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

說實話,嶽託和多鐸,還有一個豪格,他們三人的心情,都不是太好。

來到草原上後,最終確認,明軍一共,大概也就只有三千騎,剩下的,就是一千多的喀喇沁部叛徒。所謂的這只是前鋒,根本就是騙人的鬼話,壓根沒見到其他明軍的蹤跡。所謂的報復蒙古部族,其實也就是威脅威脅喀喇沁部而已。

就爲了對付不到五千的明國騎軍以及喀喇沁部叛徒,不但大清的精銳騎軍都被抽調了出來,甚至連其他蒙古部族的騎軍,也參與圍追堵截。這麼大的行動,就算打贏了,又有什麼榮耀可言?

然而,有一個事實,他們卻不得不承認。大清已經很久沒有對明有勝仗了。如果能打贏明軍一次,那麼大清軍民的士氣,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至於戰果,完全可以稍微誇張一些。

也是這個原因,不管是嶽託,還是多鐸,在知道了明軍數量之後,還是盡心盡力開始圍剿這支草原上的明軍。

但是,讓他們鬱悶的是,拉網式的在草原上圍追堵截,甚至連察哈爾馬賊都被他們剿滅了,但是,就是沒能剿滅這支敵軍。而且,這支明國聯軍還非常狡猾,並不往關內逃竄,反而拐來拐去的,最終是向北逃去。

“他孃的,本王就不信了!管他逃到天邊去,本王也要把他們給剿滅了!”豪格有些發狠地說道,“否則本王就不姓愛新覺羅!”

追來追去,追了那麼久,還是沒追上,是個泥人都能追出火氣來了,更不用說脾氣並不好的他了。

這話纔剛落,就見有幾騎飛馳而來,其中一人,宮中宦官大伴,老遠看到豪格,就大聲喊道:“王爺,有旨意到,王爺,聖旨到……”

豪格聽了一愣,便只好下馬準備接旨。

也是虧了建虜和蒙古聯軍採用的是拉網式的圍追堵截,因爲,什麼軍隊,大概在什麼範圍,他們都是能知道的。也因此,盛京的旨意,才能及時傳過來。

“什麼,明軍大舉來犯?”豪格一接旨意,不由得詫異,有點不敢相信地說道,“出來的時候,都沒聽到有任何動靜的,怎麼明軍就大舉來犯了呢?”

代善顯然知道這幾個王爺是什麼脾氣,因此派來傳旨的,都是宮中內侍,是知道詳情的。

這個宦官一聽,便急忙給豪格說了下如今遼東的局勢。

平日裡,奴酋之間,確實會有勾心鬥角,甚至都有你死我活的鬥爭。但是,一旦涉及到建虜這個整體的生死存亡時,他們又能很快放下各自利益。

豪格雖然脾氣不好,對於代善主導,推了那個小屁孩當大清皇帝,是非常不滿意的。不過,此時一聽,明軍全面進攻,大清非常危險了,他並沒有多少猶豫,立刻傳下軍令,全軍回師遼東。

“王爺,那些明國騎軍怎麼辦?”有親衛聽了,好心提醒道。

當然,後面還有話,他是不敢說的,只能在心底說說:您剛還發誓,不把他們剿滅了,就不姓愛新覺羅的!

豪格聽了,壓根就沒猶豫道:“管他個屁,就這麼一點兵力,本王看不上,回盛京!”

“……”有幾個親衛聽了,互相看了一眼,不過沒有說話,就假裝都忘記了王爺剛剛說過的話。對於他們來說,當然也是回援遼東更重要。

在草原的其他地方,多鐸和嶽託那邊,也同樣收到了盛京的旨意。

說實話,搞清楚了關外明軍的兵力,對他們來說,就真得是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今老巢有危險,他們當然也是沒有猶豫的,立刻領軍回援。

與此同時,敖漢、奈曼、庫倫和科爾沁等族這邊,也都接到了大清皇帝的聖旨。

“什麼,明軍大舉進攻遼東?”敖漢班第聽了,不由得大驚道,“難不成明國皇帝這一招是聲東擊西,真正的目的,原來是要攻打遼東!”

固倫公主纔不管這個,她只明白一點,她的地位,全部來自遼東。要是大清出了問題,那必然也是會影響她的。因此,她就催促道:“旨意中不是說了麼,正好趁這個機會,和明軍進行決戰。只要大清和各部族騎軍回援遼東,將近七八萬的騎軍,明軍如何能抵擋?這一仗,是大清生死存亡之關鍵。大清皇帝是嚴旨要求,各部族必須派出騎軍主力助戰!”

“可是……可是草原上還有明國和喀喇沁部將近五千的騎軍,不得不防啊!”敖漢班第皺着眉頭才說到這裡,就看到固倫公主陰沉了臉,於是,就連忙改口道,“不過他們已經被攆到極北方了,就那些喪家之犬,部族這邊,留個五千騎軍,應該就可以了。”

聽到這話,固倫公主纔算是臉色好看了一點,算是同意了他的這個方案。

不過,讓敖漢班第沒想到的是,多鐸回師盛京,經過他這邊,看到他所領的兵力之後,很是不滿,一番喝斥之後,敖漢班第只好把大部分精銳都帶走,只留了一千精銳和四千普通牧民組成的軍隊,保護部族而已。

按照多鐸的說法,草原部族都會有留守兵力,這一加起來的話,那就至少有上萬多騎。而明國和喀喇沁部的聯軍,纔不到五千人,而且是被攆到了極北方,想要好好打仗,至少休整過一段時間。而且就算休整了,也不可能打得過他們留守的軍隊。

而精銳派去遼東,只要協同大清打贏了決戰,以後就能繼續跟着大清軍隊入關劫掠,到時候,吃香的,喝辣的日子,就又有了。

敖漢部族這邊如此,其他蒙古部族也是差不多。在這生死關頭,建虜根本就不允許他們藏私,算是威逼利誘之下,讓他們把族中大部分精銳都帶走,一起隨同建虜回援遼東。

與此同時,金國鳳所領的聯軍,已經跑到了極北方。可以說,整支軍隊的狀態並不好,很多人,對於未來都是憂心忡忡。建虜和蒙古聯軍如此大規模地追殺他們這支軍隊,真得是讓他們身心皆是疲憊。

“大帥,我們要逃到什麼時候?”固魯思奇布的兒子,在一次休整的時候,找到金國鳳,有點厭煩地問道,“這都到什麼地方了都不知道!”

金國鳳自然知道他底下人的情緒不對,聽到他這麼問話,當即冷聲說道:“這是我大明奴兒干都司所轄,還是在大明境內!”

大明永樂七年,升奴兒干衛爲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包括了後世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

到萬曆年間的時候,奴兒干都司所轄,包括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衛。這個奴兒干都司的創始人,是當時和鄭和齊名的另外一名太監,叫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他的開拓經歷刻在了永寧寺碑上,這塊碑石後世存於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

只是非常地遺憾,在成祖時期的擴張,原本是已經到了南西伯利亞地區。如果後面的大明皇帝繼續成祖時候的武功,那估計就沒沙俄什麼事了。

在明宣宗時期,他一改成祖時候的武治,覺得擴張帶來了經濟上的困境,不但不思怎麼解決,反而是放棄了疆域的統治。先是放棄了南邊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還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劃,內遷奴兒干都司於三萬衛,也就是後世的遼寧開原所在。

不過不管怎麼樣,哪怕是到了極北方,雖然金國鳳都不知道這裡是哪裡了,但他說一句這裡屬於奴兒干都司所轄,別人也反駁不了。

固魯思奇布的兒子聽了,沉默了一會之後,就又問金國鳳道:“大帥,我們隨身帶的吃食都已經差不多了,再往北,沒有食物的話,怕是要餓肚子了。而建虜和其他部族的騎軍又緊追在後面,不知道大帥有什麼打算?小人清楚了的話,也可以給手下一個交代!”

說實話,這會兒,他已經在心中埋怨他爹了。看這樣子,明國的實力真不怎麼樣。派出來的關寧軍,號稱是大明精銳之軍,可還不是像狗一樣被建虜攆着跑。

金國鳳看着他,自然知道,不能一味地壓着他們,不給希望的話,搞不好會鬧出什麼幺蛾子來。

於是,他就和緩了臉色說道:“你們不用擔心,建虜那邊,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總督大人曾有交代,只要我們能吸引來建虜追殺我們,而且追兵越多越好,我們就是大功一件。如今看來,我們已經是立下大功,就等着總督大人那邊發力。至於吃食麼……”

金國鳳沉吟了一會,便又對固魯思奇布的兒子說道:“我們就沿着這條河往上再看看,說不定會有部族居住。”

固魯思奇布的兒子聽了,很是無奈。他是有點不信金國鳳的話的,都逃到這份上了,又不見有什麼變化,明國總督就是再厲害,這麼多建虜和各部族的聯軍,怎麼打?

但是,他們部族的人全部轉移到關內去了,還有他爹,更是去了明國京師。如果他們想起別的心思的話,也無法承受由此帶來的後果。

這麼想着,固魯思奇布的兒子只能在心中嘆口氣,接受了金國鳳的這個說法。事實上,他是蒙古人,自然知道有河的地方,可能會有人活動的可能。

在休息一陣之後,金國鳳便領着聯軍又繼續往北跑去。

還真別說,當他們又沿着這條不知名的河,往北跑了三十來裡遠的時候,還真地見到了人。只是眼前的場景,讓他們都是吃了一驚。

只見在河邊的一個部族聚集地,到處都是屍體,蒙古包什麼的,都是被燒了,煙火未散,顯然這裡受到攻擊並沒有多久。

一時之間,金國鳳立刻緊張起來,一邊放出夜不收,一邊去查探現場。

老人,小孩,婦女,壯漢等等,全都被殺。而所有的物資,都是被劫掠一空,帶不走的,就燒掉了。

看到這個場景,金國鳳的親衛帶着驚懼之意道:“該不會,有建虜繞到我們前面來了吧?”

這也不是不可能,建虜和各部族聯軍,一直對他們圍追堵截,如果派出一支騎軍,不兜圈子,只是一路向北的話,還真有可能會跑到他們前面去。

不過,固魯思奇布的兒子顯然比較熟悉,只是看完周圍一圈之後,便搖頭說道:“應該不是,屠殺這支部族的人數並不多。應該是趁這個部族沒防備,才得手的,要不然,還真不一定能屠滅這個部族。”

說到這裡,他對金國鳳說道:“你看那邊,還有那邊,那些血跡應該是那些屠殺的人留下的。他們估計也有不少傷亡,才能屠了這個部族!如果是追殺我們的建虜,兵力斷然不可能這麼少!”

金國鳳當然也是有經驗的老將,聽他這麼一說,也是點點頭,算是同意他的說法。不過這樣一來,所有人都奇怪了,在這鳥不拉屎的極北地方,竟然還有什麼勢力,竟然這麼兇殘?按理來說,這邊是地廣人稀,也不可能爲了爭奪什麼而拼個你死我活。部族之間的戰事,至少不會殺婦女和小孩,這可都是壯大部族實力的人口。

他們正在奇怪着,之前派出去追蹤的夜不收,趕回來稟告道:“大帥,離此西面大概五里遠,發現有一個大的車隊,看樣子,就是屠殺了這裡的那些人。人數不多,大概在三百人左右!”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道:“他們那車隊很大,好像東西不少。”

一聽說才三百人,金國鳳當即沒有猶豫,立刻揮手道:“上馬,去瞧瞧是何方神聖!”

其他人聽到說那車隊很大,東西不少,眼睛就已經亮了,聽到金國鳳一下令,當即二話不說,立刻翻身上馬,然後往西邊呼嘯而去。

480 點石成金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855 這是怎麼回事523 內訌23 猛虎537 建虜來了98 牛皮糖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983 盤口465 敗家啊124 因糧均輸之爭870 老套路604 解決問題109 擔憂啊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911 皇上來了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777 忠烈祠再會479 作死的倭國804 酒後吐真言176 軍權在握(爲月票五百加更)879 困境517 公佈細作身份862 歃血爲盟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611 出其不意966 求臣服607 神秘的信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53 旁聽566 建虜滅亡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203 封賞處罰569 一蹶名王255 爲了太平,殺!618 死得意外448 有性命之憂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540 跳坑879 困境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462 一個很大的局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503 迎刃而解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422 皇太極的懊悔647 歷史改寫(爲堂主無虞倫比777加更1/2)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592 不對勁啊458 艱難的抉擇871 吐血了471 皇帝仁心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822 結束這該死的戰事333 神兵天降92 錢就一個字58 錢莊內608 西南羣魔19 傻眼了550 大決戰497 新一代戚家兵569 一蹶名王359 神算子崇禎855 這是怎麼回事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406 聞風而逃492 強大的攻勢659 紅夷大炮945 得意地笑949 回來了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531 科技的種子51 老油條的處世不一定有益677 錦囊妙計354 求援851 心不在焉569 一蹶名王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420 殺!567 敵襲(爲songshy萬賞加更)498 寧完我的奸計593 似曾相識597 人盡其才798 來訪274 民間皇帝536 天下之大變局632 一命嗚呼844 全能皇帝230 不好,中計了367 又有誰會真心投降你們271 內應66 一下解決兩738 荷蘭人的經驗209 解困之道97 人心慌了
480 點石成金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855 這是怎麼回事523 內訌23 猛虎537 建虜來了98 牛皮糖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983 盤口465 敗家啊124 因糧均輸之爭870 老套路604 解決問題109 擔憂啊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911 皇上來了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777 忠烈祠再會479 作死的倭國804 酒後吐真言176 軍權在握(爲月票五百加更)879 困境517 公佈細作身份862 歃血爲盟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611 出其不意966 求臣服607 神秘的信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53 旁聽566 建虜滅亡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203 封賞處罰569 一蹶名王255 爲了太平,殺!618 死得意外448 有性命之憂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540 跳坑879 困境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462 一個很大的局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503 迎刃而解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422 皇太極的懊悔647 歷史改寫(爲堂主無虞倫比777加更1/2)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592 不對勁啊458 艱難的抉擇871 吐血了471 皇帝仁心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822 結束這該死的戰事333 神兵天降92 錢就一個字58 錢莊內608 西南羣魔19 傻眼了550 大決戰497 新一代戚家兵569 一蹶名王359 神算子崇禎855 這是怎麼回事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406 聞風而逃492 強大的攻勢659 紅夷大炮945 得意地笑949 回來了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531 科技的種子51 老油條的處世不一定有益677 錦囊妙計354 求援851 心不在焉569 一蹶名王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420 殺!567 敵襲(爲songshy萬賞加更)498 寧完我的奸計593 似曾相識597 人盡其才798 來訪274 民間皇帝536 天下之大變局632 一命嗚呼844 全能皇帝230 不好,中計了367 又有誰會真心投降你們271 內應66 一下解決兩738 荷蘭人的經驗209 解困之道97 人心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