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請了兩個家裡困難又厚道一些的婦人照顧劉氏,祭祖完,他們一家就要回京了。
有些人贊柳氏和夏貴大善大孝,夏裕當即提出讓夏貴和柳氏把劉氏帶進京贍養,他覺得夏貴一家如今身份不同了,更要名聲了,只要劉氏進京,以後他也能找機會去攀夏貴一家。
夏貴很無語,也不知道夏裕怎麼好意思說出這番話,便是夏糧在夏貴和柳氏請人照顧劉氏時,還親自上門道謝,贊夏貴孝心,他愧不如也。
夏糧心裡也是暗恨的很,夏貴照顧了劉氏,倒是賺盡了名聲了,這一來夏糧夏富和夏裕自然也被別人說道。
畢竟幾個親兒子還不如一個過繼的兒子有孝心,而遠在外的夏天夏陽收到了這事,也寫信回來言父母的不是。
夏天和夏陽雖然成家了,但在外求學,特別是夏天,他也是秀才了,自然更要名聲的,可父母卻毀了名聲,不管是夏天還是夏陽都不滿的。
這一來,劉氏除了柳氏請了兩個人照顧,夏糧和夏富夏裕三家倒是經常上門探望了,夏糧爲劉氏寫了幾首詩,夏天夏陽也寫回了幾封讓人淚感的家書。
夏富天天上門陪劉氏,做足了孝子的模樣。
夏裕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反應兄弟們的名聲比他好,他的名聲差之後,上門抱着劉氏的腿痛哭流涕,又是跪又是磕頭求原諒。
這一來幾兄弟的名聲多少挽回一些。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夏糧夏富也確實比夏裕聰明一些,夏裕到底被劉氏給寵壞了,也不夠聰明,幾兄弟裡過的最差的就是夏裕。
和林老漢這邊道別後,夏貴和柳氏一家就要回京城了,走前自然也問安安康康要不要一起回。
安安康康心裡很思念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但還是決定留在這邊,太爺爺的年紀大了,他們陪着太爺爺。
夏貴一家進京後,安安康康就更加的努力讀書了,林老漢也自感年紀大了,就算保重身子,修身養性,卻也感覺一日不如一日了。
所以林老漢對兩個重孫的教養更爲的上心,就怕自己哪天一閉眼,還有好多東西沒有教重孫。
就這樣,林老漢用畢生精力教導安安康康,更讓安安康康知道身爲林家長孫次孫的責任,父母長子,弟弟妹妹的長兄的責任。
夏枯草這邊收到了兩個兒子的信,心裡很欣慰,兒子長大了,比以前更懂事了,信裡提到父母和弟弟妹妹的時候,也給人更有擔當了。
林晉心裡非常的驕傲,回信的時候也寫的滿滿十頁子,他們父子三人每個月都有書信,但每次來信和回信都是厚厚的。
夏去冬來,轉眼便到了年底,守定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而這個時候東宮也傳出了喜訊了,東宮上一次一個侍妾有孕,但沒保住,現在另一個侍妾又有孕了。
聖上大喜,太子殿下子嗣單薄,又是清心寡慾的性子,一個月裡踏入後院的時間也就這麼幾天,聖上心裡哪能不急。
太后這邊知道聖上的心思,還特地把太子妃叫到慈寧宮裡,多少希望太子妃保下這個孩子。
身爲太子殿下,未來一國之君,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不然於國也不利,若是皇孫有個萬一,太子殿下就絕嗣了,太后希望太子妃能賢惠大度一些。
若是太子妃容不下太子殿下的其它兒子,那犯妒了。
太子妃心裡嘔的要死,上個侍妾的孩子,太子妃確實沒有動手,但故意成分還是有的。
上個侍妾一貫喜歡吃螃蟹,太子殿下後院就這麼幾個人,太子妃對這些妾室月事是很清楚的,哪個人哪次侍寢,月期沒來月事,延遲了,太子妃都盯着呢。
所以上個侍妾月事沒如期,太子妃就暗示着身邊的嬤嬤,有她這邊推波助瀾,又大度縱容那個侍妾吃螃蟹,太子妃就這麼冷眼看着那個侍妾吃的歡,一連吃了幾天,頓頓吃,終於小產了。
侍妾小產,太子妃心裡最高興了,她甚至一晚上都興奮的睡不着覺,只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了。
太子殿下對她不冷不熱,太子妃心裡自是有危機感的,她心裡並不希望太子殿下有別的兒子,自然盼着太子殿下只有她的兒子一個,最好以後的妾侍生的都是女兒,這樣她和兒子的地位才能更穩固。
太后看着太子妃的離去,心裡一嘆,她也不能指責太子妃的不是,畢竟太子妃確實沒有出手,但太子妃也稱不上賢。
太后是女人,又後宮裡出來的,她從前雖然不是正宮,但也知道女人的心裡的。
只是理解是一回事,不認同又是一回事,若是太子妃還看不開,妄想把控着太子殿下的子嗣,她會後悔的。太后如今也看的明白太子殿下這個人,他除政事,除了國民百姓,很多事情不是沒放在眼裡,而是心不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