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發難

人說窮光棍窮光棍,在朝堂上一樣也是如此,若是換成原本的魯氏,怕是京都一道旨意下來,就要籌謀許久的。

可如今他們魯地還剩下什麼,還有什麼能讓人惦記的,旨意你愛下多少下多少。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了。

如今他們魯地連百姓的吃食用度都是依仗着燕城那邊的,一個只知道盤剝的京都,真的不值當費太多的心思。

有本事你們就來魯地折騰吧,反正也這樣了,他們不怕在折騰的壞一些。

京都的武力鎮壓,魯氏也不怕,齊氏的軍隊在魯地肆虐的時間還短嗎,來的人還少嗎,不怕百姓民亂你們就折騰。

反正他們魯氏已盡力周旋了。能把百姓穩住,能讓魯地還是魯地,他們就已經是費勁了心思了。

若是京都非要逼着他們這些百姓沒法過活,最壞也不過魯地變成另一一個秦地了。

人家魯地的百姓還羨慕秦地呢,流民怎麼了,流民在燕城那邊過得多少好,開荒種田,有自己的家產,有自己的良田,三年以內還不用交賦稅,比在這邊種田還好呢。

要知道除去給燕城的四成糧食,還有給魯地這邊官府的兩成,百姓一年耕種下來,能省下三成就不錯了。

任燕少城主的大米在怎麼高產,輪到剩下的三成糧食,對百姓來說那也是勉強溫飽都不夠的。

所以當流民去燕城,對於魯地的百姓來說那是奢侈的,幸福的。

大家都羨慕死了。同樣的吃苦受累人家燕城的百姓,那可是家家都有餘糧的。他們呢。不能比,不然日子就更過不下去了。

好多人家都準備偷偷去燕城呢,不過路上不太安全,而且官府這邊對於戶籍管束的很嚴苛。

魯地也是沒法子,土地在肥沃,地域在寬廣,人都走了,那也是個空殼子,所以這流民他們真不敢隨便放出去。

還是儘量的安穩住纔好。不然魯地給秦地也沒區別了。

沒看到偌大的秦氏,如今什麼境況嗎。魯氏可不想同秦氏一般。原本他們爭的是地盤,誰的地盤大誰的地盤富足,誰的底氣足。

可現在不是了,地盤在大,上面沒人也白搭。人才是根本呀。

作爲一個大家族破敗的苦楚,秦氏的傷痛,大概也只有同樣的魯氏能明白了。

秦地的百姓確實被燕城安置了,秦地那邊的氏族,大多數也到了燕城安置,而且燕城熱情好客,對境內百姓一視同仁,兩地百姓融合的很不錯,

秦地百姓很有歸屬感,百姓且不說了,有個安逸的環境,自然就踏實過日子了,如今跟秦氏那邊追隨過來的那些氏族,都已經緊緊的靠攏着燕城了,

以能作爲燕城世家爲榮,這份驕傲,讓秦氏,如秦九郎那般豁達的男兒,都時時傷感一番。

等到些許年以後,誰還知道秦氏曾經的輝煌呀。

怨人家燕城,肯定是怨不上,燕城接手的秦地的亂攤子,這事天下皆知。

可秦氏這口惡氣怎麼辦,只能是在始作俑者的身上記恨着。

若不是王上一心求長生大道,如何會讓那麼富足的秦地如此模樣,如何讓幾百年傳承的秦氏一夕之間落敗。

魯氏把秦氏作爲反面教材,時刻都拎出來,跟自家對比一番,絕對能到秦地的境地。

舉步維艱不說,家族子弟都跟着備受折辱。聽聞如今在京都當官的秦氏子弟,很是被一些京都世家排擠,打壓。

若不是秦氏的族長還在京都鎮守,怕是連王上都要下手打壓秦氏子弟了呢。

說起來秦氏也是真的很出息,秦地一直都是人才輩出的氏族,這些年被舉薦做官的秦氏子弟佔頭一份。

光在京都爲官的秦氏子弟,就佔了朝堂的三分之一。也難怪人家齊氏忌憚秦氏,非得折騰秦地。在這麼下去,朝堂上都是秦氏的人了。

秦地這些年致力於朝堂,可再怎麼努力,跟權利巔峰的齊氏還是沒法比的,武力值還沒有保證,鬥法失敗,秦地就這麼瞎了。

魯氏這些年也不簡單,子弟被推薦做官身的更多。不過人家魯地這邊走的步伐慢,子弟都是在自家地盤上做事,做官。

京都那邊反倒是不太出彩,這也是魯地能在這次事件中稍微保持住點實力的原因。

自家地盤,自家百姓,自家子弟自然是竭盡全力,而且少了許多的掣肘。這個便宜魯地撿了。

可眼下擋在魯氏前面的秦氏散了。燕城京都那邊看樣子是招惹不起的。他們魯氏就冒頭了。

有些鍋那不是不想背就不背的。

他們種燕城的大米,給燕城送四成糧食,這事早晚都得讓京都那邊知道。

京都那邊的反應也在預料之中,不過是沒想到京都竟然如此不要裡面,這種境況下竟然還有臉要貢糧。

魯氏族長陰沉着臉許久,讓人給燕城去信,這事不是魯地一家的事情。合該大家一起商量商量。魯氏族長要拉燕城下水,這是人之常情。

可惜沒能同燕城結親,不然還能利用這點姻親關係,爲魯地多尋些庇護。

魯氏子弟對於族長去燕城求助,心裡也有些牴觸,一來,他們這般行事,肯定就落了燕城一頭。

二來,人家燕城給他們種大米已經是恩情,如何還要給你庇護,若是你連這點本事都沒有,人家燕城爲何要同你合作。這話也只能等着燕城那邊的回覆後在慢慢的討論。

就如同這些人想的一樣,燕少城主心懷百姓,不過也沒到天下大同的地步呢。

眼下人家還是以燕城爲重,自己都顧不來呢,還顧着別人,那是蠢蛋。

燕城主回信很客氣,燕城因爲安置秦地流民,自顧不暇,給京都的貢糧,自己還沒準備出來呢,怕是幫不上魯地的忙。

在燕城主看來,魯地尋求幫助,無非是同燕城借糧,送往京都罷了。所以委婉的拒絕了。

可燕少城主的回信就沒有這麼客氣了,燕城同魯地合作耕種,我燕城得四成米糧,你們若是沒有能力抱住供給燕城的四成米糧,燕城爲何要同你們合作,

秦地那邊那麼多的沃土,他們燕城可不是非得在魯地收着四成糧食的。

而且人家燕少城主早就說過,他燕城出來的大米,一粒米都不能流到京都。意思你們看着辦,給京都一粒米,這個合作就沒了。

好吧事情就同魯地那邊擔心的一樣,敢跟京都打擂臺的燕少城主那就不會是個好鳥。

人家既然給你一線生機,就不會那麼好說話。

如今的魯地肯定是不能沒有燕城的大米的,這是百姓唯一的活路,那就只能違背沒給他們留活路的京都了。

人家燕少城主那句一粒米不能流入京都,那就相當於是把魯氏給擠兌到同京都對立的立場上去了。有這個力量沒這個力量都得扛住。

魯氏雖然不願意給人擋槍,可沒法子,他們不擋槍,那就得同京都那邊送糧食,真要是送了糧食,魯地那是一點的生機都沒有了,

王上也好,齊氏也好,可沒有要魯地緩過勁來的意思。更不會估計到魯地的百姓聲息問題。

所以魯地就窮光棍了,沒有力量,可他們有流民呀。

就有了魯地那邊很無賴的摺子,要糧食沒有,百姓溫飽還沒解決呢。

要是王上真的非要貢糧,魯地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流民,只能把那些流民送到京都,讓王上親自同他們討要貢糧了。

好嗎,這摺子在朝堂上一亮相,多少的官員嘴巴都合不上了。

這麼多年也沒聽說過那個地方敢如此的無賴呢。

這就是相當於用委婉的方式在表達,你別逼我,不讓我要造反了。這要是換成強盛時期的齊氏肯定是不能容的,問題是現在齊氏也就只能甩甩臉子了。

官員們都在想怕是魯地情況真的不容樂觀,不然魯氏好歹那也是四大氏族之一,肯定是要面子的,不會如此。就是反也得不能用這麼無賴的法子。

王上那邊還因爲沒能把喬氏帶進京都,心情不暢呢,就出了魯地這樣的事情,簡直是不把王權放在眼裡。

剛要發作魯氏,而接着,秦氏那邊又上了摺子,秦地乾旱已過,秦地的大片土地還荒蕪着呢,秦地不能就這樣了,還請王上給秦地人口,讓秦地儘快恢復耕種。

秦地的人口都到燕城開荒去了,哪找人給你去恢復耕種呀。

這話丞相大人當朝就說了。可人家秦氏那派的官員,跟魯地一樣,用了同一種無賴的方法,窮光棍。

反正他們這些秦氏子弟,在京都也是給別人賣命,索性那就誰都別消停吧,他們再怎麼本事,沾光的也不是他們秦地百姓了,給齊氏的人賣命,秦氏子弟不願意。

別看人家鳥悄的撤走了小一半的家族子弟了,可剩下的一大半,都是能在朝上露臉的,人家就是三不五時的出個小難題,也足以讓京都朝堂見天不舒服。

這不是魯氏才發難,他們就跟着敲邊鼓嗎。沒人,怎麼可能呢,王上修剪駐仙台多少人工,多少的兵丁呀,難道農耕不比駐仙台重要嗎。

在王上跟前這麼說,王上肯定是震怒的,對他老人家來說那就沒有比駐仙台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人家秦地的官員下句話都準備好了,用的還是那種很通俗,很王上的想法把王上的怒火給封上的。

一句話,若是駐仙台真能引來神仙,神仙能在一個荒蕪貧瘠,連百姓都沒幾個的地方駐留嗎,所以王上還是先把秦地的人丁興旺起來吧。

很粗暴的就把王上那點妄念給堵住了。

腦子有坑的人,思想跟正常人不一樣,大臣們苦口婆心的勸都不管用,可用同樣坑的腦子想一想,王上就跟着發愁了,還真不能讓仙人委屈了,在那樣的地方駐留。

丞相大人見王上怒火之後,竟然真的在考慮秦地十室九空的問題,都驚呆了。

頭一次知道,往日他們規勸王上竟然是用錯了方法呢。

把駐仙台的人給還回去耕種,那是不可能的。王上有坑的腦袋很傻很天真:“既然如此,就讓燕城把流民給秦地還回去吧,這樣的話也能緩解燕城的壓力,連貢糧都不用在發愁了。”

朝堂上好寂靜,王上可真會想,一舉兩得呢。

不過你就不想想人家百姓來回奔走爲什麼,回秦地等着餓死去嗎。

人家在燕城連房子,土地都有了,爲何要回秦地去。來回折騰路上風光有那麼好嗎。

最重要的是,燕城主那就是你親兒子,也不會這麼聽話的好不好。太頭疼了。

丞相大人:‘這個,這個怕是要找個口才好的人去同燕城主交涉。’

所有人都吐槽了,那不是找死嗎。丞相大人您說的真的太委婉了。

所以京都大半官員最近都在生病。沒法子,這事做不得。光跑這麼一趟,人家就得問你傻不傻,讓人懷疑智商。

媳婦兒子閨女都受驚了,燕少城主可不是就這麼點小動作就沒了,魯地那邊先是耍無賴不給貢糧,然後就是上摺子,要錢,要糧食,要許多安撫流民的物力。

讓偶秦地開始上摺子要補償,要重建,要人,要錢。好吧現在王上桌子上堆得都是這些要錢,要糧,要人的摺子。

王上一時半會的肯定顧不上想喬氏進京。

就這樣人家燕少城主還攢對着燕城主跟着上了摺子呢,安置秦地百姓用多少銀兩,每年耗費多少糧食,藥草。以及布匹,鹽巴。樣樣不缺的列出來一個單子。

直接讓人送去京都,這算是賬單。

王上被燕城,秦地,魯地三面擠兌,就是一分銀子沒往外拿,可心裡也足夠躥火的了。

朝堂上見天的沒別的事,都是催賬的,誰家帝王如此沒有威嚴。

而且剛好就一起要糧食,要錢,要東西,這事想也知道背後有黑手。王上日日在王宮裡面發怒,連修出來那點仙風道骨,忍氣之術都要飛了。

而丞相大人還在任勞任怨的想,到底是哪惹到這三個氏族了,怎麼就同時發難呢。這可真是太刺手了。

王上就是想要收拾這些氏族,也該一個個的下手嗎。

等到燕城少夫人被刺客圍攻掠奪未遂的事情傳到京都的時候,丞相的人腰板都直不起來了。蠢呀,怎麼就這麼蠢呀,難怪能夠讓三個氏族一塊發難呢。燕城那是好惹的嗎。王上但凡有點心也該知道,先把秦地給收攏到手裡之後在圖謀其他嗎。

第四十三章 犬科(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示弱第二百三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套路第三百零二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只道是尋常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一小步第五十一章 凍傷(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三章 太貴產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祭祀(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價第二百八十一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章 翻臉(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臺第三百七十一章 滿足第二百零四章 憐惜第一百二十四章 打壓(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撩撥第十八章 累死了(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吵怡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伏筆埋的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父子兵(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三章 硝煙第四百九十章 大肚婆第三百六十四章 渣父渣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一百二十三章 重逢(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恩情第四百九十章 大肚婆第二百三十六章 術數第四百三十章 假大方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非第五百二十七章 張揚的活第五百三十章 講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論少城主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八十八章 起落第三百一十四章 花樣作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見駕第四百二十七章 祖孫第三百七十二章 當爹第一百四十七章 八字不合(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逍遙天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昏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著書說第四百七十六章 第二波攻勢第二百零七章 嫁妝(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二章 認可第二百四十一章 飃火第二百九十一章 裝瘋賣傻第十三章 燕紫第一百一十二章 長記性章(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認錯第三十二章 不識擡舉(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同窗第三百七十五章 公公駕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偶像劇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十四章 出醜第五百零七章 討喜第二百六十九章 京都貴女第二百一十章 滲透第四百四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父子兵(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圖強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章 受驚第一百九十四章 損招第四百二十五章 雖敗猶榮第二百四十三章 和好第四百零三章 科學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硬氣第一百零三章 動向(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總是在轉圈第五百三十二章 纏綿第二十一章 示弱第十七章 大家都一樣第二百四十六章 筆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緣(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祖孫第三百零二章 巧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討好(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婚事第十七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五十八章 取巧第三百一十七章 開撕第五百五十九章 伏筆埋的好第四百一十七章 論證第一百八十二章 鬥豔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拜見公婆第五百一十二章 遠遊第八十一章 放飛第五十八章 總是在轉圈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燕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行
第四十三章 犬科(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示弱第二百三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套路第三百零二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只道是尋常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一小步第五十一章 凍傷(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三章 太貴產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祭祀(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價第二百八十一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章 翻臉(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臺第三百七十一章 滿足第二百零四章 憐惜第一百二十四章 打壓(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撩撥第十八章 累死了(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吵怡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伏筆埋的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父子兵(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三章 硝煙第四百九十章 大肚婆第三百六十四章 渣父渣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一百二十三章 重逢(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恩情第四百九十章 大肚婆第二百三十六章 術數第四百三十章 假大方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非第五百二十七章 張揚的活第五百三十章 講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論少城主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八十八章 起落第三百一十四章 花樣作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見駕第四百二十七章 祖孫第三百七十二章 當爹第一百四十七章 八字不合(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逍遙天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昏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著書說第四百七十六章 第二波攻勢第二百零七章 嫁妝(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二章 認可第二百四十一章 飃火第二百九十一章 裝瘋賣傻第十三章 燕紫第一百一十二章 長記性章(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認錯第三十二章 不識擡舉(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同窗第三百七十五章 公公駕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偶像劇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十四章 出醜第五百零七章 討喜第二百六十九章 京都貴女第二百一十章 滲透第四百四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父子兵(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圖強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章 受驚第一百九十四章 損招第四百二十五章 雖敗猶榮第二百四十三章 和好第四百零三章 科學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硬氣第一百零三章 動向(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總是在轉圈第五百三十二章 纏綿第二十一章 示弱第十七章 大家都一樣第二百四十六章 筆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緣(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祖孫第三百零二章 巧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討好(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婚事第十七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五十八章 取巧第三百一十七章 開撕第五百五十九章 伏筆埋的好第四百一十七章 論證第一百八十二章 鬥豔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拜見公婆第五百一十二章 遠遊第八十一章 放飛第五十八章 總是在轉圈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燕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