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步兵手中的大炮

槍掛榴彈發射器在測試大隊一連搞了幾天的測試,從測試的結果看,搶掛榴彈發射及其配套的殺傷性榴彈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這讓參與測試的盧嘉棟、吳天明還有劉浩田都感到很滿意。

雖然測試結果讓人很滿意,但測試過程卻歷經波折,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停電,這時的國家電力缺口很大,就算是當時的大城市也會時不時的出現停電現象,地處偏遠郊區的測試大隊更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一發榴彈剛打出去,檢測設備監測燈前一秒還正閃着不停,後一秒便從儀器裡傳來“嘟!”的一聲設備異常警告,顯示屏便陷入無電黑屏狀態,剛打出去的榴彈也就這麼浪費,因爲停電,所有的監測數據根本保存不了,只能等來電後重新測試!

每當這個時候,盧嘉棟都很還念後世的備用柴油發電機,不過他也清楚,這個時候路面上連汽車都很少,柴油發電機更是不可能的奢望,所以盧嘉棟他們只能在有電的時候加班加點的進行測試,至於電流不穩,電壓不足等現象,更是家常便飯,關掉不重要的檢測設備便能克服,正因爲如此,測試的時間才向後拖延不少。

不過測試時間的延長也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突擊師官兵對這種槍掛榴彈發射器的態度,本來突擊師跟測試大隊共用一塊場地進行訓練,雙方擡頭不見低頭見,剛開始官兵們對這個加裝在78式突擊步槍槍管下方的粗管子很不以爲然。

覺得這東西像炮又不是炮,說槍有不是槍,不倫不類的裝在槍管下,即增加使用者負擔,還影響槍械的整體美觀,再說這個40mm的管子能發射個什麼東西,就算能發射,這麼短的身管和那麼簡單的機構,估計發射的彈藥不但不會很遠,威力估計也沒法跟手榴彈相比。

可是隨着槍掛榴彈發射器測試的深入,突擊師官兵的對這種武器的看法已經無法用轉變來形容,當槍掛榴彈發射器中的殺傷榴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向數百米外的目標時,當榴彈在空中高速旋轉時,當彈頭準確集中目標靶心時,當殺傷破片將周圍的標靶摧毀時。

突擊師的官兵的臉上無不閃過一陣接着一陣的震撼和驚歎,這個只有40mm的管子是怎麼推動榴彈飛到四百多米的,這東西的精確怎麼會這麼高,殺傷威力跟60迫相差無幾它是怎麼做到的......

無數的疑問縈繞在突擊師官兵的腦海中,雖然其中的原理他們暫時無從解答,但作爲野戰部隊的職業軍人,這種武器裝備所具備的戰術價值卻深深刻在突擊師官兵的心頭,除了射程遠,威力大之外。

官兵們最看重的就是槍掛榴彈發射器本身質量輕,攜帶方便,操縱便捷,最重要的是它與40火、60迫和82無這種傳統步兵支援武器動不動就要配置一兩人甚至七八人的編制不同,這種武器裝備並不佔具體編制,單個步兵就可以輕鬆攜帶裝備及十於發彈藥,使普通步兵的火力提高數倍。

不僅於此,該榴彈發射器加掛在槍口下方,發射榴彈與舉槍射擊動作幾乎相同,在發射完榴彈後,可以第一時間持槍射擊,減少不必要的轉換時間,這對士兵的戰場自我防護和生存能力至關重要。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大威力榴彈,雖然只有40mm口徑,但其威力已經不亞於普通的迫擊炮,正因爲如此,突擊師官兵在親眼見證槍掛榴彈發射器的威力後,給它起了個是非貼切的綽號:

“步兵手中的大炮!”

如果說槍掛榴彈發射器的性能因他們親眼所見而得到認可的話,那麼當他們得知這款被官兵們成爲“步兵手中的大炮”的設計師就是78式突擊步槍的總設計師盧嘉棟時,縈繞在官兵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隨之煙消雲散了。

雖然78式突擊步槍在突擊師內只裝備了一個連,用於性能測試,但這款槍械易於上手,操作方便,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等特點很快得到試裝部隊的認可,不僅如此,該槍還很皮實,無論多惡劣的條件和環境,都能隨拿隨用,不用擔心卡殼。

所以,突擊師的其他官兵都對試裝78式突擊步槍的那個連羨慕得兩眼通紅,時不時的跑到那個連的訓練場地去蹭78式打靶的機會,甚至有的士兵在用過78式後,直接把手中的56半扔到一邊,叫到除了78式其他槍一概不用,這種事情已經在突擊師出現過幾次了,甚至有的連隊集體寫報告,要求儘快換裝78式!

官兵們對78式如此厚愛,當然也對設計出這款槍械的設計師深感欽佩,無不覺得他是士兵的好朋友,好夥伴,也是最懂士兵需要的人,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每天奔波在測試場,監測和記錄各項數據的盧嘉棟,既然是最懂士兵的人設計的,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無論是性能還是可靠性絕對都是一流!

正因爲如此,突擊師的官兵們再也坐不住了,在訓練結束後紛紛跑到測試場,想向吳天明和盧嘉棟討教槍掛榴彈發射器的使用方法,有些心眼多的軍工,更是先下手爲強,向盧嘉棟他們借備用的槍掛榴彈發射器回去研究。

各級軍官們開始討論槍管榴彈發射器在步兵進攻和防禦時的具體運用,思想超前的連隊甚至利用木頭製作簡易的槍掛榴彈發射器安裝在56衝上,進行實際演練,各個連隊要求裝備槍掛榴彈發射器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甚至超過了要求裝備78式突擊步槍的聲音。

“砰~~轟!”一枚40mm殺傷性榴彈準確的集中數百米開外的目標,被擊中的木質標靶被打得稀爛!

郭青山在軍部開了幾天的會,剛回來便來到測試場,看看這個槍掛榴彈發射器到底怎麼樣,當他親眼見到該裝備的具體性能後,他的反映跟突擊師的官兵們一樣,即不可思議又很興奮。

不過此時的他卻把剛纔那股興奮勁兒隱去,換上一副憂心忡忡的表情,放下望遠鏡,跟着旁邊的劉浩田問道:

“老班長!這個槍掛榴彈發射器還要多久才能批量生產?”

“現在剛進行測試,以後還要上報,進行定型測試,然後試裝測試,估摸着時間短不了!”劉浩田剛說完,便覺得不對勁,因爲他看到郭青山的臉越來越沉,心下有些不對勁兒,然後趕緊貼在他的耳朵邊輕輕問道:

“難不成是邊境那兒.......”

郭青山點了點頭:“雖然在軍部開會沒有說,但要求各師加強訓練,尤其是山地進攻和大範圍的穿插,我想跟近期邊境局勢不穩很有關係!”

進入8月以來,國家各個主要報紙和媒體對越南的口徑突然轉變,原來同志加兄弟的稱謂逐漸變成了中性,再由中性變成了貶義甚至與蘇修畫上了等號,只要稍微有政治敏感度的人,都清楚國家對越南的政策正在轉變,而轉變的根源就是對越邊境局勢的不穩。

對於普通人尚且如此,劉浩田這個從參加工作就在體制內的老革命更是心知肚明,不僅如此,作爲曾經在軍隊,現在又在軍工系統工作的老幹部,他會想得更加深入,而這個深入必將會牽扯到一個很敏感的詞彙—戰爭!

正因爲如此,當劉浩田聽了郭青山的話後,也不由得皺起眉頭:“這麼說,咱們跟越南真要來場真格的?”

“現在還不好說,也許加強訓練是爲了演習也說不定!但不管怎麼樣,咱們也得未雨綢繆不是,早做準備不是什麼壞事!”郭青山雖然說的輕鬆,但臉上的神情卻憂心忡忡:

“老班長,我記得以前跟你說過,援越抗美的時候,我見識過美軍的m79,火力大,射程遠,是步兵很好的近距支援和殺傷武器,可你知不知道,越南在他們革命勝利後接受了大量的m79!”

“你是說.....”聽了郭青山的話,劉浩田臉色不禁一變!

“沒錯,咱們部隊還沒有一款武器與它相抗衡,如果在叢林內發生遭遇戰,咱們的部隊可能會吃虧!”說着,郭青山有擡眼看了看正在裝彈準備進行下一步測試的槍掛榴彈發射器,臉上不禁閃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好在小盧他們也造出一款同樣的武器,不僅如此,咱們的還比越南人的東西先進很多,最起碼不佔編制,射速、威力都比他們的強,如果能儘快裝備部隊並形成戰鬥力,咱們在遭遇戰當中就能狠揍那幫越南猴子了!”

“老郭,你說的有道理,可是........”劉浩田說了一半,就沒有再說,他知道郭青山很想盡快裝備槍掛榴彈發射器,但裝備的測試和定型是有嚴格規定的。

不可能看着那個裝備好,一拍腦袋說換裝就換裝,劉浩田明白這個道理,郭青山同樣明白,所以在劉浩田說完後,郭青山也沉默起來。

就在這時,正在旁邊便檢測便跟吳天明說笑的盧嘉棟,突然冒出一句:“這款槍掛榴彈發射器就當是跟突擊師合作研製的好了!”

盧嘉棟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讓郭青山眼前一亮,臉上也抑制不住興奮的表情:“小盧,你剛纔說的是什麼?”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七百八十五章 躲在象牙塔裡的大牛人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複雜的炮鋼加工工藝第三百六十七章 燙手的山芋第八百一十二章 手工鑄造VS日本機械(中)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視察第四百九十章 較量拉開了序幕第七百一十一章 折戟的雛鷹第七百八十七章 設計作業第一百八十二章 溫壓彈(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絞殺(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英國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只怕事情鬧不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只怕事情鬧不大第八百九十章 當頭棒喝第二百二十四章 所謂的真相(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陸維軍的疑問第十四章 廠務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長子心態第四十三章 羅胖子的煩惱第八百八十三章 暗夜幽靈第二百二七章 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的預想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三角~翼OR無尾三角~翼第六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大國手(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源代碼第七十七章 勝利回國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達的新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魚餌上鉤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吳天明的曲線方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泄密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七百三十一章 序幕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二百七十五章 居功至偉第四百九十章 較量拉開了序幕第五百八十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因勢利導第六百四十章 郭蕊的主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冷靜之後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準的定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條戰壕裡“戰友”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漠風暴(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五十四章 技挫對手(1/3更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始測試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三十六章 沙子與泥漿第九百三十三章 重磅炸彈第七百一十七章 驚豔——擺脫地球引力的機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鞘第七十三章 無聲的鋼鐵暴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設計作業第六百三十八章 來自遠方的來信第八百四十章 沙暴驟起第九百四十七章 四代機之爭第八百二十六章 獨門絕技——目標預判技術第六百四十三章 將火箭炮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七百三十章 強大的蘇聯海空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被打擊的英國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蘭克福武器裝備博覽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敵人(下)第三十二章 槍管冷鍛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秘人(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五章 每一張紙都堪比黃金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進展程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想法大膽的《意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可一世的英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較量——馬島海戰爆發第一百二十六章 又見7N1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八百七十八章 衝擊波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二黑”之父第一百九十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一)(求月票)第五百七十三章 末敏彈藥第六百五十七章 囂張至極的越南將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好相處的老教授(求月票)第一百六十章 於無聲處(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產VS進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陰謀正式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五十五章 揭穿神秘身份(2/3更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六章 “幽靈”顯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天明的驚訝第三百三十七章 遇到麻煩了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七百零五章 脈動式生產線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七百八十五章 躲在象牙塔裡的大牛人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複雜的炮鋼加工工藝第三百六十七章 燙手的山芋第八百一十二章 手工鑄造VS日本機械(中)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視察第四百九十章 較量拉開了序幕第七百一十一章 折戟的雛鷹第七百八十七章 設計作業第一百八十二章 溫壓彈(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絞殺(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英國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只怕事情鬧不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只怕事情鬧不大第八百九十章 當頭棒喝第二百二十四章 所謂的真相(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陸維軍的疑問第十四章 廠務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長子心態第四十三章 羅胖子的煩惱第八百八十三章 暗夜幽靈第二百二七章 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的預想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三角~翼OR無尾三角~翼第六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大國手(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源代碼第七十七章 勝利回國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達的新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魚餌上鉤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吳天明的曲線方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泄密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七百三十一章 序幕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二百七十五章 居功至偉第四百九十章 較量拉開了序幕第五百八十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因勢利導第六百四十章 郭蕊的主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冷靜之後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準的定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條戰壕裡“戰友”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漠風暴(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五十四章 技挫對手(1/3更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始測試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三十六章 沙子與泥漿第九百三十三章 重磅炸彈第七百一十七章 驚豔——擺脫地球引力的機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鞘第七十三章 無聲的鋼鐵暴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設計作業第六百三十八章 來自遠方的來信第八百四十章 沙暴驟起第九百四十七章 四代機之爭第八百二十六章 獨門絕技——目標預判技術第六百四十三章 將火箭炮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七百三十章 強大的蘇聯海空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被打擊的英國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蘭克福武器裝備博覽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敵人(下)第三十二章 槍管冷鍛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秘人(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五章 每一張紙都堪比黃金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進展程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想法大膽的《意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可一世的英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較量——馬島海戰爆發第一百二十六章 又見7N1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八百七十八章 衝擊波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二黑”之父第一百九十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一)(求月票)第五百七十三章 末敏彈藥第六百五十七章 囂張至極的越南將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好相處的老教授(求月票)第一百六十章 於無聲處(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產VS進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陰謀正式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五十五章 揭穿神秘身份(2/3更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六章 “幽靈”顯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天明的驚訝第三百三十七章 遇到麻煩了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七百零五章 脈動式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