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萬事皆備(十)

蕭香蓮感覺頗爲無趣地甩了甩腦袋,“哦”了一聲,但轉過拐角看見不知是誰在放的風箏高高飄起,她卻便又開心了,不住地扯着丁一和柳依依陪她去放風箏,直到兩人答應她過幾天有閒必定陪她同去,方纔罷休。

英國公府的小公爺張懋拜師的日子便定在今天,雖然首輔曹公不可能過來,但憑着商輅、李賢、姚夔的名望,倒是有不少年輕的士子過來觀禮,說將出去,卻又是一段佳話:區區容城秀才京師收徒,倒是引得許多舉人和進士到場觀禮。

英國公張輔帶着這掌上明珠來到丁家宅院,看着衣冠濟濟一堂,倒也消了胸口鬱積的幾分冤氣。要知道按他的邏輯,丁一是要管張懋叫師叔的,現在倒好,張懋來拜丁一爲師,要說沒有半分不爽那是不可能。但看着這許多士子到場見禮,張輔倒也覺得還算說得去。

至於當事人小公爺張懋卻就那嘴巴嘟起得可以掛起油瓶子了。

小孩子記性都不錯,張懋也不例外,他這些日子一直在想着丁一當日的話:“學生以爲,小公爺錯了最好還是道個歉算了,不然的話……以後醒悟了,磕頭認錯,怕就有些尷尬了。”當時他覺得丁一是癡人說夢,他堂堂英國公府的小公爺,會給丁某人這窮酸秀才磕頭諡錯?荒唐!

誰知道,今天偏偏就要來給丁一磕頭了;至於認錯,張懋又不是笨蛋,這年頭講究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又是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頭一磕下去,日後只要丁一興起,張懋這小公爺有的是認錯的時候。想到這處,看着滿面春風出來迎接英國公的丁一,張懋不禁悲從中來。一時眼眶都紅了起來。

但他卻也不敢去求父親,爲這事在家已被張輔揍過兩次,關係到首輔與勳貴聯手對閹黨的計劃,豈能因爲一個小孩子的委屈而更改的?張輔倒還怕丁一反悔不幹是真。其實英國公後面也想到更深一層,不單單是逼丁一去做那件事。而且就算丁一不去做。逼得王振把京師裡近日風頭正盛的皇漢理論製造者丁一殺掉,也是一大快事,必定又能有一批熱血士子去抱不平。一旦弄得事大,他們勳貴便可以走後宮路線施壓,對於搬掉王振,也是極爲有力的正能量。

所以小公爺那點委屈,根本就完全被無視了。

大約在英國公府裡被自己老爹教訓得貼服,拜師儀式之前倒是老老實實沒有弄出什麼妖蛾子。只不過等到丁一遣人去後花園叫胡山五人出來,還讓他們把陳三帶到前邊來時,小公爺的眼神就開始不善了。

“陳三,你可願拜入丁某門下。讀書識字,以明大義?”丁一神色和穆地向那陳三問道。

丁一方自問完,陳三已然跪倒磕了三個響頭,口中稱道:“俺陳三,赤籍出身的賤苦人兒,不過有幾斤力氣。就是自家父母也沒有丁大人對俺這般好……今日又要教俺這睜眼瞎識字,俺陳三便是碎了這百多斤,也報不了大人的恩!今日陳三對天發誓,只要陳三有一口吃的,就有大人的碗筷;只要陳三有口氣。大人有什麼事,陳三命一條,只管拿去拿;大人百年之後,陳三給大人披麻戴孝送終!如違了這誓,天打五雷劈!”

儘管陳三已很剋制,沒有說出什麼粗口,但在場不是進士就是舉人,這番話無疑極爲粗俗,只是由這魁梧漢子發自內心哽咽着吼了出來,卻教士子們紛紛點頭,因爲他們聽着也覺臉上有光——爲了能夠讀書,便是這軍戶出身的漢子,也知道是天大的恩賜啊。

有士子更被感動,出聲提了他一句:“還叫大人?改口叫先生啊。”

陳三聽着,又是磕了三個響頭,口中稱道:“弟子陳三叩見先生!”

“子曰:有教無類。”商輅笑着說道,“不論何籍,有心向學便是佳徒,如晉看在他這份誠心上,卻要好好因材施教纔是。”邊上士子也紛紛贊言,丁一便又勉勵了陳三幾句,叫他見過胡山他們幾個先入門的師兄,便算禮成。

接下來自然就到小公爺了,英國公張輔卻在此時開口道:“且慢。如晉,老夫卻要問上一句,你卻是準備如何教導犬子?又是準備如何教導這位陳小兄弟的?”說的是如何教導,其實這話是藏着骨頭的,內裡的意思不外就是:你有什麼本事?那軍戶出身的陳三,你教他寫寫自己名字,念一下百家姓、三字經自然就行了,但難道英國公的兒子你也準備這麼弄?

不是張輔要橫生枝節,而是他必須得開口,才顯得是看中丁一才華才把兒子送來拜師的,否則別說王振,就是隨便一個曉些事理的人,都覺得詭異,都會猜想這背後到底是存在着什麼交易?是否代表了勳貴向閹黨的讓步?

丁一倒也不慌,當刑警時領導講話聽多了,真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啊,當即便笑道:“丁某教導門下弟子,其實也無甚麼新奇,說來不過十個字。”丁一說到此處停頓了一下,放眼四周,纔開口道:“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如此而已。”

姚夔這幹舅子在邊上聽着長出一口氣來,這乾妹夫這回總算沒再說什麼惹事的言語,當下馬上接着話茬道:“好!當擊節哉!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此當是文明其精神!”他所說的,便是儒家之中提出的內聖了。

“六藝之中便有射、御,野蠻其體魄,卻也是身休力行聖賢之言。”李賢也出聲敲起邊鼓,身就是射箭,御就是駕車、騎術。

所謂花花轎子人擡人,丁一的經營卻不是白費的,若無這些士林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來給他撐場,便是丁一句句珠璣,又有誰人知曉?

這時聽得這兩位出了聲,那些進士舉人無不紛紛讚歎。

但英國公張輔卻不打算就這麼算了,又開口問道:“噢,如此說來倒也是有道理,只是不知如晉從何入手?”這就是問過教學方針。又來問教學大綱了。這時那些士子如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雞一般失了聲,只因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答起,只覺得換作自己是丁一,也很難答得出彩來。

當然,若是一般子弟來拜師。這些舉人進士自然一套套的。說到人頭昏腦漲都行。

但這要拜師的是小公爺,總不能說讓他先背三字經,再習論語。然後接着讀甚麼經書,教了詩韻,再貼題做往年八股試卷云云。人家小公爺要走科舉獨木橋麼?人是勳貴啊,他老爹死了,他就是公爺了,鄉試你個頭啊?那怎麼教?真是連商輅都覺得有點爲難了。

誰知卻就在此時,聽得丁一閒閒開口,竟背起書來:“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想來公爺對這《孫子兵法》裡的這段話,卻是不陌生的吧?”這是孫子兵法裡的一節話,勳貴是武人世家,別的不說。孫子兵法怎麼也是翻過的。

英國公張輔讀沒讀過不好說,但至少是聽過,此時聽得丁一的話,也只好點了點頭。

“什麼叫多算?什麼叫少算?”丁一擅長的,就是把對方拖入自己熟悉的領域。再扯到事先布好的局裡,一旦到此,丁一絕對是意氣風發的,“必先得知道如何算,纔是關鍵。否則現時將一本賬簿扔給我這弟子陳三,恐怕他花上幾天去怎麼多算,也是弄不清楚結果的。”

衆人聽得不禁微笑,陳三倒也不爲意,咧着嘴跟着笑了起來,他原本便不認字,沒什麼好害羞的。只聽丁一又問道:“如一隊士卒百人,要從南向北翻越一座山,山高千二尺,自山中軸到南面山腳八里,從山中軸到北面山腳十里,士卒日行六十里,請問身爲軍將,當限這些士卒什麼時候翻過這座山?”

張輔一下給問愣了,他不是沒領過兵,而是他根本就不用去考慮這麼細緻的問題,一時怎麼答得出來?卻聽丁一笑道:“便是如此了,有軍將一拍腦袋,便叫士卒半個時辰就要翻越,不然就要殺頭。可是殺頭有什麼用?便是將那些士卒都斫成十七八塊,他們該到不了,還是到不了,總不會因爲被威脅殺頭,便會肋生雙翅吧?”

邊上有士子一拍大腿嘆道:“大善!正因如此,大澤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多算勝,古人誠不相欺啊!”這回倒輪到丁一愣了一下,因爲他倒沒有想到這節,丁一原來只想用勾股定理欺負人罷了,就算張輔答得出來,丁一還有等差數列在後面等着他,怎麼說也是上過大學的人,玩數學玩不過這正統十四年的人,丁一感覺自己也可以直接效法這身軀的前任,自掛東南枝罷了。

但這士子說得對,陳勝吳廣就是無法按時趕赴目的地,才暴發的起義。

一時之間張輔不禁動容,向丁一問道:“這是可以算出來的?”做爲將領,他只知道自己要某支軍隊,於某時趕到,然後大約根據經驗給出個時間便是,要根據地形來安排到達時間等等,這大約是參謀團雛型了,或者汗青閃爍的那個別名帥,他們的幕僚能夠做到,但至少張輔就是做不到的。

“自然可以。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罷了。”丁一併不打算這裡去做這小學水平的數學題,乾脆說出勾股定律。

於是果然便有士子叫道:“正是《周髀算經》!”

丁一搖了搖頭止住那士子,卻是道:“此不過其一,算出從南到北大致路程,上山一日行幾裡?下山一日行幾裡?士卒若一日不能到達,是否需要額外攜帶乾糧食水?此山是在敵戰區,還是我軍後方?如果是在敵佔區或交戰區域,是否有被伏擊可能?若是在我軍後方,要求這隊士卒到達之後,要立即投入戰鬥,還是有足夠時間休整?當然,此小技也。”

英國公卻不幹了,他是帶過兵的人,不自禁便說道:“胡說,若真能算得清楚這些東西,何懼分兵!”古來出征。最忌分兵,因爲沒有準確計時工具,也無法把到達的時間精確下來,只能憑經驗和嚮導,而這又受天氣等等各種因素左右。所以真的除非名將。實戰之中極少有人願意分兵夾擊就是這道理。

別人不提,飛將軍李廣,絕對毫無疑問的名將吧?也是因爲分兵迷路誤了軍時啊。

丁一不禁對着英國公笑了笑。對他道:“此真小技,若大食以西有國名英格蘭者,又如唐時大食勢大,於是直逼而來,我軍捕俘得一英格蘭軍士,如何訊問其軍中的情報?”張輔再度失語,若是在場士子倒還能扯一句:找四夷館的通譯來啊!

張輔卻很清楚四夷館的構成: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哪有什麼英格蘭?

“這英格蘭卻在何處?”領軍之人聽聞敵國,總是禁不住會有些興致的。

丁一笑着叫劉鐵取紙來,找了根竹籤沾墨在紙上畫了廣東沿海的海岸線,英國公立時坐不住,站了起來握住丁一的手,板起臉說道:“怎麼能在大庭廣衆之下……到你書房去!”說着便把那剛畫了幾筆的紙捲了起來。扯起丁一便行。

這年代可沒有衛星,要堪查海岸線也好,地形也好,那是花費極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探得出來,加上比例尺又不嚴格。畫出來的地圖其實和實際地形有頗大差距的,但饒是如此,有地圖和無地圖,對於將帥來說,排兵佈陣卻就是兩回事了。

所以地圖絕對不是一件可以隨意傳播的東西。

丁一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直到莫名其妙被張輔扯到書房,連聲責怪之後,才醒起這一點來。

不過對於一個在特種部隊呆了十年的人來說,世界地圖輪廓真不見得是什麼事,丁一持着竹籤沾了墨,也不與英國公多話,便把從廣東到英國的海岸線和途中所經之處大概畫了出來,指着英倫三島說道:“大約便是此處。”他倒沒把整個世界地圖勾勒出來,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就該綁在火刑柱上燒死的道理丁一還是明白的,現在這樣感覺都超前一步半了,別以爲華夏沒火刑柱,自古就有炮烙。

英國公看了良久,長嘆道:“鄭三寶似乎只去到這裡。”他指着地圖上某一處,畢竟是老將,只看着這簡單幾條線,他便能認出是海岸,丁一也頗爲有點服氣,這老頭兒看來四平安南,的確是有點水準的,怎麼會死在土木堡呢?

不過此時不是考慮這事的關頭,丁一攤開手道:“《武穆遺書》頭幾頁見風就碎,我也只記得這裡了。”

張輔一把揪住丁一胸口,咆哮道:“什麼?真有《武穆遺書》?你這小兔崽子還把它頭幾頁給搞碎了?”

“不然你以爲我足不出容城,從哪得知?不單頭幾頁碎了,後面的翻了幾翻,也碎了。”丁一老神在在對英國公張輔說道,“不信你儘管派人來翻地三尺,忠叔那邊應該也有混着你的人手吧?你儘管找吧。”

張輔慢慢鬆開揪住丁一胸前的手,沉聲說道:“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的道理……”

“我在容城被人逼得自殺,沒死成的事,你別裝不知道。”丁一倒是一副撕破了麪皮的模樣,“自那之後,便有許多東西,一時記得,一時記不得。你就殺了我,我也沒法一古腦弄出來給你,要不你也別讓小公爺拜師吧,你老人家委屈一下,直接遞帖過來拜師,侍候在身邊,我想起來隨時告訴你,怎麼樣?”

“你要傳給張懋?”英國公張輔深吸了一口氣,很快讓自己平靜下來。

丁一翻了翻白眼說道:“兵法的部分吧,要不留着幹什麼?我有兵麼?噢,後院有三十來個護院,武穆練兵之法再強,也不能把那三十多人練成六丁六甲吧?兵不上千,你覺得折騰起來有用?”

這是明擺着欺負人了,如果作爲軍官團來說,哪怕幾十人,培養好了,隨時就能把架子搭起來。但這個年代並沒有軍官團這樣的說法,直到明末,這麼長的時間段裡,除了戚繼光有對於小隊戰術、構成,練兵等等做了系統研究之外,其他諸如盧象升這樣的強人,也是個人武勇出衆,帶着家衆親衛衝殺破敵而已。

丁一這話如是對着戚繼光說出來,恐怕是絕對過不了關的;但張輔畢竟不是戚繼光,聽着卻也覺得有道理,三五十人能做什麼?宋江三十六人橫行州府,張叔夜過去就給捉了去。沒有規模,什麼兵法都是假的。

“好,老夫信你這一回。尚是如此,張懋拜你爲師倒也不冤!”這倒是英國公的真實心聲了。

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1章 督廣西(三十)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1章 入埃及(六)第5章 君臨(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2章 絕戶計(五)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29章 待從頭(十二)第7章 猙獰(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八)第86章 贏取自由身(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2章 遠航(三)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3章 立儲(十二)第27章 江山萬里煙(十七)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108章 天子賜顏色(二十)第42章 殺熟(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30章 江山萬里煙(二十)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1章 督廣西(九)第18章 大禍(二)第84章 虎脫柙(六)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13章 洗劍血成川(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8章 轉進(二十)第8章 轉進(六)第6章 會師(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一)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1章 舊部(五)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7章 辭京(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1章 割袍(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二)第7章 風蕭蕭(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3章 飛地(一)第2章 絕戶計(四)第4章 新君(十八)第3章 立儲(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9章 風*流*眼(十二)第8章 決鬥(八)第8章 決鬥(十八)第3章 爪哇(十一)第1章 督廣西(十八)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4章 新君(五)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5章 君臨(十五)第8章 轉進(一)第2章 定埃及(六)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7章 風蕭蕭(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一)丁一的奮鬥十三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63章 交易(七)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27章 謀逆(三)第3章 立儲(十三)第6章 傷別離(四)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8章 決鬥(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六)
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1章 督廣西(三十)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1章 入埃及(六)第5章 君臨(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2章 絕戶計(五)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29章 待從頭(十二)第7章 猙獰(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八)第86章 贏取自由身(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2章 遠航(三)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3章 立儲(十二)第27章 江山萬里煙(十七)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108章 天子賜顏色(二十)第42章 殺熟(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30章 江山萬里煙(二十)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1章 督廣西(九)第18章 大禍(二)第84章 虎脫柙(六)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13章 洗劍血成川(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8章 轉進(二十)第8章 轉進(六)第6章 會師(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一)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1章 舊部(五)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7章 辭京(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1章 割袍(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二)第7章 風蕭蕭(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3章 飛地(一)第2章 絕戶計(四)第4章 新君(十八)第3章 立儲(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9章 風*流*眼(十二)第8章 決鬥(八)第8章 決鬥(十八)第3章 爪哇(十一)第1章 督廣西(十八)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4章 新君(五)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5章 君臨(十五)第8章 轉進(一)第2章 定埃及(六)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7章 風蕭蕭(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一)丁一的奮鬥十三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63章 交易(七)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27章 謀逆(三)第3章 立儲(十三)第6章 傷別離(四)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8章 決鬥(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