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危險的軍工“大躍進”

陸文遠毫不客氣的一句話,將自己的立場毫不掩飾的表達出來,要知道他對四代機可是奔走呼號的四五年,之前國內基礎弱,沒有經驗,工藝落後,資金不足也就算了,可是現在,一段完好的f—117後半部機體殘骸弄到手不說,中美還通過複雜的利益交換,弄到相對完整的f—117資料,

在陸文遠看來,這簡直就是天上砸下來的大餡兒餅,要是還不上馬四代戰機項目,簡直就死在對中國航空工業的侮辱?要知道中國早已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並且擁有一支吃苦耐勞的科研隊伍,

想當年老一輩人僅靠着蘇聯遺留下來的殘缺資料,就讓兩彈一星成爲現實,陸文遠就不相信,如今手握f—117技術資料的中國航空人就實現不了當年兩彈一星的奇蹟,是以陸文遠這一次推動四代機立項可謂是不遺餘力,根本容不得半點反對。

徐源並不清楚陸文遠堅持的理由,即便清楚也不會在意,他要的只是能夠堅定的將四代機項目推動下去,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將四代機計劃轉化爲他擔任總參裝備部部長的政績,畢竟他現在肩上才兩顆將星,

想用最快速度成爲三星上將,沒有突出的政績根本辦不到,所以在聽了陸文遠不容置疑的表態後,徐源表面上有些爲難,但心裡卻是樂開了花,於是對着盧嘉棟和陸文遠不痛不癢的說些場面話,就用一句各自再次闡明自己的理由便抽身而去。

在場的衆人雖說都是軍工技術人員,可都不是傻子,哪還看不出徐源的態度,明着是讓盧嘉棟和陸文遠藉着這次四代機可行性論證的機會,明刀明槍的辯上一場,暗地裡卻是對盧嘉棟擲出“殺手鐗”,

要知道自從四代機技術擴散以來,國內要求立即上馬四代機的呼聲很高,隱隱有種成爲軍工領域共識的趨勢,這從與會衆人先前符合陸文遠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上馬四代機幾乎都快成爲大勢所趨的主流意識。

在這股潮流的驅動下,反對四代機立項之人必然不得人心,或許部分人因爲反對者的身份,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得太突出,可一旦有人牽頭對反對者打壓,就必然會掀起燎原之勢,屆時就算反對者身份再高,功績再大,也無法阻擋如此兇猛的氣勢,最後除了避其鋒芒一路,真的別無他途了。

徐源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盧嘉棟地位崇高,功績甚大,除了建國伊始的幾位軍工元勳,就再沒有能與他比肩的,說實話,真要讓哪位軍工專家單獨對上盧嘉棟,不被盧嘉棟嘴皮子說死,也會被他愈發崇高的身份給壓死。

只是盧嘉棟單獨對上一個、兩個專家無所謂,要是對上成百上千名軍工專家會如何?要知道當一件事成爲共識時,那邊擁有足以撼動一切的力量,就算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無法與衆人的意志相抗衡,因爲那不是力挽狂瀾,而是在觸犯衆怒,最終只能落得個螳臂當車的下場........

顯然徐源讓陸文遠和盧嘉棟當面鑼、對面鼓的頂上,就是存着這樣的心思,盧嘉棟地位是崇高,但陸文遠也不差,更何況在陸文遠身後,可是站着絕大多數贊同四代機上馬的軍工技術人員和部隊官兵,

別的不說,單說這會廠上就有超過五分之四的人抱着跟陸文遠同樣的想法,只要陸文遠能夠跟盧嘉棟對個奇虎相當,屆時徐源直接來個民主投票便可輕輕鬆鬆壓下盧嘉棟,上馬四代機。

連與會的其他人都看出了徐源的心思,精明如盧嘉棟又怎能察覺不到?如果要是在以前,盧嘉棟絕不會反對徐源推進新裝備的想法,甚至還會擼起袖子全力支持,然而經歷過海灣戰爭的洗禮後,

盧嘉棟卻明白一個道理,武器裝備的發展除了求快,更要求穩,如果一味的在速度上尋求超越,沒有一個穩固基礎來支撐的話,絕對是爬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重,正因爲如此,盧嘉棟覺得很有必要給一味求速的中國軍工剎剎車,於是也顧不得徐源的“殺手鐗”以及在場衆人那複雜異樣的目光,直接盯着斜對面一臉傲然的陸文遠擲地有聲的問道:

“陸教授既然說越快越好,那您說說,研製四代機要怎麼個快法?”

“盧嘉棟同志,您這句話可是問得有些多餘了,別告訴我才幾天的功夫,你就忘了弄回f—117技術資料的事?”

盧嘉棟話音未落,陸文遠硬邦邦的反問便響了起來,他是個純粹的老技術,講究的是一針見血,對那些明知故問絕對是嗤之以鼻,所以聽了盧嘉棟的問話後,很是有些怒意,不過盧嘉棟似乎並沒有看到陸文遠蘊怒的模樣,更沒有理解言簡意賅的精髓,繼續明知故問的說道:

“難道有了f—117的資料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研製出咱們自己的第四代戰鬥機?”

“那是當然!”

陸文遠回答的毫不猶豫,他可不想再跟盧嘉棟兜圈子上,乾脆把能說的都說出來,將盧嘉棟毫無意義的發問全都堵回去,直到他啞口無言,便可以提前結束這場爭論,要知道他現在的心思可不是在所謂的爭論上,而是要回去起草呈報高層的四代機發展意見書,是以根本不想再耗費時間,正因爲如此,陸文遠很是不耐煩的衝着盧嘉棟揮了揮手:

“那些毫無意義的問題就不要問了,我這裡一併給你回答,f—117的資料就是一把鑰匙,至於那段殘骸則是不可多得的磨具,有了這兩樣東西,就能夠掌握空氣動力原理,雷達隱身原理,吸波材料結構,機體承重方式,可以說鑰匙與模具的結合,開啓的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至於相關的製造技術,我覺得雖然我們在某些方面還有些薄弱,但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整體的航空產業鏈已經初步建成,從技術上講已經具備研製四代機的基礎,而與之匹配的人才隊伍就更不用說了,

我相信吃苦耐勞的航空人絕不會比當年研製兩彈一星的元勳們差多少,只要沉住一口氣,橫下一條心,怒上一把力,再借助手上的f—117技術資料,我敢斷言,五年之內就能解決四代機的有無問題,八年左右就能逐步成熟,十年之內就會批量裝備部隊,屆時,當祖四代機巡航於藍天之上,看何等宵小再敢撩撥我泱泱中華之神威!”

一番話陸文遠說得可謂是激情澎湃,熱血沸騰,動情之初甚至長身而起,振臂高呼,直聽得場間衆人心潮澎湃,嚮往不已,就好像下一刻就能看到四代機在眼前飛過一樣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一般,激動得面紅耳赤,當陸文遠最後一個字脫口而出之際,全場更是響起熱烈的掌聲,向陸文遠稱讚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如此情景落在盧嘉棟眼中,也是一陣恍惚,還以爲自己再一次穿越,回到了21世紀初,殲20理論立項之時,可問題是當下並不是技術已經積累身後的21世紀,而是還很薄弱的90年代初,

於是盧嘉棟再一次有種忽然穿越之感,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向未來穿,而是到頭奔向過去,因爲盧嘉棟從陸文遠這一番話體會到一股濃濃的“大~~~躍~~~進”的味道。念及此處,盧嘉棟沒來由的生出一絲不寒而慄,

真要是任憑此種風潮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於是盧嘉棟在掌聲四起之時,苦笑着搖了搖頭,旋即抓起身旁的話筒,將自身音量提至最大,用堪堪蓋過場內掌聲的話音高聲說道:

“都覺得我們具備四代機的研製條件,那我問問在座各位,西北航空所的轟6怎麼直到前幾年才完全吃透其中的技術?西南航空所的殲7爲什麼直到現在還出現眼中故障,而導致大規模停飛?還有號稱新銳的萬山航空所,所研製的殲轟9又是爲什麼被國外譏笑爲‘寡婦製造者’?”

“嘩啦啦~~~嘩嘩~~~啦啦~~~”

盧嘉棟的一聲聲質問,猶如在沸水鍋裡潑進一大桶冰水,讓即將達到沸點的熱水,迅速降溫,從而使得場間原本熱烈的掌聲,忽然一滯,旋即稀稀拉拉,直至最後消弭與無形,沒辦法,盧嘉棟這番質問猶如一把把利箭,直刺在場衆位的軟肋,讓場間一衆專家無不漲紅臉頰,沒臉在將手掌鼓下去.........

第二百二十六章 45倍口徑與52倍口徑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火商的局(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鑄輝煌(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真實的意圖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性能第六百七十九章 閱兵當中忙算賬第六百八十二章 來自海軍的厚禮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材料的難題(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次交鋒(求月票)第六百七十章 烈烈東風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網行動(求月票)第六百四十章 郭蕊的主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八百三十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玩轉世界的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耿直的庫羅奇金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七百一十七章 驚豔——擺脫地球引力的機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檢討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常手段第六百零八章 諾傑基地上空的烏雲第十章 鋁合金切削液第六百四十七章 袒護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劉浩田的意見(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零一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VS蘇制2A36型152mm加農炮第二百三十六章 湘南特鋼廠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六百零四章 戰火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首發命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力劇增:三代機包圍圈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四百七十五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二百零一章 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個項目,兩條路徑第九百二十九章 墮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以成熟技術,打造一流戰機第四十八章 高傲的廠辦主任第九百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來主義(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九章 馬甲與改裝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八十章 情報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六十六章 楊立民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三百六十九章 界限與整合第五百五十章 時不我待的新式坦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七章 美國人撕毀合同第四百零二章 趙如鬆辭職第四百六十四章 可怕的對手兼信賴的朋友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九百一十二章 這輩子值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六百二十三章 被敲斷的脊樑骨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王牌第七百二十六章 高新機——力量的倍增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袒護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八百六十章 衝擊(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王牌第九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領導剪裁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散式雷達探測鎖定戰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80mm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五章 魔怔的祝光榮第六百零六章 實力超羣的空中攻擊集羣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個部件都要做到極致第六百零四章 戰火來襲第九十六章 賭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所謂的真相(二)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三百零四章 軍心渙散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與盾第七百九十章 新銳力量第六百七十三章 舉世皆驚(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視察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二百五十三章 報告與需求的完美契合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
第二百二十六章 45倍口徑與52倍口徑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火商的局(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鑄輝煌(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真實的意圖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性能第六百七十九章 閱兵當中忙算賬第六百八十二章 來自海軍的厚禮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材料的難題(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次交鋒(求月票)第六百七十章 烈烈東風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網行動(求月票)第六百四十章 郭蕊的主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八百三十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玩轉世界的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耿直的庫羅奇金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七百一十七章 驚豔——擺脫地球引力的機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檢討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常手段第六百零八章 諾傑基地上空的烏雲第十章 鋁合金切削液第六百四十七章 袒護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劉浩田的意見(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零一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VS蘇制2A36型152mm加農炮第二百三十六章 湘南特鋼廠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六百零四章 戰火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首發命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力劇增:三代機包圍圈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四百七十五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二百零一章 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個項目,兩條路徑第九百二十九章 墮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以成熟技術,打造一流戰機第四十八章 高傲的廠辦主任第九百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來主義(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九章 馬甲與改裝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八十章 情報第一百一十章 一件也不留第六十六章 楊立民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三百六十九章 界限與整合第五百五十章 時不我待的新式坦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七章 美國人撕毀合同第四百零二章 趙如鬆辭職第四百六十四章 可怕的對手兼信賴的朋友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九百一十二章 這輩子值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六百二十三章 被敲斷的脊樑骨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王牌第七百二十六章 高新機——力量的倍增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袒護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八百六十章 衝擊(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王牌第九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領導剪裁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散式雷達探測鎖定戰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80mm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五章 魔怔的祝光榮第六百零六章 實力超羣的空中攻擊集羣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個部件都要做到極致第六百零四章 戰火來襲第九十六章 賭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所謂的真相(二)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三百零四章 軍心渙散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與盾第七百九十章 新銳力量第六百七十三章 舉世皆驚(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視察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二百五十三章 報告與需求的完美契合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