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驚奇(2)

你很驚訝,幡然來之前,沒和你提到我們嗎?老人問。

沒有……我搖頭,那丫頭瘋瘋癲癲的,能帶我來就不錯了,怎麼可能和我講的很清楚。

哈哈,這倒可以想象。和她交朋友,可不是一般人能受住的。老人笑起來,說:我叫廖友軒,你是幡然的朋友,不嫌棄的話,就跟她一起叫我廖爺爺好了。

呃,好。

幡然很久沒來了,怎麼會和你這個八索傳人一起過來?廖老好奇的問。

是老道……呃,就是您口中的張守道。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情,回五行道觀休息。老道說要去辦事,讓我帶着她出去轉轉。我解釋着,在眼前這位老人面前,總感覺有些侷促,一時間,連話都說不清楚。

你們一起經歷?廖老更加好奇了,追問着:五行和八索一起做的事,可不會是什麼小事,能說給我聽聽嗎?

可以是可以,您是要從頭聽還是從一半聽……反正挺長的。

你覺得爬山直接從半山腰開始爬,樂趣會比從山腳開始更多嗎。老人笑着說:我現在也沒什麼事,時間還是很多的。

好吧,從頭說的話……就要從我父親留下的一塊玉佩開始說起了,那塊玉……

講述整個故事,花費了很長時間。雖然從現實裡來算,並沒有用多少天,可這些天裡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我不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所以一邊想一邊講,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才把故事講完。

難怪……聽完我的敘述後,老人喃喃自語。

怎麼了?我問。

哦,忘記告訴你了。雖然我不修行,但對於這些,我還是有一些研究的。我花費了很長時間和精力,製作了一部機器,可以監測這個世界的能量動向。

這麼厲害……我十分驚訝。

這並不算什麼,就好像人類監測海水量一樣。老人自謙的笑着說:只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罷了。在幾天前,機器的監測結果顯示,整個世界的……哦,這個詞語不太準確。因爲人力和物力的限制,這部機器只能監測我們華夏地區。而在幾天前,機器監測到整個華夏地區的能量,以平穩的曲線上揚。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我們所在的華夏範圍內,能量的密度增加了。一開始我還很奇怪,並且用自己的關係人脈,找到一些修行人詢問。但是,他們對此毫無所覺,更別說這種異象的原因了。

呃……你的意思,這與地府有關?

或許是,因爲從時間上來看,很巧合。老人點頭,他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根鋼筆,把茶几上早預備好的紙挪到跟前,然後他先畫出一根逐漸下滑的曲線,說:這根線,是過去十幾年的監測結果。華夏的能量,一直在減少,而且隨着時代的發展,這種速度越來越快。但是在前幾天……

老人在逐漸下滑的曲線後,將筆尖向上提,畫出一個還算明顯的上揚線:能量開始增加,按照曲線來看,這種速度在加快。

這算好事吧應該。我說。

如果按照修行人的理論,世界能量增加,他們的修行會更加容易,因爲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分子與自身融合。你應該明白,物質是由分子組成,它們的面積越大,上面可附着的東西就越多。所以修行人體內的分子越接近能量分子,他們的力量就越強大。

分子,這好像在哪聽過?

看着老人畫曲線時的嚴肅表情,再想想他之前的話,我腦中靈光一閃:廖爺爺,你不會就是老道口中的那個物理學家吧!

他和你提到過我?廖老也顯得有些驚訝。

嗯,如果他沒遇到第二個研究修行人的物理學家的話,那就肯定是你了。我略微有些激動,因爲老道口中的那個物理學家,是一個普通人,卻對修行做出最簡單最直接的解釋。就連老道,都對他的解釋念念不忘,可見這是十分有道理的。

所以,有些事情並非科學無法解釋,只是我們的解釋方法有時候不是用科學,而是用科技。科學衍生出了科技,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

當科技無法完成這件事的時候,我們總會說:噢,這不科學。

實際上,是因爲我們沒有從本質上去追尋。

呵呵,沒想到隔了那麼久,他還能記得我。廖老很是高興的把筆放下,追問:他還有沒有說什麼?

沒有了,只是把您說的,關於修行與分子之間的關係講給我聽。我覺得,您說的很有道理。

哈哈哈……廖老高興的笑起來。

我看了看茶几上的曲線,再次問起剛纔的問題:如果能量的增加真和地府有關係的話,那說明封地之鎖不僅封住了地府,還把華夏的能量……呃……

我有點卡殼,因爲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說,那所謂的封地之鎖,就是造成華夏能量逐漸減少的一種工具。只不過,它的方式是抽取消耗,還是不再向外界輸送。

呃,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而且我更感覺奇怪的是,能量減少如果對修行人不利的話,爲什麼我兩千年前的那位祖先,要安排補天封地呢?

這的確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但我覺得,重點在於,所謂的天地是什麼。地,或許是代表地府,那麼天呢?廖老重新拿起鋼筆,先是畫出一條橫線:這代表地府。

他又畫出一根橫線:這代表我們所處的世界,因爲按照你說的,地府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或者是地表下的一個世界隔層,有些類似虛擬的平行世界。

隨後,他畫出了一個半弧形的線,將下面完全包裹起來:這條弧線,就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天。也就是包括了大氣層,臭氧層的這個位置。

最後,廖老在弧線外點了幾下:再往外,也可以算天。因爲古人講究乾坤宇宙,他們的宇宙觀,或許就是我們有限制的世界觀。

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古人的天,可能是超出大氣層之外的宇宙空間。廖老解釋說。

啊?這不太可能吧,難道古人能離開地球?就算是神仙也……

我沒把話說完,因爲之後的話說出來,和抽自己臉沒兩樣。

廖老彷彿已經明瞭我的心思,他笑了一聲,說:古神話中,宇宙乾坤,是盤古開闢的。這個神話其實是矛盾的,因爲盤古開闢的,很可能只是一個小世界。

我們如果按照神話本源來看的,盤古從一個不知名的蛋裡出世,而且手裡有斧子做武器。蛋裡是黑暗的,什麼也沒有,這與宇宙的爆炸起源有一定的相似,都是從虛無中誕生。但關鍵問題在於,盤古劈開了天地,然後每天會撐着天地不斷生長。

神話中怎麼說的,哦,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古人的裡,按照目前的研究,幾乎大部分時候都比現代要短。但九萬里是什麼概念,哪怕十里纔算我們如今的一里,這天地之間的距離,也有四千多公里。你要知道,如今的地球衛星,近地軌道一般都是幾百公里的高度。這個高度,已經超出大氣層的籠罩範圍。

所以四千裡的高度,與我們對地球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而如果天數極高,地數極深這兩個概念是相同的話,那麼以現代的科技測量手段來計算,地球的厚度,與古神話中的地深有一定接近。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答案,倘若神話不是完全虛構的話,那麼古神話中的天,與我們所認識的天是兩個概念。有時候我會懷疑,所謂的天,是否是指其它離地很近的星球。但神話中都提到,天是清而輕的,這與純物質組成的星球顯然很不匹配。

您的意思是……廖老的一通神話概念,已經完全把我講糊塗了。我迷迷糊糊只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古時的天地,與我們口中的天地,不是同一個樣子。

我的意思就是,所謂的補天,或許是補普通人看不見,或者無法理解的那層天。

就像地府可能隱藏在地下或者是地層裡的一個虛構空間。廖老再次於星點與大氣層中間,大氣層與地表中間各畫一條橫線:所謂的天,或許就在這兩個位置。

這……我覺得有些震驚,因爲所聽到的,與現代科學所解釋的完全不同。

古人修行,講昇天成仙。而現代的記載中,發生過很多次高空飛機在雲層中突然消失的怪事。如果綜合來看的話,我認爲……廖老在大氣層與地表間的那根橫線上點了點:所謂的天,很可能是隱藏在這個位置的,距離地面並不算太遠。

而從這一點來說,古神話中夸父追日,大羿射日的傳說,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爲天離我們並不遠,所以太陽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如果是現代認知的太陽,那可是離地球最近也有一億多公里。如此遠的距離,夸父和大羿得多高多大,地球根本不可能經得住他們踩踏。

第357章 意外第108章 三脈計劃(13)第196章 動盪(5)第306章 復生(3)第156章 悲催的福爾摩斯(3)第2章 殺屍(2)第96章 三脈計劃(1)第290章 五典(7)第239章 蛟(4)第264章 救治(4)第344章 怨(3)第106章 三脈計劃(11)第131章 地府(4)第211章 崑崙(7)第191章 化胎(4)第318章 計高一籌(5)第135章 閻羅(2)第175章 古怪的半具屍(1)第162章 驚奇(6)第214章 昇仙(2)第276章 方法(3)第288章 五典(5)第360章 離去第16章 地養屍丹(5)第1章 殺屍(1)第334章 天裂(6)第51章 請援(6)第256章 黑山(6)第355章 最後的抗爭第90章 魏家之主(4)第273章 帝屍(4)第322章 星羅棋局(1)第352章 塵埃(7)第294章 反擊(4)第153章 一口大黑鍋第64章 九龍奪寶(6)第246章 活了(4)第90章 魏家之主(4)第343章 怨(2)第155章 悲催的福爾摩斯(2)第109章 秦嶺帝脈(1)第161章 驚奇(5)第220章 巫(2)第330章 天裂(2)第141章 情與道(2)第279章 天帝之謎(2)第219章 巫(1)第188章 化胎第215章 昇仙(3)第22章 石獸(1)第227章 嶄露頭角(2)第117章 密卷(2)第275章 方法(2)第32章 天屍脈(4)第53章 請援(8)第202章 大勢(2)第277章 不懂第74章 獨生脈(1)第32章 天屍脈(4)第101章 三脈計劃(6)第29章 天屍脈(1)第271章 帝屍(2)第250章 活了(8)第356章 一路走好第270章 帝屍(1)第262章 救治(2)第284章 五典(1)第35章 霸氣爺們蛟(2)第367章 你若不離(下)第103章 三脈計劃(8)第259章 黑山(9)第214章 昇仙(2)第192章 動盪(1)第308章 復生(5)第203章 大勢(3)第351章 塵埃(6)第160章 驚奇(4)第232章 嶄露頭角(7)第95章 魏家之主(9)第312章 新生(4)第143章 情與道(4)第250章 活了(8)第151章 龍(2)第274章 方法(1)第160章 驚奇(4)第138章 閻羅(5)第261章 救治(1)第246章 活了(4)第90章 魏家之主(4)第208章 崑崙(4)第33章 天屍脈(5)第192章 動盪(1)第266章 救治(6)第206章 崑崙(2)第347章 塵埃(2)第187章 風滿樓(11)第296章 反擊(6)第264章 救治(4)第211章 崑崙(7)第316章 計高一籌(3)
第357章 意外第108章 三脈計劃(13)第196章 動盪(5)第306章 復生(3)第156章 悲催的福爾摩斯(3)第2章 殺屍(2)第96章 三脈計劃(1)第290章 五典(7)第239章 蛟(4)第264章 救治(4)第344章 怨(3)第106章 三脈計劃(11)第131章 地府(4)第211章 崑崙(7)第191章 化胎(4)第318章 計高一籌(5)第135章 閻羅(2)第175章 古怪的半具屍(1)第162章 驚奇(6)第214章 昇仙(2)第276章 方法(3)第288章 五典(5)第360章 離去第16章 地養屍丹(5)第1章 殺屍(1)第334章 天裂(6)第51章 請援(6)第256章 黑山(6)第355章 最後的抗爭第90章 魏家之主(4)第273章 帝屍(4)第322章 星羅棋局(1)第352章 塵埃(7)第294章 反擊(4)第153章 一口大黑鍋第64章 九龍奪寶(6)第246章 活了(4)第90章 魏家之主(4)第343章 怨(2)第155章 悲催的福爾摩斯(2)第109章 秦嶺帝脈(1)第161章 驚奇(5)第220章 巫(2)第330章 天裂(2)第141章 情與道(2)第279章 天帝之謎(2)第219章 巫(1)第188章 化胎第215章 昇仙(3)第22章 石獸(1)第227章 嶄露頭角(2)第117章 密卷(2)第275章 方法(2)第32章 天屍脈(4)第53章 請援(8)第202章 大勢(2)第277章 不懂第74章 獨生脈(1)第32章 天屍脈(4)第101章 三脈計劃(6)第29章 天屍脈(1)第271章 帝屍(2)第250章 活了(8)第356章 一路走好第270章 帝屍(1)第262章 救治(2)第284章 五典(1)第35章 霸氣爺們蛟(2)第367章 你若不離(下)第103章 三脈計劃(8)第259章 黑山(9)第214章 昇仙(2)第192章 動盪(1)第308章 復生(5)第203章 大勢(3)第351章 塵埃(6)第160章 驚奇(4)第232章 嶄露頭角(7)第95章 魏家之主(9)第312章 新生(4)第143章 情與道(4)第250章 活了(8)第151章 龍(2)第274章 方法(1)第160章 驚奇(4)第138章 閻羅(5)第261章 救治(1)第246章 活了(4)第90章 魏家之主(4)第208章 崑崙(4)第33章 天屍脈(5)第192章 動盪(1)第266章 救治(6)第206章 崑崙(2)第347章 塵埃(2)第187章 風滿樓(11)第296章 反擊(6)第264章 救治(4)第211章 崑崙(7)第316章 計高一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