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六,是給殲九配套的,也是6601研究所下屬的發動機單位最看重的一款,對他們來說,渦扇六必須成功,耗費了國家大量的經費,這個項目怎麼能失敗?
所以,爲此,他們放棄了斯貝,本來國家打算把斯貝交給他們仿製的,但是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所以才把斯貝推給了4430廠,本來以爲可以這樣就能一門心思地研製渦扇六,但是,現在的情況,卻相當不樂觀。
渦扇六,是給殲九配套的,但是現在,殲九呢?
殲九項目,並沒有下馬,但是,幾乎是全部陷入停頓狀態了。
這當然是和6611研究所有關係的,國家把殲九的研製任務,交給了6611研究所,讓他們來完成這個項目,而渦扇六,就是殲九計劃中配套的發動機,但是現在,6611研究所在幹什麼?他們在測繪,仿製生產一款更新的戰機,這款戰機和殲九的外形有些類似,但是性能指標卻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這款戰機在研製之初,就已經確定下來了,使用斯貝發動機!
沒錯,就是斯貝,如果說改型的這款戰機,使用渦扇六的話,那他們還可以放心繼續搞下去,但是現在,對方卻選擇了斯貝,一發定兩型,除了6611所的新殲,連6601所的新殲,也都確定使用斯貝,這樣的話,那渦扇六,不就沒有裝機對象了嗎?
國內的發動機研製,和國外是不同的。
國外是先預研,研製出核心機來,然後,在覈心機的基礎上進行配套,比如加個大的外涵道,就可以配給客機,加上小涵道,就可以配給戰鬥機,等等,這樣,可以有多種的型號出現。
但是國內不同,國內是先立項,決定要研製一款戰機,然後再確定它配套的發動機,這其實是違反了戰機研製的規律的,因爲發動機的研製難度,要遠遠地超過戰機的研製,這樣就會出現戰機項目進展順利,但是發動機卻跟不上進度,就這樣,整個項目就被不斷地拖累,歷史上的猛龍,就是如此。
如果不是後來三姨夫救急,猛龍能不能入役,都是未知的。
而現在,殲九眼看就要不了了之了,那渦扇六怎麼辦?這些人當然着急了,這一着急,就有人開始想辦法了。
整個新殲的推動者,並不是空軍,背後,是秦觀,所以,就需要來找秦觀,秦觀總經理,肯定是不知道己方的渦扇六,己方的發動機的性能,比斯貝要好得多,用渦扇六,肯定能夠讓新殲的整體性能有飛躍!
現在,看着秦觀總是打馬虎眼,他們不由得着急了,提出了最直接的問題,我們的渦扇六,要給新殲配套!
看着秦觀楞了一下,對方繼續說道:“秦總,斯貝發動機的推力太小了,現在才九十多千牛,根本就不能滿足新殲的需要,我們的渦扇六,現在已經足足能夠提供120千牛以上的動力了,完全可以賦予新殲強悍的動力,還是用我的吧,我們保證會完成配套任務的。”
秦觀在心中是感嘆的,是啊,如果要直接就有120千牛的發動機,那我還在這裡抱着斯貝不放幹嘛。
但是,如果我要僅僅看這幾個指標,就選擇了渦扇六配套,那我纔會做歷史的罪人啊!
秦觀的心中深知,自研發動機的不易,同時,看待問題,也學會了歷史唯物主義,用辯證的觀點來看。
比如,比較一下渦扇六和渦扇十,就可以發現,這兩款發動機,都是大推,推力接近,都是120千牛,而後面的改進型,渦扇六g,加力推力已經達到了138千牛,這就更是個可怕的數字了。
如果這些數字,都能夠實現的話,那後來的殲十,還在發愁發動機嗎?直接上渦扇六不就行了嗎?推重比低一些沒關係,只有力氣夠大,先解決有無再說唄!
結果呢?
從渦扇六到渦扇六g,一路走過來,數據不斷地提高,但是最後,在通過了傳說中的試車之後,就決定下馬了。
然後,一衆專家們出來痛心疾首,都是買辦階級的錯啊,如果不買斯貝,如果繼續把資金投在渦扇六上,渦扇六,一定會結出碩果來的,漢國的航發,也因此被耽誤了二十年啊!
只要用腦子想一想,就知道其中的問題了。
就是剛剛的說法,渦扇六這麼好,殲十還耽擱那麼多年?渦扇六下馬了,但是培養起來的研製隊伍,又開始了新型號的研製,就是渦扇十,這個項目,也是歷經坎坷,可以說,裡面滲透了整整幾代豪情勃發的航空發動機人的青春和熱血,但是,部隊寧可要繼續從熊國進口三姨夫,也不願意要配渦扇十,尤其是單發的殲十,那是說什麼都不敢用的。
(華雄沒有貶低誰的意思,航空發動機,就是整個工業的桂冠,其中研製難度相當大,技術問題相當多,成熟起來不容易,連鷹國的f100系列,初期都發生那麼多的問題,更不用說我們了,這些年,漢國發動機方面的進展,也是多少航發人的辛苦換來的。)
而現在,秦觀敢用這樣的航發來給新殲配套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這樣啊。”秦觀說道:“的確是我疏忽了,應該搞一個競爭機制,這樣大家才能夠共同發展進步,沒有競爭,那是沒有昂揚向上的鬥志的。”
聽到秦觀的話,對方臉上一喜,這麼說,渦扇六就是還有戲唄?
“我們仿製的斯貝,已經通過了150小時的長久地面試車,咱們的渦扇六呢?是不是也該進行這個長久試車實驗了?”秦觀說道:“兩種發動機競爭一下嘛,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