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維持

三人約會無論如何都是有些奇怪的。

林義龍對男女約會沒什麼研究,之前的幾次約會並不涉及到感情。倘若按照西方人的約會流程,一般是找個週五的晚間時間見面,去一個稍微光鮮的餐館吃晚飯,看電影或者音樂劇歌劇之類的文娛活動到9點,在這之後就是酒吧聊天,夜店跳舞到兩三點再結伴回家——因爲林義龍不喝酒,對夜店喧鬧的氛圍不適應,自然也就沒有了後兩項。只是吃飯或者看電影之類的,就沒有考慮夜間的必要。

吃飯看電影這個活動安排本身也是很有問題的:電視機頂盒或者在線電影這種東西先不論,在建造林場主建築的時,就特別設計了一個放映室,裡面設備齊全,甚至能在公映前看到影片,雖然從來沒被用過,肯定還是效果並不會比大衆影院差的。可這樣一來,就把人困在了布萊肯林場中,就算是林義龍自己,也是願意到附近的城市感受一些“城市氣息”。

作爲70年代被重劃了的格拉摩根郡的首府,卡迪夫的城市氣息並不如倫敦那樣濃厚,可這裡仍然是威爾士最大城市,很多威爾士的著名人物都出生在這裡或者在這裡生活,到了詹姆斯-哈克掌權時因爲卡迪夫在威爾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就把這裡設爲了威爾士名義上的首府。重建了的聖-大衛中心則是整個威爾士數一數二的大商圈,一些想感受大城市來的留學生,尤其喜歡這裡。

“你們來得真早!”林義龍進門之後直接就看到了已經就坐的耶昂姐妹,“午餐有什麼計劃沒有?”

林義龍也耶昂姐妹見面的地方是一個市中心臨近火車站的一個澳大利亞酒吧,說是澳大利亞酒吧,除了黃底綠邊的澳大利亞主色調背景以外跟威爾士當地的酒吧配置沒什麼不同。因爲進門就能把樓面不大的內部一覽無餘,林義龍一旦有事與人在卡迪夫見面,喜歡把會面地安排在這裡。

“沒有,我們在這裡吃午餐還是去別的地方?”薇拉問道。

“隨意!”林義龍說道,“這附近好多的室內商店街,裡面的茶樓的茶點不錯,如果不是正餐可以去看看。”

納迪亞和薇拉雖然在林義龍的介紹下來過這裡,但也僅僅是遠遠地看着而已,其他時間她們保持着兩點一線的軌跡,沒怎麼來過這裡。

“西班牙菜?”林義龍這樣建議道,“還是更年輕一些,試試烤雞或者炸雞之類的東西?”

“沒吃過西班牙菜。”納迪亞回答道,她表現十分自然,一點都不像剛剛和自己妹妹產生爭執的姐姐,“我們可以去那裡看看。”

從澳大利亞吧轉彎即到,和煦的陽光照亮了街道,連外面都坐滿了人,大部分是來這裡吃午飯的大學生。

“納迪亞!”從這些人羣中傳來了呼喚聲。

林義龍隨聲看去,聲音來自於一個梳着中分褐色短髮的大學生,削瘦的臉上帶着厚鏡框眼睛,一幅深入人心的書呆子形象,可耳垂掛着的耳釘卻干擾了林義龍對他的直接判斷。

納迪亞向來人微笑致意,隨後就與林義龍和薇拉找了一個臨街的桌子,坐下來。

等菜的功夫,納迪亞和薇拉相互對視,搞的坐在薇拉身旁的林義龍有些不知所以。

“義龍!”納迪亞開始了她的提問,“你喜歡孩子麼?”

“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問?”林義龍回答道,“你知道,我認識的一些人比如親戚同學同僚之類的,都結婚了,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是某種負擔,一天24小時讓你不得安寧;在這之後,剛好小孩進入了調皮的時候,仍然提心吊膽,最後,上學之後可能事兒少了一些,要關心的事情還有好多。所以,總體來說,我對孩子“這種事務”沒什麼觀感,但稍微有一些負面的看法。或者這麼說吧,我還沒準備好喜歡他們,爲它們負責。”

“那什麼時候會喜歡上孩子呢?”納迪亞接着問道。

“不知道,順其自然。”林義龍開始逐漸明白納迪亞的打算了,“不覺得現在談這些事兒有些太早了麼?”

“並不。”納迪亞見林義龍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把自己想的事兒解釋清楚,“我挺喜歡孩子的,想要一個大家庭。”

“會很辛苦的。”受某政策影響下的林義龍對“人丁興旺”這個觀念很不理解,因爲他自己就是信奉利己主義的獨生子,孩子一多,無疑會降低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納迪亞和薇拉是雙生子,產生這種觀念也可能是正常的。

倘若推起本心,在布萊肯林場居住的幾個人裡,也許林母是最希望能看到自家兒子進行“人口再生產”這個事業的,可林義龍現在的感情狀態讓林母無法發表她的看法。

“再說吧,我還是秉持順其自然的原則。”林義龍說道,“什麼時候有了,什麼時候再做考慮,這不是一個着急的事兒。”

還有一個個人原因林義龍並沒有說出來,他跟很多人一樣,認爲結婚生子是講究一定的順序的。他曾經與一些家庭破裂或者先天就沒有父母一方的人接觸過,家庭圓滿的孩子不會有某些觀念上的性格缺陷——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也經歷這些。可他現在的這種情況,結婚這件事是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外的。

人總得爲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

“薇拉,你跟我來一下。”薇拉在納迪亞和林義龍的談話中一句話也沒插進去,沒想到林義龍要跟她做一些私人談話,隨後跟着他去了一個納迪亞無法目視到的角落。

“我想聽你的一句發自肺腑的話,薇拉。”林義龍說道,“你覺得如果有了小孩,我們這個小家庭還能繼續持續麼?”

“能!”薇拉聽到林義龍對孩子的看法之後也在考慮着這個問題,向林義龍說出了她的答案,“能夠繼續維持我們這個家庭的,只有義龍你,我不覺得受了什麼委屈。”

——————爲了被吐槽而沒放在‘作者的話’中的作者的話——————————

【真】拖更的理由:因爲脫歐而不斷陷入加班的工作(次要)以及吃雞(主要)導致用眼過度,得了乾眼症,回家休息眼睛。

36 洗衣房番外31 暑假(3)32 理性50 維持45 迴避61 面試的準備12 贊助31 故交9 餐館隔間52 馬太效應53 父母的退休計劃40 徙居18 阿爾斯特人46 籌劃45 莫斯科31 故交27 買入優先權25 鳩佔鵲巢17 懷特豪斯先生63 聖誕年會26 退休困局68 餘波56 補選日52 質詢外傳 大都市生活(8) “會談”12 倫敦東區52 馬太效應番外31 暑假(3)8 休息日的來電51 威斯敏斯特系統27 球隊43 身份證件52 林家27 燒酒56 Alien43 身份證件44 阿瑪菲海岸44 敏感31 九龍城寨3 地役權外傳 大都市生活(11) 親近戚遠26 蒙特卡洛46 挖角57 避險43 身份證件33 感性40 江戶行(3)18 居住區38 抵押52 “農民們”6 松露展示會17 懷特豪斯先生22 從福爾克斯頓到加萊25 波莉和塞莉50 維持40 松露64 孽緣番外28 春假(10)39 返聘52 馬太效應43 艾米49 凱蒂14 願望9 白廳3 夜巡6 “行爲守則”7 成長的代價50 成約33 計劃書22 頭等艙62 霍維51 秋日45 莫斯科2 特別供應1 貝都因人43 布萊肯林場的收穫季38 復歸番外35 暑假番外——熱情46 海德公園58 真是抱歉67 真實的想法3 夜巡42 巴黎東站35 贊助藝術53 着裝規定24 松露巡狩之旅13 客人57 瑣記12 遊輪旅行(6)35 解釋4 計劃26 退休困局55 藏紅花市場初探14 願望1 貝都因人52 林家8 休息日的來電外傳 大都市生活(6)45 莫斯科
36 洗衣房番外31 暑假(3)32 理性50 維持45 迴避61 面試的準備12 贊助31 故交9 餐館隔間52 馬太效應53 父母的退休計劃40 徙居18 阿爾斯特人46 籌劃45 莫斯科31 故交27 買入優先權25 鳩佔鵲巢17 懷特豪斯先生63 聖誕年會26 退休困局68 餘波56 補選日52 質詢外傳 大都市生活(8) “會談”12 倫敦東區52 馬太效應番外31 暑假(3)8 休息日的來電51 威斯敏斯特系統27 球隊43 身份證件52 林家27 燒酒56 Alien43 身份證件44 阿瑪菲海岸44 敏感31 九龍城寨3 地役權外傳 大都市生活(11) 親近戚遠26 蒙特卡洛46 挖角57 避險43 身份證件33 感性40 江戶行(3)18 居住區38 抵押52 “農民們”6 松露展示會17 懷特豪斯先生22 從福爾克斯頓到加萊25 波莉和塞莉50 維持40 松露64 孽緣番外28 春假(10)39 返聘52 馬太效應43 艾米49 凱蒂14 願望9 白廳3 夜巡6 “行爲守則”7 成長的代價50 成約33 計劃書22 頭等艙62 霍維51 秋日45 莫斯科2 特別供應1 貝都因人43 布萊肯林場的收穫季38 復歸番外35 暑假番外——熱情46 海德公園58 真是抱歉67 真實的想法3 夜巡42 巴黎東站35 贊助藝術53 着裝規定24 松露巡狩之旅13 客人57 瑣記12 遊輪旅行(6)35 解釋4 計劃26 退休困局55 藏紅花市場初探14 願望1 貝都因人52 林家8 休息日的來電外傳 大都市生活(6)45 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