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軍人的任務

王文林走過來的時候,那個少校軍官已經離開了。王校長當然也沒有聽到兩個人之間的對話。

吳畏搶先給王文林敬了個禮,然後兩個人很客氣的握手,沒用自己的軍銜去壓自己的老校長。

王文林一輩子從軍,從前在大清國升官也說不上快,要不是後來調到軍官學校來當這個校長的時候,需要個將軍銜撐場面,他現在還是上校呢。

所以雖然當校長的年頭不長,卻早就習慣了手下人比自己升官快,倒也沒有吳畏擔心的玻璃心,對於這個當年的年青教官這麼快成了中將很是高興。

兩個人站在操場上說了幾句話,王文林就給自己身後的教官們介紹吳畏。這些人大多是後來才調到軍校任職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大名鼎鼎的吳畏居然也在這裡教過書,自然免不了讚歎一番。

國防軍體系重視軍官養成的時間不長,自然也沒有什麼軍事家出現。北京軍官學校籌建的時候,還要靠從德國聘請的退役軍官來當教員。

不過這兩年發展下來,通過從國防軍中抽調和畢業學員直接留校等等手段,教師隊伍倒是壯大得很多,至少不是吳畏那時候一眼望出去都是外國人的場面了。

吳畏當然不能和王文林說自己過來是專門爲了打聽杜永霖的,王文林可不是黃有爲,兩個人的關係還沒親密到那個程度。

所以吳畏耐着性子和大家扯了一會蛋,代表部隊表達了一下對於基層軍官的旺盛需求。

這個時候正好到了午飯時候,王文林就請吳畏到食堂就餐,又找了幾個吳畏當年的同事作陪,大家憶往昔崢嶸歲月,倒也其樂融融。唯一可惜的是,當年跟着吳畏平叛的那些學員當中沒有留校的,不禁少了一項談資。

吃飯的時候,一個認出吳畏的德國老頭湊過來用德語和吳畏說起遼陽戰役時的佈防情況,吳畏這才知道他打出來的遼陽血戰已經上了北京軍校的教科書,被作爲經典戰例來探討。

他和德國教官說起遼陽戰役的時候,又有幾個德國人圍了過來

。不得不說,這些德國人的求知慾望還是很強的,對於遼陽血戰也下過工夫,很多數據知道得比吳畏還清楚,而且言之鑿鑿,差點讓吳畏以爲他們纔是那場戰役的參與者。

直到這個時候,吳畏才發現和作者戰設定的人並不只在網絡上存在,很明顯面前這幾個德國人認爲自己當初的兵力對比不符合客觀規律。

吳畏和一幫德國老頭就自己當初的兵力情況爭論的時候,王文林突發奇想,邀請吳畏下午給軍校的學生們上一堂大課。

這個時候還沒有後世那麼普及的公開課,就算是教學風氣最爲開放的燕京大學,習慣的也都是小班授課。不過北京軍校因爲師資力量一直薄弱,教員人數不夠,所以一些跨學科的公共課程不得不集中起來上,反倒更習慣這種大課教學形式。

吳畏認真考慮了一下王文林的建議,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也就答應下來。

於是軍校裡下午原定的課程被取消了,所有學員被通知到新建的大禮堂聽課。

這裡既然是軍官學校,也就決定了學生不可能太多,吳畏和王文林走進禮堂的時候,看到一排排穿着筆挺軍裝的軍官已經坐好了,人數大約在七八百人左右。

看到王校長陪着一個年青的中將走進來,學員們在執星軍官的口令下起立敬禮,目送兩個人走上主席臺。

電力揚聲器在共和國普及很快,主席臺上也擺了一臺。王文林介紹了一下吳畏的身份,就把揚聲器讓給了吳畏。

吳畏剛纔和幾個德國老頭一直在聊遼陽戰役,所以本來也想在這裡集中說明一下,沒想到還沒開口,就看到臺下前排的一個軍官舉起了右手。

吳畏吃了一驚,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王文林,以爲這是提前安排好的,心說我還沒問呢這就有搶答的了?你不會是告訴他幾點舉手了吧?

沒想到王文林也是一臉的迷惑。不過他這個校長還算稱職,學校裡比較活躍的學員他都認識,於是點頭說道:“吳子玉,你有什麼事情嗎?”

這個名叫吳子玉的青年軍官看起來和吳畏的年紀差不多,不過軍銜只是個少校

。聽到王文林的話,他站起來向主席臺上敬了個禮,然後向吳畏表示想聽第三次中日戰爭的戰例。

王文林皺了一下眉,這個吳子玉幼讀詩書,算得上滿腹經綸。傳統儒家重文輕重,有他的水平還投身軍伍的人實在不多,像吳畏當年帶過的蔡松坡蔣百里都是一時翹楚。

不過和那兩個人不同,吳子玉這個人性格剛烈,膽大妄爲,所以學校裡的教官們對這個不服天朝管的傢伙褒貶不一,倒是成了一時的名人。

他身爲軍校校長,當然知道很多普通軍官不知道的事情,第三次中日戰爭的經過可不像中日康子戰爭那麼簡單。

康子戰爭又稱第二次中日戰爭,那一戰共和國處於守勢,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整個過程基本上就是被動挨打,只不過中間出了個開掛開到血槽巨長還有強大輸出的吳畏,這纔打得大山岩的第二軍損兵折將,還將日本陸軍主力的第一師團大部留在了遼東,最終導致吳畏登陸日本的時候,第一批次趕到的第一師團戰力不足,這才讓登陸部隊從房總半島輕鬆突圍,砸爛了半個本州島。

和第二次中日戰爭比起來,第三次中日戰爭的發展更爲詭異,認真研究起來的話,很容易就會發現當時共和國一方並沒有做好準備,發動朝鮮登陸戰還可以說是爲了應對山縣有朋在鴨綠江畔的挑釁。但是倉促展開房總半島登陸戰,就是過於迷信中俄聯合艦隊的實力了。結果對馬海戰東鄉平八郎重創中俄聯合艦隊後,總參完全拿不出有效的備用方案,陷登陸部隊於重圍當中。

要不是吳畏再次臨場開掛,果斷突圍。用主力部隊調動日軍本士的四個師團,然後輕兵奇襲東京都,共和國不但拿不到勝利的果實,還要整建制的丟掉陸一師和山地旅這兩支新建的主力部隊。

所以縱觀整個第三次中日戰爭,雖然國防軍投入了四師一旅和海軍兩支艦隊參戰,但是真正打得可圈可點的只有兩支部隊,一個是吳畏指揮的登陸部隊,另一個則是鄧世昌在最後時刻爲了掩護登陸部隊展開的反擊。

說實在的,如果只是這樣,國防軍高層倒也不用爲難,怎麼說吳畏也是國防軍大將,五年的時間從大兵到中將,也足夠顯示出高層的識人之明瞭。可問題是第三次中日戰爭是葉知秋一手推進的,與中俄金水河戰役一樣,共和國方面其實都沒有準備好,所以民間頗有一些質疑葉知秋妄動兵戈的說法。

金水河大戰,因爲雙方都是遭遇戰,所以還好說一點

。如果第三次中日戰爭的前因後果公佈出來,基本上葉知秋瞎指揮的名聲就坐實了,就算葉知秋不在乎,下面還有一幫主辱臣死的人在,怎麼可能讓這種情況出現?

所以日本都投降這麼久了,中日第三次戰役的細節仍然沒有被披露出來,軍校的學員們閒着沒事已經推演過無數次,可是紅方就沒打贏過哪怕一次,最後大家都覺得這場勝利簡直就是個奇蹟,非常人可爲。像吳子玉這樣一向自負運籌帷幄的人就更是難以接受,也難怪他現在要迫不及待的提出來。

有這些顧慮,王文林當然不能讓吳畏在這裡亂說話,於是咳了一聲,說道:“這些戰例以後會組織大家學習,吳司令事先沒有準備,下次有機會再說吧。”

吳子玉既然能當上刺頭,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就妥協,看着吳畏說道:“將軍,我們根據拿到的數據,進行了十幾次兵棋推演,都沒能打出實際的戰果,所以才希望將軍能夠當面解惑。”

王文林還想說話,吳畏伸手拉了他一下,示意自己有話要說。他剛纔讓幾個德國老頭攪和了一頓,心裡正不舒服,雖然不知道吳子玉掌握的數據是什麼樣的,但是想來也是在質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隱藏的兵力。

於是他示意吳子玉坐下,然後清了清嗓子,看着主席臺下的學員們說道:“王校長說得對,戰例這種事情牽扯太多,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難免會掛一漏萬,今天既然有這個機會,咱們就說說戰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他看了一眼吳子玉,笑道:“我相信吳少校的話,你們肯定花了很多時間進行兵棋模擬。但是我要提醒你們,戰爭的結果並不只是簡單的兵力對比,不然的話,兩個國家只是計算一下各自的軍隊數量和武器裝備,不用打就可以宣佈誰是勝利者了。”

他攤了攤手,笑道:“我知道大家也都研究過遼陽戰役的情況,你們總不會以爲我能撒豆成兵,臨時變出幾萬訓練有素的士兵來,所以才成功阻擊日軍第一師團的吧?”

聽着臺下傳來的笑聲,他收斂起臉上的笑容,很嚴肅的說道:“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是軍人,不是學者,我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完成接受的任務,爲達目地,不擇手段。”

第151章 鄉愁第58章 草草結案第449章 炮戰第391章 家屬第706章 國內平叛第628章 同學聚會第587章 鋼鐵洪流三第22章 戰鬥開始第188章 吳中正第78章 沙龍第21章 女人第251章 情懷如水第420章 天津碼頭第495章 最成功的女性第331章 老闆娘第18章 士兵突擊第684章 不得不第71章 出差第39章 吳畏進京第322章 程斌與吳畏第34章 戰事第528章 亂戰二第280章 散兵坑第619章 玉龍觀外第503章 誰的軍隊第551章 謝爾蓋的秘密第437章 逢生第508章 一個公主第678章 裝甲連隊出場第266章 新任務第448章 邊城槍聲第609章 戰爭與和平十五第596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157章 史家請來的救兵第453章 新戰友第445章 善後第351章 看誰着急第271章 誰是宿敵第40章 路見不平第58章 死守四第24章 路窄第445章 善後第13章 遠東鐵路第109章 獨立團第28章 混戰之後第575章 莫斯科反擊戰一第680章 意外訪客第175章 兄弟鬩牆第217章 波將金號第445章 善後第579章 莫斯科反擊戰五第720章 印度的民族問題第308章 主場優勢第398章 經驗之談第342章 作死小能手第199章 演習結束第483章 先乾爲敬第570章 第七十八 莫斯科保衛戰六第388章 夜宴第368章 陳家豪與黃有爲第538章 夜襲第307章 青梅竹馬的女記者第76章 決鬥第297章 遵命第434章 城門口的狼第138章 不是結束第373章 黑夜行動二第75章 宴會第492章 前途第196章 意外第183章 海軍陸戰隊第643章 吳畏的安慰第391章 家屬第549章 他鄉故人第231章 小別之後第694章 政務院一第379章 述職三第30章 林中小屋第465章 不同的軍官第580章 莫斯科反擊戰六第664章 驚變六第52章 攻防戰序曲第53章 司法部的苦惱第534章 矛盾論第634章 京城市井第501章 一個討厭鬼第606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285章 赴死第277章 戰鬥第302章 大人物第421章 車禍第146章 打造強軍第399章 進擊的危險第387章 改變第435章 將死之人第585章 鋼鐵洪流一第566章 莫斯科保衛戰二第391章 家屬第338章 醫生與傷員第250章 吳畏的鬱悶
第151章 鄉愁第58章 草草結案第449章 炮戰第391章 家屬第706章 國內平叛第628章 同學聚會第587章 鋼鐵洪流三第22章 戰鬥開始第188章 吳中正第78章 沙龍第21章 女人第251章 情懷如水第420章 天津碼頭第495章 最成功的女性第331章 老闆娘第18章 士兵突擊第684章 不得不第71章 出差第39章 吳畏進京第322章 程斌與吳畏第34章 戰事第528章 亂戰二第280章 散兵坑第619章 玉龍觀外第503章 誰的軍隊第551章 謝爾蓋的秘密第437章 逢生第508章 一個公主第678章 裝甲連隊出場第266章 新任務第448章 邊城槍聲第609章 戰爭與和平十五第596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157章 史家請來的救兵第453章 新戰友第445章 善後第351章 看誰着急第271章 誰是宿敵第40章 路見不平第58章 死守四第24章 路窄第445章 善後第13章 遠東鐵路第109章 獨立團第28章 混戰之後第575章 莫斯科反擊戰一第680章 意外訪客第175章 兄弟鬩牆第217章 波將金號第445章 善後第579章 莫斯科反擊戰五第720章 印度的民族問題第308章 主場優勢第398章 經驗之談第342章 作死小能手第199章 演習結束第483章 先乾爲敬第570章 第七十八 莫斯科保衛戰六第388章 夜宴第368章 陳家豪與黃有爲第538章 夜襲第307章 青梅竹馬的女記者第76章 決鬥第297章 遵命第434章 城門口的狼第138章 不是結束第373章 黑夜行動二第75章 宴會第492章 前途第196章 意外第183章 海軍陸戰隊第643章 吳畏的安慰第391章 家屬第549章 他鄉故人第231章 小別之後第694章 政務院一第379章 述職三第30章 林中小屋第465章 不同的軍官第580章 莫斯科反擊戰六第664章 驚變六第52章 攻防戰序曲第53章 司法部的苦惱第534章 矛盾論第634章 京城市井第501章 一個討厭鬼第606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285章 赴死第277章 戰鬥第302章 大人物第421章 車禍第146章 打造強軍第399章 進擊的危險第387章 改變第435章 將死之人第585章 鋼鐵洪流一第566章 莫斯科保衛戰二第391章 家屬第338章 醫生與傷員第250章 吳畏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