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武大郎求官

“起來!你先勿急。我且與你引薦一人。”李民對楊志說完,隨即喊道:“請林統制來。”

楊志納悶,不知道這林統制是誰。

不大會兒的工夫,林沖走了進來,目不旁顧,叉手衝李民一禮,隨即說道:“不知國師召喚,有何事差遣?”

李民笑道:“別無他事。只是讓你看一故人”隨即用手指了一下楊志。

而這時楊志已經看清了林沖,聽李民說完,當即很是奇怪的問道:“你可是林教頭,你怎的在這裡?你不是。。。。。。”說到這裡,楊志猛然止聲。怕李民本不知林沖曾經落草,卻被自家說漏了,壞了林沖得好事。

李民看在眼裡,暗道:楊志還有幾分義氣,幾分心智,不是什麼不顧的莽夫。

而此時林沖得到李民得命令,這才轉身旁顧,一看到楊志,也是十分的意外。等聽到楊志的問話。知道楊志的心思。卻是笑道:“楊制使別來無恙。小弟如今已蒙朝廷恩赦,復了清白。現正受命提點清福宮,在國師門下,做個護衛統制。今日得見故人,卻是高興。楊制使見完國師,卻是要與我痛飲一番。”

林沖確實是真的很高興。這幾乎打他林沖從梁山出來,就一掃多日的鬱悶,一直很高興。沒別的,單是他林沖能再次有了清白之身,不用玷污門庭了,就足夠林沖高興得了。何況,林沖得家人在魯智深和李民地照顧下,也全都平安無事。夫妻團聚。再加上他林沖今後還有不錯的前程指望,林沖自然高興無比了。同時,也很自然的就把自身的近況說與他人知。好讓所有知道,他林沖不再是囚犯和草寇了,而又是官人了。

而相對林沖得高興。楊志卻更是鬱悶了。曾幾何時,幾個月前,那林沖還只是一個落了草的草寇,如今免了罪不說,還成了統制,日後跟着國師,更是前程似錦。而他楊志別來,卻幾起幾落。上京求官,反倒被逼得殺了人,發了配。好不容易得那樑中書擡舉,受了一個提轄還。卻又辦砸了差事,只得再次亡命求人。時見舊人,自是越發覺得自家混得點低了。

楊志羞道:“卻是不瞞林統制,灑家如今卻是辦砸了差事,禍在旦夕,正求國師救命。卻是無心配林統制喝酒了。”

林沖當即驚奇的看向李民。雖然林沖與楊志的交情,此時不過是林沖先前納投名狀時,曾與楊志打過一番,互相佩服對方的武藝,有個一面之交罷了。可林沖得義氣,卻絕對夠份,今聽聞楊志有事來求李民,當即也不論什麼事,隨即向李民施禮道:“國師,楊制使曾與我有舊。今楊制使有難來求,林沖懇請國師相助,林沖必誓死以報國師。”

李民很是欣喜:這整個是買一個還饒一個大的。尤其是林沖如此義氣。連只是一個一面之交的楊志都如此相待。那林沖日後對他李民這個恩公,豈不是更加的維護。

李民當即笑道:“林哥,你我自家人,不必說這些見外的話。我不是早說過了麼,有外人時,我是國師,你等是我的護衛統制,沒外人時,你我就是自家兄弟。這楊提轄,既與林哥有舊,那就算不得外人。卻又怎的又如此稱呼?”

林沖再次嚴肅的說道:“國師,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如今國師屬下越見人多。若無威儀,豈不亂了規矩,也讓人看我清福宮的笑話,說我清福宮不知禮節。林沖不敢令國師,卻也不能自壞了規矩。”

看着林沖中正的樣子。李民即有些頭疼,又有些欣慰。李民在現代時,不過一個維修組長,很是習慣和組員打成一片,那些組員,多是叫他一聲李頭李哥什麼的,互相調侃,更是常事,處的都如一家人一般。故此,李民對林沖老是這樣守禮,一本正,很是不慣,尤其是現在已經沒了朝廷的管束和壓力,這就更是不慣。可在林沖得帶動下,現在卻連武松和魯雄這些不太注重禮法的人,日常根李民說話,都有些規矩起來,這很李民有脫離羣衆的感覺。不過,李民卻又知道林沖這是爲了他李民好,也是在以行動幫他李民樹立威儀。故此,李民也很是欣慰。好在,魯玉那小丫頭,以及魯智深那等灑脫的人,卻還是不受林沖影響,與原先無二。倒也不至於讓李民成了寡人。

不過,現在卻不是李民和林沖在這個問題上較真的時候,李民叫林沖來,就是爲了給楊志一個衝擊,一個榜樣。如今看楊志那樣子,顯然效果很不錯。

李民當即笑道:“隨你。隨你。”

隨後,李民又對林沖和楊志說道:“楊提轄既與林哥有舊,那就都是自家人了。回頭我給樑中書寫封信。幫你說幾句。諒那樑中書也不敢不給我面子。爾後,我再與那蔡太師去一封書信,指點一下那些賊人的去處,解說一下楊提轄的失手經過,此事也就了結了。當不至於有人再追究你的過失。保你官職無憂。”

楊志當即大喜。連忙謝過李民。楊志真沒想到,自己急了好幾天,險些都想去死的事,在李民的嘴裡,只是幾句話,就了了。這真是急得不行,行得不急。朝中有人,好當官啊。

然而,李民在楊志謝過之後,卻又說道:“楊提轄,雖然有我的面子在,可保你無事。可發生了這件事,恐那樑中書,今後卻難待見你。你若還在大名府做個提轄,恐今後的日子,卻也不太好過。不如我向那樑中書討個人情,調你到我的清福宮,日後我保舉你一個前程,卻也好過繼續留在那大名府。你看可好?”

楊志一聽,不用琢磨,也知道是好事。

要知道,楊志在樑中書門下也有些時日了,雖然一直受樑中書待見,楊志也全心賣命,吃住都在樑中書府裡,自認家將一般。可楊志卻也早看出來樑中書地寡恩薄情。故此,楊志辦砸了差事,就根本沒想過找樑中書賠罪求饒。而且,如今他還是找李民求得情。那樑中書就算看李民的面子,不再追究了。可他樑中書的人,卻有外人幫着求情說話,這樑中書,今後也絕不好待見他楊志。而他楊志又早自標榜樑中書的嫡系,與大名府當地的軍官,鬧得甚是不合。沒了樑中書的關照,先前又都把大名府的當地軍官都得罪了。回去也必受夾生氣。日子確實不好過。

故此,楊志幾乎連猶豫都沒有,隨即雙膝跪倒,對李民叩首道:“全憑國師安排,小人今後誓死以報國師恩典。”

李民很是高興,隨即吩咐人擺酒,召集衆人一塊聚聚,給楊志接風洗塵。

當夜,李民就寫了兩封書信,分別差人給樑中書和蔡京送去。只是給蔡京得那封信,卻沒說什麼晁蓋等人的詳細資料。而只是附了一首打油詩: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生辰賀禮七星劫,欲尋真兇在鄆城。

蔡京接到李民這封信,當即愣了。

要知道,十萬貫生辰綱這點錢,雖然周軍、晁蓋什麼的,都看成天大富貴,可在蔡京這裡,不過是無數賀禮的一份子。是他女婿送他這老丈人的常例錢罷了。不過是一點小錢。只是,這點小錢,卻是他女婿樑世傑的孝心,同時也是他蔡京的面子。所以蔡京才特別關注。蔡京不能讓人覺得他蔡京得禮錢可以隨便劫得。

可如今李民這封信,前面說的楊志那事,都是一些小事。無所謂的,多不多楊志一個,沒有什麼。從女婿那,轉到李民那,更算不得什麼事。那種連生辰綱都押運不好的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在意的。蔡京絕不會在意楊志那麼一個小小軍漢的動遷。

可李民那首打油詩,卻讓蔡京犯難了。蔡京猜不透李民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十萬貫的生辰綱,我就是不要了,又有什麼了?那算得上強求?難道他是說我修建五福宮貪的錢財?還是說我不該繼續策劃艮山的修建?

蔡京猶豫不定。不過,蔡京卻還是比較信服李民的。且不說李民先前在東京搞得那些風光。單就是那首詩的末尾兩句,顯然就是指點生辰綱的下落。這生辰綱的下落,他蔡京都親自派人過問了,可都至今沒個迴音。那李民遠隔千里,卻知道個門清,果然神通廣大。

蔡京一邊迷惑着,一邊斷然命人去鄆城縣查找下落。爾後,又給李民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感謝信。以表示謝意。同時附了一紙任命,把楊志安排在了李民那裡做提轄。說實在的,蔡京這些年來,還真是沒有過問過提轄這麼小的官職了。

而另一頭,蔡京原本的把追輯生辰綱的下落,落在了濟州府,那府伊在蔡京得門人壓力下,早就再三威逼手下辦事的差人。甚至把那手下的三都緝捕使何濤的臉上都刺了刺配的字樣,只是留下某州的空白。

而就在何濤受逼不過,卻正好應了鄭鵬說的那句話,晁蓋得名頭太大,認識的人太多。卻被何濤的弟弟,看過端詳。有指認出了白日鼠白勝,那白日鼠受刑不過,做了一把甫志高,卻是把什麼都說了。而正好和蔡京剛剛發下來的文書吻合。

何濤大喜之下,就把這事回稟了府伊。梁山的流程,卻又開始的運轉起來。

不過,此事卻是與李民無關。李民不過是做一個順水的人情罷了。當然,若是能把梁山好漢消滅在萌芽狀態,免了他們日後在大宋境內鬧騰,免得在對付金國的時候,還要操心他們。李民卻也不反對。

當然,不成的話,那也沒關係。最少暫時影響不到他李民。

故此,李民在收了楊志之後,一切又回到了正軌。李民每日裡,除了修煉御雷心經,免得*之外,就是處理大量的瑣事。

而這一日,武松卻有些神色不自然的湊到李民跟前說道:“老闆。武二有事相求。”

李民當即很是好奇。要知道,武松自打跟了李民,那一直都很快活,喝酒打架,都能找到人,自家身份有高,卻也不用對從人發脾氣了。整日笑呵呵的,都快成老好人了。而武松對李民更是本分,出去的時候,全都本分的跟着李民,護衛着李民。卻從來沒有對李民提出過什麼要求。今日卻開口相求。李民卻是猜不透武松想求什麼。不過,武松這樣的人,能開口相求,卻也不易。

李民當即笑道:“武二哥,自家人說什麼客氣話。有事儘管說來。”

武松紅着臉說道:“老闆。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我哥想求個官坐。也不用太大了。能當個里正就可。”

李民當即一愣。

卻原來,武大郎來到李民這裡之後,也是一直很開心。這裡的人,大多義氣,底下的人,卻又知道武松是李民的近身人,故此,卻是沒有一個惦記他老婆潘金蓮的了。武大郎也首次在李民這裡受到了禮遇。就連在家裡的腰板,也直了幾分。武大郎自然很高興。

可日子久了,潘金蓮錯過了西門慶的那些事,又唸叨起武大郎這麼大的一個人,怎麼能還讓兄弟養着?又說武松都已經是統制了,又是李民這個國師跟前的紅人,怎麼也不說給自家的兄長說個差事。

那武大郎本是一個怕婆的主,向來對潘金蓮惟命是從。被那潘金蓮數說,一日兩日還行。日子多了,卻也動了心思,於是就張口跟武松說了。

那武松知道武大郎沒什麼本事,自身又矮小,伏不得衆,本不願說。可又礙不過兄長的情分。故此,武松才十分難爲情的向李民張嘴了。

而這件事,對李民來說,雖然不是什麼大事。可這卻是一個態度問題,此風一開,恐怕李民這個小團體,也就不純潔了。這人心散了,隊伍可就不好帶了。

第28回 化身第25回 擴大神功第23回 萬劍始祖第24回 盜版第35回 茅山老道和安道全第6回 說和第12回 奇襲第27回 出口有願第8回 朱武論戰第6回 兵圍梁山泊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17回 沒人可拆穿的謊言第1回 不守規矩第14回 打偏了第4回 搏命第51回 保險第65回 燒房子很簡單第1回 是你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30回 天打雷劈第1回 兄死弟繼第10回 絕戶計第68回 催眠大師第16回 海上颶風第9回 破陣第28回 分兵第29回 自爆第9回 意外第109回 遼人學子第11回 雷帝顯威第66回 嘿嘿燒得就是你第22回 入陣第30回 血戰煞氣第6回 神器第14回 打偏了第4回 臭遍街了第29回 莫道行人早第27回 震懾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6回 人脈第26回 雙雙突破第27回 刨根問底第21回 十年大計第30回 隱憂第28回 飛血翠鳥第20回 非比尋常第18回 大勝第18回 大魚出現第26回 硬的不行用誑得第13回 出兵倭國第23回 陰陽寶鑑第22回 三位一體第19回 無畏金剛降第23回 暗動第2回 恨天恨地恨蒼生第44回 好漢第98回 五雷正法也許是真的能練第11回 末日審判第6回 奪美第103回 氣氛決定局勢第50回 宋兵第90回 吃硬不吃軟第19回 一個都不能少第7回 樹大招風第23回 暗動第38回 夕陽紅第4回 長生之苦第24回 火槍三連擊第23回 暗動第29回 戰爭還是要依靠羣衆第13回 遠征塞爾柱第2回 幸福第11回 祭天祈福的威力第19回 燕青牛麼,咱還不要呢第40回 造化第30回 妙想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27回 射殺第22回 奼女嬰兒第18回 納降第3回 理念和制度第8回 皓天鏡第7回 說媒第12回 哈宋第8回 治國之道第28回 有人歡樂有人悲第1回 我的弟子第11回 混亂的序幕第11回 歷史侷限性第23回 兩敗俱傷第13回 昭告天下第19回 鬼武者第25回 分歧第5回 實力激增第5回 糊塗第14回 茅山鬼神道第106回 暴力手段不好卻有效第5回 慕容第29回 萬人敵第21回 恆沙諸佛體皆同
第28回 化身第25回 擴大神功第23回 萬劍始祖第24回 盜版第35回 茅山老道和安道全第6回 說和第12回 奇襲第27回 出口有願第8回 朱武論戰第6回 兵圍梁山泊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17回 沒人可拆穿的謊言第1回 不守規矩第14回 打偏了第4回 搏命第51回 保險第65回 燒房子很簡單第1回 是你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30回 天打雷劈第1回 兄死弟繼第10回 絕戶計第68回 催眠大師第16回 海上颶風第9回 破陣第28回 分兵第29回 自爆第9回 意外第109回 遼人學子第11回 雷帝顯威第66回 嘿嘿燒得就是你第22回 入陣第30回 血戰煞氣第6回 神器第14回 打偏了第4回 臭遍街了第29回 莫道行人早第27回 震懾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6回 人脈第26回 雙雙突破第27回 刨根問底第21回 十年大計第30回 隱憂第28回 飛血翠鳥第20回 非比尋常第18回 大勝第18回 大魚出現第26回 硬的不行用誑得第13回 出兵倭國第23回 陰陽寶鑑第22回 三位一體第19回 無畏金剛降第23回 暗動第2回 恨天恨地恨蒼生第44回 好漢第98回 五雷正法也許是真的能練第11回 末日審判第6回 奪美第103回 氣氛決定局勢第50回 宋兵第90回 吃硬不吃軟第19回 一個都不能少第7回 樹大招風第23回 暗動第38回 夕陽紅第4回 長生之苦第24回 火槍三連擊第23回 暗動第29回 戰爭還是要依靠羣衆第13回 遠征塞爾柱第2回 幸福第11回 祭天祈福的威力第19回 燕青牛麼,咱還不要呢第40回 造化第30回 妙想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27回 射殺第22回 奼女嬰兒第18回 納降第3回 理念和制度第8回 皓天鏡第7回 說媒第12回 哈宋第8回 治國之道第28回 有人歡樂有人悲第1回 我的弟子第11回 混亂的序幕第11回 歷史侷限性第23回 兩敗俱傷第13回 昭告天下第19回 鬼武者第25回 分歧第5回 實力激增第5回 糊塗第14回 茅山鬼神道第106回 暴力手段不好卻有效第5回 慕容第29回 萬人敵第21回 恆沙諸佛體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