聯大饑荒第193章 難題第595章 精英劫第272章 唐山鉅變(一)第739章 希特勒的怒火第739章 希特勒的怒火第319章 最後的判決第650章 出發第643章 擊破第386章 一觸即潰第8章 拍賣?第540章 讓天塹成爲通途第41章 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第460章 富豪俱樂部第134章 兇猛巨大的第723章 肢解第644章 集中營第78章 華僑城第136章 戰時條例第450章 無題第449章 新任國務卿第334 預備第529章 入主自由宮第355章 望風而降第248章 憂心亂局第220章 衝擊第758章 九大戰區第320章 湮滅第740章 大雅茅斯登陸第680章 威脅第701章 鎖喉第356章 我沒接到停火的命令第680章 威脅第194章 石油的控制第142章 美國海軍的第742章 無能盟友第83章 要你去綁人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173章 無法無天和意外收穫第379章 泰山壓頂第10章 這小孩有毛病?第455章 總督,總統第624章 只談生意第503章 A基地
第121 現在這裡由我指揮第492章 瘋狂北洋第297章 世界大戰的序幕第596章 科技盛宴第2章 往北邊走?第216章 國家象徵第146章 六百輛坦克第483章 要命還是要時間第500章 比親自犯罪更嚴重第216章 國家象徵第72章 年會第558章 十大都市第535章 波斯灣第403章 過河第571章 軍隊出擊第349章 環太平洋大戰的前奏第712章 最後條件第334 預備第707章 口水第497章 矛盾第68章 菲爾德的煩惱第477章 與阿爾泰同在第97章 要人第678章 她是誰?第70章 新的發現第62章 驚人的資產第53章 學校第749章 開拔第253章 庫克級戰列艦泄密第344章 潛擊第516章 這絕對不是電影!第340章 遮天蔽日第472章 決戰?第391章 國家的財富第16章 無聲的震懾第219章 做客第464章 唐努烏梁海第102章 新總督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743章 玩把大的第566章 黑色天空第23章 警隊和三大經理第263章 新五年計劃第634章 反侵略互助公約第683章 伊爾吉茲大戰(三)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578章 老虎發威第507章 多倫多會議第63章 未來之書第283章 立足第617章 杜邦特的秘密第600章 換血第594章 技術開放第518章 人間地獄第740章 大雅茅斯登陸第717章 列寧格勒第598章 蘇聯大饑荒第193章 難題第595章 精英劫第272章 唐山鉅變(一)第739章 希特勒的怒火第739章 希特勒的怒火第319章 最後的判決第650章 出發第643章 擊破第386章 一觸即潰第8章 拍賣?第540章 讓天塹成爲通途第41章 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第460章 富豪俱樂部第134章 兇猛巨大的第723章 肢解第644章 集中營第78章 華僑城第136章 戰時條例第450章 無題第449章 新任國務卿第334 預備第529章 入主自由宮第355章 望風而降第248章 憂心亂局第220章 衝擊第758章 九大戰區第320章 湮滅第740章 大雅茅斯登陸第680章 威脅第701章 鎖喉第356章 我沒接到停火的命令第680章 威脅第194章 石油的控制第142章 美國海軍的第742章 無能盟友第83章 要你去綁人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173章 無法無天和意外收穫第379章 泰山壓頂第10章 這小孩有毛病?第455章 總督,總統第624章 只談生意第503章 A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