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強制拆遷墳塋

這一日,過了榮昌縣,眼前景色給人一亮,從榮縣到重慶,到現在已經修成了2車道公路,在大多數路段,也已經鋪上碎石,成爲碎石公路。

時不時的,一羣羣年輕人騎着自行車從眼前經過,時不時的,一輛汽車,一輛卡車、摩托車從駛過眼前,章太炎感嘆,這纔是現代社會的痕跡啊。

坐在一輛汽車上,章太炎等人大是興奮,用了一日時間,大家方趕到重慶,以考察楊興這幾年的作爲。

但剛剛經過浮屠關,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傳來,遠遠的,就讓人感到聲淚俱下。

前面公路已經被阻斷,章太炎等人只好下了車,以看一個究竟。

只見眼前是一片密碼嗎的墳山,上千個軍人模樣一面亮着明晃晃的刺刀,一面聲言要將這數個山頭的墳山遷移到遠處。

看到這裡,文化底蘊頗爲深厚的章太炎頗爲氣惱,不滿道:這是幹什麼,難道讓死者不安?軍隊竟然強制鄉親們遷墳嗎?

旁邊一個矮墩墩,五十來歲秀才模樣的人,哭喪着臉道:這位老先生,那個潘文化欺人太甚,聲言重慶爲軍事要寨,城市面積太小,已經不利於城市發展了。

要讓鄉親們將這幾十個山頭的墳山全部遷移到遠處,以在這裡建立工業區啊。

老先生,你看看,這個潘文華造孽啊,這幾大山的墳山,足足有十萬座之多,竟然強令大家遷移啊。

章太炎一聽,內心甚爲不滿,指着這些墳山道:這,這羣墳山在這裡,有的少說也有幾百年歷史了?發展經濟當然應該,難道這些墳山在這裡,礙着發展經濟了?

旁邊一個二十多歲,穿着西裝的青年學生一面說卓,一面在地上畫着:老先生,這些墳山,是擋住重慶發展了。你看看,這是重慶地圖,這些都是大江,重慶嚴格說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個軍事要寨,全市水陸面積不過90多平方公里。

重慶要發展,只有衝破通遠門,向西直達成都,向北直達順慶、達縣。

老先生,你看那是通遠門,要衝破通遠門,必須搬走這些墳山啊

章太炎頗爲不滿道:這樣看來,重慶地域面積實在過於狹小了,既然如此,那麼當時楊興擔任川東北宣慰使、重慶鎮撫府總長的時候,是怎麼辦的?

這個年輕人搖頭道:哎,這位老先生,那可以用左支右絀來形容。就拿那個自行車廠來說吧,由於需要大量廠房面積,楊督軍就將自行車廠建在江北,現在要建什麼摩托車廠,聽說規模比那個自行車廠還大幾倍的,也建在江北。

老先生,你看這重慶老城區這邊,自行車很多吧,在江北,不但自行車很多,有的地方已經修了三合土馬路,道路可有20多米寬呢。

章太炎張了張口,沒有說什麼。

旁邊隨行秘書陳銘笑道:哦,章先生,你看出沒有?這個楊興,早就看出重慶要發展,這些墳山必須遷移走。

只是他害怕擔當什麼得罪人的事情,將這個燙手山芋交給潘文華而已。

此話一出口,立馬遭到很多人反對,陳銘還想說什麼,被章太炎狠狠一瞪,趕緊閉上嘴巴,不再說什麼。

章太炎等人也停止議論,再次將視線看到拆墳隊,只見一個軍官在全副武裝保護下,來到一座墳山前面,擺上祭品,跪下頭,祭奠之後,站起來,對衆人說道:位鄉親,中國人都講究入土爲安,中國人都尊重先人,若不是這些墳山真的已經影響了重慶發展,說什麼我也不會執行這個命令。

各位父老鄉親,潘市長任命我郭勳祺爲遷墳局長,即使千難萬難,我們也要完成遷移任務。

各位鄉親,郭某是軍人,講究言出必行,這裡100座墳山,在十日前政府已經發出公文,要求於今日午時前全部遷移,若是到期未遷移的,我們軍隊將強自遷移。

各位鄉親,現在離中午還有2個小時,你們哭喊,求爹爹告奶奶也沒有用,馬上用遷移先人墳墓吧。

一個人聲嘶力竭的說道:郭勳祺,你這個無父無母的東西,竟然執行這喪盡天良的決定。老子也早已經發了話,到時候誰敢動老子先人墳墓,老子與他拼命。

聽這個人喊叫後,周圍圍觀的民衆不時爆發出陣陣叫好聲

。一些人低聲說道:這下好了,城裡面袍哥舵把子劉三娃出面,這郭勳祺要動動,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分量啊。

另一個人低聲嘀咕道:是啊,這位老哥,這下不用遷墳了。這個劉三娃,手下弟兄有幾百個人,真是逼急了,雙方打起來,這個郭勳祺,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個人搖頭,頗不贊同:你這個娃兒,知道過錘子。今天要遷移的100座墳山,其中有四十多座是劉三娃家的祖墳。

劉三娃自恃有袍哥撐腰,是反對最得力的一個。郭勳祺今天明顯是衝着劉三娃來的,你要反對嗎?老子先遷你家祖墳。

衆人一聽,有的恍然大悟,有的頗爲吃驚。

郭勳祺不理,對身邊副官道:張副官,馬上向大家通報時間,每隔5分鐘通報一次。在遷墳過程中,膽敢阻擋者,刺刀伺候。

副官一聽,趕忙答允,站在一邊,倒計時通報。

如此,整個會場氣氛變得異常沉重,衆人大氣也不敢出,吃驚的看着對峙的雙方。

隨着時間迫近,一些人越來越受不了這緊張的氣氛,到30分鐘的時候,終於有一家家屬站出來,自己動手遷移先人墳墓。

在他影響下,到午時的時候,有4家家屬站出來,動手遷移祖宗墳墓。

但是劉三娃則不爲所動,帶着上百個人,殺氣騰騰的看着遷墳隊。

郭勳祺看了看錶,站起來,站在一個山崗上,對衆人說道:現在,現在還有80座墳墓,其家屬不願遷移。

老子問最後一遍,到底同意遷移不?

劉三娃陰險的答道:郭熊貓,老子還是要句話,誰敢動老子祖墳,老子就要他命。

郭勳祺不聽,一擺手,身後數百個揹着長槍,手裡拿着洛陽鍬的戰士突然撲向山頭,開挖墳墓。

劉三娃大怒,這第一個挖的可是他爺爺的墳墓啊,這還要得,當即雙手往包裡一探,逃出一把手槍,就想射擊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個時候,旁邊一個大漢一下撲了過來,順勢將劉三娃撲到在地。

就在周圍袍哥一個個抽出砍刀的時候,身邊響起數聲喊殺聲,一把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他們。

如此,不到半刻功夫,劉三娃及其黨羽被擒,潘文華整理了一下那油光可鑑的頭髮,走到劉三娃面前,說道:劉三娃,你龜兒子,膽子不小啊,竟然舉衆鬧事,當衆準備刺傷政府官員,罪大惡極啊。

來人,給我將劉三娃押下去,交司法局審判。這個劉三娃犯了幾十條命案,可以說證據確鑿啊。

如此,袍哥在重慶的舵把子劉三娃就這樣被制服了,在三天後,經過司法局審判,劉三娃打家劫舍,犯下二十條命案,劉三娃及其5個親信被執行槍決。

衆人看到權勢熏天,重慶一霸的劉三娃及其團伙三下五除二就被剷除了,在刺刀下,大家不敢在反對遷墳,紛紛提前將祖宗墳墓遷移出去。

在遷墳的同時,潘文華規劃了主城三條公路,即以渝中半島山脊爲界,中區幹線、南區幹線(沿長江)和北區幹線(沿嘉陵江)。

中區幹線由七星崗經兩路口、上清寺到達曾家巖,叫中山大道,全長3.5公里,寬20米,底層砌碎石,上層敷三合土,是爲重慶第一條等級公路。

在那以後,重慶拓城邁開大步,向西衝破浮圖關,將一個叫沙坪壩的小鎮擴展爲文化區;向北延展到江北城,向南擴大到南岸區,一座有規模的近代城市終於呈現在羣山環抱的兩江之濱。

後世史學家認爲,潘文華、郭勳祺不顧大家反對,強制遷移墳山羣的舉動,徹底改變了重慶軍事要寨的面貌,奠定了重慶發展基石。

很多人認爲,重慶能夠發展成爲中國特大型城市,潘文華、郭勳祺二人功不可沒。

看到一觸即發的反對遷墳運動就這樣胎死腹中,陳銘感到興趣索然,渾身提不起勁。

而章太炎則讚歎不已.

第41章 討價還價第426章 貪婪的買辦資本家第64章 憤青盧作孚第474章 各懷心思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355章 利誘日本第185章 華西醫大前生第81章 抗旱自救第680章 民主改選政府第627章 坦克突擊第683章 麻煩的馮煥章第251章 驅逐楊屠夫第228章 質疑中國人民黨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542章 要挾與退讓第291章 龍雲的煩惱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156章 北川鐵路第154章 研製摩托車第216章 國仇家恨的孫文第693章 孤軍深入的後果第759章 左右逢源第674章 和平與使命演習第712章 死的就是膽小鬼第475章 宣傳宣傳第636章 備戰與改組第62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6章 三峽中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453章 江漢油田與荊江大堤第195章 理想社會第613章 叛匪德王第422章 王亞樵與斧頭幫第683章 麻煩的馮煥章第693章 孤軍深入的後果第665章 波音合資公司第447章 新農村建設第663章 天上餡餅-b17轟炸機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97章 另類鬧洞房第634章 最無恥的國家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470章 鬼子僱傭軍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214 軍屬保障第637章 航母派第648章 進軍西藏第94章 袁世凱稱帝第417章 感情複雜的名媛第698章 斯大林的戰略第56章 血戰浮屠關第136章 爭奪戰利品第282章 平民學堂第683章 麻煩的馮煥章第704章 更大危機第681章 元首優待條例第309章 女子髮式特別提案第425章 棒子流亡臨時政府第728章 深入敵後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223章 汽車上第144章 劫官銀(2)第191章 拼消耗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22章 槍殺達戰桑東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245章 進入西藏準備第105章 最慘烈一仗第36章 強國會第254章 恩威並重第523章 外蒙古內亂第573章 國之利器-重炮與民主第412章 困守孤城第242章 懲罰封建遺老第49章 嘉陵絲綢公司第282章 平民學堂第684章 鷹派汪精衛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273章 不同的國民革命軍第57章 夜襲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171章 川事可由川人做主亦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658章 青黴素第147章 一船絲運出,一船白銀歸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545章 罷黜張漢卿第274章 虎頭蛇尾的反攻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521章 勞資法第60章 略懲趙爾撰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43章 誰說軍人大老粗第253章 實際收入之增不降?第68章 改良農作物品種第452章 整編軍隊第277章 川黔藏巡閱使第497章 處置旗人與北洋軍閥第260章 中國心
第41章 討價還價第426章 貪婪的買辦資本家第64章 憤青盧作孚第474章 各懷心思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355章 利誘日本第185章 華西醫大前生第81章 抗旱自救第680章 民主改選政府第627章 坦克突擊第683章 麻煩的馮煥章第251章 驅逐楊屠夫第228章 質疑中國人民黨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542章 要挾與退讓第291章 龍雲的煩惱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156章 北川鐵路第154章 研製摩托車第216章 國仇家恨的孫文第693章 孤軍深入的後果第759章 左右逢源第674章 和平與使命演習第712章 死的就是膽小鬼第475章 宣傳宣傳第636章 備戰與改組第62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6章 三峽中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453章 江漢油田與荊江大堤第195章 理想社會第613章 叛匪德王第422章 王亞樵與斧頭幫第683章 麻煩的馮煥章第693章 孤軍深入的後果第665章 波音合資公司第447章 新農村建設第663章 天上餡餅-b17轟炸機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97章 另類鬧洞房第634章 最無恥的國家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470章 鬼子僱傭軍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214 軍屬保障第637章 航母派第648章 進軍西藏第94章 袁世凱稱帝第417章 感情複雜的名媛第698章 斯大林的戰略第56章 血戰浮屠關第136章 爭奪戰利品第282章 平民學堂第683章 麻煩的馮煥章第704章 更大危機第681章 元首優待條例第309章 女子髮式特別提案第425章 棒子流亡臨時政府第728章 深入敵後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223章 汽車上第144章 劫官銀(2)第191章 拼消耗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22章 槍殺達戰桑東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245章 進入西藏準備第105章 最慘烈一仗第36章 強國會第254章 恩威並重第523章 外蒙古內亂第573章 國之利器-重炮與民主第412章 困守孤城第242章 懲罰封建遺老第49章 嘉陵絲綢公司第282章 平民學堂第684章 鷹派汪精衛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273章 不同的國民革命軍第57章 夜襲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171章 川事可由川人做主亦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658章 青黴素第147章 一船絲運出,一船白銀歸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545章 罷黜張漢卿第274章 虎頭蛇尾的反攻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521章 勞資法第60章 略懲趙爾撰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43章 誰說軍人大老粗第253章 實際收入之增不降?第68章 改良農作物品種第452章 整編軍隊第277章 川黔藏巡閱使第497章 處置旗人與北洋軍閥第260章 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