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留人留成仇(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堂主加更)

如果換了以前的話,恐怕沒多少人會相信這個消息。都會覺得,這是明國或者是誰造謠的。大清軍隊一萬多,明國怎麼可能滅得了?

但是,驃騎營的精銳,通過這幾個月地斥候戰,包括上一次的小規模戰事,以及鄭親王不敢交戰就敗退回來,而後親口承認明軍精銳,要各部族再抽調精銳這些事情發生過,很多人都變得將信將疑起來了。

難道大清軍隊真得不是無敵,真得敗給明軍過,而且還敗得那麼慘,一萬多大清軍隊被殲啊,這歸化城這邊,不也只有一萬多大清軍隊而已麼?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前,蒙古各部族的人,還是對大清軍隊充滿了信心的。覺得又大清軍隊爲主力,引誘明軍深入草原再截斷其糧草後決戰,肯定是贏的結局。

然而,此時,他們懷疑了!

在這種決戰之前,軍隊士氣出現了問題,一些蒙古部族頭目就坐不住了,紛紛跑去見濟爾哈朗,想要從他那裡得到確認,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回事?

濟爾哈朗一聽,頓時就惱了。大戰將起,怎麼就鬧出這樣的事情。他沒承認,也沒否認,只是厲聲交代,管好眼前戰事要緊,嚴肅軍紀。

爲此,他還派出了大清軍卒,開始在各個營地巡視,藉口覈查戰備情況。

但是,這一萬多在歸化城的建虜軍隊,他們也受到了影響。紛紛打聽遼東那邊的局勢,想要知道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事情。

對他們來說,歸化城又不是他們的地方,他們出來了大半年,早就思家心切了。如今老家那邊吃了敗仗,一萬多人戰死,那會不會有自己的親朋好友?

濟爾哈朗沒法在這個時候承認,要不然,對士氣打擊太大,不利於眼前的決戰,因此,就硬壓了下去。理由當然也算是充分的:明國騎軍的前鋒,預計明天都會到歸化城這邊,大戰馬上要開始,不能分神了。

就這麼的,等到了第二天,驃騎營的前鋒果然出現在歸化城的視野盡頭。

濟爾哈朗不動聲色,就裝出固守的樣子,派出騎軍去驅逐攻打。但是,明軍前鋒也沒有交手的意思,就退了回去。

對此,濟爾哈朗斷言道:“這是來探聽歸化城消息的,知道我們還在,明軍主力不日便到。”

他手下的建虜頭目和蒙古諸部的頭目聽了,都是憋了一股子勁,就準備好引誘明軍繼續深入了。

然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明軍前鋒竟然沒有再出現。不得已,濟爾哈朗的探馬就放遠了一點,去偵查明軍的動向。結果回報說,明軍主力,也就是車營和步軍就沒動,依舊在離邊關百里路左右,騎軍也撤回去了,擺出了防守的架勢。

這一下,濟爾哈朗傻眼了,不交戰的話,你出關幹什麼?出了關,卻不繼續前進,難道是到草原上來露營的?還是說,有什麼事情突發,以至於明軍按兵不動?

他沒有竊聽種子,不知道明軍那邊具體情況是什麼。沒辦法,他就只能派兵過去騷擾引誘。

終於,明軍主力又開始移動了,這讓濟爾哈朗鬆了口氣。

但是,也就挪動了一天的路程,然後又停下了。

這一下,濟爾哈朗有點要瘋了的感覺,明國那個狗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這麼走走停停,難道就不耗糧食麼?之前的探馬回報,好像明國軍隊出關,帶着點糧草物資並沒有太多啊,難道就不怕耗完了,卻什麼仗都沒打,就又回去了?

很快,他的探馬就給他傳來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報殿下,不好了,有明國騎軍驅趕着大量馬車和馬,馱着好多的牛羊肉,進了明軍車營那邊,那肉香,很遠都能聞到……”

聽到這話,頓時,大堂內所有人都傻眼了。

明國騎軍驅趕着大量馬車和馬,馱着好多的牛羊肉?

明國哪來很多馬的,更不用說是牛羊肉了?這些東西,也只有草原上纔是最多的……

一想到這,頓時,那些蒙古部族的頭目們就慌了,也顧不得什麼大清鄭親王了,連忙七嘴八舌地追問起那個建虜探馬來,先要知道進一步的消息。

當他們聽到說,那支騎軍,好像是從東邊過來的時候,烏拉特部的那些頭目們就紛紛鬆了口氣。

但是,察哈爾部的那些頭目們就慌了,他們竟然不顧大清鄭親王在座,就慌忙跑出大堂,喊着他們的親衛,趕緊派人回部族看看。

阿濟格對於察哈爾部頭目無視他和濟爾哈朗在座,很是惱火,不過他沒有來得及發火,就聽濟爾哈朗對那些重新回到大堂的察哈爾部頭目說道:“諸位不要慌亂,本王以爲,這很可能是明國皇帝的陰謀詭計,就在出兵關外準備決戰之際,就這種雕蟲小技來擾亂我軍心!不要上當了!再者說了,你們部族所在,明軍又怎麼會知道在哪裡?對不對?”

聽到這話,這些察哈爾部頭目們聽了,就覺得有道理,仔細想想,好像自己是關心則亂!畢竟明國皇帝坐鎮在這裡,他抽調關內各省,演這麼一齣戲的話,也是有可能的不是!

這麼想着,他們就安心了不少,不過人還是要派回去看看的,這樣心安。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才半天時間,竟然又有探馬來報,說又一支明國騎軍押着非常多的馬車和馬,拖着無數牛羊肉進了車營,明國皇帝御駕所在。

這一下,就算有濟爾哈朗的猜測在先,蒙古部族的頭目還是慌了。

上一次,他們還能相信,是明國皇帝用了奸計,從關內各省湊來的,就試圖混亂己方軍心。可是,這又來一大批,那是什麼意思?明國關內各省,有那麼多牛馬羊麼?

察哈爾部的頭目慌忙追問那個探馬,有關牛馬羊的具體細節。邊上的烏拉特部頭目們,則要好一些,更多的是看戲的心態。

可是,這一次,那個探馬說是從西邊來的。頓時,烏拉特部的頭目們慌了,而察哈爾部這邊,卻是鬆了口氣。

濟爾哈朗瞧得沒辦法,心中納悶的同時,就又把那套說詞搬了出來,另外再加一句,之前從東邊過來,那是關內東部各省湊起來,這次從西部過來,那是從西部各省湊起來的。原因都是一個,大戰在即,要擾亂他們的軍心,影響他們的士氣。

雖然說得好像也有點道理,不過烏拉特部這邊,也最終派出了人回本部族去看看情況。當然了,因爲有察哈爾部在前,他們就沒有驚慌到對大清兩個王爺失禮。

濟爾哈朗雖然安慰了兩個部族的頭領,但是,他心中卻是有隱憂的。

因爲上一次押送回遼東的人口物資路線,同樣是遠離明國長城,按理說,明軍是不可能遇到的。

那件事情,雖然是那柴時華背了鍋,但濟爾哈朗隱隱感覺,應該是蒙古部族中有人嚮明國告密了。

那麼這一次,雖然按理來說,蒙古各部的營地,應該也是讓人難以找到的地方,明軍總不可能找到吧?可是,萬一呢,萬一蒙古部族中有人告密,那明軍就有知道的可能了啊!

就比如說察哈爾部,他們內部本身,還分好多個部族,如果其中有一個部族因爲餓死人,最終嚮明國投降,順帶着告密,好像也是有可能的啊!

這麼一想,濟爾哈朗又立刻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遼東那邊的消息,不可避免地傳開了。察哈爾部所在,是靠近東面一側,是不是其中有部族失去了對大清的信心,轉而想去抱明國的大腿,最終告密投降明軍了?

而且如今想着,還有一個蹊蹺之處,爲什麼遼東那邊的消息,剛好是在大軍即將決戰的時候傳過來,那這是不是也是明國皇帝耍得手段,就是要打擊己方的士氣,而這,就必須有蒙古人配合?

總不可能剛好這麼巧吧?

這麼想着,濟爾哈朗感覺眼前的這一戰,會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難。那個明國皇帝果然名不虛傳,是個非常奸詐,難以對付的對手。這還沒交戰呢,就各種手段都用上了!

他正這麼想着,這軍議還沒結束呢,外面就傳來急促地腳步聲,不一會他們便知道,是又有探馬回報了。

這一次,就連探馬都露出了驚慌之色,向濟爾哈朗稟告道:“殿下,又有明國騎軍押送着很多牛馬羊去了明國皇帝所在的車營。”

一聽這話,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的頭目們,頓時就如同貓被驚到而炸毛了,立刻做出反應,一個個厲聲喝問道:“從那個方向來的,是不是從西邊?”

而烏拉特部則剛好問得相反:“肯定是從東邊過來的,對不對?”

這個時候,他們不是蠢蛋,已經不再相信濟爾哈朗的猜測,而是能夠肯定,絕對是有蒙古部族被明軍打劫了,而且絕對不是小部族!

那探馬左右看看圍上來的蒙古部族頭目,最後帶着一點同情說道:“東西兩邊都有,那些牛羊肉加起來,估計夠明軍支撐一個月都有多了。”

這話一說出口,心理承受低一點的蒙古部族頭目,已經站不住身子,一屁股坐倒在地,失魂落魄的,就彷彿已經是行屍走肉一般。

哪怕是心理承受能力強一點的,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那麼多牛羊肉,那就說明,明軍肯定是偷襲了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的各個營地,纔會有此收穫。

想着族裡寧可餓死人,也不敢殺那些牛羊,結果倒好,卻是便宜了明軍!

想着要是自己不聽大清的號令,不從族裡抽調精銳出來,那有自己部族的軍隊拼死護着,明軍也不可能得手。想着自己要不參合這一場戰事,那至少日子還能緊巴巴的過着……

想到後來,這些蒙古部族的頭目,一個個都是悔恨交加。

察哈爾部這邊有頭目,狠狠地看了大清鄭親王濟爾哈朗一眼,然後就一言不發,掉頭就出了大堂,急急地走了。

有人帶了頭,其他人也都心急自己部族,總幻想着自己的部族沒事。於是,也都和第一個人一樣,冷冷地看了濟爾哈朗等人一眼,甚至有人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就立刻轉身出了大堂而去。

最終,大堂內,就只剩下了建虜本部頭目。

“他們這是無法無天了,竟然藐視本王,藐視大清!”阿濟格最先回過神來,當即拍着椅子扶手厲聲喝道,“他們這是要幹什麼去?”

英俄爾岱聽了,替那些蒙古頭目回答道:“估計是要領兵回去查看各自部族的情況。”

“那這一戰,到底還打不打了?”阿濟格聽了暴怒,大聲喝道,就好像英俄爾岱就是那些蒙古頭目一般,要把氣都灑在他身上。

說完之後,他纔回過神來,立刻轉頭看向濟爾哈朗,大聲喊道:“這事,你還管不管,難道就任由他們走麼?”

濟爾哈朗聽了,卻是長嘆一聲道:“這個時候,難道還能強令他們留下?信不信要是本王下令這麼做的話,他們會和我們大清拼命,甚至在背後捅刀子。他們部族可能發生的事情,他們又怎麼可能還待得住!”

聽到這話,惱怒中的阿濟格,就彷彿被冷水澆了一般,頓時就萎了。他當然也能明白,這種時候留人就會留成仇的!

就見他擡起頭,看着濟爾哈朗問道:“那接下來的戰事怎麼辦?”

濟爾哈朗聽了,不由得又是嘆了口氣。蒙古部族那邊如此,大清軍隊這邊,又何嘗不是如此,都是歸心似箭,根本無心在這裡打仗啊!如今蒙古部族走了,他們再回來的可能性很小。

想到這裡,他便對阿濟格說道:“這一戰,光靠大清軍隊已經沒什麼勝算。士氣,兵力,糧草,都沒有一項是佔着優勢的。收拾一下,明天迴轉遼東吧。本王自會去向陛下請罪!”

雖然不甘心,可也只能是這樣了。

他卻不知道,始終在查看竊聽種子消息的崇禎皇帝,看到他說得這番話後,頓時一下興奮了起來。

682 感覺有點懸!738 荷蘭人的經驗360 憂慮942 對策480 點石成金331 傻眼了285 狗屁公主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130 激勵(爲chinakobe8的萬賞加更)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577 運籌帷幄592 不對勁啊286 爲朕所用(爲推薦票6萬加更)593 似曾相識48 話不投機半句多474 會師310 海上怕怕712 試探924 打怕了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358 難以置信321 絕對不行934 兔死狐悲580 一石二鳥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723 坐山觀虎鬥698 鼎盛王朝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264 雁過拔毛430 曇花一現614 演戲962 物是人非255 爲了太平,殺!879 困境800 嫁妝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121 區別對待46 三條妙計470 奇怪的人264 雁過拔毛229 談笑風生(爲五月月票四百加更)280 有刺客795 開眼界945 得意地笑863 誰笨蛋910 大明只有戰死的兵906 皇上到了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772 叛變906 皇上到了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656 活捉狗皇帝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390 掃把星620 鄭成功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426 誰讓他血多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619 兄弟再會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467 專門打臉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611 出其不意955 隨他們去326 無能廢物497 新一代戚家兵304 倒黴32 賈莊18 就這樣你咬我?530 掌舵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33 逼急了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975 一炮糜爛幾十裡512 上下一心407 朕意已決515 有本事終歸是能出彩的637 新官上任324 滿清後宮慘案892 最後一戰497 新一代戚家兵453 一代梟雄902 神778 母老虎回來了853 議和啥29 欺君50 臥底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768 你來我往852 不想當懿文太子382 被耍了777 忠烈祠再會580 一石二鳥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392 膨脹了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436 百感交集948 葡萄牙藩國
682 感覺有點懸!738 荷蘭人的經驗360 憂慮942 對策480 點石成金331 傻眼了285 狗屁公主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130 激勵(爲chinakobe8的萬賞加更)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577 運籌帷幄592 不對勁啊286 爲朕所用(爲推薦票6萬加更)593 似曾相識48 話不投機半句多474 會師310 海上怕怕712 試探924 打怕了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358 難以置信321 絕對不行934 兔死狐悲580 一石二鳥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723 坐山觀虎鬥698 鼎盛王朝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264 雁過拔毛430 曇花一現614 演戲962 物是人非255 爲了太平,殺!879 困境800 嫁妝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121 區別對待46 三條妙計470 奇怪的人264 雁過拔毛229 談笑風生(爲五月月票四百加更)280 有刺客795 開眼界945 得意地笑863 誰笨蛋910 大明只有戰死的兵906 皇上到了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772 叛變906 皇上到了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656 活捉狗皇帝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390 掃把星620 鄭成功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426 誰讓他血多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619 兄弟再會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467 專門打臉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611 出其不意955 隨他們去326 無能廢物497 新一代戚家兵304 倒黴32 賈莊18 就這樣你咬我?530 掌舵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33 逼急了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975 一炮糜爛幾十裡512 上下一心407 朕意已決515 有本事終歸是能出彩的637 新官上任324 滿清後宮慘案892 最後一戰497 新一代戚家兵453 一代梟雄902 神778 母老虎回來了853 議和啥29 欺君50 臥底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768 你來我往852 不想當懿文太子382 被耍了777 忠烈祠再會580 一石二鳥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392 膨脹了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436 百感交集948 葡萄牙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