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數字不會騙人

總計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總計520個人自殺。

按照這個數據來看,平均每個月,藍湖市的自殺人數都到了24.7人。按十萬人/每年來計算,便是平均每十萬人每年自殺人數約爲15.6。

這個數字,遠遠超出全球平均的12.6。

雖說這種統計,不同的城市肯定有高有低,但那些自殺率高的地區和城市,都是有明確原因的啊,不是環境因素便是經濟因素,又或者文化因素。

並且,那些地方是自始至終一直都這麼高,很穩定。

藍湖市這裡,卻是最近幾年來自殺人數才陡然增加的。

任憑馮國柱想破了腦袋,也想不起來最近幾年能有什麼因素造成了這種現象。

思考了片刻,毫無所得,他搖搖頭,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面前的着寫案子上。

他並沒有指揮手下與自己一同來分析這些案件。因爲他所篩選的標準較爲唯心,無法清晰的做出定義,便只能自己親自上手了。

幸好這種篩選並不複雜,否則五百多個自殺案,一年時間都分析不完。

這些卷宗通常很厚。裡面有背景調查、案發現場圖片及分析報告、走訪調查等等,好幾十頁。但他所關注的,僅有粗略的死者身份背景及自殺動機調查幾個關鍵點,其餘的地方連看都不會看。

“年齡,17,早戀……受到老師、家長的共同阻撓,且家庭不睦,其父有家暴傾向,經濟條件較差。動機爲與男友相約殉情,從高架橋上跳下自殺身亡……”

看着照片中那兩具血肉模糊的屍體,以及兩名死者生前清秀內向的照片,馮國柱心中唏噓。

這算是十分明確的、沒有絲毫疑義的自殺案件。

他翻過了這個案子,將其排除。

其後一個,是一名中年男子。家庭和睦,孩子孝順,且經濟條件較好。但他不幸罹患癌症,還是最爲險惡、痛苦,預後最差的胰腺癌。

查出癌症之後,他組織了一次家庭旅行,帶着妻子孩子,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到處遊玩。之後,不等出現症狀,便留下遺書,在某個山旮旯裡找了一棵樹,自縊身亡。

這也是件十分明確的,無需再做任何調查的自殺案件。

這種極爲明確的案件,馮國柱只需要幾分鐘時間便能將其排除。兩個小時而已,他便看了足足二十餘個案件,進度飛快。

在看到第二十九個自殺案時,他發現了第一個自殺動機不明的案子。

死者是一名中學體育老師。他於某個夜晚服下過量藥物自殺身亡。

死者購買藥物的記錄、視頻影像俱都齊全。死亡現場沒有查出第二人的痕跡。藥瓶、水杯上俱都查出了死者的新鮮指紋,死亡原因明確爲藥物過量致死。

這是一件鐵板釘釘,證據鏈條齊全的自殺案。

自殺動機那裡的描述,是“職稱評選失敗,未能獲得更好待遇”。

但……

死者家境那裡卻描述患者經濟條件較好。臨死之時,他還握有價值上百萬的股票。他的座駕是一輛大型SUV,家裡有一套市中心的大平層,平時喜好旅遊、健身、足球、自駕、燒烤、釣魚等,愛好廣泛。

死者畢業於某名牌大學體育科學專業,畢業後放棄進入某大型人體科學研究機構的機會,甘願回到藍湖市這個中小型城市某普普通通的中學擔任體育老師,爲的就是能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畢竟,體育老師是生病概率最高的,有事無法上課概率最高的,是吧?

如此,一旦“生病”,“有事”,他便連學校都不用去,別的學科的老師不僅代替自己上課,還對於自己的配合連連感謝,自己也恰好開車出去浪,三全其美。

這樣一個沉迷在自己興趣愛好之中,只將職業當做一個社會身份的人,會因爲“職稱評選失敗”,便服藥自殺?

怎麼看怎麼不合理。

但,經過當時治安員們的嚴格排查,這個看似荒誕的事件,卻是他近期以來唯一遭遇的“挫折”。

他自殺的原因只可能是因爲這件事。不然還能因爲什麼?

總不會是因爲自殺前五天,開車與人輕微剮蹭了吧?也不會是因爲買菸的時候老闆賣給了他一盒假煙吧?

馮國柱若有所思。他將這個案子單獨拿了出來,放到了一個單獨的文件夾裡。

之後他繼續看了下去。

又看了三個正常的自殺案子,又一起案件進入了他的視線。

這次的死者是一名公司白領。在受到上級訓斥後,轉身從窗戶一躍而下結束了生命。

這起案子裡自殺動機似乎較爲明確。畢竟剛剛受了上級訓斥是吧?以及,公司普通職員的薪水不高,且這名死者家庭條件也不好,生活壓力也比較大。

他的自殺動機看起來很合理。

但,公司職員們普遍表示,該上級爲人面冷心熱,十分照顧下屬。死者自殺之前不久,該上級還力推要提拔死者,那個時候升職公告都已經公示了,再沒多久就要走馬上任。

且,當時上級訓斥的事件,確確實實是死者犯了錯誤。

以及,死者平時爲人和善,絲毫沒有極端的跡象。

據治安員調查,死者家庭條件雖然不好,但其父大病已經初愈,已經看到了康復的曙光。妹妹大學也馬上畢業,且拿到了某大型公司的offer,很快便能獨立自主。

正是一切向好,苦難馬上就要過去的時候,只因爲提拔了自己的老上級的一頓訓斥,原因還確實是因爲自己做錯了事,便自殺?

這說不過去吧。

他的自殺還牽連到老上級被迫辭職,不得不離開了奉獻了幾十年的崗位,牽連到老父,讓老父再次一病不起,還讓妹妹患上了抑鬱症,不得不放棄了寶貴的工作機會。

馮國柱將這個案子也單獨拿了出來。

他的篩選標準便是這樣。凡是讓他感覺自殺動機不合理的案子便會被他拿出來。

如此,在日常工作之餘,他將所有閒暇時間都放到了這件事情上面。足足一個月,他總算是完成了對於這五百多件案子的篩查。

在這其中,總計有82個自殺案件被他篩選了出來。

馮國柱將這21個月以來的自殺總人數,也即520,減去這82個案子之後,得到了438這個數字。

再用438這個數字,來計算藍湖市的每十萬人/每年自殺人數,他得到了13.2這個數字。

他的瞳孔驟然縮緊。

平均每年每十萬人自殺13.2人,這個數字,僅僅只比全球平均數的12.6,高出了0.6人,僅僅4.76%。

這還未排除一些模棱兩可的案子。那些案子,自殺動機要說合理,勉強也能算是。但總歸不那麼有說服力的樣子。

這種模棱兩可的案子有24件。就算只取其一半,也即只取12件,再加上之前被篩選出來的82件,這就是94件了。

如果總計排除94件的話,那麼,藍湖市平均每年每十萬人自殺人數,就只有12.8人了。

這個數字,只比全球平均的12.6人高了0.2人,只高了1.59%。

而,未去除這些人之時,15.6這個數字,比12.6這個數字高出了足足23.81%。

數字不會騙人。那麼這些數字意味着什麼?

這豈不是意味着,去除掉那些明顯不合常理的自殺案件之後,藍湖市的自殺率明明與全球平均數較爲吻合,其實根本不算高?

但如果加上這些明顯不合常理的自殺案件,藍湖市的自殺率就高出太多了。

那麼,那些明顯不合常理的自殺案,真的……是自殺嗎?

還是,他們的自殺背後另有原因?

會不會,這些自殺案件之中,那些所謂的自殺動機,是否都是強按上去的?

畢竟,一個人自殺了,總得有原因吧?在“必須要有原因”的前提之下,這些僅有的可能是原因的事情,便成爲了自殺的原因。

如此,才造就了這種不合常理的局面。

在這些自殺案件之中,還有一個較爲特殊的存在,那便是張璐自殺案。

其餘的不合常理的案子,如果硬要找一個原因,那還勉強能在自殺之前的生活之中找到那麼一兩件不如意的事情。譬如和兒子吵架,譬如上司訓斥之類。

唯有張璐自殺案,是真真正正的一點原因都找不到。不管從哪兒看,這個年輕女孩都太幸福了,人生太完美了。

當初正是因爲張璐自殺案,自己纔有了深入調查的想法,並最終將這些案子篩選了出來。

馮國柱隱約嗅到了一點陰謀的氣息。他彷彿感覺到在這些事件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大手,在己方尚未察覺到的地方,陰謀操弄着一些鬼蜮伎倆。

他感覺到,這次事件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如果自己的猜測爲真,這些明顯不合常理的自殺案背後真的有什麼因素,或者存在在操弄,那麼這是多大的案子?

涉及到上百人的生命!涉及到上百個家庭的命運!

一旦事情曝光,恐怕會震驚全球!

他額頭冒出了一點冷汗。

他沒有再遲疑,而是拿起自己這段時間的發現,直接來到上級辦公室,將其拍在了上級面前。

上級神色陰晴不定。良久,他才緩緩道:“老馮,你是老刑事了。你明確告訴我,你是認爲,這些數字背後隱藏着某個大型犯罪組織,是這個犯罪組織操弄了這一切,製造了這些自殺案?這些自殺案,其實都是他殺,是刑事案?”

“是。領導,我上學時候成績雖然一般,但也知道,數字不會騙人!”

上級緩緩道:“數字確實不會騙人。但……相同的數字,卻有不同的解讀方法。你如何確保你的解讀便是正確的?”

馮國柱臉一黑:“這不是明擺着?除了這種可能性外,還能有什麼可能?”

“那,爲什麼上百件案子,那麼多人去查,都沒有發現一點蛛絲馬跡?什麼樣的犯罪組織,才能連續作案上百起,不留一點紕漏?”

這確實是一個無法解釋的點。

當初的張璐自殺案,馮國柱便連續調查了許久,但無論如何都沒找到刑事犯罪的跡象。

“有沒有可能,這只是一種巧合?”

上級的語氣像是在詢問馮國柱,但更像是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數字確實挺契合的,挺巧的。但沒有刑事犯罪跡象,也是實打實的。只因爲一些數字層面的分析,便重啓這上百件案子的調查?這……合理麼?”

馮國柱心中不服,但他仍舊只能承認,這不合理。

“無論如何,這總歸是預示了一種可能性吧?這種可能性,我們要不要查一查?”

“要查,但不是你想的那種查。”

上級說出了自己的決斷:“你聯繫社會和心理科學院那邊,找一些公共心理學家和自殺心理學家,來我們藍湖市做一個社會學調查吧,看看咱們藍湖市的人,究竟是因爲什麼原因,才這麼容易就情緒崩潰,做出不合理的舉動。”

上級的意思,明顯還是不認爲這裡面有刑事犯罪的可能。他認爲這裡面可能有不正常的地方,但應該是屬於公共心理學層面的東西。

譬如,一些地區有源遠流長的自殺文化,當遭受了巨大的恥辱,或者犯了巨大的錯誤,便有以死謝罪的傳統。又或者爲了表決心,爲了洗刷冤屈,也會以死明志。

又或者當察覺到自身對於社會、對於家庭已經沒有任何貢獻,反而是一種拖累之後,一些經濟落後地區的老人也會選擇自殺。

有時候社會文化對個人的束縛過大,導致人們心理壓力太大,便也很容易崩潰,經常會因爲一點小事,一時衝動便結束生命。

種種種種,原因不勝枚舉,但大概都可以從社會心理學方面找到答案。其最直接的原因,也無外乎文化、經濟、環境這幾類。

藍湖市自殺率過高,有相當比例的“不合理自殺”案例,說不定也是這方面的原因呢?

會不會是近期以來城市經濟增速放緩,物價升高卻未停下腳步,因爲經濟壓力過大才導致了自殺率提升?

第233章 探訪第245章 加速第385章 篩選第132章 收復失地第190章 暴雨第126章 生命旅程第58章 神國(求追讀求票票)第136章 終極方法第308章 少了一個第113章 殺人手法第325章 一切都是宿命第233章 探訪第400章 新生第103章 噴泉第132章 收復失地第81章 消失第206章 籌備第349章 下套第218章 幸運值第54章 聖堂(第二更求追讀)第64章 混血第245章 加速第158章 倖存者偏差第51章 家神第407章 連根拔起第24章 殺鴨第87章 執念第183章 思維定勢第279章 變異第343章 飛天意麪第94章 秘密第242章 復活第205章 概率第392章 封建迷信第131章 杏仁核與海馬體第133章 輻射第379章 陷阱第162章 排除法第273章 精神污染第1章 你來地球有什麼目的?第374章 夢境第343章 飛天意麪第266章 戀物癖第305章 前所未有祈求大家的幫助第195章 帝王第383章 策劃第393章 勾魂第161章 測不準原理第47章 鐵證(求追讀)第217章 神異之事第293章 沉澱第255章 心癮第201章 全部殺死第351章 木雕,草人,沙畫第109章 發育不良第293章 沉澱第262章 轉讓第203章 龐加萊迴歸第115章 環節第258章 希望第223章 課外實踐第392章 封建迷信第259章 同歸於盡第324章 專業第252章 你也知道?第41章 山火第342章 抑鬱第42章 水火不容第170章 滑坡第83章 死亡率第277章 搜山第91章 靈符第99章 又死了第409章 私人行爲第91章 靈符第300章 懷疑一切第50章 人生際遇(求追讀)關於後續更新第81章 消失第263章 BUG第234章 活祭第129章 試驗第112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403章 城市熱度第75章 絕密任務(八更求訂閱!!!6/8)第275章 血淚第190章 暴雨第320章 宿命 幸福第154章 集體電場第388章 腦花第250章 災難第324章 專業第104章 翻新第394章 陽謀第69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執念第313章 窺視第53章 失蹤(求追讀)第232章 大里文化
第233章 探訪第245章 加速第385章 篩選第132章 收復失地第190章 暴雨第126章 生命旅程第58章 神國(求追讀求票票)第136章 終極方法第308章 少了一個第113章 殺人手法第325章 一切都是宿命第233章 探訪第400章 新生第103章 噴泉第132章 收復失地第81章 消失第206章 籌備第349章 下套第218章 幸運值第54章 聖堂(第二更求追讀)第64章 混血第245章 加速第158章 倖存者偏差第51章 家神第407章 連根拔起第24章 殺鴨第87章 執念第183章 思維定勢第279章 變異第343章 飛天意麪第94章 秘密第242章 復活第205章 概率第392章 封建迷信第131章 杏仁核與海馬體第133章 輻射第379章 陷阱第162章 排除法第273章 精神污染第1章 你來地球有什麼目的?第374章 夢境第343章 飛天意麪第266章 戀物癖第305章 前所未有祈求大家的幫助第195章 帝王第383章 策劃第393章 勾魂第161章 測不準原理第47章 鐵證(求追讀)第217章 神異之事第293章 沉澱第255章 心癮第201章 全部殺死第351章 木雕,草人,沙畫第109章 發育不良第293章 沉澱第262章 轉讓第203章 龐加萊迴歸第115章 環節第258章 希望第223章 課外實踐第392章 封建迷信第259章 同歸於盡第324章 專業第252章 你也知道?第41章 山火第342章 抑鬱第42章 水火不容第170章 滑坡第83章 死亡率第277章 搜山第91章 靈符第99章 又死了第409章 私人行爲第91章 靈符第300章 懷疑一切第50章 人生際遇(求追讀)關於後續更新第81章 消失第263章 BUG第234章 活祭第129章 試驗第112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403章 城市熱度第75章 絕密任務(八更求訂閱!!!6/8)第275章 血淚第190章 暴雨第320章 宿命 幸福第154章 集體電場第388章 腦花第250章 災難第324章 專業第104章 翻新第394章 陽謀第69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執念第313章 窺視第53章 失蹤(求追讀)第232章 大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