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真是太敗家了!

只見從耀州驛方向,又快馬馳來一支騎軍,就在蓋州城外附近,便分散開來,去和原本就散落在城外的建虜探馬匯合。

盧象升見此,不由得眉頭一皺,心中暗想:該不會是耀州驛那邊的戰事到了關鍵時候,奴酋就怕大明有援軍趕到,讓他措手不及,因此,便加派了監察方圓百里的兵力?

真要這樣的話,那說明耀州驛那邊,必然是建虜佔了優勢,要不然,奴酋不可能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派出來。

這麼想着,盧象升頓時就緊張起來了。聖駕安危,那是大明朝最爲重大的事情。雖然他相信以皇上的統兵能力,應該沒事,可架不住眼前發生的這一幕!

想到這裡,盧象升不由得在蓋州城頭疾步徘徊了起來,心中有點拿不住主意。

按他的本心,既然耀州驛戰事到了關鍵時候,還是大明這邊處於劣勢,那他盧象升就應該盡起蓋州之兵,哪怕蓋州不守,也應該去增援耀州驛的戰事纔好!

可是,崇禎皇帝在臨走之時,有嚴旨交代,讓盧象升守好蓋州,不必要擔心耀州驛那邊。如果私自出兵,那就是抗旨不遵了。

崇禎皇帝乃是他最爲尊重的皇帝,抗旨不遵的事情,盧象升是萬萬做不出來的。可是,要是真遵旨而行,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就等着耀州驛戰事自己分出個勝負?要是大明這邊真敗了的話,分出勝負的時候,就是大災難的開始了!

另外讓盧象升猶豫的一個原因,是他手中並沒有騎軍。留守蓋州城的,全是步軍。要是想在建虜騎軍的騷擾下趕赴六十里之外的耀州驛,絕對是要兩天以上的時間,如果有建虜阻擊的話,那就更不知道要多少天了。蓋州的援軍過去,有沒有用,也是一個未知數!

徘徊中的盧象升,腳步越走越急,腦海中,兩種想法在互相鬥爭着。

忽然,他一下站住身子,轉頭看向城外,目光中透着堅決,厲聲喝道:“來人,傳本官軍令……”

他的親衛原本就因爲他的反常舉止而關注着,因此,在他一開口之時,就有親衛立刻上前抱拳候命。

可等了一會,還是不見盧象升說話,心中有點好奇,便擡頭看去,卻見總督大人眼睛看着城外,一臉愕然的樣子。

於是,親衛也都跟着轉頭看向城外,頓時,他也傻住了。

只見在城外遠處,剛纔過去的那些建虜,在匯合了那邊的建虜探馬之後,彼此之間在說說笑笑的,好像很和睦的樣子。可是,突然之間,他們之間卻又拔刀廝殺了起來。

盧象升的眼力一直不錯,只是看了一會後,他就看明白了。是後來的那些建虜突然發難,而且人數又多,一下把大部分建虜探馬給砍翻在地,倖免於難的建虜探馬,也立刻遭到了圍攻,根本就沒法逃脫。

“怎麼自己人打起來了?”盧象升伸手下意識地捋着自己的長鬚,皺着眉頭自言自語地說道。

他的親衛聽到了,也回過神來,便興奮地猜測說道:“該不會,那些人是我們大明軍卒假扮的吧?”

“不是!”盧象升一聽,當即搖頭,斷然否決道,“本官看得清楚,那些就是韃子,不是我們大明將士!”

那就奇怪了,建虜怎麼會突然之間窩裡鬥?

他們正不知道怎麼回事時,有急匆匆地腳步聲傳來,卻是另外一側的輪值軍官跑來稟告,說他發現城外建虜有內鬥,自己打起來了。

盧象升一聽,又是一個意外,連忙問情況,最終發現,和他這邊看到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是後來的建虜,突然發難,攻擊原本的建虜探馬。

如果說建虜只是一處地方突然內鬥,那有可能是他們自己突然起了劇烈衝突導致,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今其他地方,也是一樣的情況,那就絕對不是巧合,而是後來的建虜,絕對有問題,說不定就是奉命殺原來的建虜探馬。

可是,這好像沒道理啊!

盧象升正在納悶之時,卻聽到手下有人稟告道:“大人,有建虜過來了!”

他一聽,便擡頭看去,卻見剛纔廝殺的那個方向,有一名建虜,並沒有攜帶任何刀槍弓箭之類的,甚至連頭盔也掛在馬上,舉着雙手驅馬過來。顯然,是有事情要說。

於是,盧象升便命令不得放箭開槍,隨後好奇地看着那名建虜,不知道這人是想要來說什麼話?

只見這名建虜越馳越近,看得清楚了,發現他的腰間,還掛着一個首級,一路上都在滴着血。不用說,這個首級應該是那些建虜探馬的。

這個人一直到護城河的邊緣才停住,而後擡頭看着城頭,用帶着口音的大明官話大聲喊道:“兄弟,同袍,我們是奉大明皇帝旨意,前來剿滅女真探馬。傷了幾個兄弟,能否派人救治下?”

一聽這話,城頭上頓時變得異常安靜:奉大明皇帝旨意,前來剿滅女真探馬?

盧象升只是稍微愣了會,立刻回過神來,便大聲喝道:“本官乃保定總督,如果本官所料不錯,你是東部蒙古族的人,而皇上所領之軍中,並無你等。”

聽到這話,城頭上的明軍將士們回過神來,紛紛點頭,他們也不認識城外這個建虜。就算是假扮的,那應該是剛理髮成金錢鼠尾,可看那腦門,也不像是剛理的啊!

這麼想着,有明軍將士就想大喝,揭穿這人想騙蓋州同袍出城的事實。

不過正在這時候,就見那人一拍他自己腦門,似乎回過神來,接着又向城頭大喊道:“總督大人麼?耀州驛戰事結束,女真人全逃了,我們其他各族的,全都投降了。但皇上有旨,我們這些投降的,必須要有女真人的首級,才能成爲真正的大明軍卒。要不然,就是當軍奴,三年後纔可以轉爲真正的大明軍卒!”

說到這裡,爲了表示自己的話可信,他解下掛着的那個首級,高舉起來大聲說道:“看,小人已經斬獲一顆女真首級,小人已經是真正的大明軍卒了!”

他的這個話,又讓蓋州城頭上安靜了一會。

雖然這人說得有可能是假話,可是,他手中的那顆首級,卻是真的,是他們親眼所見,不可能有假的。如此一來,也可以反過來說,這人說得,就是真話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頓時,城頭上就響起了狂熱的歡呼聲。

“大明萬勝!”

“皇上萬歲!”

“……”

盧象升也是露出了笑容,看來自己是真得白擔心了。想想也是,皇上英明神武,每次打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既然臨走之時,皇上有把握打好戰事的,自己又何必那麼擔心,難道就沒有一點對皇上的信心?

想到這裡,他就不由得慚愧!

在盧象升看來,不止是有首級爲證,包括剛纔看到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地方,全都有了合理解釋,包括對這些降卒的安排,也符合盧象升對崇禎皇帝的瞭解,因此,他剛確定,城外這人說得是真的。

於是,他便一揮手,吩咐親衛把受傷的給擡進城來醫治,同時,也叫了城外這人進來,他當面有話要問。

“耀州驛的戰事,很慘烈吧?”盧象升的第一個問題,就問出了他最爲關心的事情,“不知道皇上如何,我軍傷亡如何?”

“……”就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把這人給問得啞口無言。

慘烈?明軍的傷亡?這是啥和啥啊?

見他不說話,盧象升不由得心中一緊,剛纔還輕鬆的神情,頓時就嚴肅了起來,連忙追問道:“怎麼,傷亡慘重?皇上應該無事吧?”

聽到這話,這人回過神來,不由得臉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看着誤會的。

不過面前這人,可是大明保定總督,他可不敢怠慢,連忙收拾了下心神,當即認真地稟告道:“回總督大人,對明軍……我軍來說,根本就沒怎麼打仗,對建虜來說,確實是傷亡慘重,如今逃回去的,就只有女真人了……”

越聽越奇怪,盧象升心中就納悶了。這次的戰事,就等於是大明和建虜的決戰。再怎麼樣,肯定是有激烈的戰事吧?可是,這人卻說根本就沒怎麼打仗,而建虜就傷亡慘重了。難道是皇上撒豆成兵,所以官軍這邊就是看戲沒怎麼打仗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被盧象升又驅趕掉了。不得已,他便讓這人把整個經過,詳詳細細地說個清楚。

這個人所知也有限,就他的角度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口述麼,難免和事實有些出入,有的地方就誇張了不少。不過在盧象升面前,他卻也能見微知著,再根據他自己所掌握的情況一分析,便大概明白了皇上到底是怎麼打贏建虜的。

一想明白了這點,盧象升不由得大是讚歎。他敢肯定,皇上的幾次戰事,包括這一次,都將成爲後世經典的戰例被後人所提及。

試問一下,在以前的時候,以少打多之時,可有如此戰損比的大勝?

都說本朝武將戚繼光打仗,是歷朝以來戰損比最低。然而如今,當今皇上展現了帶兵打仗方面的天賦,這戰損比最低的位置,就得由皇上來坐了!什麼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在皇上這裡根本就不存在。

想到這裡,盧象升想起自己打得平壤之戰,不由得非常地慚愧!那一戰,他都把東江軍給打殘了,虧了皇上補兵補餉,養了一年多才算恢復了一些元氣。

盧象升想着這些,轉頭看向城外,忽然就感覺,這天,這地,都變得親切起來。以後,這裡又將重歸大明瞭!

皇上用得釜底抽薪之策很成功,一下便斷了建虜的糧倉。建虜就算逃回去了很多人,這個冬天對他們來說,也絕對是個災難!

接下來,應該不會再用兵,就等着明年春暖花開了。對於這一點,盧象升心中是有把握的。

果然,就在傍晚時分,崇禎皇帝的旨意便傳到蓋州,要他這邊準備,安頓降卒,剿滅剩餘遼東建虜的事情,就等來年再說了。另外,崇禎皇帝也要班師,讓他通知水師,準備運兵回京師。

…………

此時,在耀州驛,崇禎皇帝反而比戰時還費腦細胞。

這古代打仗,其實最怕是勞師遠征,不是說兵卒勞累,而是糧草物資供應困難。就這時候的交通,運到目的地的糧食,估計都沒有路上消耗掉的多。船運則要好些,可同樣是要消耗不少糧食,還要擔心沉船問題等等。

因此,古代時候,百萬大軍什麼的,那簡直就是扯淡,根本就沒有那麼高的後勤能力,能保證百萬大軍的糧草物資供應。

而且,每次看古代戰事,斷糧道的事情,往往都是最爲致命的。遠得,比如官渡之戰的烏巢戰事,就是決定性的一戰。而在原本歷史上的鬆錦戰事,洪承疇所部明軍最終敗給建虜,也是因爲糧道被斷。

要不是糧草問題的侷限,崇禎皇帝當然願意“宜將剩勇追窮寇”,就一戰把遼東都收復得了。可是,糧食有限啊,戰線再繼續推進,糧草消耗就更大。而遼東這個原本就貧瘠的地方,被自己之前的戰略打擊下,基本上連野菜都難看到了,根本沒法就地補充。

所以,崇禎皇帝也只能是先班師回京。

派去追擊建虜的驃騎營已經有回報,說建虜把海州燒了,直接退守鞍山驛堡。

這個消息,崇禎皇帝通過竊聽種子反饋回的消息,就已經知道了。因此,他並不吃驚,很快就做出反應,繼續留了五千左右的驃騎營駐守遼東,聽盧象升的指揮,其他部隊,全都班師回京。

“呀,只是可惜了一顆甲級竊聽種子。”離開耀州驛之時,崇禎皇帝感慨了一句,“這個阿濟格,真是太敗家了!”

不過,幸好是每次打贏戰事,系統都會送竊聽種子。因此,他也就這麼感慨一句而已,心思便很快轉到了京師那邊,首輔薛國觀有問題要自己回去解決了。

220 對藩王府出手949 回來了960 忽悠326 無能廢物476 宣撫極西之地663 釜底抽薪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574 范文程的應對15 有的是辦法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281 順勢加碼598 大賞731 心中發毛744 荷蘭人的智慧861 爾虞我詐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799 名不虛傳937 盧象升來了116 濟南失陷348 負隅頑抗131 表演(爲龍子狴犴的萬賞加更)840 收步軍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982 摻水糊弄人801 定約3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00 東廠發飆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354 求援472 多爾袞的強勢706 抗明聯合陣線44 突圍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506 英雄所見略同472 多爾袞的強勢319 盼王師久矣932 以靜制動949 回來了431 世襲罔替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401 戰事的關鍵939 簡單粗暴868 呵呵呵665 大國的戰爭能力653 家有一老444 如喪考妣327 打臉了624 世界第一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830 何等的霸氣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916 敗了505 他怕!240 皇上萬歲!856 那只是利息而已416 “友軍”702 就是要強硬892 最後一戰31 意外之喜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604 解決問題868 呵呵呵861 爾虞我詐973 下戰書786 說滅你就滅你769 九死一生之計559 炸毛的母老虎100 訓斥437 背叛大明的,遲早拉清單算賬205 鄭芝龍的決定958 東方戰法197 緝拿欽犯138 真沒法打(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4/4)678 背鍋俠91 沒有擔當的後果906 皇上到了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841 這是什麼情況?582 豪格的控訴(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2/5)669 王霸之氣516 詭異464 按皇上的說法875 大明第一代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979 脫褲子放屁262 流賊的處理662 割了麼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101 手段85 僞君子真小人210 陳奇瑜954 合縱連橫277 觸目驚心824 未雨綢繆202 都察院改制(爲推薦票5000加更)879 困境607 神秘的信
220 對藩王府出手949 回來了960 忽悠326 無能廢物476 宣撫極西之地663 釜底抽薪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574 范文程的應對15 有的是辦法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281 順勢加碼598 大賞731 心中發毛744 荷蘭人的智慧861 爾虞我詐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799 名不虛傳937 盧象升來了116 濟南失陷348 負隅頑抗131 表演(爲龍子狴犴的萬賞加更)840 收步軍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982 摻水糊弄人801 定約3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00 東廠發飆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354 求援472 多爾袞的強勢706 抗明聯合陣線44 突圍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506 英雄所見略同472 多爾袞的強勢319 盼王師久矣932 以靜制動949 回來了431 世襲罔替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401 戰事的關鍵939 簡單粗暴868 呵呵呵665 大國的戰爭能力653 家有一老444 如喪考妣327 打臉了624 世界第一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830 何等的霸氣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916 敗了505 他怕!240 皇上萬歲!856 那只是利息而已416 “友軍”702 就是要強硬892 最後一戰31 意外之喜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604 解決問題868 呵呵呵861 爾虞我詐973 下戰書786 說滅你就滅你769 九死一生之計559 炸毛的母老虎100 訓斥437 背叛大明的,遲早拉清單算賬205 鄭芝龍的決定958 東方戰法197 緝拿欽犯138 真沒法打(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4/4)678 背鍋俠91 沒有擔當的後果906 皇上到了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841 這是什麼情況?582 豪格的控訴(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2/5)669 王霸之氣516 詭異464 按皇上的說法875 大明第一代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979 脫褲子放屁262 流賊的處理662 割了麼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101 手段85 僞君子真小人210 陳奇瑜954 合縱連橫277 觸目驚心824 未雨綢繆202 都察院改制(爲推薦票5000加更)879 困境607 神秘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