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楊氏的高論

。楊氏見孫子小小的人兒,幾句話就把柳兒娘這個難纏的婆娘說得灰溜溜地夾着尾巴走了,她都還沒上場哩。往年跟這婆娘吵架,就算打得鼻青臉腫,也沒能讓她鬆口認輸退讓,想不到孫子背了幾句書,就讓她閉嘴了。

她心裡着實得意,歡喜得合不攏嘴,忍不住對黃豆讚道:“黃豆還沒上學哩,都會背書了。愣是說得那老孃們沒話回。”

葫蘆見黃豆猶不知錯,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氣得伸手揪住他耳朵,揪得黃豆歪着腦袋躲閃,連連呼疼,偏另一邊胳膊讓板栗夾得緊緊的,掙也掙不脫,便高聲嚷叫起來。

楊氏急忙上來掰葫蘆的手,一邊責怪道:“你做啥揪他耳朵?”

葫蘆狠瞪了黃豆一眼,對楊氏道:“奶奶,你信他胡說八道!”

楊氏詫異地問道:“咋了?黃豆背錯了?”這是很有可能的,他到底才四歲哩。

葫蘆無奈地說道:“沒背錯,是……用錯了。這話不是這麼用的。”

聽說沒背錯,楊氏放了心,嗔怪地對大孫子說道:“沒背錯不就成了。他才這麼點大,用錯了也難怪。”想想又納悶“咋用錯了?奶奶覺得他念得順溜的很,怪好聽的。”

小娃兒們聽了又是一陣鬨笑,菊花也哭笑不得地瞧着老孃。

板栗對着黃豆呵斥道:“你好本事哩,啥話都敢往上堆,你當是堆稻草哩?這句子是這麼用的麼?”

小蔥皺着可愛的小鼻子道:“糊弄人唄!還真叫他唬住了。”

黃豆不服氣地嘀咕道:“又沒背錯……”

楊氏見黃豆有些喪氣,忽然一拍手道:“我說你們這幾個娃兒,都趕不上黃豆聰明。怪不得往常你姑姑總說你們,拎着你們耳朵叫你們讀書腦子要活泛些。我先還不覺得,今兒才曉得,你們還真是死腦筋。”

這下,不但菊花愣住了,連葫蘆幾個都愣住了。一齊停下腳步,站在鄭家院子當中,不明所以地瞧着楊氏。

楊氏見兒子閨女孫子外孫子一齊看着自己,對葫蘆翻了下眼皮。說道:“咋了,還不服氣?奶奶也是斗大的字不認得一個,也不曉得你們爲啥說黃豆錯了,也不管咋樣纔算對,奶奶就曉得一樣:你們吵了半天,也沒讓那婆娘歇嘴,還越罵越兇。可黃豆一開口,就把那婆娘說得不敢吭聲,灰溜溜地夾着尾巴走了。奶奶就覺得,黃豆他就是說對了。”

最後一句話是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出來的。

小娃兒們都被楊氏的“高論”震住了,葫蘆和板栗想要反駁,卻不知從何說起,便把目光投向菊花。

菊花有些好笑,沒想到娘還這麼能說。換個角度來看,黃豆這番話確實唬住了柳兒娘,不過……

她還沒想完呢。就聽楊氏又問道:“葫蘆,板栗,你們說,那鐮刀是幹啥用的?”

板栗撇撇嘴道:“砍柴唄,割稻、割麥、割韭菜,用處多着哩。外婆太瞧不起人了,我又不是三歲小娃兒,咋能不曉得這個。”

楊氏笑道:“鐮刀都是用來割東西的,可是咱們把它綁在竹竿上,用來勾桃子。也沒人說這麼用不對哩。從來咱們田裡都是種稻子的,再不然也要種旁的莊稼,可你娘偏弄了塊水田養黃鱔泥鰍。這要是擱往常,我肯定要罵她瞎折騰。可是你瞧,那黃鱔和泥鰍比稻子還賣的錢多一些。買了荒地,總要種玉米、黃豆、山芋啥的。可你娘非要種竹子,種了竹子不算,還在林子裡養雞,我活了這麼大,也沒見人這麼幹過……”

楊氏掰着手指頭細數,越說越來勁,最後總結道:“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咋用就咋用;地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咋種就咋種;你們那個書也是死的,人是活的,非得那麼講究?”

葫蘆和板栗萬沒料到大字不識一個的楊氏居然說了這麼大一篇話,他們心裡很憋屈: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奶奶(外婆)說得有理,可又覺得黃豆那麼說確實不對,因此滿臉鬱悶。

李敬文和泥鰍等人也傻眼——鄭奶奶的話好像蠻高深的樣子哩!

黃豆心裡樂得找不着北了,不過他很知眼色,面上裝作沒事人一樣,省得惹得哥哥姐姐們一起圍攻他,他笑眯眯瞅着菊花,心想姑姑會咋說哩?

菊花先是笑了一通好的,然後才攙住楊氏的胳膊,扶她去廊檐下坐下,又讓娃兒們也都找了板凳坐下,纔對楊氏大大地誇讚道:“娘說得真好。比學堂的夫子不差,話粗理不糙。”

楊氏雖然在據理力爭,擺出一副死擡槓的樣子,可聽菊花真說她說得對,又疑惑又難爲情起來,忸怩地問道:“你這閨女,就曉得哄娘,當娘是小娃子哩!”

菊花咳嗽了一聲,看着這幫才唸了幾年書、被楊氏繞糊塗的娃兒們,除了劉三順家的泥鰍黃鱔、趙大嘴家的亮子、趙鋒、李敬文李敬武兄弟經常去橡園玩,自己認得外,其他的娃兒都不大認得。

她說道:“我娘說的話,一言以蔽之,凡事‘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黃豆背的句子沒錯,這麼胡亂運用就不對了。可他偏偏用在跟七斤奶奶吵架的時候,七斤奶奶又是不識字的,被他唬住了,所以又用對了;換個識字的人就肯定要出醜,這是‘因人而異’。但今兒這麼用,可以;明兒再這麼用,就不靈了,因爲七斤回家肯定要對他奶奶說,這是‘因時而異’。在咱們清南村,識字的人不多,剛纔除了我,也就葫蘆、板栗、李敬文、泥鰍幾個大的懂那話的意思,若是換個地方,比如在清輝城裡,又或者是京城,那兒讀書識字的人多,你們想,要是黃豆說了這話,會是啥效果?”

她掃一眼恍然大悟的娃兒們,笑道:“這就是‘因地制宜’了。當然。這麼說有些牽強,‘因地制宜’通常有另外的意思,是根據一個地方的氣候、水土、地勢、人情風俗等,做些合適的事情。”

泥鰍〖興〗奮地說道:“我曉得了。我爹常說我小姑爺最會做生意了,見啥人說啥樣的話,一人一個樣。這不就是‘因人而異’了。”

板栗樂呵呵地說道:“我們家從山上接水下來,就是‘因地制宜’了。還有,北方種麥多一些,南方種稻子多一些,我們這裡又種麥子也種稻子。也是‘因地制宜’。”

葫蘆也似乎有心得,微微一笑,準備說什麼,卻又閉上了嘴,惹得秦淼和紅椒都扯着他問,偏他只是笑,就是不說話。

趙鋒跟着武斷地總結道:“只要能說得那婆娘不敢齜牙,黃豆這書就背的對。”

大家鬨笑。

菊花看着一幫蘿蔔頭嘰嘰喳喳地議論不休。跟梅子一起偷笑起來,楊氏也終於相信菊花是真誇她,頓時滿臉笑容。覺得底氣足了不少。

梅子一邊納鞋底子,一邊羨慕地對菊花道:“菊花,你能說好些道理,我就不會說。”

菊花微笑道:“你不說,可是你爲人行事就是最好的了,要不我能跟你這麼好?有些人嘴上說一套,幹出來的事卻讓人瞧不起。”

梅子聽了有些難爲情,瞥了菊花一眼,卻高興地抿嘴笑了。

吵鬧了一番,小娃兒們嘰嘰喳喳地問板栗和葫蘆。下午可是要去打兔子。待板栗說是後,立即一鬨上前,圍着板栗,說要跟他們一塊去。

泥鰍眼珠一轉,衝着菊花討好地笑道:“菊花姑姑,我想跟板栗一塊去打兔子。我正好帶了彈弓哩。”

他因菊花跟他親姑姑劉小妹像姐妹一樣,所以也喊菊花爲姑姑。

菊花喜歡小娃兒,當然不會嫌棄他們來橡園,但也不大歡迎他們去。

爲何呢?因爲山上也是有危險的。自家的娃兒,甚至孃家的侄兒們,出了事自己都能擔着,可是別人家的娃兒要是在自己家的林子裡被蛇咬了,或者是摔了,或者是被荊棘戳了手腳,那都是說不清的事。

她便爲難地對小娃兒們說了自己的擔憂,又對他們道,如今也不算太忙,不如回家跟各自的爹說,讓他們找一天空閒,親自帶着他們去張家山上打兔子,她回頭就跟板栗爹說這事。

李敬文懂事的很,他見菊花爲難,便對小娃兒們說道:“菊花嬸嬸說的對,咱們這麼多小娃兒去了,要是磕了碰了,大人肯定要怪嬸嬸。剛纔七斤的奶奶不就是找事麼?她家七斤還沒咋地哩,就罵葫蘆和板栗欺負人,這要是在板栗家山上碰傷了,那還不吵翻天了,再說,山上可是有蛇的。”

梅子見兒子這麼懂事,十分高興,摸摸他頭道:“等你爹哪天有空閒了,娘跟他一塊陪你們去。今兒就不去了,反正菊花嬸嬸家的山又不能長腿跑了。”

李敬文笑着點點頭,轉身找小蔥說話。

泥鰍等人聽了,有失望的,有心急立即回家叫人的,各自做了選擇。只有趙鋒無所謂地說道:“我纔不怕哩,我娘也不會找菊花姐姐的麻煩。板栗,走吧。你還在磨蹭啥哩?”

於是菊花辭別楊氏,帶着板栗等人回橡園,跟着一塊去的還有趙鋒和泥鰍。泥鰍家去叫了個小子跟着自己,卻把弟弟黃鱔趕回去了,說他太小,跟着添亂。

不說板栗和葫蘆等娃兒在師傅教導下練習箭術,且說柳兒娘回到家,越想越窩火,拍桌子摜板凳地罵七斤和板兒不爭氣,連個四歲的小娃兒也比不過,害她丟臉。

七斤還算聰明,書讀得不錯,雖然不能跟菊花似的,說出一番道理,卻也曉得黃豆拽文,因此不服氣地對奶奶道:“他那都是瞎說的。背書誰不會。”

柳兒娘瞪眼道:“那你咋不背哩?”

七斤嘟着嘴道:“那也不能亂顯擺哩,白惹人笑話。奶奶沒見敬文他們都笑了麼?葫蘆和板栗也把弟弟拉走了,就是嫌黃豆丟人。”

柳兒娘立馬來勁了,睜大眼睛問:“丟人?黃豆背的不對?”

原來不是笑她哩!

七斤搖頭道:“背的對。就是……就是……”

他苦惱地“就是”了半天,最後不耐煩地說道:“背書也不是隨便背的,東扯西拉可不成。黃豆就是東扯西拉,所以才惹人笑。”

柳兒娘問準了孫子,先前那些娃兒不是笑自己,而是笑黃豆,便大大地鬆了口氣,等回過味來,就想着怎樣扳回面子。

她隔日就在外面說黃豆背書東扯西拉,小小年紀就會糊弄人云雲。

可是,那些大點的娃兒當晚就跟家裡人學說了今兒河邊發生的事,因此,柳兒娘不但沒扳回面子,反而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說她愣是叫一個四歲的娃兒念幾句書就唬呆了,氣得她半死,又無可奈何。

這日,她帶着個下人去村裡碓房舂米,還沒進碓房,就聽見裡面有媳婦說笑:“……都說黃豆能耐哩,將來怕是比小石頭都厲害。你說這麼點大的小娃兒,咋那麼機靈哩,愣是把柳兒娘唬得一愣一愣的……”

她氣得怔住了,等反應過來,就要衝進去罵人,卻聽見楊氏的聲音:“可別這麼說。他一個小娃兒懂啥?跟着他哥哥背了兩句書,就不知天高地厚起來,也就糊弄咱們不識字的人,叫那真正讀書的人聽了還不笑掉大牙哩!那天晚上我青木回家聽說這事就罵了他……”

柳兒娘簡直要熱淚盈眶:這話說得多實在!

她不得不承認,楊氏這個時候沒有趁機嘲笑她,而是承認自己孫子糊弄人,又承認她自己也是大字不識的,還真不是一般的厚道。想想自己跟鄭家張家,到底也沒大仇,一直鬧了這麼些年,算啥哩?

她正心裡五味雜陳,就見楊氏從碓房裡出來,一邊拍打身上的灰塵,看見她一愣,接着又有兩個媳婦各挑了擔米和穀糠出來,說道:“老太太,走了。”

柳兒娘沒說話,卻也沒像往常那樣,對楊氏擺臉色,招呼挑穀子的小子,將稻穀挑進碓房去了。進去後,也沒罵剛纔說她閒話的媳婦。

楊氏見這婆娘今兒難得安靜起來,不禁暗暗稱奇,回去跟劉雲嵐說了,劉雲嵐也猜不透柳兒娘打得啥主意。()

第18章 媒婆上門第346章 融入鄉村生活第9章 柳兒的情懷第227章 來喜第206章 春雨第204章 事發第39章 小青河邊的情義第98章 這麼燒飯很辛苦第376章 趙清送荷包第228章 就住清南村第461章 天真第515章 只因當時年紀小第102章 掰野筍第545章 憋屈的縣令第173章 長雨問親事第142章 梅子的成長第15章 老鱉湯泡鍋巴第256章 三犟子劉三順第350章 名聲累人第483章 逛出麻煩第31章 外婆和舅舅來探望第162章 人心第527章 再建作坊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84章 來財的威力第250章 試試槐子第133章 梅子孃的打算第336章 服用丹藥第206章 春雨第39章 小青河邊的情義第7章 外婆來了第210章 溫馨第50章 計劃蓋房買地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343章 都送走第459章 爆發第440章 丟人第18章 媒婆上門第351章 雲影的麻煩第373章 計劃第449章 沒錢的難處第554章 邪氣的小石頭第58章 親戚上門第331章 辛勤的準爹第28章 菊花發威第15章 老鱉湯泡鍋巴第558章 錢惑人心第106章 插秧時節第5章 勞動改善伙食第410章 話是非終釀大禍第463章 鄭家老幺第403章 毛雞蛋第425章 不是嫌你長得醜第4章 先照顧肚皮要緊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446章 意外收穫第99章 槐子的表妹第284章 就這麼嫁了第352章 擔心雲影第176章 張槐懲三順第521章 老巢第315章 柳兒被休第61章 客走主人安第104章 異時空的植樹活動第458章 失而復得第375章 劉奶奶第508章 選擇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569章 欺君第307章 貼心的閨女第192章 閨女不外嫁第226章 一家人第479章 借題發揮第461章 天真第249章 雪夜烤魚第65章 農家女兒的歡笑第254章 打上門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171章 苦澀的李長雨第30章 菊花的小本生意第569章 欺君第265章 溫柔如水的小秀第410章 話是非終釀大禍第350章 名聲累人第139章 鄉村愛情面臨的考驗第101章 春來了第195章 偷聽第468章 救不救?第436章 終定良緣第407章 是福?是禍?第360章 菊花的鬱悶第242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432章 哭泣第243章 建作坊第454章 無力,無奈第166章 心動第55 醜顏福薄第344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342章 勢利下人第146章 李長雨的志向
第18章 媒婆上門第346章 融入鄉村生活第9章 柳兒的情懷第227章 來喜第206章 春雨第204章 事發第39章 小青河邊的情義第98章 這麼燒飯很辛苦第376章 趙清送荷包第228章 就住清南村第461章 天真第515章 只因當時年紀小第102章 掰野筍第545章 憋屈的縣令第173章 長雨問親事第142章 梅子的成長第15章 老鱉湯泡鍋巴第256章 三犟子劉三順第350章 名聲累人第483章 逛出麻煩第31章 外婆和舅舅來探望第162章 人心第527章 再建作坊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84章 來財的威力第250章 試試槐子第133章 梅子孃的打算第336章 服用丹藥第206章 春雨第39章 小青河邊的情義第7章 外婆來了第210章 溫馨第50章 計劃蓋房買地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343章 都送走第459章 爆發第440章 丟人第18章 媒婆上門第351章 雲影的麻煩第373章 計劃第449章 沒錢的難處第554章 邪氣的小石頭第58章 親戚上門第331章 辛勤的準爹第28章 菊花發威第15章 老鱉湯泡鍋巴第558章 錢惑人心第106章 插秧時節第5章 勞動改善伙食第410章 話是非終釀大禍第463章 鄭家老幺第403章 毛雞蛋第425章 不是嫌你長得醜第4章 先照顧肚皮要緊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446章 意外收穫第99章 槐子的表妹第284章 就這麼嫁了第352章 擔心雲影第176章 張槐懲三順第521章 老巢第315章 柳兒被休第61章 客走主人安第104章 異時空的植樹活動第458章 失而復得第375章 劉奶奶第508章 選擇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569章 欺君第307章 貼心的閨女第192章 閨女不外嫁第226章 一家人第479章 借題發揮第461章 天真第249章 雪夜烤魚第65章 農家女兒的歡笑第254章 打上門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171章 苦澀的李長雨第30章 菊花的小本生意第569章 欺君第265章 溫柔如水的小秀第410章 話是非終釀大禍第350章 名聲累人第139章 鄉村愛情面臨的考驗第101章 春來了第195章 偷聽第468章 救不救?第436章 終定良緣第407章 是福?是禍?第360章 菊花的鬱悶第242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432章 哭泣第243章 建作坊第454章 無力,無奈第166章 心動第55 醜顏福薄第344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342章 勢利下人第146章 李長雨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