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回 種家軍大戰姚家軍

“種將軍。本尊來晚了。恕罪。恕罪。”

李民一聽聞連種師道這麼大的一條魚,都幸運的活擒了。當即匆忙趕到种師道看押的營帳,一進來,就一邊致歉,一邊親自給种師道解開了綁繩。

种師道也很感動,連忙躬身說道:“被俘之將,本當問斬,那堪教主這般。”

李民當即扶助种師道說道:“將軍之言差矣。若他人討伐本尊被擒,本尊定不輕饒。然,種家軍護衛邊陲佈下百年,多少兒郎爲抵禦外侮而拋頭顱,灑熱血。本尊素敬之。與我交戰,更是受奸臣所逼,亦非將軍本心。本尊焉能以一戰慢待將軍。”

李民說的誠懇,种師道愈發感慨:原本都有了投靠李民之意,不成想,一時不察,中了人家計策,如今被俘,卻還有和麪目投誠。

此時,种師道也早都想明白了,這水淺渡河,必是中了李民的水淹之策。

李民看在眼裡,心中明白,當即說道:“此次,本尊欺將軍心急渡江,定下這水淹之策,實是將軍陸戰驍勇,不得已而爲之。但本尊敬重將軍,卻也沒在水中放置排木,更命人在下游攔截施救。將軍軍兵雖有損傷,可萬幸不大,貴軍主要將領,更是多已獲救,將軍只管放李民之言,半點不假,那江水來勢雖然浩大,可終究不過是李民事先蓄地一座水庫。以及單廷硅的控水異能所致,過了初始那段,後勢自然平緩,再加上李民在下游準備的充足,自然是一體活捉。只是有些水性不行。體力也不行的,這纔沒熬過來。好在種師道的那些將領,多是體力充沛之人,雖然水性不佳,喝了幾口水。卻也不至於淹死。

种師道聞言。當即放了不少心思。連連謝過李民。

李民當即趁勢說道:“將軍。本尊雖是被朝廷逼反。可這卻也是天意。那趙佶前世與本尊同爲天帝,只因風流,引起了刀兵。天界不安,因此下凡。本有半世天子命。半世牢獄之災,以此磨礪心志返本歸元。是本尊念及舊情,不願繼承他之江山,只想重新修煉,早迴天界,這才送他金龍珠,穩他氣運。不成想,他耳軟心活,枉費本尊爲他不惜甘冒天罰,卻是依然順了天意。

而今,天命格局已成,大宋四方皆反,禁軍兵力疲於應命,兵力匱乏,即使本尊也難以扭轉,即使本尊不取這天下,遲早也要被他人取去。甚至內耗嚴重,被外族趁機入侵,黎民塗炭。

故而,本尊也想通了,本尊即承天意,就應當仁不讓。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大宋氣運已盡,與其讓他人慢慢一統江山,令黎民百姓受刀槍戰亂之苦,與外敵於可窺之際。不如本尊行雷霆之兵,一統江山。

wWW⊕Tтkan⊕C O

如今,本尊就不算方臘投靠本尊地百萬之衆,皆有精兵三十萬。更有長江天險,進可攻,退可守。何況,大宋沒了將軍,餘者皆是碌碌之輩,本尊兵鋒所指,不日可克汴京。

待本尊一統天下,當一改如今時局時弊,令百姓安居,國民一心。內修武備,不受外敵欺辱。彼時,還需將軍領兵西北,遠征西域,令其牢記,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西北需要種家軍啊。”

李民一席話,說地种師道蹉跎不已。

种師道一代種家軍的掌門人,自幼學的乃是兵家之道,對於李民開頭的那一段什麼天命一類,那是根本的一點都不信。可是,种師道對於李民後半截話語,卻是動了心思。畢竟,种師道對於大宋兵力,還是知道地比較透徹地。他自是知道,大宋雖然號稱兵馬百萬,可那從來都是紙上地。是貪官吃空餉的名目罷了。實際的可用兵丁,遠不如賬上地多。而且,就算如此,大宋名義上最強軍力的禁軍,其實戰能力,那也是遠不如邊軍。而四方邊軍,東南、西南,已經盡落李民之手,剩下地,也不過就是大宋禁軍,以及西北,東北的邊軍。可無論是西北邊軍,還是東北邊軍,都還需要防範西夏和大遼的入侵,絕不可能全部抽調會內地平叛,如今,朝廷不禁調回了童貫軍兵,更抽調了西北的種家軍和折家軍。可確見兵力果然空乏的很,若是他種家軍與李民兵合一路,將打一家,只需迅速擊潰了童貫的軍兵,大宋汴梁的門戶,那就可以說是盡開,長驅直入之下,不幾日就可攻克汴梁,更換江山。

想到這些,即使是以种師道的鎮靜之心,也是不禁有些突突的直跳。叛國,那可是兵敗被殺,那才叫叛國。若是成功了,那可就是改朝換代,開國的元勳。當初老宋家,那可就是如此的啊。

尤其是,李民更擺明了車馬的許諾,只要天下安定,就讓種家軍重回西北,攻克西夏,那對种師道更是誘惑。要知道,種家人數代與西夏爲敵,不知多少宗族子弟都死在與西夏軍交戰的戰場上,護衛西北,臣服西夏,那可都成了種家軍的家族使命。

而除此之外,更爲主要的是,李民這些話,也讓种師道想起了兄弟種師遠的勸諫:我可以死,種家軍不可亡。西北百姓,需要種家軍的護衛。

如今,若是他種師道不識擡舉,種家軍主力盡喪這裡,廣剩他弟弟种師中的那點人馬坐鎮西夏,那可是真不夠看的。

故此,种師道想到最後,一咬牙,雙膝跪倒說道:“被俘之將,得蒙聖主看重,焉有不降之理。我种師道於此對天盟誓,比率領種家軍。誓死追隨聖主,平定江山,護衛西北。”

李民聞言大喜。要知道,此時李民還沒有摸準种師道地人格思路,故此還在出言試探當中。並沒有施展惑心大法。以免弄巧成拙。可誰想,這種師道只是聽明白了厲害,就自動降了,這豈不令李民欣喜。

李民當即參扶起了种師道。設宴款待种師道與其餘被俘的種家軍將領及其軍兵。

別說,這種家軍不愧號稱種家軍。全軍上下。都是以種家軍爲榮。對种師道的忠誠,更遠超過了大宋朝廷。种師道只是一宣佈全軍投靠李民。那些種家軍的將領,雖多有驚愕。可是還都是全無二話的。立馬應諾。

李民觀之,雖然表面上很是歡喜接納地樣子。可卻也是不禁暗暗有些明白。爲什麼大宋朝廷,對這種冠以家族稱號地地方軍隊是那麼的不放心了,楊家軍如此,岳家軍也是如此。如今單看這種家軍,就可知道一二。這朝廷的軍兵,完全服從個人,連背叛朝廷都不帶二話猶豫。這是個上位者,那也沒有不頭疼的。

不過,好在這些問題,李民也是早有準備,早就在改革軍制的時候,就做好了以番號,以及榮譽軍團稱號等等,替代個人崇拜。到時候,只需一紙嘉獎,長久地番號下來,這個人崇拜地兵團問題,就可移花接木了。

當然,李民這些想法,其他人是不知道地,即使是朱武,也是沒想到這一點,只是想到李民軍中又添了一支勁旅。

而李民屬下的魯智深,更是歡喜自家的老軍隊,也加入了李民帳下。很是歡喜地與种師道相見。別說,种師道倒還真記得魯智深這個人。似魯智深這般膂力的,即使沒得進化異能,那在西北軍中,也是少見。何況,那魯智深還曾得那種師道地父親,老種經略相公種諤的書信引薦,這種師道,自然更加記憶深刻。

此時,眼見魯智深在李民這裡頗得重用,與自家的關係更是不淺,自也是高興的很。

不過,即使如此,這種師道卻還記得自家根基還在西北,當即求了李民,暫時隱瞞種家軍投靠的消息,同時遣人快馬趕回西北,通知弟弟种師中,早作準備,以免朝廷得知,遣兵拿了。而且,還可以暗中算計一下童貫。

李民聞言大喜,當即允了。允其會北岸紮營,甚至還命人調來慕容家購買的軍馬,補齊种師道驃騎軍水淹摔壞的軍馬。

种師道見此,更是感激不盡。尤其是對李民竟然如此信任的任由他種師道返回北岸紮營。更是有些知遇之恩的感想。即使是重回北岸紮營,與種家軍各核心將領解說投靠李民的因由時,那也是歎服不已。

只是,种師道卻是不知道,李民不是信任他種師道,而是信任自家的神通。李民有過此次水淹種家軍的經驗,只要守着這長江,能淹他種家軍一次,就能淹他第二次。而且,下一回兒,卻是連圈套都不用設了,李民直接與那單廷硅聯手操控水勢,就能令長江改道,直接淹了那種師道的軍營。

如此,李民卻是怕种師道什麼三心二意,樂得大度,更可一試種家軍的忠義。

不幾日,童貫領軍趕到。

此時,童貫還不知道種家軍已經兵敗投降了李民。那種家軍,上下一心,守口如瓶,外界自然不好得到消息。何況,如今信息傳播不是那麼快捷不說,這長江邊上,兩軍交戰,往常也沒有什麼,童貫自然也是更加得不到什麼消息了。

故此,童貫一來,一邊在種師道軍營旁邊紮下連營,一邊就立刻氣勢洶洶的命一中軍傳令,喝令种師道報名覲見請罪。

那種師道本已降了李民,更早就不滿童貫,此時見童貫相欺至此,更是再無二心,當即聚集衆將道:“我種家軍時代忠義。可奈何當今天子無道。親近奸臣,聽信讒言。我北軍本不擅水戰,卻逼我種家軍立時渡江作戰。今奸臣童貫,本一奄臣,不通軍務,轄制西北諸軍,已是多次延誤戰機,多虧了我軍將士用命,這才轉危爲安。沒有出了疏漏。可其不知感恩,竊取我種家軍軍功不說,而今更要拿我軍問罪。幸虧我等,已是投靠了聖主。而今宋朝軍馬,也就這童貫轄下二十於萬。我軍一舉破之。大宋京都門戶頓開。江山易位,我等皆是開國元勳。而今當立此奇功,已報聖主活命收留之恩。”

种師道說罷,底下衆將全都興奮地高呼應命。

种師道當即命王進領驃騎軍突擊童貫本陣,令種旭、種忠各領軍兵一萬隨後掩殺。

那童貫正自集合衆將。穩坐中軍。等着种師道前來請罪。好要好好的戲耍一下種師道,好讓天下人知曉,不聽他童貫的話。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下場。

可是,种師道還沒等來。種家軍的驃騎軍,卻先來了。而此時,童貫地軍兵別看有禁軍十萬,田虎部下十餘萬,燕雲投靠地郭藥師等漢軍三四萬。可是,這些軍馬卻是全沒有防禦種家軍的突襲,各自正在忙碌紮營不說,那營盤離得種家軍還相當的近。

王進領軍突襲之下,根本沒有任何的軍兵反應過來,就被擊潰了。王進領着的驃騎軍,一路之上,幾乎沒怎麼遇到像樣地抵抗。

只可惜,童貫帶地軍兵實在是太多,种師道也沒料到童貫此行不僅帶了原本自家地軍兵,更把田虎的降兵也帶來了。三十多萬的大軍,連營扎出了幾十裡,縱使王進領軍殺得迅速,童貫也還是先一步得知了。

別看童貫沒事地時候,喝罵种師道那叫一個威風,可如今种師道一派人殺過來,那童貫立馬就蔫了,半分的威風也沒有,立馬就嚇跑了。

若是如此,童貫絕對跑不過種家軍王牌騎兵地追擊。可問題時,這童貫雖然膽小,也沒有什麼真本事,可這童貫能憑一個太監闖下這般威名,這般地位,也不全是靠了巴及趙佶。畢竟趙佶也是因爲童貫的軍功,這纔對童貫信任有加的。故此,這童貫自身的本事不行,卻是知道外行人要想在軍中立足,必需有內行人幫襯。這童貫身邊真正懂得兵法的,卻是從來不在少數。

即使在此時,童貫嚇得亡命撤退。可童貫帶來的一名大將,卻是不用童貫吩咐,就自點了軍馬,迎向了那王進。

此人不是別人,卻也是西北邊軍的好漢。世人稱作“小太尉”的姚平仲。

這姚平仲心高氣傲,本領過人,自小父母雙方,跟着叔父姚古在軍中長大,可謂是勇冠三軍,在童貫的帳下,即使童貫也不怎麼能指揮的動他。可是,童貫心服他武功與韜略,卻也是容忍至今。

而今,童貫平日的這番忍讓,卻是有了用處。這姚仲平雖然不服童貫,可更不服種家軍,要知道,老姚家,那可也是世代從軍,鎮守西北的將門。可憑什麼,這種家軍到了种師道這一輩,就能被大宋軍方承認爲了六大將門之一,而他老姚家就不成?

姚平仲自認,雖然年歲不如种師道,可論功夫,整個西北邊軍,絕對沒有能勝過他姚平仲的。而至於韜略,姚平仲更是自認不在那種師道的兵法之下。

尤其是,姚平仲自認忠義,眼見种師道不服責罰,領軍殺來,更是存了與種家軍一見高下,向世人展現他姚家將忠義與神威的大好機會。

故此,姚平仲根本沒跑,徑直把自家的三千姚家軍集合起來,正面攔截向了王進。

那王進領兵衝殺,一往無前,無數的軍營帳篷,徑直被王進的大棍掃到,挑飛,八千人,愣是在童貫的大軍中,開出了一條長鬍同。

可就在這長鬍同的盡頭,卻是出現了一支同樣彪悍的騎軍,絲毫不差種家軍半點的,徑直衝擊過來。而爲首的一員大將,更是身材高大,身穿玄鐵大葉甲,頭頂烏金蔽日冠,胯下一匹高大的追風烏騅馬。此人奔跑在本隊的最前端,三千人的軍容,卻似集中在這一人身上一般。

王進當即就是目光一緊,離着老遠就高聲喝道:“種家軍王進在此,要活命的散開了!”

沒想到,那人也是哈哈大笑的喝道:“姚家軍姚平仲在此。若想活命,速速下馬投降!”

王進與那姚平仲各自喊罷,也都是沒有絲毫停留,話語方盡,兩支鋼鐵的洪流,已是激烈的衝撞到了一起。

匆匆之間,那王進與姚平仲交手三個回合,誰也沒傷到誰,就錯馬而過。而今亂戰衝鋒之時,卻是沒有與他們兜轉馬頭,重新交戰的機會,周圍全都是軍兵圍殺,只能各自用命的向前衝殺。

這王進和姚平仲錯開了,兩人各自如猛虎一般的殺入敵軍陣容,沒有一騎軍兵能攔住他二人,可其他的騎兵正面衝撞之下,卻是好不剛烈悽慘。

一匹匹馬躲讓不及,相互衝撞的脖頸斷裂着有之,馬上騎士剛剛一刀斬殺敵軍,隨即就被相鄰的敵軍一槍刺死者有之。

剎那之間,卻絕對是力與力的絕對碰撞,兵法、陣容,招式,在此時間,通通的蒼白無力。只要雙方的軍兵,不能如他們兩方的主將那般,在第一時間就以絕對的力量,瞬間掃飛周圍三丈的敵軍,留出馬匹奔走的道路,只要一圍上,再高的功夫,也是擋不住敵軍的拼命砍殺。

只是第一時間,姚平仲騎軍前兩排的二百騎兵,立時就人仰馬翻的戰死當場,而與之對應的,種家軍前兩排的騎軍,那也是一個沒活。雙方各自猛烈的衝擊,都在對方同等的搏命之下,硬生生的遏止了。

唯有王進與姚平仲各自勇猛無比的,徑直向敵軍陣後殺去。只剩下雙方的騎軍堵在了一起,各自連躲閃規避都做不到,只能慘烈的以命換命。

往往是種家軍的騎兵,一刀斬殺了姚家軍的騎兵,還來不及收刀,就被敵人身後的長槍一槍刺死。而與之相同,那刺死種家軍的姚家軍將士,也根本沒有收槍招架的機會,隨即就被後續的種家軍軍兵一刀砍殺。

慘烈!太慘烈了!甚至慘烈到了悲壯。

此等環境下,沒有一個軍兵有機會害怕或逃跑,更沒有一個軍兵有轉身逃跑的空間與可能,每個人,都在坐騎的飛奔下,拼死對方,再被對方斬殺。

交戰的中央,就好似那收割人命的絞肉機,不管是種家軍,還是姚家軍,全都一個不放過的,一一收取。

直到,數千的軍兵死於此處,無主的馬匹,活着的,與死去的,依託血肉屍身,愣是築起了一道長牆,硬性分開了雙方的軍兵,這才暫時阻礙了雙方軍兵的繼續搏殺。

而此時,王進和姚平仲,卻也都是各自殺透了重圍,紅了眼睛的再次衝殺回來。

猛!實在太猛了。這兩個傢伙,萬馬千軍之中,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一個鎏金盤龍棍,一個是丈八蛇矛槍,各自揮舞開來,在周身形成了一道安全區域,凡是進入這道區域的敵兵,無一不被斬殺,挑飛。

只不過,如今這兩人,卻是全都無心戀戰,全都想着先一步殺回本陣,先把自家的兒郎,領出這個鬼地方,騎兵,不是這般用來送死的!

第4回 破碎江湖夢第2回 圖騰神第71回 辦好事也有後悔的第22回 三位一體第17回 天雷粹體第4回 反攻倒算第77回 激戰第1回 恐嚇高寵第20回 正面攔截第20回 求情第1回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15回 李民違約第5回 實力激增第16回 夜鬧御所第6回 軍神岳飛第4回 諸事纏身第23回 趙良嗣第3回 漏電第1回 張天師第26回 一致對外第3回 有種再來第107回 胡編的威力第28回 神通在戰場上的應用第14回 隱患第7回 吳用三策第6回 合體的紫袍大毛拉第24回 高俅的命數之人第4回 契機第4回 不能殺方臘第4回 鬱悶的宋江第72回 鬱悶的知己第4回 破碎江湖夢第13回 魯智深星宿歸位第24回 亂戰第20回 鳩摩智第15回 絕不能放過第1回 先鋒陸登第21回 整頓軍紀第25回 封神計劃第6回 神器第1回 無心收慕容,慕容自來投第10回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回 秘寶逞威第50回 宋兵第27回 婚禮後的殺伐第13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10回 光暗世界第51回 保險第16回 命中的對頭第12回 奇襲第28回 飛血翠鳥第9回 人肉第27回 刨根問底第23回 該有此劫第26回 驚了怒了第19回 段譽神威第18回 突進第4回 受讓文書第13回 魯智深星宿歸位第16回 風雪夜第2回 灌頂第29回 秘術第69回 開山大弟子第51回 保險第21回 傳說中的山鬼王第28回 分兵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13回 還有真的第9回 安培泰親第18回 打就打根第3回 收人要收心第17回 兵攔桐水第67回 獻寶第一考驗第10回 恐怖的路人第28回 大獲全勝第79回 奢靡的東京第12回 九字真言第5回 天下第一第32回 鄭鵬獻策第25回 上兵第8回 治國之道第5回 夜襲第4回 決戰完顏宗翰第19回 大因果第29回 天出二日第34回 鐘聲破空第12回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回 張天師第15回 又一牛人第8回 天雷瓶第15回 變故第15回 八葉之雷音禪院第26回 恩威第4回 收穫非淺第12回 哈宋第3回 疑惑第11回 不象話第27回 不能持久第9回 人肉第6回 兵圍梁山泊
第4回 破碎江湖夢第2回 圖騰神第71回 辦好事也有後悔的第22回 三位一體第17回 天雷粹體第4回 反攻倒算第77回 激戰第1回 恐嚇高寵第20回 正面攔截第20回 求情第1回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15回 李民違約第5回 實力激增第16回 夜鬧御所第6回 軍神岳飛第4回 諸事纏身第23回 趙良嗣第3回 漏電第1回 張天師第26回 一致對外第3回 有種再來第107回 胡編的威力第28回 神通在戰場上的應用第14回 隱患第7回 吳用三策第6回 合體的紫袍大毛拉第24回 高俅的命數之人第4回 契機第4回 不能殺方臘第4回 鬱悶的宋江第72回 鬱悶的知己第4回 破碎江湖夢第13回 魯智深星宿歸位第24回 亂戰第20回 鳩摩智第15回 絕不能放過第1回 先鋒陸登第21回 整頓軍紀第25回 封神計劃第6回 神器第1回 無心收慕容,慕容自來投第10回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回 秘寶逞威第50回 宋兵第27回 婚禮後的殺伐第13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10回 光暗世界第51回 保險第16回 命中的對頭第12回 奇襲第28回 飛血翠鳥第9回 人肉第27回 刨根問底第23回 該有此劫第26回 驚了怒了第19回 段譽神威第18回 突進第4回 受讓文書第13回 魯智深星宿歸位第16回 風雪夜第2回 灌頂第29回 秘術第69回 開山大弟子第51回 保險第21回 傳說中的山鬼王第28回 分兵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13回 還有真的第9回 安培泰親第18回 打就打根第3回 收人要收心第17回 兵攔桐水第67回 獻寶第一考驗第10回 恐怖的路人第28回 大獲全勝第79回 奢靡的東京第12回 九字真言第5回 天下第一第32回 鄭鵬獻策第25回 上兵第8回 治國之道第5回 夜襲第4回 決戰完顏宗翰第19回 大因果第29回 天出二日第34回 鐘聲破空第12回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回 張天師第15回 又一牛人第8回 天雷瓶第15回 變故第15回 八葉之雷音禪院第26回 恩威第4回 收穫非淺第12回 哈宋第3回 疑惑第11回 不象話第27回 不能持久第9回 人肉第6回 兵圍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