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帝臺(2)

什麼大麻煩?我跟着追問一句,沒等老道回答,那邊的泥人腳一歪,立刻單膝跪地。雙手託着的千米高峰,立刻轟隆隆的向下滑落。

以百米之軀移動千米高峰,這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事情。也只有九丘一脈可控山河,才能完成這種奇蹟,如果是其它宗脈,就算累死也扛不起來。

就在這時,前面的兩個泥人身形一矮,同時屈膝半跪在地。山峰帶着轟隆隆的巨響,又重新穩住了。

從地坑中飄出的紅色霧氣,不斷向周圍滲透。所到之處,地面紛紛軟如爛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塌陷下去。

那三個百米高的泥人縱然屈膝,也是身形搖晃,難以把控。其手上託舉的帝臺微微顫動,在左右搖擺着。

要知道,所謂的帝臺其實就是千米高的大山。這樣的東西晃起來,哪是人能抓住的。眼看山峰歪斜,即將倒塌,那三個泥人忽然手一鬆,接着渾身散化爲泥土,消失在帝臺之下。

巨大的山峰失去託舉的力量,立刻轟的一聲砸在地上。我離的那麼遠,都被震的跳起來。

只是這裡的土地構造與俗世不同,被那麼大一座山砸下來,竟然連地縫都沒露出一條。

帝臺落下,一波褐色的光圈從地下升起,眨眼間覆蓋了山峰所在的範圍。所有的紅色霧氣,全部被鎮壓在下面,再沒有一丁點露出來。

看來,當年大禹造帝臺雖鎮壓了相柳,卻也留下了隱患。如今九丘一脈想動帝臺,困難如登天。老道士說。

哦?怎麼了?我問他。因爲雖看到有古怪的紅色霧氣飄出,讓幾個泥人無法前行,但其中一些具體的事情,我並不瞭解。

老道負手而立,望着前方重新與地面合爲一體的千米高峰,說:九首相柳被大禹斬殺,怨血充斥毒性,並擁有生前的一些力量。無奈之下,大禹纔會建帝臺鎮壓這些怨血。

這些話,老道之前已經說過,但我知道,他不會無緣無故重複,便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安靜的聽下去。

老道接着說:自從入了崑崙,所見之處,沒有任何活物。雖然不知道崑崙山當初發生過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裡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死去了。就連守護登仙台的希有鳥,都只剩下了森白巨骨。

等等,那隻玄豹不也是活的嗎?我質疑說。

黑山是一個奇異的地方,其中的生物只要有力量留存,便可永生不死。所以,它不能與尋常的活物相提並論。因爲人死不可復生,而它只要力量源泉再現,便可重生。老道解釋說。

我哦了一聲,又聽他繼續說:因此相柳的怨血雖然被帝臺鎮住,可當崑崙山所有活物都死去的時候,怨血卻反而因帝臺留存下來。當年的鎮壓,如今卻變成了保護傘,天道循環,一飲一啄,的確是有道理。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的點頭,說:看來大禹建帝臺建錯了,要是沒有帝臺,說不定相柳的怨血也跟着那些活物一起消散了。

倒也不能說錯。老道士搖頭說:當初怨血有大危害,只能建立帝臺來鎮壓。所以這件事有因便有果,說不上對錯。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但我心裡卻極其雀躍。九丘移不走帝臺,就沒辦法對我母親產生太大威脅,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件好事。

前方十幾裡外,突然憑空冒出三個身影。雖然離的太遠無法看清樣貌衣飾,但只用後腦勺想也知道,那幾人肯定是九丘一脈的。

他們圍着帝臺轉悠幾圈,像在觀察。但很長時間裡,他們都沒有其它動作。整座帝臺,充其量移動了百多米,想離開崑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和老道沒有妄動,只安靜的等待。過了很久,他們再次顯化出一具泥人,靜立在帝臺側面。而緊接着,帝臺發出轟隆隆的巨響,以緩慢的速度被託舉起來。

兩個百米高的泥人彎着身子,雙手伸展的極長,並死死扣在帝臺的邊緣。隨後,兩個泥人同時邁步,慢慢的向前走。

紅色的霧氣再次飄出,而靜立在側沒有背山而行的泥人,忽然手在空中滑過。一副壯麗山河圖,在虛空緩緩展現。

我聽到空氣都在震動,轟鳴的聲音從遠方傳來:一指江山……天嶽,崑崙!

懵然間,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座萬米高峰。它高大而寬闊,難以用尺寸來衡量。

佔據數十米範圍的山河圖都無法承受這樣一座山嶽,直接整個破裂開來。無法描述的山嶽從破碎的畫面中衝出,自天上降下。

祥雲朵朵,霞光四射,這是一座神峰。

上面隱約可見人影聳動,有異獸在嘶吼,有神鳥啼鳴,山之巔,有神形在俯視。那是無法言喻的,就算隔開十幾裡,一眼望去仍感覺渾身都像要被山峰徹底碾碎。

遠處傳來咔嚓一聲響,泥人的右臂直接爆碎。它身子一歪,差點倒在地上。

直聳入雲的山嶽從天而降,並迅速縮小到千米大小,鎮在了紅色的霧氣之上。

又是咔嚓一聲響,泥人的左臂也跟着爆開。老道看的面色一正,低聲說:看來九丘的決心很大,寧可有無法彌補的死傷,也要把帝臺移出去。

我聽着遠處傳來的咔嚓聲,又看着泥人上半身出現幾道明顯的裂紋,忍不住問:那是什麼法術?

九丘一脈鎮守山河,天下一切與之有關的東西,都爲他們掌控。崑崙爲神山,但本質上,依然屬天地山河。老道士一臉肅然,說:人可以舉起超出能力的重物,但那需要付出代價。想把神山崑崙從山河圖中召出,以鎮壓怨血,那個人必定要死在這裡。

我回過頭,看看幾百裡外仍高大到沒邊的崑崙山,又看看前方鎮住紅色霧氣的千米山峰,那真是崑崙山?

就像帝臺爲五帝之墳,雖無屍骨,卻承載了五帝意志。那山峰縮影也是一樣,不爲本體,卻也有崑崙留存世間的神性。以此鎮壓相柳怨血,萬無一失。老道士說。

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簡直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我張大了嘴,看着兩個泥人彎下腰,揹着帝臺一步步前行。

它們太過高大,即使無法快速奔行,卻仍可一步跨出幾十米。而它們每一步,都會讓地面震動不已。我和老道在幾分鐘後,開始向後撤。因爲兩個泥人揹着帝臺,已經快接近我們所在的位置了。

以前聽老人說起愚公移山,天帝感懷慈悲,派黃巾力士移走了兩座巨山。不過,那只是傳說。而如今,我卻親眼看到,兩個與我一般的人類,身化百米泥人,身背大山而行。

這不是奇蹟,而是神蹟!

前面兩個背山行走十里之外,一直留在那邊鎮壓怨血的泥人突然仰天咆哮,接着砰的一聲巨響,它渾身徹底爆碎。泥土飛揚,遮蔽了遠處的天空。

縮小版的崑崙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遠處消失。紅色的霧氣飄飄蕩蕩,開始向四周滲透。

老道拉着我一邊退一邊搖頭:九丘想鎮住山河,不惜犧牲一人移走帝臺。但沒有帝臺鎮壓,相柳怨血便會在崑崙境內肆虐。好了一處,壞了一處,真不知何爲意義。

我撇撇嘴,人都這樣,拆東牆補西牆。對九丘來說,凡世山河的穩定纔是最重要的,至於崑崙會變成什麼樣……他們又不住這,又怎麼會管那麼多呢。

我自管我身前事,哪管死後浪滔天,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真實想法。

紅色霧氣蔓延的速度並不快,但所過之處,泥土鬆軟塌陷,漸漸的,有惡臭腥味傳來。那味道比銅甲屍的屍氣還難聞,我隔着那麼遠聞一口,都覺得渾身骨頭彷彿要被化掉。

老道帶着我退的更快了,也幸好我們可以飛行,否則的話,真可能會被怨血薰死在這。

當我們退開近百里的時候,那邊的紅色霧氣已經漫天了。大量深綠色的泥土,像海浪一樣重疊着,在那邊翻涌。

只不過,四方都有帝臺鎮守,怨血化出的沼澤海無法越過,只能在固定的範圍裡翻滾。老道看的直搖頭,但他也沒什麼話好說。

此時,身背帝臺的泥人已越過最後一座帝臺,他們不再前行,而是停在了那裡。

他們怎麼不走了?我問。

老道還沒回答,我就看到兩個泥人身周同時出現了山河圖。接着,他們雙手託舉山峰,逐漸直立起身子。噼裡啪啦的聲音,從他們身上傳來,像人不堪重負時,骨頭摩擦發出的抗議聲。

江山!兩個泥人大口一張,狂風呼嘯,我聽到他們同時大喝一聲:破碎!

一聲落地,山河圖同時爆碎。像被打破的鏡片一樣,無數碎片如龍擺尾,圍繞着他們和帝臺飛舞環繞。

在這些山河碎片的旋轉中,泥人和帝臺逐漸開始模糊,幾分鐘後,碎片消散在空中,而他們,也消失在崑崙。

他們……我張大嘴,忍不住要問。

他們已經離開了崑崙。老道士知道我要問什麼,直接回答說:但帝臺出了這裡,就如仙屍入了凡塵,恐怕他們還要遭罪。

我忍不住嘆口氣,最終還是沒能阻止九丘,這令我很是沮喪。連古天神相柳都能鎮壓的帝臺,我母親究竟拿什麼對抗呢?

這個問題,我沒有想太久。因爲帝臺被九丘移出,我們也沒必要繼續在這呆着了。

老道望了望剩下的四座千米山峰,微微搖頭,沒說話。我不知道他爲什麼搖頭,也沒心思多問。

四座山峰,聳立在沼澤海四周。當我走時回望一眼,忽然覺得它們很孤獨,給人一種淒涼之感。哪怕那裡埋葬的是五帝意志,應該也會覺得孤單吧?

帝臺,倒不如說是無人問津的孤墳。

離開帝臺範圍後,我軟磨硬泡,拉着老道去了西北。那裡有黑山,還有蛙妹……

黑山距離崑崙並不是很遠,距離帝臺更近。我們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便飛到了地方。

前方一座黑漆漆的山嶽聳立,高有兩三千米,遠遠望去,就像在看一塊巨大的煤炭。

在我們腳邊,一條怪異的河流蜿蜒而行。水也是黑的,一點光都不透。好像那流的不是水,而是純正的黑色。這句話可能有些難以理解,但除此之外,我真不知該怎麼去形容它。

古籍中,黑山黑山代表了不死,而順着黑水行走,還有不死國。其民亦爲黑,或許對如今人來說,黑代表了死亡。但對古人來說,黑卻代表長生。

老道士邊走邊說,很感慨的樣子。我卻聽的不以爲然,什麼不死國,全民爲黑?走岔路,跑非洲去了吧……

連崑崙山上的天神都死光了,我可不信還有什麼不死國民活着,除非,那些人是與黑山老妖一樣的東西。

順着黑水河一直往前走,黑山逐漸接近。而當到了山腳下,才發現這山光禿禿的,像黑色的鏡片。我看的直髮愁,這可怎麼爬?

不過看着黑山,我忽然想起陶天鬆當初說過的話。

他們去地府後,無意中找到了黑山。這麼說來,從黑山也可以去地府了?

我左右看看,四周哪也沒和地府有關的東西。但說不定通道就在我身邊,只是需要特殊的方法打開。這樣來看,或許古神話中的世界,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我們從一個大陸到另一個大陸,中間隔着海,卻可以發明船,發明飛機,建造跨海大橋來通行。

廖老雖然不是個好人,但他的一些理論我至今還記得。例如他曾經說,古神話的世界或許就藏在地表之下,但又包裹着整個地球。

當初我還不明白那句話的意思,如今看着黑山想地府,心裡卻隱約有了覺悟。

不過,古世界是題外話,暫且不提。看着眼前光滑如鏡的黑山,我心裡的惆悵一陣接着一陣,怎麼才能上去呢?

這裡連個供人攀爬的山岩都沒有,整座山就像垂直的黑色水晶,沒有任何棱角。就算有,也是在山頂。我試着往上飛,卻和在崑崙山時差不多,只能飛近百米高。

第163章 驚奇(7)第16章 地養屍丹(5)第191章 化胎(4)第271章 帝屍(2)第311章 新生(3)第227章 嶄露頭角(2)第157章 驚奇(1)第132章 地府(5)第175章 古怪的半具屍(1)第177章 風滿樓(1)第250章 活了(8)第172章 邪教(7)第134章 地府(7)第140章 情與道(1)第107章 三脈計劃(12)第24章 石獸(3)第322章 星羅棋局(1)第100章 三脈計劃(5)第189章 化胎(2)第268章 再入地府(2)第179章 風滿樓(3)第310章 新生(2)第161章 驚奇(5)第135章 閻羅(2)第130章 地府(3)第67章 九龍奪寶(9)第272章 帝屍(3)第132章 地府(5)第148章 迷中迷(2)第299章 反擊(9)第301章 反擊(11)第193章 動盪(2)第139章 閻羅(6)第44章 算計(8)第100章 三脈計劃(5)第154章 悲催的福爾摩斯(1)第81章 獨生脈(8)第45章 算計(9)第32章 天屍脈(4)第153章 一口大黑鍋第319章 計高一籌(6)第39章 算計(3)第328章 徵兆(3)第349章 塵埃(4)第33章 天屍脈(5)第46章 請援(1)第293章 反擊(3)第141章 情與道(2)第356章 一路走好第174章 邪教(9)第273章 帝屍(4)第260章 黑山(10)第361章 離去(2)第258章 黑山(8)第54章 請援(9)第344章 怨(3)第151章 龍(2)第300章 反擊(10)第264章 救治(4)第69章 九龍奪寶(11)第361章 離去(2)第74章 獨生脈(1)第29章 天屍脈(1)第1章 殺屍(1)第75章 獨生脈(2)第330章 天裂(2)第283章 天帝之謎(6)第264章 救治(4)第79章 獨生脈(6)第183章 風滿樓(7)第269章 再入地府(3)第51章 請援(6)第248章 活了(6)第153章 一口大黑鍋第110章 秦嶺帝脈(3)第358章 歸來第183章 風滿樓(7)第144章 情與道(5)第271章 帝屍(2)第101章 三脈計劃(6)第164章 驚奇(8)第305章 復生(2)第173章 邪教(8)第346 塵埃(1)第7章 殺屍(7)第14章 地養屍丹(3)第290章 五典(7)第32章 天屍脈(4)第221章 巫(3)第69章 九龍奪寶(11)第252章 黑山(2)第148章 迷中迷(2)第167章 邪教(2)第221章 巫(3)第366章 定(上)第234章 爭屍(2)第347章 塵埃(2)第228章 嶄露頭角(3)第104章 三脈計劃(9)第366章 定(上)
第163章 驚奇(7)第16章 地養屍丹(5)第191章 化胎(4)第271章 帝屍(2)第311章 新生(3)第227章 嶄露頭角(2)第157章 驚奇(1)第132章 地府(5)第175章 古怪的半具屍(1)第177章 風滿樓(1)第250章 活了(8)第172章 邪教(7)第134章 地府(7)第140章 情與道(1)第107章 三脈計劃(12)第24章 石獸(3)第322章 星羅棋局(1)第100章 三脈計劃(5)第189章 化胎(2)第268章 再入地府(2)第179章 風滿樓(3)第310章 新生(2)第161章 驚奇(5)第135章 閻羅(2)第130章 地府(3)第67章 九龍奪寶(9)第272章 帝屍(3)第132章 地府(5)第148章 迷中迷(2)第299章 反擊(9)第301章 反擊(11)第193章 動盪(2)第139章 閻羅(6)第44章 算計(8)第100章 三脈計劃(5)第154章 悲催的福爾摩斯(1)第81章 獨生脈(8)第45章 算計(9)第32章 天屍脈(4)第153章 一口大黑鍋第319章 計高一籌(6)第39章 算計(3)第328章 徵兆(3)第349章 塵埃(4)第33章 天屍脈(5)第46章 請援(1)第293章 反擊(3)第141章 情與道(2)第356章 一路走好第174章 邪教(9)第273章 帝屍(4)第260章 黑山(10)第361章 離去(2)第258章 黑山(8)第54章 請援(9)第344章 怨(3)第151章 龍(2)第300章 反擊(10)第264章 救治(4)第69章 九龍奪寶(11)第361章 離去(2)第74章 獨生脈(1)第29章 天屍脈(1)第1章 殺屍(1)第75章 獨生脈(2)第330章 天裂(2)第283章 天帝之謎(6)第264章 救治(4)第79章 獨生脈(6)第183章 風滿樓(7)第269章 再入地府(3)第51章 請援(6)第248章 活了(6)第153章 一口大黑鍋第110章 秦嶺帝脈(3)第358章 歸來第183章 風滿樓(7)第144章 情與道(5)第271章 帝屍(2)第101章 三脈計劃(6)第164章 驚奇(8)第305章 復生(2)第173章 邪教(8)第346 塵埃(1)第7章 殺屍(7)第14章 地養屍丹(3)第290章 五典(7)第32章 天屍脈(4)第221章 巫(3)第69章 九龍奪寶(11)第252章 黑山(2)第148章 迷中迷(2)第167章 邪教(2)第221章 巫(3)第366章 定(上)第234章 爭屍(2)第347章 塵埃(2)第228章 嶄露頭角(3)第104章 三脈計劃(9)第366章 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