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騎兵和步兵相,速度快得多。
另外,不說是進攻的散兵隊形,說行軍隊形。
在騎兵高速行軍的時候,彼此間的距離,也會拉得很開。
更何況,這兩支騎兵聯隊的兵力,達到了一千三四百人。
在形容人數多的時候,有一句行話。
人數不萬,萬看不見。
其實,這句話,形容的不過是步兵。
在葉天的心目,這兩支騎兵聯隊的鬼子,因爲兵力不少,故而從隊首到隊尾,距離肯定會很長。
考慮到這個實際情況,在部署團滅這支鬼子部隊的時候,葉天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在葉天的部署下,抗倭救國軍的第一支隊、第二支隊,全都離開了儲物空間陰曹地府區。
重點在於,死士們都佔據在附近的各個制高點,並一字排開。
而死士們的武器,是威力驚人的四聯裝高射機槍。
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四聯裝高射機槍的射速太快,爲了達到團滅這支鬼子騎兵部隊的戰術目的,葉天爲死士們準備了很多子彈。
不得不說的是,儲物空間兵工廠區,在前一段時間,給葉天送來了一個驚喜。
什麼驚喜?
很簡單,是怎麼儘可能的維持高射機槍的火力輸出。
確切的來說,是爲每一挺高射機槍,準備一個彈容量超大的子彈箱。
當然了,真要是在戰鬥的時候,每一挺高射機槍還會配備很多子彈箱。
其實,兵工廠區的大伽們之所以做出了這個改進措施,都是葉天事先指導的結果。
這些大伽們,無論是理論功底,還是實踐經驗,都很不一般。
因此,經過葉天的提示後,沒怎麼費勁,他們做出了這個精心改進措施。
這樣,死士們分散在一條長長的戰線,並居高臨下,做好了隨時開火的一切準備。
當然了,唯恐被鬼子騎兵們察覺到危險,葉天還不忘讓死士們隱蔽好。
其實,考慮到這次戰鬥的特殊性,葉天之前進行了特殊佈置。
在葉天的提前佈置下,抗倭救國軍的預備隊、見習預備隊的死士們,給這些高射機槍做好了完美的僞裝。
這還不算,第一支隊、第二支隊的死士們,在出來的時候,同樣穿了僞裝服。
這樣一來,算鬼子騎兵們刻意往死士們所在的地方觀察,也看不出什麼異常來。
非要形容一下的話,進入鬼子視線的,不過是一簇簇灌木叢、野草等。
事實,死士們剛剛到位,憑藉着絕佳的聽力,搭配居高臨下的海拔優勢,葉天察覺到了敵人的動靜。
在葉天和死士們的嚴密注視下,這兩支騎兵聯隊的前鋒部隊,也是一支偵察隊,瘋了似的向這邊衝來。
緊隨這支偵察隊之後,是這兩支騎兵聯隊的主力部隊。
和偵察隊一樣,鬼子主力部隊的行動速度也非常快。
也是,這支騎兵旅團的騎炮兵聯隊、輜重隊等後勤單位,都是這支騎兵旅團的根基。
根基一旦被毀,對它們來說,成了無根之水。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沒有了後勤補給,它們再想參加戰鬥的話,無異於癡心妄想。
更何況,騎炮兵聯隊對這支騎兵旅團來說,更是一種大殺器。
因此,察覺到騎炮兵聯隊、後勤輜重隊等單位受到了打擊,鬼子主力不敢怠慢。
這一千多鬼子不知道的是,它們的速度越快,距離死亡更進一步。
或者說是,速度越快,進入伏擊圈內的時間越短。
自動忽視打前鋒的偵察隊,坐等鬼子主力都進入包圍圈了,葉天臉色一沉。
意念一動,葉天的手裡,多了一把手槍。
這支手槍,正是葉天的大殺器——fn57手槍。
這一次,葉天用了自動槍榴彈功能。
射程2500米。
射速方面,一分鐘之內,能發射600發槍榴彈。
另外,這一次,葉天不打算使用反裝甲型槍榴彈,而是打算使用爆破型槍榴彈。
使用這種槍榴彈,殺傷半徑能做到30米。
其實,對於這支騎兵旅團的最高指揮官,也是少將井裡沙,葉天早發現了。
意識到這支騎兵旅團的主力,都已經進入了伏擊圈,葉天撇撇嘴,並面露鄙夷。
與此同時,對準井裡沙的腰部,計算好提前量之後,葉天猛然扣動了扳機。
一剎那間,一枚爆破型槍榴彈,閃電般的飛向了井裡沙。
十幾秒之後,這枚爆破型槍榴彈,成功的擊了這個大鬼子。
很自然的,井裡沙被迫變成了碎肉。
實際,井裡沙不是不警覺。
也是說,沒等被這枚爆破型槍榴彈擊,憑藉着還不錯的對危險的感知能力,它察覺到大事不妙。
下意識的,井裡沙猛回頭。
入眼處,一枚黑洞洞的東東,正在向自己極速飛來。
此情此景,意識到危險,井裡沙瞪大了雙眼,並被嚇得魂飛膽喪的。
井裡沙很想躲避,但沒有了躲避的時間和空間。
無奈之下,它不得不和這枚爆破型槍榴彈,玩了一波親密接觸。
事實,因爲爆破型槍榴彈的殺傷半徑,能做到30米。
因而,伴隨井裡沙一起死翹翹的,還有這支騎兵旅團旅團部的十幾個鬼子。
在井裡沙前後的鬼子,很輕鬆的,察覺到了最高指揮官們的倒黴。
察覺到這些,憑藉着絕佳的軍事素養,下意識的,它們想着,立刻控制戰馬,並和其它戰友拉開距離。
當然了,它們還沒忘記發起反擊。
也是,遭受到華夏部隊的打擊了,若是不反抗的話,根本不是鬼子的風格。
更何況,在這些鬼子們的心目,己方是騎兵部隊,是地位遠超鬼子陸軍的存在。
事實,算是地位差很多的鬼子陸軍,對絕大部分華夏抗日武裝來說,也都是一種極大的威脅。
一句話,一旦鬼子和華夏各抗日武裝發生戰鬥的時候,鬼子都是進攻的一方。
反觀華夏各抗日武裝,卻只能悲催的防守。
其實,這還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