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波瀾壯闊、歷時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戰爭當,在華夏所有的省份當,屬四川的貢獻最大。品書網
當然了,因爲華夏國力羸弱、武器裝備和島國沒有可性,四川的損失非常大。
非要形容一下的話,四川的損失,也是全華夏之最。
這種損失,包括人員的傷亡、物質的大量消耗。
甚至,到了全面抗戰最艱難的時刻,全體四川人,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從而爲前線提供大量糧草。
最重要的是,一個又一個透露着稚嫩氣息的四川人,在還沒怎麼進行新兵訓練的時候,不得不踏戰場。
爲此,無數四川人,倒在了各個抗日戰場。
不得不說的是,四川人出川作戰,並不僅僅是加入川軍。
很多四川兵,都活躍在各個抗日部隊當。
甚至,因爲這些情況,還產生了一則所有人都贊同的名言:
很簡單,那是無川不成軍!
當然了,大部分四川兵,還是活躍在各支川軍隊伍當。
在無數川軍隊伍當,論在全面抗戰時期貢獻最大的一支,莫過於華夏陸軍第二十軍!
老話說得好,兄弟睨於牆,而外禦其侮。
這句話,同樣適合第20軍。
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這支部隊,經常和其他川軍作戰,並損失很大。
但是,當全面抗戰爆發後,和其他川軍一樣,第二十軍也和曾經的對手,相視一笑泯恩仇。
緊接着,他們風風火火的,加入了全面抗戰當。
可惜的是,因爲參與了常年混戰,第二十軍的實力,不得不大大減少。
等他們決定遠赴淞滬地區,從而參加淞滬會戰的時候,部隊竟然縮編成了乙種軍。
最重要的是,他們原本很沒眼看的武器裝備,更是損失了不少。
每個團當,只有可憐的四門迫擊炮。
而每個步兵連當,只有三挺輕機槍。
即使是被稱作機槍連的部隊當,也只有兩挺重機槍。
很明顯,除了這些所謂的重武器之外,剩下的,都是普通的步槍了。
但是,這種步槍,也大都很低端。
它們大都是四川出品,損壞率高,射程有特別的近。
算是軍長楊森付出了花樣努力,但全軍的所有步槍當,也只有百分之三十,是稍好一些的漢陽造步槍。
而更加精準的正式步槍,全軍幾乎沒有配備。
可想而知,第二十軍想要對付武裝到牙齒的鬼子的時候,將會多麼被動。
讓人嗚呼哀哉的是,僅僅在淞滬會戰當,第二十軍遭受到了極爲嚴重的損失。
這一戰,第二十軍陣亡三千多人,受傷七千多人,失蹤了好幾百。
也是說,第二十軍損失了大部分兵力。
非要形容一下的話,當他們撤出陣地,並移交給其他兄弟部隊的時候,全軍竟然只剩下了一個團的兵力。
一個乙種軍,經過血戰之後,竟然硬生生的被打成了一個團。
不吹不黑,這麼慘烈的戰鬥,除了川軍第20軍外,真的是沒誰了。
其實,這也充分說明,在淞滬會戰當,第二十軍的戰鬥意志,有多麼的強大!
一句話,爲了抗擊鬼子,第二十軍這是拿人命往裡填!
讓人豎起大拇指的是,第二十軍的武器裝備這麼差,但因爲戰鬥意志旺盛,戰果卻非常輝煌。
戰後,經華夏最高統帥部統計。
結果顯示,在參戰的100多個師當,第20軍所屬的第133師名列第11!
事實,正是因爲戰功卓著,在戰後,第二十軍享受到了特殊待遇。
戰後,在華夏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下,第二十軍的殘兵敗將,來到了安慶休整。
來到安慶後,經過協調,大量四川新兵,緊急調配過來。
重點在於,在華夏最高統帥部的照顧下,第二十軍的武器裝備,獲得了升級。
每一個步兵團,都增設了一個迫擊炮連。
每個步兵營內,都增設了一個重機槍連。
而每個步兵連內,都擁有了六挺捷克式輕機槍。
原本例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漢陽造步槍,在全軍當,得到了普及。
除此以外,無論是軍部、還是各個師部,都配備了負責通訊的小分隊。
雖然武器裝備獲得了極大提升,但全軍大都是有新兵組成的。
事實,連很多基層軍官,也都是最近才獲得提拔的。
其實,這些基層軍官,都是淞滬會戰後,碩果僅存的老兵。
而這些老兵,在淞滬會戰的時候,大都是普通的士兵,根本沒做過軍官。
很自然的,第二十軍想要具備一定的戰鬥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整訓。
不然的話,一旦讓其投入戰場,不吹不黑,說不定損失淞滬會戰時期還要大!
對於這些情況,因爲熟悉抗戰史,葉天再清楚不過。
在葉天的心目,第二十軍雖然增添了很多武器裝備,但還是遠不鬼子。
甚至,隨隨便便一支漢奸部隊,武器裝備也都第二十軍好。
更甚至,都這個樣了,絕大部分華夏部隊的武器裝備,都要強於第二十軍。
一個軍級單位,連一門野炮、山炮都沒有,真的是太違和了。
更何況,連迫擊炮、重機槍、輕機槍的數量,也都少得可憐。
武器裝備很差,但最讓葉天揪心的是,部隊的糧草太少。
其實,抗戰時期,連裝備最好的政府軍精銳部隊,一天也只能吃兩頓飯。
重點在於,這兩頓飯,質量很差,不能做到管飽。
還有,明天是陽曆十二月了,早已經進入了冬天。
很自然的,天氣不是一般的寒冷。
但是,第二十軍內,軍裝被褥等,還都是夏天的配置。
這其,夏天穿的草鞋,依然是這支部隊的標配。
吃不飽、穿不暖、武器裝備極差、休整還在緊張進行。
這樣,第二十軍還得隨時做好參加戰鬥的準備。
想到這些,想到明天南京保衛戰開始了,葉天非常着急。
時間緊,任務重。
葉天想着,連夜找到第二十軍。
然後,儘快趕赴南京周邊,從而參加國戰。
爲了趕時間,葉天不得不發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