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

《孔雀東南飛》一事,伴隨着高鳴、秦固等人的“自首”,而告一段落,雖然他們的具體處罰,還有待刑部審理,不過對大局已經沒什麼影響。

最終的結果,無疑是白圖大獲全勝……

不僅廬江郡上下喜迎行政,而且面對封建禮法,白圖也依舊“氣焰囂張”,同時令孔融的“仁者愛人”之說,也在民間攻城略地。

王朗之子王肅,也開始嶄露頭角,算是新生代的經學大家……

焦青經此一事後,被提拔爲新的廬江太守府主簿——有鑑於廬江太守陸康,並沒有實際到任,焦青的權值相當之大。

當然,之前焦青只是一個小吏,即使有些聰穎,也未必能一下子適應這位子。

不過沒關係,周瑜還沒有離開,這期間焦青不僅可以向他請教,而且暫時廬江的軍政,會是周瑜負責。

高氏、焦氏的那些人,白圖並沒有對刑部多說什麼,按律辦案便是……

之前對待許氏尚且如此,這些人的罪行,可遠不如許貢重。

雖說不少人都認爲,那次對許氏的處罰過輕,甚至除了有切實參與的長子之外,連許貢的寡妻幼子都沒有牽連……但是白圖並沒有爲這決定後悔。

不久前白圖遇刺,被歹人追逐到淠河河畔的時候,曾被幾名不是很友好的神箭手,協助掩護退至對岸。

對於那幾位的身份,到現在白圖也不得而知,顯然對方也沒有來投奔的意思,不過……白圖卻已經有幾分猜測。

因爲在那幾支“驅逐”他過河的箭上,捕風衛發現了線索——官府形制、專門給戰甲之弓加載的箭。

那幾位神射手,不僅箭法卓絕,而且十分出箭時神出鬼沒,似乎長於刺殺之道,故而並不使用純粹的激光箭。

而這種形制的漢軍制式箭,在江東已經很久不用,車騎將軍府都是採用新工藝,而且這幾隻都是黃巾之亂前的老款,並不多見。

不過就在不久前,在江東有一大批這種弓箭被發現——在許氏的倉庫裡,因此他們還多了一條私藏軍械的罪狀!

因此白圖懷疑,那幾人就是許貢的門客。

這樣也就能解釋,他們爲什麼會提前發現,袁氏刺客的行蹤——很可能是後者主動聯繫了他們合作!

只是因爲種種原因,許貢的門客不僅沒有和他們合作,甚至還幫助了白圖。

當然,對方顯然對白圖也並不感冒,所以之前纔給白圖“糾結”的感覺。

一方面是冒着風險協助白圖,另一方面……不僅沒有投奔的意思,甚至對白圖也並不尊重。

查到這裡,白圖也讓捕風衛停手,人家“助人爲樂”之後,非要不留姓名,白圖也沒必要追着不放……

而白圖這時已經回到了壽春,此時瘧疾已經完全得到控制,連續十幾天,沒有發現新的病患出現,其他患者也都已經痊癒……或者死亡。

席捲半個九江郡的瘧疾,最終僅僅造成數十人身亡,而且大多是在青蒿藥劑出現之前,這在東漢來說,無疑是個奇蹟。

白圖此時正在親自遊說着張仲景……

原本在瘧疾得到控制之後,張仲景是準備離開,繼續雲遊天下、懸壺濟世的,不過白圖卻盛情邀請張仲景,留在車騎將軍府……準確的說,是留在車騎將軍府創辦的醫學院。

“醫學院?是將軍府下屬的官署嗎?這個……多謝白公盛情,不過老夫還是更善於醫人。”張仲景還以爲,白圖是讓他當個醫生頭子。

對於普通大夫來說,能夠出仕爲官,自然比行醫治病更有前途,但是……張仲景可是連太守官位都不在乎,直接辭官行醫的真正醫者!

“並不是官署,而是我想要辦一家學堂,專門培養醫者。”白圖說道。

“學堂?那要有多少人?若是白公有什麼好苗子,可以介紹給老夫,隨老夫一起雲遊,過些年學成了再回來效命便是……這和讀書寫字不同,若是像私塾一般,動輒十幾人、幾十人,老夫只怕力有未逮。”張仲景說道。

這也是張老對白圖的印象極好,否則一般諸侯,哪有這種待遇?

不過也是張老想錯了,以爲白圖只是想要找個私人醫生,又知道張仲景肯定不會留下,所以才曲線爲之。

“不,張老誤會我的意思了……不是十幾人,也不是幾十人,我希望將來醫學院,能夠走出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萬的醫者!”白圖說道。

張仲景聞言一愣,還不等說什麼,白圖又補充道:“我在各地城姬處,查看過的民生資料來看,在漢代盛世時,百姓的壽命,平均能達到四十五歲到五十歲……”

漢代的平均壽命,在“廣義”的古代範疇來說,其實是最高的,甚至超過明代,冠絕“古代”。

主要原因是物質豐富、營養跟得上,而且醫療方面大發展,尤其是西漢修養聲息的那幾朝,普通百姓也能隔三差五的吃上肉,人均營養水平之高,是其他封建王朝不及的。

無論平均壽命還是平均身高,漢代都可以說是一枝獨秀,所以西漢時纔有“一漢當五胡”的說法——那時候的漢人,可比胡人壯多了,而且是從智商到體質到裝備的全方位碾壓……

其次是明代,再次是隋唐。

大抵是唐的盛世太短暫,而且……人口的暴增,也在營養方面,限制了壽命的增長,明代之後大量高產作物流入,令平均壽命再度提高。

“不過從黃巾之亂至今,已不足四十歲……除了因爲動盪導致的百姓流離失所、饑荒導致的糧食不足之外,醫療水平的下降、醫者的減少,也是重要因素。”白圖感慨的說道。

飯都吃不飽,想要看病自然就更困難。

“白公有此愛人之心,無愧‘仁者’之稱,張某自然願意出一份力!只是……白公或許將此事想得簡單了,以老夫之能,七八年方能帶出二三學徒,成百上千、成千上萬……只怕人力有窮時。”張仲景遺憾的說道。

“不,正是因爲如此,我欲專立一醫學院,從縣學之中,篩選合適之人爲學生,再以其他醫者爲師,層層教導……張老不需要事事親爲,只要教導好其他教員、編寫好教材,再負責將來的醫學院博士的教導就可以了。”白圖稍稍有些臉紅。

這就已經是好幾個人的活兒了!

果然張仲景聽到白圖的話之後,臉色也有些猶豫,然而張老的擔心,顯然和白圖不大一樣,並不是覺得擔子太重,而是……

“若是如此,如何保障學生學有所成?醫術不同於其他,學藝不精、則不如不學。”張仲景說道。

作爲當時名醫,張老最厭惡的是沒有醫德之人,其次便是誤人庸醫。

“關於這點,我倒是有些不同看法……醫道博大精深,能夠如張老一般,面面俱到之人,百年難遇,既然如此,何不分門別類,將疫病、外傷、心肺受損、中毒、耄耋之症……等等全別教給不同的人?”白圖反問道。

“若是如此,遇到的病人,是自己所不懂的,豈不是糟糕?”張仲景擔憂道。

“其實等醫學院的學生學成之後,我準備在各縣都設立縣醫院,置醫者數十,各有所擅,鄉里則設些流動竄訪的遊醫,只要會些最基本,醫治些不嚴重的頭疼腦熱便好,病重者可來縣醫院,乃至於更大的郡醫院。”白圖說道。

相比之下,現在醫館,即便不只有一位大夫,一般也只是多兩三個小徒弟、後人,而且等徒弟學成之後,通常也會自立門戶。

畢竟……對知識的壟斷慾望,不僅存在於狹義的“學問”方面,醫者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過張仲景倒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如果真的有合適的人選,他巴不得學會的人越多越好,只是之前……張仲景受到“常識”的影響,認爲一位醫者必須“全能”才行,故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這樣一來,醫學生也要做官嗎?”張仲景仍有顧慮。

“醫院不是普通的官署,其中醫者由官府供養,但一般不必授予官職,更不需要關心醫療之外的政務。”白圖知道張老在擔心什麼。

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與儒家的儒生治國一道風靡了數百年,已經根深蒂固。

只是在張仲景看來,費這麼大勁兒,培養出個醫生,如果要去做官,實在太浪費了。

白圖之後也和張仲景說了,關於戰地醫生體系的構想——在軍隊中,配備一定比例的醫療兵,同時在大型戰役中,可以設立臨時的戰地醫院,優先救治友軍……資源允許時,同樣也可以救治被俘的敵軍!

短時間來看,這些都是白白燒錢,但白圖並不認爲這是單純的“慈善”。

令一名四十歲的農戶,多活十年,這能夠創造多大的利益?

令一名三十歲的老兵,多服役五年,這能夠創造多大的戰鬥力?

“很難。”張仲景最終說道。

“的確很難。”白圖點頭道。

白圖已經並不擔心勸說張仲景的成功與否,因爲……張仲景說“很難”時,表情反而是堅定的。

果然,之後只聽張仲景說道:“若將軍此心不改,某願與將軍一同砥礪前行。”

見說服了張仲景,白圖也忍不住大感開懷,醫學方面的論文材料,他這裡倒是也有不少,只是……白圖自己是學不明白,龐統那邊,也不合適再加擔子。

張仲景肯加入,早就在籌備中的醫學院,終於可以走上正軌。

而且張仲景不僅僅代表他自己,還已經向白圖明言,將盡量召回自己早年的幾名學生,以及一些在他看來也在名醫範疇的老友,來共襄盛事!

第五百七十五章 禮物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六章 睿智的呂玲綺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十九章 陳家的生意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五百三十七章 錦馬超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
第五百七十五章 禮物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六章 睿智的呂玲綺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十九章 陳家的生意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五百三十七章 錦馬超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