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政事決議(一)

朱慈看着眼前的這羣士子,只覺得可悲。

明朝的讀書人,卻都是這樣的德行?哪怕是大敵當前也還不忘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

冷漠的望着這仍然在撕逼的白癡。

對於他們的處置似乎並沒有更多的選擇。

卻在這個時候,有幾個士子對着朱慈跪了下來,連連扣首。“聖上,刺殺孟大人的事情,都是由朱世守謀劃的,我等亦是被其脅迫才參與其中,請聖上明查。”

終究有些人意識到了,現在還真不是吵架的時候,暴君都把他們給綁了,火燒眉毛啊。

想要活命的人,立刻跳出來,指認首惡,極力與其撇清關係。

“聖上,我等都是無辜的良民啊……”

硬骨頭的讀書人都被朱慈砍完了,剩下的這些軟骨頭的貨,在感覺死亡臨近之時,無不失聲痛哭,醜態畢出。

或許他們還期盼着朱慈內心,哪怕還存在着一絲仁慈?

朱世守是死定了,但他們可真的只是聲援和有限度的支持朱世守而已,這樣微不足道的罪過,也沒必要趕盡殺絕吧!

但他們死不死完全就是朱慈一句話的事情。

本來設了這個套,就是想看看還有哪些人內心還沒臣服,想要搞小動作。

惡大惡小倒是其次,朱慈需要的是,在李自成的兵鋒抵達京城之前,將京城內的人心統一。

不然,當攻城戰開始時,誰也保不住,會有城內的人背叛他,開門迎賊。

只誅首惡,那是不存在的,放了他們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的報效朝廷?

先不說他們會不會感謝朱慈不殺之恩,就像他們這種德行,高不成,低也不就,反而會存在不穩定的隱患。

既然把柄被抓住,也只是他們自取滅亡。

這羣人括燥令朱慈頗爲不耐煩,他沒閒工夫和他們浪費太多功夫。

揮了揮手示意張慶臻將他們都帶下去吧。

張慶臻也對朱慈很瞭解了,自然知道接下來如何處置這幫貨色。

而隨着衆人一個個被哭爹喊娘般的帶走。

有人甚至喊出願意寧願投軍殺敵,爲大明戰死沙場賴將功贖罪的豪言壯語。

只是這樣的話,卻也引的其他的軍戶們忍不住恥笑起來。

現在可不比以往了。

第一道軍改令的發佈,讓軍戶們再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以至於聽說了軍改令的許多平民們都羨慕不已,紛紛走關係,拖人情的打聽,怎麼才能入籍軍戶。

即使朱慈還沒準備募兵,城中願意投軍效力的人已經很可觀了。

戰死沙場,那還真輪不到他們。

想入軍籍,更是做夢。

……

京營外的高官,昏昏欲睡。

卻在這時,不遠處響起來接二連三的慘叫之聲。

不禁令人汗毛冷慄。

想必那羣讀書人已經被聖上給屠戮了。

而在這樣的慘叫的背景下,京營中便有軍士傳命過來,宣衆位大臣入營議事。

以範景文爲首的大佬們這才整理好了官袍,抖起了精神,按照官職順序踏入了京營之中。

……

京營的營房,實在是極爲簡陋。

直立的主樑,在一個大臣不小心碰到後,還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而房屋的屋頂,也晃動的脫落了些許塵埃。

落在大臣的身上,不得不伸手拍去。

這營房……也太年久失修了吧。

把這樣的地方當做早朝的地點……聖上也受的了?

朱慈當然受不了,但他剛剛登基,城內許多善後的問題還沒解決,這樣的事情,被當做不是太過於緊要的事情。

依然是面癱一般的坐在並不怎麼體面的龍椅上。

衆臣俯首跪拜,山呼萬歲。

“衆卿平身。”

“謝吾皇。”

這樣的官話,無關痛癢,朱慈並不喜歡太多的前戲,還是單刀直入更痛快一些。

“有事早奏。”

“臣有本奏。”李邦華首先遞上奏章。“此爲臣所列京中廩生,及其可受官職,請聖上過目。”

選材任用,卻是首先要做的事情,按照正常的步驟,一般的進士都需要派去地方歷練幾年,才留京任用。

但是現在,讀書人已經被朱慈殺的青黃不接了,以至於現在不得不飢不擇食一些。

許多完全沒有太多執政經驗的人被推了上來。

但即使如此,朝廷中的空洞還有很大一部分沒能補足。

李邦華還是很謹慎的。

遴選出的官員,最低要有進士功名,而且初次授予的官職也並不高,大抵是怕那些混了幾十年才混到高位的人心中不爽吧。

朱慈簡單的瀏覽了下李邦華奏呈上來的人事任用,對於上面的人名基本都不認識,各自又有怎麼樣的才華,更不知道。

當然,所謂的基本不認識,並不代表都不認識。

這其中就有一個小有名氣的人。

方以智,崇禎十三年進士。

這可是個寶貝啊。

明末四公子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個真君子。

像其他幾個公子,就知道禍害董小宛,李香君之類的名妓玩。

方以智的愛好是……數理化。

其中他所著的【物理小識】一書涵蓋了光學,磁學,力學,天文學等方面的系統理論。

和同時期的伽利略,在學術上的成就多有重合,不分伯仲。

可惜的是,當時戰亂,他沒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科學研究中,而那本物理小識,也在某位號稱十全的不要臉皇帝修編四庫全書時,遺失嚴重。

而現代,我們所熟知的物理之所以叫物理,也是因爲方以智的原因。

這也算是對這位中華的物理鼻祖的一份敬意吧。

方以智正在京中,讓朱慈喜出望外。

總算有一個能看的上眼的人才了,雖然他所擅長的理論物理學,暫時對於守城沒有任何幫助。

但卻是朱慈今後改革科舉時必定要用的到的人。

有備無患,先把他留着。

有了這個念頭的朱慈,立刻下旨。

“其餘官吏任用,皆可由卿與內閣決定,朕便不再過問,而奏章中的方以智有大才,可特授工部右侍郎一職。”

……

感謝sfa董晨的500幣,shajia的100幣,胤龍的100幣,哥一條的500幣打賞。

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二百三十一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四百八十章 索敵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巖的靈感[上架前最後一章]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我大清着雖遠必賠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瀋陽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四百五十三章 衝鴨,大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謀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東林破滅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五十二章 穩定京師(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無敵的朱慈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降之兵!(3/3)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四百一十二章 頭疼的錦衣衛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十章 至高的力量(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望般的壓力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罵戰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四百六十三章 臨春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二百六十章 匯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陣(首更試水,求首訂)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三百九十章 所期待的援軍第二百零六章 罪惡在持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五百章 到家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第六十六章 太監和錦衣衛的爭執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五百一十一章 兄妹(下)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二百九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絞肉磨盤(油盡燈枯第三更3/4)第三百六十九章 即將迎來的考驗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三百七十五章 目標,CD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六章 給朝鮮挖的坑第三章 說服王先通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休止的問題(3/3)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清軍的後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爾袞第四百一十五章 英烈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心崩潰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人聲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國
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二百三十一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四百八十章 索敵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巖的靈感[上架前最後一章]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我大清着雖遠必賠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瀋陽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四百五十三章 衝鴨,大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謀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東林破滅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五十二章 穩定京師(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無敵的朱慈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降之兵!(3/3)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四百一十二章 頭疼的錦衣衛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十章 至高的力量(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望般的壓力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罵戰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四百六十三章 臨春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二百六十章 匯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陣(首更試水,求首訂)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三百九十章 所期待的援軍第二百零六章 罪惡在持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五百章 到家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第六十六章 太監和錦衣衛的爭執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五百一十一章 兄妹(下)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二百九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絞肉磨盤(油盡燈枯第三更3/4)第三百六十九章 即將迎來的考驗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三百七十五章 目標,CD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六章 給朝鮮挖的坑第三章 說服王先通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休止的問題(3/3)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清軍的後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爾袞第四百一十五章 英烈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心崩潰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人聲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