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西夏布局

連綿不絕的營盤把鎮戎軍包圍在裡面,護城河早已被填平,便是城牆都被拋石機砸塌了許多地方。最好的全本小說網站

二十日的圍攻,讓城牆上染滿了血跡。

許多次,西夏將士都已經登上城頭,卻被頑強的西軍打了下來。

西北地勢險峻,城池多建在險要處,北宋和西夏都不缺攻城器械,但是很多城池的地勢都讓攻城器械無法施展,只要守軍有所準備,以一敵十都很容易。

政和五年劉仲武和王厚率兵十萬攻打臧底河城,城內守軍不會超過一萬人,最後大軍傷亡接近一半,還是沒有攻下。

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北宋和西夏才搶着在險要處修建城堡。一個釘子紮在險要的地方,對方想要拔出來就要費大力氣,還會磨破手指。這是放對方的血的辦法,幾十年來兩國都在這樣幹,誰也奈何不了誰。因爲剛剛拔了一個釘子,對方就會馬上再釘下去一個。除非一次把對方打殘,不然雙方的戰鬥就是互相拔釘子。

這十幾年童貫用兵很猛,一口氣拔了西夏不少釘子,但是十指也都磨破了。不知不覺間,西軍的血也留了一半。

不過這次輪到西夏兵馬拔釘子了,二十萬大軍打到鎮戎軍下時,已經只剩十五萬了,斬首不過萬人。

雖然察哥知道這一萬人都是種家軍的老兵,但是察哥還是心如滴血,戰果僅僅是十餘座城堡和懷德軍一座城池。察哥也知道攻取這些城堡得不償失,但是他沒有選擇,這些城堡都卡在險要地方,能繞過去的地方都是羊腸小道。

二十萬大軍走羊腸小道,繞過去只會比強攻花費更多的時間。

西夏想要奪取陝西六路,甚至打進中原。搶的就是時間,只有趁中原大亂。他們纔有機會奪取更多的地方。不然漢人騰出手來,就會給他們狠狠的一擊。

爲了搶時間,察哥憑着兵力優勢,一路碾壓,不計傷亡,強攻沿途城堡,打到了鎮戎軍。

李乾順那一路則要快了很多,一者西安州有人歸降,二者老種經略相公沒有那麼多兵力部署所有城堡。

政和六年,察哥領人破种師道所築的靖夏城。城破後把城中種家軍屠戮一空,讓種家軍大傷元氣。

兵力不足的老種選擇了部署懷德軍、鎮戎軍、德順軍,不然光是憑着沿途的堡寨,就能狠狠的放西夏兩路大軍的血。

打到鎮戎軍時,察哥曾經派人到城下,勸降劉仲武,但是卻被劉仲武拒絕了。察哥無奈,只好揮動兵馬圍攻鎮戎軍。

察哥沒把劉仲武放在眼裡,他畏懼的只有劉法、老種兩人。劉法死後。就只剩老種了。但是很快他就發現,給劉仲武一座堅城,他也很難打敗劉仲武。他比劉仲武強的只是野戰能力,但是劉仲武很明顯不會給他野戰的機會。

劉仲武不出戰。他只能攻城。

鎮戎軍有護城河,而且很深,他想挖地道,挖塌城牆。顯然是做不到。只能填平護城河,製造攻城器械強攻。

製造攻城器械需要木材,但是工匠告訴他二十里內的樹木都被砍光了。

劉仲武到的鎮戎軍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砍城外的樹木。燒不掉的就推進葫蘆河,不用管他們會漂到哪裡,只會往東南漂,絕對漂不到西夏人手裡。

陝西六路大修城堡,原本所剩的樹木就不多,被兩萬人瘋狂的砍過去。等到察哥打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把葫蘆河兩岸二十里的樹木砍光了。其他方向大的林子也燒了不少,再遠的林子他們沒去燒,但是想要從十幾裡外運木柴過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察哥聽到這個情況,險些吐血。

有番將建議他拆附近百姓的屋子,察哥沒這麼幹。

他們這次不是準備搶一把就走,而是要把陝西六路變成他們的國土,精通漢人文化的察哥也知道要盡力收買民心。如果把他們的屋子全拆了,不用多久陝西六路就會都知道。到時漢人都會拼死抵抗,就像前面的種家軍一樣。西夏沒有那麼多人和漢人拼。

察哥命令將士們護送工匠去最近的林子,製造攻城器械運過來。

花了一天時間,從十幾裡外,運了第一批攻城起來時,他們碰到石油了。

石油這個名字是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第一次運用。但是石油的發現和運用卻是很早的事情了,而且西北不少地方都有石油涌出。西軍和西夏兵馬在守城時,都會使用石油燒燬攻城器械,因此使得攻城更加困難。

簡單的雲梯搭上去,西軍是不會用石油的,因爲城中的石油也是有限的。而且三萬西軍守城,如果被雲梯攻破的話,那對西軍絕對是奇恥大辱。

察哥騙不出西軍的石油,僅靠雲梯傷亡了數千人,一個人都沒登上城頭。察哥只能咬牙把製造的大型攻城器械用出來,然後西軍就用拋石機把一罐罐石油砸在攻城器械上,然後一支火箭就可以讓工匠費了許多功夫打造的大型攻城器械化爲灰燼。

不過三日,十幾裡外的林子就砍光了,製造的大型攻城器械全部被燒掉。工匠只能到更遠的地方砍伐樹木,一批木材需要半天才能送過來。

察哥也不敢再讓工匠製造大型器械了,不然大軍就要在城下看着工匠費心費力的結果變成一堆堆灰燼,然後只能在城外乾等。

圍城第五日,西夏兵馬纔開始前仆後繼的攻堅戰,沒有什麼高明的攻城器械,就是簡單的雲梯。

一架架簡單的雲梯搭在城牆上,西夏人悍不畏死的往上爬。西軍則用早已備好的礌石砸着下面的西夏人,礌石用完就用推杆把雲梯推倒。僥倖攀上城頭的,等待他們的則是居高臨下的刀槍。

西夏人又花了幾日功夫在城外堆了一座土山,比城頭還要高些,弓箭手在上面俯射城頭的人,但是西軍的弓弩比西夏人的弓弩射程更遠,高出城頭幾尺的土山還射不過西軍。

察哥只能命令手下的人。繼續堆高土山,但是土山越高,體積也就越大,想要堆高就更加難。

攻城二十日,西夏大軍折損了八萬人。

中間察哥又派人招降過劉仲武,許諾的官位又高了一些,但是劉仲武不爲所動,還一箭射殺了察哥的使者。

不是察哥不想親自去招降劉仲武,而是劉仲武的射術高明,他還有個兒子劉錡射術更加高明。劉錡的箭術在西夏都是多有傳聞。這些日子被劉錡射殺的西夏將士足有數百,察哥不想他也成爲其中之一。

一次宴飲,衆人要看劉錡射術。劉錡便讓人掛了一直水壺,先射一箭,拔出來以後水就從箭洞中不斷流出。劉錡再射一箭,當即堵住前一箭留下的洞,水也不再流出。

其實察哥也知道打到半途,西軍和西夏兵馬都不敢投降。

前些年劉法打夏仁多泉城,打了十幾日。西夏守軍等不到援兵,便開城出降,結果劉法下令屠殺了城中投降的守兵。然後西夏打下靖夏城後,也把城中守軍屠殺一空。

這兩戰過後。再沒人敢投降了。

招降不成,察哥只能繼續圍攻鎮戎軍,鎮戎軍可以繞開,但是鎮戎軍裡有過萬的西軍精銳。察哥不敢把他們留在身後去攻打渭州。

而且另一路也沒有打下德順軍,察哥與李乾順商量後,決定兩路都不計代價的攻城。

德順軍和鎮戎軍的兵馬有一半是種家軍。其餘則是從江南退回來的西軍兵馬。

他們原本是想趁着西軍大半都在江南,搶先滅了種家軍,沒想到西軍一個個拼了命的往回趕,居然搶在他們圍城前回來了。西夏確認中原大亂後,就火速集結兵馬,他們集結兵馬的速度也很快,一句中原改朝換代,各個部落馬上就會集合起所有男丁。四十萬大軍只是靜塞、西壽寶泰、卓啅和南三個軍司,加上興慶府、靈州的兵馬,總計不過二十五萬,剩下的十五萬都是附近部落自發組織起來的兵馬。

隨着西夏人口逐漸增多,早已不是開國初的全民皆兵,各個部落都有大量的空丁,李乾順只是許了重賞,便讓所有人都拿起了武器。

即使這四十萬人打光,西夏也還可以組織起四十萬大軍。但是鎮戎軍和德順軍卻是老種的所有家底了,只要打光種家軍,只剩下一個老種也就沒用了。老種用兵厲害,但若一個人上陣,幾個西夏勇士就能砍下他的頭顱了。

西夏還有另一路二十萬兵馬在洪州集結,由西夏濮王仁忠率領,不過由於橫山被北宋所奪,地勢更加險要。所以仁忠一直在試圖收買環慶路和鄜延路的將官,以求得一個突破口,進入陝西。

前些日子仁忠傳來消息,環慶路經略使薛嗣昌已經答應投靠西夏。

仁忠原本想馬上揮兵進入陝西,三路合圍涇原路,但是察哥想到大梁太子要帶着兵馬來增援西軍,便讓仁忠緩一緩,等大梁太子來了渭州,然後再兵出環慶路,三路兵馬合圍涇原路。到時不光要捉住老種,還要捉住大梁太子。

他沒考慮會吃不下大梁兵馬,西夏細作已經打探清楚了,大梁就是京東一個叫梁山的地方的一夥草寇抓住了趙佶和滿朝文武,然後騙了東京,滅了宋朝。堂堂西夏大軍不可能打不過一夥草寇,還是以六十萬大軍合圍十萬草寇。

說來趙佶也是活該,居然挖一個地道去私會一個青樓女子。那不是地道,那是給宋朝挖的墳墓啊。

前幾日,遼國耶律大石也傳來消息,大遼皇帝親征,結果被大梁的火器打敗了,死傷幾千人,然後皇帝就退兵了,耶律大石還讓他們小心大梁的火器。

察哥早就知道遼國沒落了,前些年阻卜叛亂,遼國用了八年時間才平息下來,西夏還曾派兵援助。這些年女真人、渤海人的叛亂更是讓遼國疲於奔命。察哥聽說遼國也是皇帝親征後,就對遼國不抱任何希望了。護步達岡一戰,七十萬大軍敗給兩萬女真人。有這樣的皇帝掣肘,耶律大石等人就是有再大的本事,恐怕也施展不開。

宋朝的火器察哥並不陌生。有一些威力,但是也不足以影響戰局。大梁一夥草寇肯定製造不了火器,無非就是搶了一些宋朝的火器。遼國與宋朝百年沒有打仗,將士們都沒見過宋朝火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罷了。或許有火器打到遼國皇帝附近,把遼國皇帝嚇回去了。

西夏的將士卻是見多了宋朝火器了,何懼之有。

三路大軍殲滅了種家軍和大梁兵馬,剩下鄜延路和永興路的西軍便不足爲慮了。沒了陝西六路,整個中原就彷彿沒了衣服的女子一般,再無遮擋。

西夏無力侵佔中原。但是可以和遼國強取燕雲十六州一樣,先侵佔陝西六路,然後再威逼中原的梁山草寇貢奉一些金銀來發展。如果能活捉到大梁太子的話,或許還可以讓大梁成爲西夏的傀儡。

即使不能控制大梁,西夏也可以埋頭髮展。有了陝西六路的大量人口,一個党項男人可以娶十個漢人女子,二十年後党項人就可以組建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那時就可以攻佔中原了。

爭鬥了十幾年的种師道和察哥這次布的局都很大,就看誰的牙口更好了。

夕陽如血。城牆下的土地也早已被血浸透,紅的發黑。

一些野狗盤桓在戰場周圍,抽冷子叼一個殘肢斷臂就跑。

趙佶屬狗,因此禁止全國屠狗。這幾年苛捐雜稅又嚴重,百姓也無力養許多狗,因此製造了許多野狗。

野狗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山林間和野獸爭奪食物的難度很大。所以他們嗅着血腥味來了。

雖然開戰後,察哥就讓士兵撲殺戰場周圍的野狗,但是總有餓的兩眼血紅的狗不肯散去。

它們似乎比西夏人更懂得游擊戰。騎兵一來,野狗就往山林鑽,騎兵一走,野狗就出來了。

這也是西夏開國國主李元昊的戰書,抽冷子搶宋國一些財物人口,宋軍來了,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

現在野狗和他們的先輩用的招數一樣,他們才知道這種招數有多麼的無恥。

很多西夏士卒忍不住對野狗大喊,有種就堂堂正正的決戰。但是野狗居然和他們不是同宗,聽不懂他們說什麼。或者聽懂了,但是它們也學李元昊一樣,無恥的繼續着自己的戰術。

開始西夏人還義憤填膺,不想讓野狗叼走同袍的肢體。但是攻城十餘日後,便沒人再有力氣去和野狗爭鬥了。

打完懷德軍剩下的十五萬人,又折損了八萬人,其中有一些是受了傷,送到後方去了。剩下的人也早沒了銳氣,腳底下發暈,誰還有力氣去和野狗鬥。所有的人都爬過雲梯了,他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他們要站在這裡,看着同袍不斷的摔下城。

打到現在,不少將士都有了怨言。西夏建國以來,就沒有圍城超過二十日。守軍沒有準備,他們就能打下城池。守軍有準備,圍十幾日,援兵也就來了。他們就帶着劫掠的東西跑了。但是現在,強攻了二十多日,敵人沒有援兵來,但是他們也打不下城池,只能每天看着部落的親族摔下城池。

如果不是察哥許諾打下城池後,讓他們自由劫掠,恐怕這些將士會拒絕再打城池。

察哥帶着幾個番將站在城外裡許的地方觀陣,看着一士兵衝上去,變成屍體,或者摔在城下哀嚎,然後另一波士兵繼續他們未完成的任務。

天色已經開始發暗,能否破城就看這一波士兵了。

一個番將指着一段城牆,喊道:“上去了”

察哥聞聲望過去,果然有一個士兵攀上了城頭,而且眨眼間就砍翻了好幾個人。好樣的,後面又上去一人。

那個番人很猛,無論背後上去多少人,他都頂在第一線。

沒了西軍的阻攔,城下的西夏兵馬很快便從那具雲梯上爬上去幾十人,佔據了一小塊城頭。

察哥看破城在即,不由喜道:“去詢問一下第一個上城的叫什麼名字賞百金,駝一百、羊一千。加緊攻城,今日就要破城。”

親兵一聲不吭向指揮攻城的將軍跑去。

“不,我親自去指揮。”

親兵剛走,一向寵辱不驚的察哥就改變了主意,大步往城下走去。

幾個大將也都慌忙跟上。

察哥剛走了幾步,就見城頭出現了變化,一個西軍將領揮刀迎住了領頭的番人,沒有幾合就把那人砍翻在地,然後便是虎入羊羣了,其他西軍也趁機猛攻。

察哥走到陣前時,城頭上的幾十人已經被殺光了。

親兵剛剛問到第一個上城的勇士姓名,但是勇士已經沒了,不由一臉爲難的看着察哥。

“收兵吧,明日全軍休整,準備迎戰梁山兵馬。”

察哥扔下一句話,轉身就走。至於剛纔的賞賜,顯然會打個折扣,前幾日登上城頭的也不少,不能厚此薄彼。。。

第一百零八章 鐵打的武松第二百五十八章 兵逼東平第十九章 入夥梁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禮用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方臘被俘第八十五章 項充李袞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征日本(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三百零八章 小種經略相公第四百二十六章 伶俐燕青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三百八十章 西夏一品堂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局勢第九十六章 第一次交鋒第六十七章 青州三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奸猾高俅第四百四十三章 盧俊義招降第五十九章 小七發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卷天書第六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主沉浮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子宮第二百七十四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史文恭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前軍第六章 阮氏三雄(中)第二十四章 空城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處死宋清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局勢第三百一十七章 童貫新朝第二百三十二章 猛虎下山第四百零二章 賞移口第三百三十章 大梁數字第三十一章 祝彪逼婚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主沉浮第四十章 淫婦毒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取雄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二百六十六章 八人四對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貴傳奇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廉招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猛將如雲第四百四十四章 西夏亡第十六章 祝家黑店(上)第二百零六章 道童李逵第三百六十一章 日行千里第二百六十六章 八人四對第四十五章 樊樓花酒(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梁長公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晁氏天下(大結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晁勇回京第五百一十四章 第一起空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急先鋒對霹靂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搶錢票號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家票號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沖對關勝第四百三十章 仁多保忠第十八章 論生辰綱第三百零七章 爲了漢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冥頑不靈(爲盟主“王子泰”加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步一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一百八十四章 高衙內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俅領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尚武之風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六十七章 青州三山第三百八十章 西夏一品堂第五章 阮氏三雄(上)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鐵塔跳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安分的宋江第三十六章 梁山整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有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沒羽箭張清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仁愛第三章 鄆城括田第一百九十六章 史文恭第八十章 小七鬥張順第二十二章 官兵捉拿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四百三十七章 部落危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樑國夜宴第四百二十四章 兇悍百姓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三百零一章 後宮選妃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梁陣容第二百零四章 吳用兵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張清落敗第三百三十一章 邸報小報第四百八十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野狐嶺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東京民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百無一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未來太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溝河
第一百零八章 鐵打的武松第二百五十八章 兵逼東平第十九章 入夥梁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禮用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方臘被俘第八十五章 項充李袞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征日本(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三百零八章 小種經略相公第四百二十六章 伶俐燕青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三百八十章 西夏一品堂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局勢第九十六章 第一次交鋒第六十七章 青州三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奸猾高俅第四百四十三章 盧俊義招降第五十九章 小七發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卷天書第六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主沉浮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子宮第二百七十四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史文恭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前軍第六章 阮氏三雄(中)第二十四章 空城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處死宋清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局勢第三百一十七章 童貫新朝第二百三十二章 猛虎下山第四百零二章 賞移口第三百三十章 大梁數字第三十一章 祝彪逼婚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主沉浮第四十章 淫婦毒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取雄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二百六十六章 八人四對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貴傳奇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廉招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猛將如雲第四百四十四章 西夏亡第十六章 祝家黑店(上)第二百零六章 道童李逵第三百六十一章 日行千里第二百六十六章 八人四對第四十五章 樊樓花酒(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梁長公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晁氏天下(大結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晁勇回京第五百一十四章 第一起空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急先鋒對霹靂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搶錢票號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家票號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沖對關勝第四百三十章 仁多保忠第十八章 論生辰綱第三百零七章 爲了漢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冥頑不靈(爲盟主“王子泰”加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步一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一百八十四章 高衙內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俅領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尚武之風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六十七章 青州三山第三百八十章 西夏一品堂第五章 阮氏三雄(上)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鐵塔跳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安分的宋江第三十六章 梁山整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有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沒羽箭張清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仁愛第三章 鄆城括田第一百九十六章 史文恭第八十章 小七鬥張順第二十二章 官兵捉拿第二百一十二章 忠僕燕青第四百三十七章 部落危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樑國夜宴第四百二十四章 兇悍百姓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三百零一章 後宮選妃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梁陣容第二百零四章 吳用兵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張清落敗第三百三十一章 邸報小報第四百八十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野狐嶺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東京民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百無一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未來太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