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預測的並沒有錯,德意志帝國確實是在醞釀着一場逆境大反攻。當約翰牛帝國把眼光投向巴士拉時,德意志已在醞釀更大規模的西線爭奪戰了!
九月一日清晨四時三十分,西線因德意志帝國的各種準備到位,而引起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大戰。戰況最新消息,帝國歐洲情報部,實時發回國內,令帝國喜慶的氣氛後又見緊張。
此次德意志帝國,動用了最大規模的部隊,共計140幾萬養足了精神,並彈藥充足的6個整編野戰集團軍的兵力;大笨熊坦克620輛、a7v坦克400輛;
包括周宇提供圖紙的,定名爲戈塔轟炸機等在內的各種飛機900餘架;還有一種極爲誇張的超級武器,它就是有效射擊距離達到恐怖至極的,130餘公里的威廉大炮。後世稱爲巴黎巨炮
按照後世的發展,這種大炮要到1918年3月才被使用到戰場。由於周宇提供了德意志特種鋼材配方,令這種大炮被提前製造出來。
這種巨炮的各種數據是驚人的,它的系統總重375噸炮身加炮膛重125噸,炮管總長36.1米,口徑210毫米,最大射程:131公里設計時推算的理論值是120公里。
備註:全射程需要180公斤的推進火藥
它是由艾貝哈德博士所研發設計,且得到了當時海軍武器部門的,洛戈上將的支持和全力幫忙
。艾貝哈德通過物理、數學等公式的運算,建立了一套炮彈、推進火藥量、地球表面曲率等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威廉大炮是由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公司製造,它有一具12層樓高的炮身。
如此特長的炮筒是不能支撐它的自重的——不論該鋼材的剛性多麼好,在近炮口處炮筒,都無可避免地要下垂10毫米左右。
於是艾貝哈德就用懸臂支架支撐炮筒,克服了這一難題。另外還設計了,可以沿着鐵路軌道滾動有輪緣的車輪,爲其提供機動性。也使得威廉大炮,能夠運用鐵路系統快速移轉陣地。
炮筒按固定的五十度的角度升高,而射程的增加或減少,則由改變黑色火藥的數量來調節。巨大的鐵路旋車盤,可使炮架和大炮作水平面的旋轉,以改變射擊方向。
在八月底,德意志帝**就把3門威力巨大的威廉大炮,轉運到馬恩河谷北岸密林中,並組裝成功。同時運輸來的還有6根巨炮長管,另外有上千輛坦克,也被偷偷運輸到馬恩河前線。
爲了這次作戰的時效性,魯登道夫在馬恩河北岸某高地,秘密建起了臨時總指揮部。這是具有相當危險性的舉動,一旦協約國聯盟截獲情報,極有可能會對該指揮部狂轟濫炸。
威廉巨炮雖然威力巨大,射距超遠,但是它有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根本無法準確把握射擊點,它的落彈點很不受控制。
本來德意志帝國高層把它們造出來,是爲了射擊巴黎用的,但是那要等到部隊把戰線,再向前推進數十公里才行。可爲了能夠達到震懾效果,它們被提前使用。
由於是對要塞防線作戰,各種低於一百毫米以下的小口徑火炮,便不利於在此次攻堅戰中使用。於是這時候制空權、坦克和大口徑火炮,就突顯成爲最主要的攻堅力量。
但此時德意志帝國轟炸機並不強大,最強大的轟炸機,就是周宇提供的資料,這種機型被德意志人稱呼爲~戈塔重型轟炸機,它的最大載彈量僅有400公斤左右。
在它的上面被安裝了兩挺1814a型機載機槍;它的最大航速是每小時150公里,最大升限爲4500米,續航時間爲4小時左右
。
這和協約國聯盟同類機型,都有一定差距,跟中華帝國的重型轟炸機相比,就更加落後。
9月1日凌晨4點30,三門威廉大炮同時開火,奏響了德意志帝**蓄力已久的攻勢。
“嘭嘭嘭...”三聲震耳欲聾的咋響聲響起,就見三門巨炮幾乎同時咋響,巨炮的炮頭空間躥出一道橘紅色烈焰,緊接着就是濃濃的大片黑煙籠罩,炮彈帶着尖利的呼嘯聲,飛向天際。
黑火藥的巨大推力,使三枚炮彈穿透了平流層,它在極高的同溫層中幾乎沒有什麼阻力地猛衝,然後藉助引力向着南岸的,協約國聯盟要塞急速下墜。
由於南岸協約國工事實在太多,有一枚炮彈失去目標,而另外兩枚卻砸中協約國防禦工事範圍內。其中有一枚正好砸在環形工事羣深處的,一個大型要塞頂層。
125公斤的炮彈,從40多公里以上的高空中快速墜落,其打擊力度是大的嚇人,10幾米厚度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異常牢固的要塞頂層,被炮彈如同切豆腐似的,砸出10幾米的大洞。
而且爆炸還造成了頂層的塌陷,數以噸級的頂層物體,向着工事內層狠狠砸去。這個巨大的工事內,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逃生的,不是被砸成肉泥,就是被巨大的震動震碎內臟。
第二枚砸在另一處工事邊緣,那裡被炸出一個10幾米的大坑。雖然沒有直接命中目標,但是巨大的震動,也震碎了附近工事內數十人的內臟,這些人被震得七竅流血而死。
第三枚沒有擊中任何目標,而是遠遠落在工事後方的灌木叢中,燃起了大火,經久方息。
威廉大炮的第二發炮彈還沒來得及發射,德意志的轟炸機、攻擊機集羣的護送下,就已經光臨南岸陣地上空,成噸的炮彈向着下方傾瀉。
而在後方的重炮陣地,也是萬炮齊鳴,向着協約國防線傾瀉暴雨般的彈藥。
接二連三的爆炸,和飛機的轟鳴聲,令協約國聯盟陣地上騷動起來,防空炮聲開始轟鳴。而在陣地後方的各機場,各式各樣的攻擊機、轟炸機開始陸續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