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下

更令他們震驚的是,耶律淳登基爲帝之後,第一時間就下詔以告天下,因爲大遼天子耶律延禧昏庸無道,寵信奸佞臣子,殘害忠良,治國無方,以至大遼有了今日之難。

所以,天錫皇帝耶律淳決定,將大遼天子耶律延禧降封爲湘陰王。

一干隨同蕭奉先裹挾着樑王,南逃到了南京的遼國大臣們也都亂作一團。

蕭奉先很清楚,自己之前一直想要搞掉耶律淳,耶律淳也不是耳聾眼瞎之輩,必然知曉是自己在推動。

何況這廝一上臺,就詔告天下,陛下寵信奸佞臣子殘害忠良。

呵呵,這踏馬要不是直接衝他蕭奉先來的,蕭奉先願意跟耶律淳一個姓。

“諸位,如今局勢如此危急,那耶律淳此舉,等同謀逆,逐陛下於郊野而奪天子之位。”

“接下來,必然是要在第一時間清算我等效忠於陛下的忠耿之臣。”

此刻,李處溫甚是氣極敗壞地大聲慷慨陳詞,殿內,數十名臣工,全都黑着臉,憂心忡忡不已。

而那蕭奉先鐵青着臉,站在羣臣之首,而王甫則一直站在他的身後邊,二人正在小聲地交流着什麼。

至於殿上,則安坐着那位年紀纔不過十多歲的樑王耶律雅裡,兩眼通紅,一臉無措。

隨着李處溫,等一干人的發言,都狠狠地痛斥了那耶律淳這個反賊謀朝篡位之舉。

最後,身爲南院副丞相的馬植站出來作了總結髮言,朝着那一直沒有開口的蕭奉先恭敬一禮。

“事到如今,還請大王拿個主意,萬萬不可令我大遼國柞爲逆賊所篡奪。”

“正是,還請大王主持大局……”

李處溫,虞仲文等一干留守南京的文武,以及那些隨同蕭奉先南下的遼國文武,皆盡看向了蕭奉先。

蕭奉先打量着這些同僚、心腹爪牙,他很清楚,現在也已經到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的時候了。

耶律淳肯定會要自己的性命,而自己也不可能放過那廝,對方現如今稱帝,自己是絕對不可能向他屈服。

既然如此,就必須要豎立起一個能夠與耶律淳對抗的標杆。

而自己的好外甥樑王,就是一個十分名正言順的大遼天子皇后繼承人。

天子不知所蹤,說不定也已經蒙難,而現如今,反賊也敢自封爲皇。

所以,我等大遼忠臣,必須要將真正的大遼皇位繼承人給扛到天子之位上。

唯有如此,才能夠從大義上去號召天下軍民與反賊對抗。

在南京的這些官吏也很清楚,耶律淳已經稱帝,自己等人就算是尊奉耶律淳,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舉。

何況自己這些人都與蕭奉先兄弟勾結甚深,怕是想要去錦上天添,結果還沒見到耶律淳,就會被他身邊的既得利益者亂刀剁死。

與其如此,倒真不如尊奉更名正言順的樑王爲天子。

#####

當所有人都統一一意見,決定奉樑王爲主之後,一衆文武紛紛趕去做準備。

就連樑王也被蕭奉先命其弟蕭嗣先親自看顧樑王,萬萬不可出事。

直到這個時候,蕭奉先這才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轉而又開始犯起了愁來。

爲何,還不就是因爲手中無兵,南京道的兵馬,早就已經被朝廷抽調一空,之後又被招募走了不少的漢軍。

與宋國交界之地的遼國兵馬不足兩萬,再加上各州縣的臨時招募的鄉勇。

攏到一起都不足五萬之數,而那耶律淳麾下,契丹精銳接近五萬,而至於漢軍、怨軍,奚軍,以及渤海軍,足足有十五萬之衆。

這要是等到耶律淳安頓好了大局,指不定一回頭就要來搞自己,順便奪取這富庶的南京道。

此刻留在蕭奉先跟前的,則是一票心腹黨羽,王甫一臉理所當然地留了下來。

“那耶律淳在中京登基爲僞帝之後,已然遣使去金國,意圖要向金國稱臣俯首,倘若真讓他解除了後顧之憂,必定會揮師南下。”

“不管我等是否擁戴樑王登基,這南京道,他必定視若囊中之物。”

“本王絕對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本王想要問一問諸君,可有良策解此憂患?”

“大王,爲了平定金人之亂,南京道的兵馬幾乎被抽調一空,現如今根本沒有可能阻攔住僞帝。”

“依下官之見,怕是我等,我等只能向宋國稱臣,方可借宋國之手,以抵禦僞帝。”

“可是宋國願意與我大遼聯手?要知道,咱們手中可沒有什麼籌碼。”

“籌碼也不是沒有,就看我等出不出得起罷了。”

在一衆人等討論得份外熱烈的當口,王甫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來,直接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這位。

“哦,不知先生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蕭奉先看着這位爲自己獻過不少良策的心腹謀士,甚是期待。

王甫目光掃過這些蕭奉先的心腹,這其中,馬植其實是狀元公安排在遼國的一枚重要棋子,而那遼興軍節度副使張覺同樣也是,南京道轉運使劉範亦是。

而這些人,都是狀元公的授意之下,紛紛投到了蕭奉先的麾下,如今也都聚集到了這大遼南京,爲蕭奉先之心腹。

正是因爲有了這幫子人在,王甫這才決定今日冒險一擊。

畢竟再不冒險,那就來不及了,誰也不敢保證那金國會不會同意耶律淳的臣服。

若是金國不納,那麼耶律淳自然不敢揮大軍南下,那麼南京道的一干臣工,必定會苟且偷安。

若是那金國允許耶律淳的臣服,怕是用不了一個月,耶律淳麾下的兵馬,就進抵至南京城下。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舌綻蓮花都沒個鳥用,唯有此刻,纔是最好的機會。

“主公,依在下之見,樑王登基爲大遼天子之後,我們就已然有了足夠的籌碼,與宋國好好的談一談。”

“而且在下相信,我們的籌碼,絕對能夠讓宋國動心,甚至會主動的援助我大遼抵禦金國還有僞帝的進犯。”

“什麼樣的籌碼?”蕭奉先下意識地站起了身來,朝着這位足智多謀的心腹謀士問道。

另外一個歷史時空的北宋六賊之一,奸相,現如今的大宋皇城司得力幹探,直屬於大宋小權臣高璋指揮的精英細作王甫。

目光緩緩地掃過了在場的一干人等,終於從他的口中,吐出了那個令無數中原兒女英雄豪傑魂系夢縈的牽掛。

“燕雲十六州。”

此言一出,原本還有竊竊私語聲的殿中,一片死寂,一雙雙眼珠子全部都落到了王甫的身上。

馬植、張覺、劉範等數名大遼“忠臣”先是兩眼一亮,瞬間明悟。

原來這位大遼奸臣蕭奉先身邊的心腹謀士王甫,居然也是高璋的棋子。

蕭奉先的臉色漸漸地沉了下來,兩眼直勾勾地看着王甫。

他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到了身後傳來了馬植的進言。

“大王,這果然是妙策,以宋國百年之期盼,誘使宋國與大王聯盟,如此一來,宋國焉敢不盡全力以助大王?”

劉範也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滿臉喜色地擊掌喜道。

“我們完全可以借宋國之手,以解僞帝南下之憂患……”

“可萬一宋國真的信以爲真,欲謀這燕雲十六州,我等又當如何?”

樞密直學士虞仲文眉頭一皺。

信安軍節度使耶律宏光眼皮一跳,當即搶步而出,毫不客氣地吐出了一句扎心之言。

“若是宋人能敗僞帝,破金國。如此一來,虞學士你覺得以我等如今之劣勢,能攔得住宋人取燕雲十六州不成?”

“何況我大遼富有疆域萬里,以區區燕雲十六州之地,換得大王能以周公之姿輔佐英主,使我大遼重複昔日之榮光,有何不可?”

耶律宏光這番話,令所有人都把驚疑不定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他。

早在高璋奉宋皇主持宋國河北路,蕭奉先爲了增強自己跟高璋這位小老弟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不受旁人干擾。

第一時間就把這位心腹耶律宏光派到了與大宋河北路交界的信安軍主事。

所以,耶律宏光的話也是頗有份量,而他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毫不心虛地昂然立身於殿中,一副老子就只是說了句實話的表情。哪怕是他的老大蕭奉先,能夠給的好處,都不到小高狀元給的十分之一。

現在耶律宏光的兩個孩子,已經入讀了大宋的學堂,就連在東京汴梁都有了一座宅子,

想到自己這些年來吃的喝的玩的,耶律宏光不得不承認,那位小狀元公給得實在太多了。

既然如此,自己效忠小高,啊不……爲大宋說句公道話,也沒什麼錯吧?

蕭奉先看着那些心腹,他的腦子亦是被這些人的爭論給吵的亂作一團。

可又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六神無主之下,目光一移,看向了自己麾下心腹中最知兵的南京都統蕭陶蘇斡。

蕭陶蘇斡一臉蛋疼地撫着濃須,自打那次蕭奉先出使宋國,跟自己結識之後。

對方的刻意籠絡之下,蕭陶蘇斡半推半就地成爲了蕭奉先一黨。

方纔那耶律宏光的話的確很有道理,哪怕是蕭陶蘇斡覺得大遼武功遠在宋國之上。

可是現如今大遼已經被那金國揍的都快要不成人形,天子行蹤成迷,僞帝立國。

而意圖尊奉樑王爲正朔的自己這些人等又實力弱小得可憐。

如果得不到宋國的強力支援,怕是不論是面對僞帝,還是那金國,連三個月都撐不下去。

“大王,下官也覺得,唯有這個籌碼,才能夠誘使宋國鼎力相助我大遼,使我大遼不至國柞斷絕。”

此時,又有一位心腹站出來支招。

“其實我們也還有另外一條路,那就是派出使節向金國稱臣,只是……”

“不可!”話音剛出,蕭陶蘇斡、耶律宏光等幾人都整齊劃一的齊聲反對。

便是那蕭奉先也同樣臉色微變,投宋自己好歹有位異姓兄弟能夠保得自己能安享天年,當個富家翁是沒有問題。

當年陛下想要幹掉完顏阿骨打一行,自己正是那個執行人。

完顏阿骨打身受重傷,纔會如此早死,他的弟弟們都死在了自己手上。

自己真要投了金,只要有人把這事一揭起來,蕭奉先覺得自己哪怕不會剁成人肉丸子喂狗,也會被撕成條狀風乾了喂鳥。

就在蕭奉先心如亂麻之際,王甫湊到了蕭奉行的耳朵又低語了一句話。

瞬間,原本還作六神無主狀的蕭奉先臉色大變,伸手一拍案几,當即站起了身來,斬釘截鐵地喝道。

“此事不必再議,就按王先生所獻之策,我們好好的合計合計,等樑王登基之後,便要以最快的速度派遣使節入宋。”

“還有,耶律宏光,你立刻趕回信安軍,設法聯絡高璋,讓他務必設法說動大宋天子……”

#####

出了殿,馬植緩步而行,等到那王甫與自己並肩之間,小聲問道。

“敢問王先生,方纔您與郡王都說了些什麼?”

王甫淡淡一笑,從容不迫地道。

“我只是提醒了大王,我大遼晉王殿下已入宋境。”

馬植瞬間秒懂,不得不朝着王甫翹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宋國這就相當於手裡邊握着一把王炸的好牌,這也是爲何蕭奉先會被嚇得臉色大變,如此迫不及待的原因。

你敢不答應,宋國有的是辦法扶立晉王爲遼國之主,然後以替遼復國之名,盡取這燕雲十六州。

何況現如今宋國武卒之戰力,已然是久經戰火的考驗,滅西夏,覆遼騎,敗金國。

一副越打越強的架勢,他們已然在河北之地精兵簡政,磨刀霍霍數載,不是他們解決不了如今早已虛弱不堪的大遼,只是爲有一個和平接收燕雲十六州的機會罷了。

“不愧是自有科舉取士以來,以十一之齡而得以高中狀元的神童啊,宋國有此等國士,復漢唐之盛世,就在眼前……”

#####

樑王耶律雅裡於南京析津府登基爲大遼天子,宣佈北面的耶律淳是僞帝,號召天下共伐之。

冊封國舅蕭奉先爲秦晉國王,中書令,攝政主持大遼軍政。冊封國舅蕭嗣先爲魏國王,樞密使,遼興軍節度使……

並且在第一時間委派副宰相、禮部尚書馬植爲使臣,徑直朝着宋庭而去。

現如今的大遼樞密副使,南部都統兼信安軍節度權耶律宏光,早在第一時間就離開了析津府,快馬加鞭地徑直奔向遼宋邊境。

#####

“遼國樑王登基爲皇,如今已委副宰相、禮部尚書馬植爲使前來……”

高璋掃過這些被他連夜召集而來的文武大臣,沉聲言道。

“這位新登基的遼國之主願意向我大宋獻出燕雲十六州,換取我大宋全力襄助遼國新主耶律雅裡……”

此言一出,廳內先是一片死寂,旋即就是一陣差點把屋子頂都給掀開的呼喊聲在廳中此起彼伏。

看着這些大宋文臣武將此刻興奮到無以復加的樣子,高璋亦笑了半天之後,這才撩起前襟,快步朝着屋外行去。

在一干人等錯愕的注視之下,高璋來到了廳外,迎着廳外那過百役吏士卒好奇的目光選好了方向。

扶了扶自己的官帽,理了理衣襟,這才五體投地拜倒在地,連續三拜。

那些陪同高璋一同走了出來的一干文武,心中單走一個六,都順風順水地面朝着大宋東京的方向拜倒在地。

就聽到那高璋慷慨激昂地大聲誦道。

“臣恭祝聖天子蕩平西夏,恭祝聖天子立我宋域於遼東,恭賀聖天子收復燕雲之地在即……

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

“……天錫義勇,神運機智,戡定禍亂,削平天下,海內蒙恩,德至渥也。”

“這一期《東京商報》所言極是,官家的確可謂聖天子也,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黨,取李筠,徵維揚,誅李重進……定我大宋社稷。”

“太宗皇帝破北漢,武功雖不足,但是內修文治改革科舉,大修書籍,令我大宋文治鼎盛……”

“……官家繼承父兄之遺志,銳意變法革新,精修武備十餘載,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拘一格。”

“破格錄十一之齡的高珪璋爲有史載以來的神童狀元,又選賢用能,方有我大宋掃平西夏,解西北百年之憂患。”

“如今燕雲十六州光復在望,我大宋終於也有了復漢唐盛世之大氣象……”

安坐在樊樓東樓雅間中的師師姑娘,聽着下方的那些明顯喝得面紅耳赤,猶自興奮地在這裡高談闊論的達官顯貴。

優雅地擡起了玉臂,給坐在一旁,猶如泥雕木胎一般坐着一動不動的大宋天子趙佶遞上茶水。

雖然官家趙佶今日滴酒未進,可是他那張白淨的臉龐,已經赤紅得猶如喝醉了一般。

這些美溢之詞,是他這一輩子聽到過的最美妙的聲音。

那種感覺,甚至都快要趕上他第一次登上登仙舟,凌空百丈,遠眺大宋大好河山時的心情。

不,甚至是猶有過之,太祖立國,太宗皇帝除了掃平一個北漢之外,再無武功。

之後百餘年來,大宋雖然文治鼎盛,富甲天下,但是卻成爲了天下諸國眼中的受氣包,錢多人傻的那種。

而今,終於在自己與愛徒高璋的操弄之下,有了漢唐盛世之氣象。

漢之武帝,唐之文皇,也不知道等到自己百年之後,這天下,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美諡?

自己會被後世稱之爲宋武帝?不不不,僅僅一個開疆拓土或者平定禍亂的巨大功業,又怎麼足以形容自己的那蓋世的才華學識,文采風流?

興許,只有一個聖字?不不不,那位遼國聖宗皇帝文治弱於朕,武功亦弱於朕,焉有與朕並列於青史之理?

等朕好好想想,還有哪個字,唔……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不過那位唐高宗不過是多借父萌,方有此績,而自己雖也承父兄之業,卻遠勝父兄之功績。

必可像那唐太宗一般,開創專屬於自己的“**之治。”

唔……如此一來,似乎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的景字,更適合自己……

一副管事打扮的楊戩此刻腳步匆匆地趕到了樓上,湊到了正在考慮自己生前身後名的官家趙佶耳邊。

“……官家,遼國使節馬植,已抵東京。”

趙佶端起了茶水,猶如飲酒般一口抽乾,甚是揚眉吐氣地得意一笑。

“終於來了,他若是再不來,朕都想要派人去接嘍。”

 

第174章 想不到官家居然如此陰險卑鄙……(第698章 本官特來會一會舊友嵬名野光(三更第493章 三巨頭的約會(一更)第562章 禮部兩位老搭檔的來意(三更奉上)第507章 勤勞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臥龍鳳雛(五第66章 最後的關頭,今科省試魁首是誰?(求第132章 你可萬萬不要辜負了你爹我,咳咳咳第293章 地上一躺,不需阿姨養(一更)第120章 令高璋震驚的真相……(第二更)第271章 難道他還能看上清貧如水的你?(四第143章 文具越多,成績越爛,古人誠不欺我第208章 想請師尊爲弟子的新作《漢宮秋》掌第283章 專心爲師尊省錢的好弟子(二更奉上第42章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的別頭試……第630章 都有一個帶不動的豬隊友(一更)第353章 爹你不如吾多矣(一更)第491章 還請高宣撫收在下爲養子(四更)第548章 看看爲師送你的禮物可合心意?(一第142章 倘若在你手中,這便是萬金難求的寶第489章 去而復返的藤原忠井(二更)第562章 禮部兩位老搭檔的來意(三更奉上)第342章 皇城司編外特務的榮譽感(一更)第22章 腦血栓後到達人生巔峰的彭仙長(求月第42章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的別頭試……第317章 你李邦彥與元祐黨人有勾結(三更)第18章 做足了整整一夜老師夢的天子(求月票第403章 同樂園庫房裡邊翻出來的黃袍(爆更第724章 本將替你們光復夏國祥祐軍司第536章 小高這孩子,當真沒有讓朕失望(四第768章 這就是你們宋國對我大金的答覆?第549章 一家人終究要整整齊齊在一起(二更第500章 很想發財也很爲難的嵬名野光(三更第699章 被甕中捉鱉的韋州靜塞軍司(一更)第151章 朕不相信,小高他不是那樣的人……第205章 這不是神仙,難道還能是隻鳥?(二第112章 去看看是不是有人在欺負良家女子?第308章 官家,微臣就先去了(二更)第244章 大宋天子怎麼能要女人的錢?(三更第299章 準備玩一場前所未有的表演(一更)第262章 你們居然要合夥做生意?(四更奉上請假一天第149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一更奉上)第672章 終於明白狀元公爲何執意兵指興慶府第494章 一切都是爲了孩子(上)二更第433章 來自師尊與親爹的心意傳遞(一更)第498章 愛徒的好算計(一更)第152章 藉機發作的昏君趙佶(四更求票求訂第175章 那三個小子,難道真以爲自己能辦成第285章 官家的心思……(上)第18章 做足了整整一夜老師夢的天子(求月票第733章 五萬遼國鐵騎,居然就這麼讓大河給第692章 當真是不如愛徒小高多矣(三更)第690章 朕神遊到了西夏一圈,不必擔心(一第321章 怎麼,官家連我也不見?(二更)第121章 身爲大宋太尉,就是有這樣的特權(第392章 被誑上了賊船的方臘(三更奉上)第656章 你兒子跟老夫有個賭約(三更奉上)第134章 下官願爲蔡相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第569章 姑父在上,請受小侄一拜(一更)第275章 讓你接地氣不是讓你接地府(四更奉第562章 禮部兩位老搭檔的來意(三更奉上)第564章 戶部最有被拆分的可能性(二更)第487章 賴通一系即將滅絕的危機(五更奉上第747章 試槍(上)第365章 方纔的打草驚蛇,爲的是此刻的圖窮第50章 這是朕所創之瘦金體所書的一篇《千字第238章 那朕豈不是昏庸之君?(三更奉上)第766章 一份來自於遼國東京的秘報第49章 完全沒有任何加料和盤外招的《論語》第262章 你們居然要合夥做生意?(四更奉上第546章 左道錄,那位道士,居然懂得雷法(第137章 小狀元公你也算是我樊樓的常客……第574章 英雄不問出處,太監不問歲數(三更第37章 怎麼搞,怎麼搞,心裡亂糟糟第739章 王甫又有新的潛伏任務(下)第714章 西夏王都覆滅記(下)第379章 咱們父子,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第640章 備亡錄上李邦彥的新使命(二更)第675章 平夏城外(一更)第173章 我蔡老六絕不能失去青史留名的機會第535章 懇請大宋天子,賜其國名(三更)第307章 枕邊人的表情和眼神很不對勁(一更第626章 向着遼國啓程(三更奉上)第257章 趙押班,事情可不是這樣辦的(第一第204章 你居然壞朕大事!豈有此理(一更到第202章 養望三十載?你們確定?(四更)第395章 若真的有,你會爲我們兄妹作主嗎?第629章 女直諸部首領居然盡聚於此(三更奉第111章 此刀只賣肥羊,啊不,是隻賣有緣人第330章 高璋要跟阿姨聊的正經事(三更奉上第686章 我要創作一副佳作(三更奉上)第596章 難得師弟你求我(一更)第578章 讓自己主動退讓,怎麼可能?(一更第48章 有這首足堪流芳百世之作,嘿嘿嘿……第26章 朕記得,甘羅爲相是十二歲是吧?(求第100章 不希望蔡相以爲本官是在公報私仇(第443章 臉上就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一更)第37章 怎麼搞,怎麼搞,心裡亂糟糟第407章 你們受的傷越重,功勳和嘉獎就越多第84章 你讓我那昏君師尊怎麼想,怎麼面對自
第174章 想不到官家居然如此陰險卑鄙……(第698章 本官特來會一會舊友嵬名野光(三更第493章 三巨頭的約會(一更)第562章 禮部兩位老搭檔的來意(三更奉上)第507章 勤勞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臥龍鳳雛(五第66章 最後的關頭,今科省試魁首是誰?(求第132章 你可萬萬不要辜負了你爹我,咳咳咳第293章 地上一躺,不需阿姨養(一更)第120章 令高璋震驚的真相……(第二更)第271章 難道他還能看上清貧如水的你?(四第143章 文具越多,成績越爛,古人誠不欺我第208章 想請師尊爲弟子的新作《漢宮秋》掌第283章 專心爲師尊省錢的好弟子(二更奉上第42章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的別頭試……第630章 都有一個帶不動的豬隊友(一更)第353章 爹你不如吾多矣(一更)第491章 還請高宣撫收在下爲養子(四更)第548章 看看爲師送你的禮物可合心意?(一第142章 倘若在你手中,這便是萬金難求的寶第489章 去而復返的藤原忠井(二更)第562章 禮部兩位老搭檔的來意(三更奉上)第342章 皇城司編外特務的榮譽感(一更)第22章 腦血栓後到達人生巔峰的彭仙長(求月第42章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的別頭試……第317章 你李邦彥與元祐黨人有勾結(三更)第18章 做足了整整一夜老師夢的天子(求月票第403章 同樂園庫房裡邊翻出來的黃袍(爆更第724章 本將替你們光復夏國祥祐軍司第536章 小高這孩子,當真沒有讓朕失望(四第768章 這就是你們宋國對我大金的答覆?第549章 一家人終究要整整齊齊在一起(二更第500章 很想發財也很爲難的嵬名野光(三更第699章 被甕中捉鱉的韋州靜塞軍司(一更)第151章 朕不相信,小高他不是那樣的人……第205章 這不是神仙,難道還能是隻鳥?(二第112章 去看看是不是有人在欺負良家女子?第308章 官家,微臣就先去了(二更)第244章 大宋天子怎麼能要女人的錢?(三更第299章 準備玩一場前所未有的表演(一更)第262章 你們居然要合夥做生意?(四更奉上請假一天第149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一更奉上)第672章 終於明白狀元公爲何執意兵指興慶府第494章 一切都是爲了孩子(上)二更第433章 來自師尊與親爹的心意傳遞(一更)第498章 愛徒的好算計(一更)第152章 藉機發作的昏君趙佶(四更求票求訂第175章 那三個小子,難道真以爲自己能辦成第285章 官家的心思……(上)第18章 做足了整整一夜老師夢的天子(求月票第733章 五萬遼國鐵騎,居然就這麼讓大河給第692章 當真是不如愛徒小高多矣(三更)第690章 朕神遊到了西夏一圈,不必擔心(一第321章 怎麼,官家連我也不見?(二更)第121章 身爲大宋太尉,就是有這樣的特權(第392章 被誑上了賊船的方臘(三更奉上)第656章 你兒子跟老夫有個賭約(三更奉上)第134章 下官願爲蔡相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第569章 姑父在上,請受小侄一拜(一更)第275章 讓你接地氣不是讓你接地府(四更奉第562章 禮部兩位老搭檔的來意(三更奉上)第564章 戶部最有被拆分的可能性(二更)第487章 賴通一系即將滅絕的危機(五更奉上第747章 試槍(上)第365章 方纔的打草驚蛇,爲的是此刻的圖窮第50章 這是朕所創之瘦金體所書的一篇《千字第238章 那朕豈不是昏庸之君?(三更奉上)第766章 一份來自於遼國東京的秘報第49章 完全沒有任何加料和盤外招的《論語》第262章 你們居然要合夥做生意?(四更奉上第546章 左道錄,那位道士,居然懂得雷法(第137章 小狀元公你也算是我樊樓的常客……第574章 英雄不問出處,太監不問歲數(三更第37章 怎麼搞,怎麼搞,心裡亂糟糟第739章 王甫又有新的潛伏任務(下)第714章 西夏王都覆滅記(下)第379章 咱們父子,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第640章 備亡錄上李邦彥的新使命(二更)第675章 平夏城外(一更)第173章 我蔡老六絕不能失去青史留名的機會第535章 懇請大宋天子,賜其國名(三更)第307章 枕邊人的表情和眼神很不對勁(一更第626章 向着遼國啓程(三更奉上)第257章 趙押班,事情可不是這樣辦的(第一第204章 你居然壞朕大事!豈有此理(一更到第202章 養望三十載?你們確定?(四更)第395章 若真的有,你會爲我們兄妹作主嗎?第629章 女直諸部首領居然盡聚於此(三更奉第111章 此刀只賣肥羊,啊不,是隻賣有緣人第330章 高璋要跟阿姨聊的正經事(三更奉上第686章 我要創作一副佳作(三更奉上)第596章 難得師弟你求我(一更)第578章 讓自己主動退讓,怎麼可能?(一更第48章 有這首足堪流芳百世之作,嘿嘿嘿……第26章 朕記得,甘羅爲相是十二歲是吧?(求第100章 不希望蔡相以爲本官是在公報私仇(第443章 臉上就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一更)第37章 怎麼搞,怎麼搞,心裡亂糟糟第407章 你們受的傷越重,功勳和嘉獎就越多第84章 你讓我那昏君師尊怎麼想,怎麼面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