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旱災之下

所以佛家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大天界,說的天花亂墜,其實都還是神仙。神仙尊貴,終究還是在這色界之中打滾,超脫不得。也只有我道家真仙,破碎虛空,才能打破這物質牢籠,所謂與道合真是也!”

王文卿也笑道:“你莫看佛門說法,天花亂墜,恆河沙數諸佛,無量億諸佛云云。其實那些佛陀,大部分也都是神明,超脫不得。”

文飛心道那麼超脫之後什麼?這問題還真是沒法問,畢竟問林靈素等人,他們自然也不會知道。這種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到那個境界,自己親身走一遭,那自然是說不出想不來的。

有了這一遭事情,幾個人的都信心滿滿,商量着怎麼在傳教,鞏固神霄教義的辦法。雖然趙佶已經下令天下道觀,都要派人來尚父府重新學習神霄教義。但是天下那些大派,並不是十分買賬,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派出多少人來。甚至連東京城那些道官,甚至那些皇帝養的道門客卿,號稱金門羽客的傢伙們,到現在也是不服氣的多。

所以莫看,文飛現在看起來威風八面,實際上根基並不算是如何牢固。按照文飛的說法,是要建一座神霄派的黃埔出來,自己培育人才,這纔是真正的神霄派的傳承信徒。

不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種事情卻是實在急不來。

還有要建立道門的組織出來,各大門派原本互相不同屬。一盤散沙。也只有到了後來,全真教出世之後,學到了佛門的組織之法之後。才能長興不衰。這些都是他們要研究的問題,而這些事情上,文飛更有發言權。

無他,文飛有着後世上千年的經驗。在後世管理學水平可比現在高的多了,這且不說,誰讓文飛還有後援團來的?

越是往西去,便能看到運河之中的水變少了。船行在黃河之中的時候。還不覺得,出了黃河從通濟渠北上河東,就見到渠水淺了許多。兩邊河堤上。都能看到水印,河面足足下降了兩三米。

尤其是到快接近解州之時,都能看到運河兩岸的大地開裂,都快到了春耕的時候。卻無人在地裡勞動。

文飛奇道:“莫非這當地百姓就這麼懶麼?地都乾旱成這等模樣了。也不知道抗洪救災。再過幾天春耕之時,怎麼辦?”

陳泥丸嘆息道:“師弟不知道麼?這運河之水關係到朝廷綱運,卻是不允許百姓私自取水澆灌的。”

文飛啊的一聲,就聽陳泥丸道:“所以說百姓最苦。這還是在運河邊上的,還好一些。若是起碼還有水吃,要是離的運河遠了,那就……”說着不住搖頭,陳泥丸走南闖北。見識最多。

文飛就問:“百姓的田地就在運河邊上,也不允許取水澆灌莊稼麼?”

陳泥丸搖頭道:“若是水量豐沛的時候。那些官老爺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像這等大旱的時候,官府首先要保證的還算運河的暢通。至於百姓,要是遇到善心些的,頂多也就是開倉放糧罷了!”

這麼一說,再看到兩岸那些開裂的田地,便誰都再沒心思說話了。

順順當當的就來到了解州,當地的地方官府和提舉制置解鹽司的官員都早早出來迎接,一個個都已經在十里之外相迎。

文飛自然不會對這些腦滿腸肥的傢伙們有什麼好感,也懶得和他們寒暄,畢竟文飛身份超然,有着隨心所欲的權力。

“鹽池怎麼樣了?”等着那些官員亂哄哄的跑過來拜見過後,文飛不客氣的問道。

這一路還沒有到解州地界,就見到遍地都是乾旱,滿眼望去,見不到一點青色。而這一羣官老爺們頭上都張着傘蓋。等着文飛大駕光臨。

文飛一看到這架勢,心裡就覺得不爽。覺着這些官僚們瞧不起自己,太過簡慢自己了。要知道,文飛曾經在那馬車所在的小鎮上,看到市長大人下鄉來視察,縣裡的鄉里的幹部們站在大太陽底下熬油一樣的被烘烤着,都沒人肯打遮陽傘的。

區區一個市長,到了北宋,頂多也就是知府級別。放在文飛的尚父府之中,就是求見文飛,都不知道要排多少天的隊。

可是這些解州的官員和那解鹽使司的官員,居然還敢打傘,腳下還鋪了木板。這就讓文飛大大的不爽了,丫的,難道本尚父還不如後世一個知府麼?尤其是一路乾旱,已經開春了,走了幾百里路,卻見遍地連野草樹葉都沒生出。也不知道是因爲乾旱,還是被饑民給吃了。

沿途的村落,到處死氣沉沉。偶爾看到村民百姓,也是一個個衣衫襤褸,滿眼呆滯。這讓文飛一肚子都不是滋味。

整個龐大的北宋帝國,都靠着這麼一條隋煬帝開挖,歷代修整的大運河運行。南北之間的貨物流通,人員往來,也都靠着這麼一條運河。當真是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所以保證大運河的暢通,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從理智上來講,天旱時候,爲了保證大運河水量,不讓農業灌溉用去太多水源。這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當親眼看到沿途幾百裡,不知道幾十萬的百姓,天干受困。卻面對着河水不能用的時候,即使是文飛這麼一個一向沒心沒肺的傢伙,也都覺得心裡面憋氣的很。

如今見到這些派頭如此大的官老爺們,文飛自然是心裡不爽。橫看豎看,都覺着這些傢伙每一個順眼的。

文飛是代天子出巡,身份自然是極高。但是文飛這尚父的赫赫威名,基本上也只是在東京城和洛陽城那些地方流傳。這些地方上的官員,並不知道文飛的厲害,雖然恭敬有加,其實並不很放在心上。完全就是一個厲害點的術士而已。

提舉制置解鹽使司叫做胡榮,這廝的職權範圍極大,掌鹽澤禁令,決定鹽價高低及文鈔出納多少,使人民在沿邊地區交納食糧,給予鹽鈔,憑以領鹽。(未完待續。。

第99章 南郊祭天第32章 軍紀第29章 天劫神罰第9章 吐蕃人派來的?第20章 莫名其妙吃敗仗的吐蕃人第44章 飛蝗第24章 混亂第33章 惡棍鬥牛犬第45章 命運的聯繫第34章 心誠則靈第37章 魚龍曼延第1章 玉佩!玉佩第29章 再次踏上米國第17章 天家無父子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43章 馬尼拉城第43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第27章 黴運當頭 鬼迷心竅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12章 豪門張家第53章 天師請留步第66章 白魔的伏擊第42章 投胎轉世第15章 內煉神劍第10章 皇矣上天第18章 婚禮準備第12章 風水陣局第15章 魔石會和鍊金術第9章 厚黑學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14章 惡貫滿盈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2章 恐怖瘟疫第24章 汽車炸彈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50章 秘密任務第63章 天地大變第25章 狼谷第31章 亡國君臣第37章 大駕玉輅第49章 毒蟲第47章 守護天使第42章 送外賣第24章 君權神授第51章 分神附體第22章 分神顯化第73章 彷佛末日第57章 五行旗 御林軍第20章 西湖漁家女第30章 大軍火商第21章 逼供第43章 小人之心第32章 老闆和員工第27章 胸有成竹第39章 長途跋涉第55章 李綱第34章 準備武器第25章 雲篆明光第69章 嚴原金石城第9章 讚美你,我的主第5章 趙佶的憤怒第50章 紅斑和白魔第14章 惹上了麻煩第13章 銀狼來了第45章 命運的聯繫第66章 鬧劇的收場第47章 靈素之死第9章 什麼東西賺錢?第105章 信佛毀國第30章 目標仁多泉城第19章 蚩尤血第45章 大相國寺裡的鬼帝大尊第6章 戴維瓊斯第9章 再見童貫第9章 大滌玄蓋洞天天柱福地第1章 傷重回京第46章 陳家保守的秘密第28章 破碎虛空第49章 兩代惡魔第10章 怎麼樣滅亡西夏(1)第54章 大宋的騎兵第9章 大滌玄蓋洞天天柱福地第61章 李代桃僵第10章 降魔杵第29章 廢布換金砂第137章 王文卿第25章 開着貨車闖大軍第23章 女真的驚駭第7章 看見死神的概率第6章 入雲龍公孫勝第14章 美人計?第1章 假酒?那叫勾兌!第36章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第28章 惟精惟一,允執其中第7章 朝廷冊封第77章 羣道拜見第56章 秘方的作用第66章 半路遇險第35章 神丹的成就
第99章 南郊祭天第32章 軍紀第29章 天劫神罰第9章 吐蕃人派來的?第20章 莫名其妙吃敗仗的吐蕃人第44章 飛蝗第24章 混亂第33章 惡棍鬥牛犬第45章 命運的聯繫第34章 心誠則靈第37章 魚龍曼延第1章 玉佩!玉佩第29章 再次踏上米國第17章 天家無父子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43章 馬尼拉城第43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第27章 黴運當頭 鬼迷心竅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12章 豪門張家第53章 天師請留步第66章 白魔的伏擊第42章 投胎轉世第15章 內煉神劍第10章 皇矣上天第18章 婚禮準備第12章 風水陣局第15章 魔石會和鍊金術第9章 厚黑學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14章 惡貫滿盈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2章 恐怖瘟疫第24章 汽車炸彈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50章 秘密任務第63章 天地大變第25章 狼谷第31章 亡國君臣第37章 大駕玉輅第49章 毒蟲第47章 守護天使第42章 送外賣第24章 君權神授第51章 分神附體第22章 分神顯化第73章 彷佛末日第57章 五行旗 御林軍第20章 西湖漁家女第30章 大軍火商第21章 逼供第43章 小人之心第32章 老闆和員工第27章 胸有成竹第39章 長途跋涉第55章 李綱第34章 準備武器第25章 雲篆明光第69章 嚴原金石城第9章 讚美你,我的主第5章 趙佶的憤怒第50章 紅斑和白魔第14章 惹上了麻煩第13章 銀狼來了第45章 命運的聯繫第66章 鬧劇的收場第47章 靈素之死第9章 什麼東西賺錢?第105章 信佛毀國第30章 目標仁多泉城第19章 蚩尤血第45章 大相國寺裡的鬼帝大尊第6章 戴維瓊斯第9章 再見童貫第9章 大滌玄蓋洞天天柱福地第1章 傷重回京第46章 陳家保守的秘密第28章 破碎虛空第49章 兩代惡魔第10章 怎麼樣滅亡西夏(1)第54章 大宋的騎兵第9章 大滌玄蓋洞天天柱福地第61章 李代桃僵第10章 降魔杵第29章 廢布換金砂第137章 王文卿第25章 開着貨車闖大軍第23章 女真的驚駭第7章 看見死神的概率第6章 入雲龍公孫勝第14章 美人計?第1章 假酒?那叫勾兌!第36章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第28章 惟精惟一,允執其中第7章 朝廷冊封第77章 羣道拜見第56章 秘方的作用第66章 半路遇險第35章 神丹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