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我要了

聚寶齋。

大名府有名的老字號,相傳興建於五代時期,比大宋的建國時期還長。臨街的門面,富麗堂皇。光大門就三米多高。三階的白玉石階,左右各有一個兩米的青石怪獸。

李民離老遠看得時候,還以爲是倆石獅子呢,直到了切近,才發覺那兩個石雕,不是什麼石獅子,而是兩個青石的貔貅。門口的夥計,更是穿的乾淨利落,滿臉笑容,精神飽滿。

李民看得暗自點頭:這宋代的商家,到也好氣派,絕不比那些現代的大商場差。

就在此時,頭前走的王六,已經自然進入角色,站在石階下,衝着門口的夥計,大聲地呼喝道:“我家主人有好生意照顧你家。趕快讓你家掌櫃的出來侍候。”

李民暗暗點頭:不錯。這麼大的門臉,這小六子竟然都沒怯場。值得培養。

那聚寶齋門口的夥計,那眼光多通透。雖然王六的一身打扮不怎麼樣。可跟在王六身後的李民,以這夥計多年的閱歷,竟然也沒看見過,更沽不出李民這身形頭值多少錢。那夥計當即滿臉帶笑的對李民說道:“多謝大爺關照小店,裡面請,我這就給你叫掌櫃的去。”

說着,夥計把李民讓到了廳裡坐下,又有人給李民端上來了茶水果品。不大會兒的工夫,一個四十左右,穿着穿這青色長衫的中年人,從裡屋走出來,連聲說道:“貴客駕臨,小店招呼不周。恕罪,恕罪。在下就是這聚寶齋的掌櫃。敢問貴客想看些什麼?是古董,還是玉器?”

這掌櫃的,滿臉笑容,一邊說着,一邊不着痕跡的把李民三人,仔細的打量了一遍。當即納悶不已。

沒別的,李民三人,那王六、魯玉,掌櫃的一眼就看的門清。只衝那王六的站姿和打扮,掌櫃的就敢斷定,這王六絕對是一個閒漢、潑皮。這種人,聚寶齋每月都要打發十幾個,沒有什麼可在意的。而那個魯玉,雖然長得姿色還不錯,可衝其穿着,撐死也就是個小家碧玉。絕對算不上什麼大貴客。不過,看其太陽穴高鼓,眼神倍亮。應該是一個練家子,不知道是什麼來路,到也不可輕易得罪。

惟有三人中的李民,一身衣褲,樣式古怪,材料稀奇。坐在那裡,氣宇軒昂,不卑不亢。頭上的髮型,更是非僧非道,任憑掌櫃的閱歷非淺,也是看不出李民的深淺。更想不出這三種人,是怎麼聚到一起的。以至於那掌櫃的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門面功夫,竟然有了一絲動容。

李民看在眼裡,心中暗自得意:嘿嘿,沒看過吧。一會兒還得讓你開開眼界。

此時的李民,對自身的這身行頭,還很是滿意的。要知道,自李民進城以來,以及魯玉領着李民行走於街市上時,李民這身打扮,早已引來了不少注目禮。開始的時候,李民還有些不習慣,還準備先找一個成衣鋪,換一身大衆的服飾,免得招搖。

可後來,李民卻發現,大宋這個時代,服飾還是蠻開放,蠻多元化的。這街上,有圍着獸皮的,也有穿着絲綢的,更有打着赤膊的。服飾有長有短,千奇百怪。顏色更是豔麗多端。什麼色的都有。

其中,李民就看過挺大得一個男人,穿着火紅的大氅,頭上卻戴一個綠油油的壯士帽。李民就佩服不已。且不說這紅配綠,單就衝他敢戴這麼一頂綠帽子,李民就服了。李民是寧死也不穿這行頭的。更別提那還有頭上插花,鼻子上掛環,耳朵上掛環的了。

相比起來,李民這身,除了更帥一些之外,倒也沒有什麼更標新立異的。

而這時,站在李民身旁的王六,已經按照商量好的話,衝着掌櫃的張揚的說道:“你這店裡的物件。不過都是一些凡塵的俗物。能有什麼入的我家主人的法眼。”

掌櫃的很是尷尬:有這麼說話的麼?

李民一擺手,攔住了王六的話茬,訓斥道:“胡說!退下!”隨後又衝着掌櫃的問道:“掌櫃的貴姓?怎麼稱呼?”

聽聞李民的話音,掌櫃的更是一驚:此人通語說的如此流利,雖與現今的官話略有差異,可卻不帶一絲方言,比我所見的那些官府中人說得還清楚,難道他是某個名門之後?

(書中代言:通語就是大宋的官話。同時也叫雅言。中國古代官員來自全國各地,爲了便於溝通,說大夥都能聽明白的話,就成了潛規則。而這一起源,則來自孔子對雅言的推廣。而北宋在我國曆史上雖然常常受到周邊少數民族的軍事威脅,但北宋的經濟和文化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可以說是最爲發達的,發達的經濟與文化促使人們需要更多的交流,隨着交流的頻繁,官話也普及起來了,所以中古以來,宋代的官話普及是最廣的,現在的河南全省,安徽大部,山東大部,湖北北部,江蘇徐州地區基本上都屬於河洛話的普及區,使用人口大概在兩億以上,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普通話的話,則非河洛話莫屬了。而現代普通話,是以北方語系爲基礎。以北京語音爲標準.所謂的北方語系,嚴格來講,並不是地理上的北方,在漢民族居住區,除了鎮江以東的吳越語系,福建臺灣的閔南語系,嶺南的粵語系,以及客家話以外,其它地方的方言在定義上都屬於北方語系。所以,現代人到宋代,只要不去南邊,或者大遼和西夏,一般日常溝通,絕沒問題。而且老百姓還絕對對你高看一眼。)

那掌櫃的當即恭敬的說道:“在下免貴姓王,單名一個茂字。受東家擡愛,添爲此店掌櫃。聽貴客口音,不象是本地人,雅言說得比蘇大學士那些個弟子還好。想是世家出身。名門之後。小店的前面的凡物自然入不了貴客得眼。可小店百年老號,卻很有些鎮店之寶。貴客若有意。可隨我到後堂一觀。”

李民心說:看沒問題。可我得有那個錢買啊。

爲了不讓王掌櫃繼續誤會下去,李民笑着說道:“王掌櫃,看。就不用了。實不相瞞。我本是一個修真者。只因我紅塵俗緣爲斷。我師又看北方天狼星犯帝宮。我大宋有一場大劫。故此命我下山送鎮壓國運的寶物給當今聖上,並享受凡塵富貴。待了斷俗緣之後,再接我回山修煉。只是我下山來,卻沒有世間的財貨。缺少路費。故此,這纔想來貴店變賣一件隨身之物。換些金錢。我那隨從,是我下山途中收的,說話沒個分寸,王掌櫃的多包含啊。不知貴店可收寶物麼?”

王掌櫃的聞言,直覺李民就是一個騙子。下意識的就要叫人把李民他們轟出去。可王掌櫃的眼神一掃,卻盯在了李民的手錶上。要說李民的衣服皮鞋,雖然樣式新穎,材料在這個年代也算稀奇。可像王掌櫃的這種大方家,卻也不放在眼裡。可李民手錶上的那塊藍寶石表蒙,以及錶盤上的十二粒水鑽,在王掌櫃的眼裡,那可是寶貝啊。而且,那表上還嘀嗒嘀嗒走着的秒針,更是讓王掌櫃的猜疑不定:這個羅盤怎麼如此怪異?怎麼還會自己動的?難道此人沒說謊,真是一個修真者?可修真者又是什麼?道士麼?

王掌櫃的拿捏不定。有心看看李民準備變賣什麼,反正王掌櫃得自信以自己的雙眼,普通的物事,絕對騙不了自己。若是平常,自家不要,也沒有什麼虧吃。

王掌櫃當即維持着笑臉說道:“貴客,小店雖然是賣寶貝的。可要真有好寶貝,只要價格合適,小店自然也是收的。不知貴客帶了什麼寶貝來,請拿出來讓在下鑑定一下。在下雖然才疏學淺,可百寶錄,異文記,還是讀過的,一般的寶物,還是都知道一二的。”

李民微微一笑,也不說什麼,隨即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小盒,自然是那金葉子了。遞給了王掌櫃。

王掌櫃的打開一看,頓時也如魯熊一樣的驚呆了。這王掌櫃的眼力,自然又比魯熊高多。再怎麼說,這王掌櫃的也是一個珠寶古董方面的專業人士。可越是這種專業人士,越是明白這片金葉子的工藝,有多麼的難。這在當時,是絕對無法達到的。更無法想象這麼薄的金葉子,竟然還能鍍金。

在不敢破壞這完美工藝的情況下,王掌櫃的愣是無法斷定這金葉子的材質。可就算如此,單憑這工藝,以及這美感,王掌櫃的已經認可了這金葉子的寶物價值。

只是讓王掌櫃的比較尷尬的是,這李民拿出了金葉子,卻絲毫沒有說明這金葉子得來歷。顯然是在考較自己。可任是王掌櫃攪盡了腦汁,也是想不出有什麼類似金葉子的寶物傳聞。可越是如此,越是讓王掌櫃的心癢。以王掌櫃現如今在這珠寶行中的地位,要想找一個他還沒聽說過的寶貝,實在是太難了。

本着務實,同時也是爲了滿足好奇心。王掌櫃呵呵笑道:“貴客,恕在下眼拙。您這寶貝,我還真沒見過,它這來歷,還請貴客賜教。”

不待李民回話,一旁的王六已經得意的賣弄道:“我家主人這寶物,那可非比尋常。相傳,天地初開之時,九州大地有一靈根,通體如黃金所鑄。名曰:黃金樹。此樹後爲我家主人師傅所得,植于山上。此樹。上應周天星辰,下壓九州地火。中間有果有葉。那果,謂之:黃金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過三千年方得成熟。常人聞一聞,能活三百六。吃上一個,立刻霞舉飛昇,成就大羅金仙。而那葉:就是這黃金葉。”

“啊?這就是黃金葉?吃了也能成仙?”這王掌櫃也如王六當初初次聽聞一般的叫了出來。

李民暗自好笑:這個時代的人,怎麼都想着成仙呢?

而那王六卻更是得意的賣弄道:“哼!那黃金葉,上應周天星辰。天上有多少星星,樹上纔有多少葉子。其中含有星辰瑞金之氣,哪是凡人可以吃的。吃了,只能是暴體而亡。”

王掌櫃萬分惋惜的念道:“可惜啊。可惜!”

“有什麼可惜的。你我俗人,能見到這一片黃金樹的落葉,就已經是萬分福分了。還有什麼可惜的?”王六隨後又把這黃金樹的落葉,誇耀了一番。最後,更是極端肯定的說道:“這黃金樹的落葉,雖然內含的先天乙木長生靈氣,大多喪失。可只是剩下的那麼一點點,咱們凡人要是能帶在身邊,那就是享不盡的好處。邪魔不侵,那自不比說了。更可固本培元,延年益壽。就是六旬的老翁,也可換髮生機,生兒育女。”

李民本來聽着,還覺得王六挺能說得,值得培養。可王六最後一句,卻讓李民暗暗皺眉,這東西哪能打包票的。這王六還是缺練,沒被人得過漏。

可還不待李民出言往回轉,裡屋猛然出來一個大漢,身穿寶藍員外衫,頭戴八楞員外冠。也不管別人,徑直對着王六問道:“你剛纔所說可真?”

王六當即撇着嘴說道:“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自無半句虛假。我家主人的寶物,那哪有差的。這黃金葉,雖然世間少有,可卻還比不得我家主人要獻給皇上的寶物。豈能因騙你,而壞了我家主人的名聲。我若有虛言,你儘可割了我的頭去。”

王六本就是一個混混,賭命發狠,那是常事,如今又對李民充滿了信心。自然不容的別人懷疑。

只可惜,從某些方面來說,王六也是一個被李民騙了傢伙。他再發誓也是沒用的。只是,對面那人,以及王掌櫃的卻不知道這些。而此時的人們純樸,對誓言,還是比較相信的。而且,王六再三強調李民要給皇上獻寶,更是讓王掌櫃和那個大漢,增添了許多信心。

故此,王掌櫃的更是愛不釋手。而那個大漢更是直接對李民說道:“在下河北玉麒麟盧俊義,朋友,你的寶物,我要了。”

第16回 戰第2回 姑蘇亂第19回 無畏金剛降第19回 第一天魔王第16回 赤果果的風采第9回 破陣第16回 煽風點火第13回 梁山挖角第28回 黃裳鬥毛拉第63回 見好漢不可錯過第29回 秘術第1回 海納百川第5回 天罡雲集第13回 剋星第1回 坐看二鬼鬥第6回 風雲起第26回 驚了怒了第3回 漏電第6回 商紂遺臣第20回 講法第4回 鬱悶的宋江第46回 情義第4回 飄渺雲霄宮第9回 安培泰親第9回 援軍第22回 李民出手第27回 我的世界第13回 誰的人第17回 沒人可拆穿的謊言第2回 姑蘇亂第14回 茅山鬼神道第23回 謀事在人第34回 朝爭第8回 天雷瓶第22回 棋逢對手第13回 金丹第31回 天道人心第87回 不好忽悠啊第39回 太極拳第20回 實力第21回 傳說中的山鬼王第8回 狹路相逢第12回 備招第6回 說和第36回 神藥換神醫第29回 秘術第17回 壓力第19回 事端第3回 真相往往掩蓋在歷史下第9回 降者不殺第10回 祖師庇護第33回 以力破陣第22回 三位一體第23回 求同存異第3回 有機會就要灑釘子第5回 到處都是辦假證的第13回 高手第37回 清溪居士第32回 降龍木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回 海納百川第22回 一唱一和第5回 沙丘之王第16回 小乙上門第51回 保險第10回 要當官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1回 民間高手第28回 分兵第8回 朱武論戰第26回 甲賀火三郎第6回 峰迴路轉第3回 影分身與隱身第7回 忠義第87回 不好忽悠啊第30回 傾城一笑第14回 強大的敵對勢力第25回 上兵第26回 作秀第8回 騎射建功第10回 利誘第12回 汪伯顏獻媚第14回 劫第55回 又遇英雄救美第10回 疏忽了就要補上第21回 顧全大局第87回 不好忽悠啊第12回 後勤很重要第9回 步步生蓮第12回 弄電第27回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回 鬼王無敵第28回 三山宗門第15回 武松際遇第21回 金刀之威第10回 雙戰第25回 紙老虎第27回 斬去該隱來天使第21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15回 百鬼吞千陽
第16回 戰第2回 姑蘇亂第19回 無畏金剛降第19回 第一天魔王第16回 赤果果的風采第9回 破陣第16回 煽風點火第13回 梁山挖角第28回 黃裳鬥毛拉第63回 見好漢不可錯過第29回 秘術第1回 海納百川第5回 天罡雲集第13回 剋星第1回 坐看二鬼鬥第6回 風雲起第26回 驚了怒了第3回 漏電第6回 商紂遺臣第20回 講法第4回 鬱悶的宋江第46回 情義第4回 飄渺雲霄宮第9回 安培泰親第9回 援軍第22回 李民出手第27回 我的世界第13回 誰的人第17回 沒人可拆穿的謊言第2回 姑蘇亂第14回 茅山鬼神道第23回 謀事在人第34回 朝爭第8回 天雷瓶第22回 棋逢對手第13回 金丹第31回 天道人心第87回 不好忽悠啊第39回 太極拳第20回 實力第21回 傳說中的山鬼王第8回 狹路相逢第12回 備招第6回 說和第36回 神藥換神醫第29回 秘術第17回 壓力第19回 事端第3回 真相往往掩蓋在歷史下第9回 降者不殺第10回 祖師庇護第33回 以力破陣第22回 三位一體第23回 求同存異第3回 有機會就要灑釘子第5回 到處都是辦假證的第13回 高手第37回 清溪居士第32回 降龍木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回 海納百川第22回 一唱一和第5回 沙丘之王第16回 小乙上門第51回 保險第10回 要當官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1回 民間高手第28回 分兵第8回 朱武論戰第26回 甲賀火三郎第6回 峰迴路轉第3回 影分身與隱身第7回 忠義第87回 不好忽悠啊第30回 傾城一笑第14回 強大的敵對勢力第25回 上兵第26回 作秀第8回 騎射建功第10回 利誘第12回 汪伯顏獻媚第14回 劫第55回 又遇英雄救美第10回 疏忽了就要補上第21回 顧全大局第87回 不好忽悠啊第12回 後勤很重要第9回 步步生蓮第12回 弄電第27回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回 鬼王無敵第28回 三山宗門第15回 武松際遇第21回 金刀之威第10回 雙戰第25回 紙老虎第27回 斬去該隱來天使第21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15回 百鬼吞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