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這次不一樣了!

在海州這邊,如果有騎軍的話,一般也是大清的騎軍。

之前的時候,確實有來過明國騎軍,不過那也就一千來騎而已。如今聽這動靜,肯定不止一千來騎的!

再者說了,前不久,大清和碩睿親王領着一萬多大清軍隊從這邊路過,一直往關寧那邊而去。明國騎軍就是再想過來海州這邊,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這麼想着,那就只有一個結論,眼下聽到的騎軍聲音,肯定是大清騎軍搞出來的動靜。

於是,漢人百姓們,該幹什麼,就還是幹什麼,建虜騎軍,又有什麼好看的!

但是,那些建虜監工們就不同了,他們原本就是閒着的,聽到有大量騎軍經過,便都一個個東張西望,想要看看大清的騎軍是多麼的威望!

又過了一會之後,他們終於能確定,這聲音是從關寧方向那邊傳過來的。於是,紛紛轉頭看了過去,同時興奮地議論着。

“動靜這麼大,肯定是睿親王殿下凱旋了!”

“也不知道睿親王殿下這次凱旋,會帶多少漢奴回來?”

“寧錦這邊怕是不好抓啊,那些漢狗一有點動靜,就立刻躲到城裡去了。”

“說起來,好像我們大清軍隊已經有幾年沒有去關內了吧?不知道什麼時候去關內,那抓來的漢奴就多了!”

“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如果要去關內了的話,我得走走關係,也跟着去一趟。你們不知道,以前我去過一次,關內那個繁華啊,真是搶都搶不過來,眼睛都花了!而且關內的明軍就跟豬狗一樣,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

“……”

在原本的歷史上,上一次多爾袞從關內劫掠人畜達四十多萬,大大補充了遼東的勞力。因此會在明年,也就是崇禎十五年時,再度入侵關內,繼續劫掠。

不過在這個位面上,因爲蝴蝶效應的出現,在穿越者的影響之下,大明打贏了天津之戰,截下了二十來萬被建虜劫掠的人畜,使得遼東這邊的勞力,都等不及崇禎十五年,就已經很缺了。

就在這些建虜監工笑嘻嘻地談着,怎麼再去搶明人的東西時,蹄聲如雷,越來越響。

忽然,一名正在聊着的建虜,嘴巴張開,便沒再合上,臉上的表情,從笑嘻嘻地,一下變成了極度震撼之色,那手中的皮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掉到了地上去了。

和他聊天的其他建虜監工就有點奇怪了,便沿着他的目光轉頭看去,頓時,一個個全都驚呆了。

只見在寧錦方向,一條紅線在遠處浮現,不止是在官道上,兩側田野中也都是,全都是耀眼的紅色。

“明……明國騎軍!”有個建虜失聲驚呼出聲,喊了起來。

聽到這聲音,那些埋着頭面朝黃土的漢人百姓,不由得有點奇怪,便擡頭看過去。

果然,在視線的遠處,有無數的穿紅色鴛鴦戰袍的大明騎軍,猶如天邊的波濤滾滾而來。

這麼多?這一下,就連漢人百姓也都驚呆了。

稍微過了一會之後,建虜監工們回過神來,也不再聊入關劫掠的事情,說什麼殺明狗如殺雞,而是立刻撒開腳丫子,怪叫着用盡吃奶的力氣,趕緊往城裡逃去。

而漢人百姓在回過神來後,只是呆呆地站着,並沒有什麼激動之色,而是麻木地看着大明騎軍蜂擁而來,看着那些建虜監工在逃命。所有的這些,似乎就和他們沒有一點關係!

只有極小一部分,看到這次過來的大明騎軍這麼多,心中又多少燃起了一線希望,這一次,是不是不會再不管了吧?

“嘚嘚嘚……”

無數的馬蹄聲,匯聚起來,聲音之響,真是響徹天空,聲勢非常地浩大。

海州城這邊,就算沒有事先得到稟告,可這動靜也早已驚動了城頭的守軍。看到紅色的海浪打過來,立刻慌成了一團。

有的趕緊關城門,有的趕緊往城裡去稟告軍情,有的則趕緊去找防守器械……

之前祖大壽領軍過來過,可也只是遠遠地看到海州城頭就停下了。就那麼一千來騎,海州這邊,壓根一點不怕,都還沒出城去迎戰,祖大壽所部就跑了。因此,那一次,海州城裡根本就沒有這麼慌亂過。

多少年了,這是第一次,竟然有這麼多的明軍過來!最爲關鍵的是,騎軍都有這麼多了,那隨後而來的步軍,又會有多少?

只是這麼一想,海州的建虜,就差點被嚇死了,明軍難道是發傾國之兵來打遼東了麼?

在明軍到達海州之前,就有幾騎從明軍過來的背面城門飛馳而出,十萬火急地離開去求援了。

這支騎軍,一共有一萬多騎,就是奉崇禎皇帝旨意出擊的驃騎營。

騎軍滾滾而來,領頭的虎大威眼看着海州城那邊明顯有些慌亂的情況,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情格外的舒暢。

建虜強勢崛起之後,從未有過其他軍隊,能像今天這樣,在建虜這邊耀武揚威,讓建虜驚慌失措!

無數地騎軍,帶着塵土,從田間地頭飛馳而過。帶起的狂風,吹得站在那裡發愣的漢人百姓都有點睜不開眼。雖然有點誇張,不過也差不到那裡去了!

這個時候,所有的漢人百姓,不管心中有什麼想法,都一臉震驚地看着明軍飛馳而過,往海州城那邊而去。

大軍過後,他們忽然發現,還有幾十騎停了下來,驅馬到了他們的面前。

見此情況,那些心中還帶着一絲希望的百姓,便連忙跪了下去,哀求道:“這位軍爺,我們都是被建虜掠來的大明百姓,求求軍爺,救救我們吧!”

聽到他們開口去求,大部分百姓回過神來,都是有點麻木地看着。他們並不認爲,這支騎軍會管他們。畢竟就連有名的祖大壽,當初也沒有管過他們!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領頭的那名明軍軍官,帶着和藹之色,伸手示意道:“苦了你們了!都起來吧!”

一聽這個開口,所有漢人百姓不由得一愣。因爲這說話,好像是有希望?

這麼想着,不但跪着的那些人沒有站起來,而且連站在那看着的大部分漢人百姓都一下跪了下去,紛紛哀求着,希望明軍不要拋棄他們,他們想脫離建虜的魔爪。

甚至有一些人,把自己經歷的悲慘往事,迫不及待地說出來,就想着明軍能垂憐,救他們脫離苦海。

見到這個情況,這名爲首的明軍軍官不由得愣了下,隨後臉色鄭重起來,翻身下馬,走到最近的那個跪着的漢人百姓面前,伸手強行扶起他,而後大聲說道:“我們是御馬監轄下三大營之驃騎營,隨駕出征遼東,已滅一萬多建虜。皇上有明旨,命我等路途遇到大明百姓,務必救之!某是驃騎營千戶韓樂宇,絕無虛言!”

他這個話,信息量極大。不過這些漢人百姓卻只關心一件事,就是他們聽明白了,皇上有旨意交代下來,這支明軍是會救他們的。

明白了這一點,頓時,所有漢人百姓都激動了。

原本以爲這輩子被掠來遼東,是完了!完全可以說,他們是絕望了的。

可是,突然之間,他們發現,自己好像要得救了,能脫離苦海了,讓他們感覺,就好像是在夢中一樣。

甚至有幾個還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就連忙再確認,自然又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因爲這就是崇禎皇帝特意交代的,如果遇到大明百姓,一定要救。

頓時,幾乎所有百姓,都是淚流滿面,一個個磕頭在地,哽咽着大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樂宇看着他們,面色凝重,知道他們在遼東過着不是人過的日子。以前的關寧軍,沒有這個能力幫他們。不過皇上始終記掛着他們,特旨提到了他們,總有一天,所有如他們一般的大明百姓,肯定都會脫離苦海!

這麼想着,等這些漢人百姓激動了一會之後,他便大聲說道:“不過我等乃是騎軍,另外還有事情要做,沒法帶你們回大明……”

聽他說到這裡,剛纔還激動地大明百姓,不由得猶如在大冬天的時候,被人潑了一盆冷水,頓時就愣在了那裡。

看到他們的神情,韓樂宇便知道他們誤會了,便連忙大聲說道:“諸位不要誤會,沒法帶你們回去,不等於不管你們。某說過了,皇上特旨交代的,就絕對不會不管你們!”

聽着這話,這些大明百姓就疑惑了,這是什麼意思?

韓樂宇轉身從自己的戰馬後面,解下一個長筒狀的東西,而後轉身回來,遞給他面前的那個漢人百姓,然後對他說道:“雖然沒法帶你們回大明,不過我們驃騎營在這段時間,都會在遼東這邊,威懾着建虜不敢出城。這個是乾糧,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每人都有份。你們可以去海邊,也可以去關寧那邊,都有大明軍隊在,只要見到了,你們就安全了。”

“軍爺,海邊也行麼?”他面前的這個百姓,握着厚厚的乾糧袋,心中踏實了不少,不過還是有點疑惑地問道。

被掠來了遼東,被建虜壓迫,他們當然是想逃走的。但是,逃走容易,吃得呢?沒有吃的,那一切都是白費力氣。如今,手中已經有了吃的,還有明軍在威懾建虜不敢追趕,那自己逃回去也沒什麼。畢竟騎軍要打仗,也不可能帶着他們。

就海州這邊來說,逃往關寧那邊太遠,可逃往海邊的,就近不少了。不過他們並不知道近況,因此對於逃往海邊,還是有疑慮的。

韓樂宇聽了,明白他問得是什麼意思,便笑着說道:“皇上下旨,已經重建了東江軍,遼東沿海,全是我大明水師的地盤,海邊上,都會有大明水師在巡查,你們只要逃到海邊,等上幾天,肯定能遇到水師的。”

說完之後,他一揮手,他的手下同袍,便紛紛去解馬背上的乾糧,給每個大明百姓都發上一份。

握着沉甸甸地乾糧,心中無比的踏實,如今又有一條切實可行的逃生之路,所有大明百姓都變得歡喜起來。紛紛向面前的這些明軍將士道謝,也向遙遠的皇帝致以他們最衷心的感恩。

韓樂宇見了,便轉身回到戰馬邊,翻身上馬,而後向這些大明百姓揮手,大聲說道:“就祝你們一路順風,安全返回故鄉!”

“軍爺旗開得勝,封侯拜相,封妻廕子……”

漢人百姓見了,紛紛回禮,同樣祝福明軍將士們。

剛纔得韓樂宇贈送乾糧的這個大明百姓,年紀比較輕,和韓樂宇面對面地說了一會話,覺得他好說話,便忍不住心中好奇,指着馬背上掛着的一個包裹,問韓樂宇道:“軍爺,這個是什麼?也是乾糧麼?”

剛纔發給他們的,都是長筒狀的。但是戰馬上,就這個是包裹狀。而且每個明軍將士的戰馬上,都有這麼一個包裹,讓他有點好奇,是不是這個包裹裡的乾糧,會不一樣?

韓樂宇聽了,低頭一看,明白他指得是什麼,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其他明軍將士見了,也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些大明百姓見了,不由得有點納悶,不知道明軍將士們爲什麼都發笑了?

笑了一下,韓樂宇收住笑聲,用手一指那個包裹笑道:“這裡面的,是建虜的首級,將近一萬顆,我們奉旨,要還給遼東的建虜,可不是給你們當乾糧的!”

聽到這話,所有的漢人百姓不由得頓時一愣。這個時候,有人才想起來,好像這位軍爺剛纔有說過,皇上御駕親征,消滅了一萬多建虜。

韓樂宇已經辦完了事情,也就不再多聊了,雙手向這些漢人百姓一抱拳,而後牽了繮繩,一帶馬頭,雙腿一夾馬腹,向海州城方向奔馳而去。

這些漢人百姓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們的背影,看着他們遠去。

忽然,有人一指海州城方向,帶着驚喜之色,大聲喊道:“你們看!”

405 兵役422 皇太極的懊悔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423 貸款之意外933 葡萄牙的不同759 賦詩一首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672 封賞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914 我是老花眼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198 這些晉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爲打賞次數200加更)529 請大家喝茶439 斷子絕孫517 公佈細作身份818 迎頭一棒451 事情真相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571 遼東伯272 爲百姓而戰118 君臣關係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128 惡報960 忽悠963 別開槍265 天災人禍279 一石二鳥805 接管科倫坡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105 宴席議事37 有沒有931 智慧男人664 看猴戲746 狩獵191 啞巴虧149 大發雌威854 如意算盤356 再次御駕親征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640 何通事849 什麼仇什麼怨109 擔憂啊959 那是什麼?260 救災544 的確是妙啊!505 他怕!276 祖家軍801 定約763 偷襲得手193 重現洪武盛況907 死得意外296 翻臉702 就是要強硬今天第二更放明天更新了265 天災人禍205 鄭芝龍的決定656 活捉狗皇帝284 陪讀的誘惑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462 一個很大的局434 震怒234 天可汗都沒用624 世界第一402 陽謀387 屢戰屢敗983 盤口908 明威侯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909 絕望了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439 斷子絕孫620 鄭成功733 嚇到了60 老太監出手205 鄭芝龍的決定70 軍令如山734 慌不擇路341 緊急應對373 盧象升的考慮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930 被嚇的851 心不在焉145 真香205 鄭芝龍的決定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888 明威堡條約523 內訌829 突襲917 錢糧你們出848 反攻明國57 真香823 他做夢了377 又一個八百里加急(感謝丁尼格菲一候賽雷的萬賞)731 心中發毛811 就這麼完了115 怒火燒向誰818 迎頭一棒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
405 兵役422 皇太極的懊悔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423 貸款之意外933 葡萄牙的不同759 賦詩一首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672 封賞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914 我是老花眼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198 這些晉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爲打賞次數200加更)529 請大家喝茶439 斷子絕孫517 公佈細作身份818 迎頭一棒451 事情真相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571 遼東伯272 爲百姓而戰118 君臣關係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128 惡報960 忽悠963 別開槍265 天災人禍279 一石二鳥805 接管科倫坡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105 宴席議事37 有沒有931 智慧男人664 看猴戲746 狩獵191 啞巴虧149 大發雌威854 如意算盤356 再次御駕親征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640 何通事849 什麼仇什麼怨109 擔憂啊959 那是什麼?260 救災544 的確是妙啊!505 他怕!276 祖家軍801 定約763 偷襲得手193 重現洪武盛況907 死得意外296 翻臉702 就是要強硬今天第二更放明天更新了265 天災人禍205 鄭芝龍的決定656 活捉狗皇帝284 陪讀的誘惑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462 一個很大的局434 震怒234 天可汗都沒用624 世界第一402 陽謀387 屢戰屢敗983 盤口908 明威侯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909 絕望了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439 斷子絕孫620 鄭成功733 嚇到了60 老太監出手205 鄭芝龍的決定70 軍令如山734 慌不擇路341 緊急應對373 盧象升的考慮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930 被嚇的851 心不在焉145 真香205 鄭芝龍的決定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888 明威堡條約523 內訌829 突襲917 錢糧你們出848 反攻明國57 真香823 他做夢了377 又一個八百里加急(感謝丁尼格菲一候賽雷的萬賞)731 心中發毛811 就這麼完了115 怒火燒向誰818 迎頭一棒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