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什麼都懂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三,紫禁城內文華殿,吳又可覲見。

看着他在行禮,崇禎皇帝心中想着,比後世電視上的那個要帥多了,不過也黑了點,瘦了一點。

“免禮平身!”崇禎皇帝一邊打量着,一邊微笑着說道,“可知朕找你前來,是爲何事?”

吳又可聽了,便連忙躬身行禮道:“回陛下,草民不知!”

他確實不知道,心中一直在納悶,天下醫師那麼多,皇宮內的御醫更是有不少,皇上爲什麼在一年前就特意下旨找自己呢?

此時,吳又可聽到皇帝主動問起,便立刻豎起了耳朵。

就見崇禎皇帝看着他,微笑着說道:“你對大明各地的瘟疫如何看個看法?”

聽到這話,吳又可不由得一愣,他沒想到皇帝是問這個問題,連忙迴應道:“瘟疫之談,又可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門弄斧!”

“呵呵,不要謙虛,朕讓你說,你就說好了。”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微笑着說道,“朕那些廣而告之的事情,只是門外漢的一點淺見而已!你是醫師,且在這瘟疫方面,應該是我大明最有心得的人之一了!”

吳又可聽得心中暗驚,他這些年來遊醫天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有多次和瘟疫打交道的經驗,慢慢地也有了總結。可是,這個事情,他可是沒和其他任何人說過的。甚至就連他自己,都只是有個大概,想着回頭找地方再好好理一理自己所見所聞所想。

就他自己目前認知來說,對於瘟疫這一塊,確實改變了以前的很多觀點,和目前主流的醫師觀點也大不相同。因此,他曾經爲瘟疫病人開出的藥方,和普通醫生大不相同,以至於差點惹上官司。也是因此,他對自己所認爲的那些內容,基本都是守口如瓶,並不對外說的。就準備全面整理,有病例可以證明,有經典可以引用,各方面成熟之後再公佈。

但是,如今崇禎皇帝張口就問這個,很顯然是知道了什麼。

不過,吳又可心中還是有點忌憚的,畢竟要是被皇上認爲妖言惑衆,欺世盜名什麼的,他一個小小的遊方郎中,那是承受不了後果的。

不過他又回過頭來一想,崇禎皇帝之前廣而告之天下的那些事情,其實有不少又何嘗不是和主流的醫師觀點不同,其他不說,就說瘟疫可以通過空氣傳染其他人,相信這天底下,皇上不解釋的話,就只有自己能理解這點。

這麼一想,吳又可忽然想到,今天搞不好就是自己的一個好機會,如果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這些,都能得到皇帝的肯定,那大明的醫師,誰敢亂反對?就算想要反對,也要有理有據地來反對!而只要是有理有據的反對,自己不就是最歡迎的麼!

再者說了,皇上本身也是瘟疫認識方面的高手,如果和他說說,能獲得一些意見建議的話,說不定對自己的幫助也會非常大!

想到這裡,吳又可就激動了。他連忙向崇禎皇帝一禮後奏道:“陛下,草民是有一些想法,但對於眼下來說,說法可能會有點驚世駭俗,又或者,草民的一些愚見,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草民這麼說出來,只是因爲是這麼想的。要是陛下發現草民有說錯的地方,還請陛下斧正,草民定然聆聽高見!”

崇禎皇帝一聽,就知道他在忌憚什麼,便微笑着說道:“這純粹是醫學學術探討,不存在騙不騙人之類的事情。有錯誤,有偏見都是難免的。而且,朕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只是互相探討一下而已,無須任何顧忌!此時此刻,你就別把朕當皇帝,就當你的同行,或者至交好友討論問題而已。”

吳又可作爲一個遊方郎中,能一直活下來,說明他的醫術水平不會差,另外,他見人待物方面,也不會查到哪裡去,要不然,可能不知不覺間得罪了什麼人都不知道,絕不可能活得好好的。

因此,崇禎皇帝雖然那麼說,別把他當皇帝,吳又可又不傻,肯定是不敢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當他聽到皇帝連至交好友這樣的比喻都說出來時,他就知道,自己在皇帝的眼中,是屬於非常友好的那一類。對此,他心裡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於是,他就少了絕大部分的顧忌,開始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想,都一一給崇禎皇帝說了一遍。

而崇禎皇帝則在認真地聽着,如果遇到有不明白的,也會打斷吳又可都說法,問他是什麼意思?並且,有的時候,他還會對某個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認可吳又可都花,有的是不認可,有的是補充等等。這個對話,就真得像至交好友一般,在互相溝通瘟疫方面的各種看法。

兩人就在文華殿內,坐而論道,就瘟疫這個話題,一直聊着聊着,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大約過了一個半時辰之後,已經到了用午膳的時間,吳又可纔回過神來,心中非常滿意這次受益匪淺的對話。崇禎皇帝不時插嘴的一個提醒,都讓他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因此,他其實非常不願意中斷這樣非常難得的談話。然而,龍體爲重,誰敢耽擱?

因此,吳又可不得不遺憾地奏道:“陛下,該用膳了,草民得陛下指點,獲益匪淺,草民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一見,不由得笑了,這個吳又可,他的臉上寫滿了“我還想聊”的想法。

於是,他就吩咐邊上站着的陳寶庭道:“午膳,朕就和吳卿一起用了,你去傳膳吧!”

吳又可一聽,頓時大喜,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回過神來,他便馬上開口奏道:“陛下,萬萬不可。草民豈能和陛下一起用膳,這……”

“這什麼這……”崇禎皇帝一聽,便笑着說道,“用個膳而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難道你不想再和朕說道說道了?朕可告訴你,下一次再讓朕專門抽出時間來,像今天這樣聊,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去了哦?“

“……“吳又可一聽,嘴巴張了張,沒敢再拒絕了,忽然,他想着這種獲益匪淺的談話,在這個世上,估計也只有和皇上這樣有大學問的人談,纔能有這樣的收穫,要是錯過了,可能會後悔一輩子的。這麼想着,他又一咬牙,忽然堅決地說道:“謝陛下恩典!“

“呵呵呵,這樣纔好嘛!“崇禎皇帝見此,便笑着說道,“來,我們繼續……“

吳又可和崇禎皇帝的這一次長談,一直到快天黑的時候,纔算告一段落。這中間,不管是內閣還是司禮監過來人,不是特別緊急的事情,就都被陳寶庭給擋掉了。這讓他們都非常地吃驚,不知道皇上和一個遊方郎中怎麼聊得那麼起勁,聊得那麼長時間?

他們不知道,其實吳又可自己都納悶。幸虧是在天黑之前聊完了,要不然的話,他甚至都懷疑,皇上會不會學古人一般,要來個秉燭夜談什麼的?那就真要驚掉多少人的下巴,引來多少御史言官的彈劾了!

談到最後,吳又可自己心裡的東西,又有了相當完善的補充,有些內容,他可以直接確定,有的內容,他想着要去驗證;有的內容,和他的想法相符,有的內容,和他原本的想法相沖,等等等等,反正收穫非常大。以至於到了後來,他怕有遺漏的,竟然主動向內侍借了紙筆,當場記錄了起來。

對於吳又可的這種做事態度,崇禎皇帝當然是欣賞的,因此,他提出什麼,都會滿足他。甚至到了最後,崇禎皇帝直接任命吳又可任職太醫院,不過不參與服侍宮中,不受任何人指派,只是有這麼一個官身,可以查閱太醫院內的醫學書籍,也可以去找其他同僚再聊聊,這些權限,崇禎皇帝都給了他,只是對吳又可有一個要求,就是對瘟疫要有一個系統的整理。

對此,吳又可自然是大喜過望,因爲這正是他最想做的事情。又得到了皇帝很多建設性的意見,他更是有一種衝動,甚至有一種感覺,自己能憑着這次整理出來的東西而名留後世。

崇禎皇帝和吳又可的這次談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事後,許多人也知道了吳又可很得皇帝的賞識,因此,都有意無意地開始偶遇吳又可,又從七姑八大婆的很遠的關係都能和吳又可拉上關係,反正,吳又可的名聲,在京師這邊首先邊傳開了。

不過,崇禎皇帝在這次談話中的東西,一開始沒有引人關注。一直要到吳又可比起原本歷史上所寫《瘟疫論》,還要經典的名著出世時,世人才驚訝地發現,他們原本以爲皇上意境夠博學了,可沒想到,《瘟疫論》中的很多觀點,竟然還是皇上提出來的,比起那些真正的醫師,都要對瘟疫的認識,來得更爲深刻。這一點,讓很多人不得不服氣,皇上乃是天縱英才,不是一門精,而是門門精的那種。

事實上,如果把崇禎皇帝的那些東西放在後世,其實也就是一個常識而已,並不是多麼高深的學問,更不要說多精通了。可架不住時代的代差那麼大,提前了幾百年說出來,和古人比起來,說是精通,好像也是可以的了。

和崇禎皇帝在京師不小心成了別人心中偶像不同,滿清皇帝皇太極,他在盛京,那是氣得又差點吐血。

朝鮮那邊,英俄爾岱遲遲沒有返回,這已經讓皇太極有點惱火了。不過他一開始也沒有多想,結果,是鳳凰城那邊的守軍,派了快馬回報,他才知道情況不對。

“什麼?英俄爾岱所部在朝鮮境內遭到明軍伏擊?”皇太極聽得大驚,連忙確認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他同樣對於明軍會去重建皮島,已經有所預料。不過他實在想不到,明軍的動作竟然那麼快,不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重建了皮島,而且還登陸朝鮮境內伏擊大清軍隊來了。

他自然不知道,是因爲有朝鮮人的消息,所以盧象升才能帶着軍隊直接先去開戰,而後再去重建皮島,這個過程,其實是反過來的。

“回陛下,千真萬確。”信使稟告道,“明軍突然殺出,數量是大清軍隊的幾倍,沒法抵抗之下逃進山裡才得以逃脫。等逃回來時,已經過去了好多天。其他人等,包括主帥皆不知真實情況。雖然已經派人去朝鮮覈實,可應該已經凶多吉少了!”

知道這個情況,皇太極就更是生氣了,朝鮮那邊,如今已經成了大清最大的吸血來源。必經大清周邊來說,蒙古部族都是遊牧民族,不事生產,遇到災荒年間,牛羊都要大批餓死,發生瘟疫,就更是慘不忍睹。因此,那些蒙古部族比起大清都要窮得多。也只有朝鮮是農耕民族,她們能從地裡產出糧食。雖然他們也可能自己都不夠吃,不過總算是有。而且不是居無定所,國力又弱得可憐,是最好的壓榨對象。

英俄爾岱去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防止朝鮮倒向明國,因此讓他把朝鮮的主戰派都抓回來以防萬一。結果沒想到,還是出事了。

心中憂慮之下,他一邊等待消息的進一步確認,另外一邊,開始想着要不要往朝鮮邊境派軍,或者乾脆直接往漢城派軍,一定要把朝鮮置於大清的控制之下才好?

然而,還沒等皇太極做出決定的時候,新的消息穿回來了。說朝鮮正在戰備,對大清派過去的信使,都是割了耳朵放回來,說大清乃是蠻夷,堂堂朝鮮豈能同流合污,大明纔是朝鮮真正的宗主國!

聽到這個消息,皇太極不由得勃然大怒。雖然立國已經好些年,且一切制度都是參照明國設立,可是不管怎麼樣,始終被認爲是蠻夷,這一點,讓皇太極感覺非常地不公,連朝鮮這種弱國都一直對大清這種印象!

當然,他的憤怒之外,其實還有恐懼。因爲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明國一殺回來,喂不熟的朝鮮就立刻投向了明國。

正當他召集羣臣商議的時候,金州的代善那邊,也派人快馬送回了消息。

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292 滿載而歸666 我只想喊666(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2/3)656 活捉狗皇帝743 安東尼的後手937 盧象升來了165 關鍵人物崇禎皇帝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761 都沒有問題(補昨天的)963 別開槍74 懟東廠331 傻眼了718 想多了854 如意算盤598 大賞118 君臣關係556 偷營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173 晉商的反擊56 九頭牛都拉不回508 大喜過望99 節操呢53 旁聽720 爲殿下賀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525 人間地獄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840 收步軍397 都給本王閉嘴230 不好,中計了299 力挺(爲六月四百月票加更)837 如何處置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445 盧象升抗旨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896 搞定美洲959 那是什麼?186 那皇帝的腦子真是有病(爲葡萄美酒幾人嘗萬賞加更)723 坐山觀虎鬥103 明亡原因之一712 試探94 威脅691 絕境反擊335 怎麼會這樣?732 這還怎麼搞?712 試探295 怒火中燒405 兵役321 絕對不行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507 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512 上下一心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97 人心慌了336 下餃子嘍(感謝ZhengyuanHX的萬賞)445 盧象升抗旨740 王師南下呂宋島892 最後一戰42 御馬監943 走了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758 豪格之威654 不妥474 會師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716 吃榴蓮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230 不好,中計了913 希望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189 抓人270 敲打166 如意算盤落空(爲天外天007掌門加更5/5)704 自取滅亡353 計對朝鮮300 東廠發飆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87 密查179 大收穫了861 爾虞我詐584 狠人909 絕望了417 本王不服啊!448 有性命之憂9 虎落平陽被犬欺274 民間皇帝572 以逸待勞(爲songshy萬賞加更)946 里斯本之戰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3 攘外必先安內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167 實力地較量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7 懸而未決779 日子很悠哉734 慌不擇路657 陳述事實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656 活捉狗皇帝
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292 滿載而歸666 我只想喊666(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2/3)656 活捉狗皇帝743 安東尼的後手937 盧象升來了165 關鍵人物崇禎皇帝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761 都沒有問題(補昨天的)963 別開槍74 懟東廠331 傻眼了718 想多了854 如意算盤598 大賞118 君臣關係556 偷營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173 晉商的反擊56 九頭牛都拉不回508 大喜過望99 節操呢53 旁聽720 爲殿下賀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525 人間地獄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840 收步軍397 都給本王閉嘴230 不好,中計了299 力挺(爲六月四百月票加更)837 如何處置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445 盧象升抗旨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896 搞定美洲959 那是什麼?186 那皇帝的腦子真是有病(爲葡萄美酒幾人嘗萬賞加更)723 坐山觀虎鬥103 明亡原因之一712 試探94 威脅691 絕境反擊335 怎麼會這樣?732 這還怎麼搞?712 試探295 怒火中燒405 兵役321 絕對不行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507 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512 上下一心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97 人心慌了336 下餃子嘍(感謝ZhengyuanHX的萬賞)445 盧象升抗旨740 王師南下呂宋島892 最後一戰42 御馬監943 走了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758 豪格之威654 不妥474 會師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716 吃榴蓮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230 不好,中計了913 希望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189 抓人270 敲打166 如意算盤落空(爲天外天007掌門加更5/5)704 自取滅亡353 計對朝鮮300 東廠發飆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87 密查179 大收穫了861 爾虞我詐584 狠人909 絕望了417 本王不服啊!448 有性命之憂9 虎落平陽被犬欺274 民間皇帝572 以逸待勞(爲songshy萬賞加更)946 里斯本之戰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3 攘外必先安內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167 實力地較量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7 懸而未決779 日子很悠哉734 慌不擇路657 陳述事實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656 活捉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