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看到禁城裡的殘垣斷瓦樣子,不免嘆了口氣,道:“爲了推翻滿清多少人搭上了命。”
而這時,另外的部隊過來了,段祺瑞走了過去,沒發現馬龍標,便問道:“馬龍標呢?”吳風嶺答到:“剛纔被馮國璋那個老賊給打死了。”
段祺瑞聽後點了點頭又轉身走向溥儀嚴肅的說:“如今死了這麼多人,退嗎?”
溥儀早被嚇傻了,連忙哭着點頭。
段祺瑞看後大聲說:“好,明日舉行退位大典,馬上打掃禁城,追封馬龍標爲宣武上將軍,王士珍爲德威上將軍。追封袁公爲海陸空三軍大元帥,追諡武肅,以國葬葬於北京。”
“是”。二人齊答。
吳風嶺問:“馮國璋那個叛徒怎麼辦?”段祺瑞問:“他人呢?”吳風嶺道:“逃了,但是一個人逃了。”
段祺瑞聽後說:“罷了,北洋同僚一場,由他去吧,各鎮還有多少人?”
張懷芝聽後答到:“回芝泉,二鎮剩一炮標、一步標、一馬標、輜重隊,四鎮剩一協、一炮標、一馬標、一步標。”
段祺瑞聽後說:“二鎮統制由徐樹錚任,禁衛軍剩下的部隊改編爲暫編第七鎮,張懷芝任統制。”“領命”。二人齊答。
段祺瑞又走向張騫,並對他說:“張大人,由您起草退位詔書,該怎麼寫我想您應該知道。”
“領命”。張騫道。
段祺瑞大聲說道:“好了,各位大人估計都累了,都去休息吧。”說完,他也走了,所有人也都回去了。
第二天,清帝退位典禮正式開始,衆文官頭戴頂戴花翎,身穿朝服褂子,脖掛朝珠。軍官們身穿青灰色新軍禮服齊進入乾清宮,進去後還能聞到一股血腥味。
衆人全部站好後,溥儀頭戴清帝朝冠,身穿清帝朝服龍袍,面無表情地進入大殿,溥儀在一個小太監的扶持上,走向龍椅,並無精打采地坐上了龍椅。
段祺瑞帶頭大喊:“向陛下行禮。”
說完朝溥儀鞠了一個標準的90度的躬,其餘人也學着段祺瑞鞠了一躬。段祺瑞朝小德張說:“替陛下念退位詔書。”
小德張清了清嗓子唸到:“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段祺瑞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各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爲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段祺瑞前經資政院選舉爲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
唸到這兒,小德張哭了起來,但繼續唸到:“即由段祺瑞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軍民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內刈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宣統三年二月三日。”
段祺瑞聽後馬上說:“臣段祺瑞謝陛下厚望。”
話畢,快步上前拿上詔書,大聲說道:“大清貴族繼續住于禁城,每月發大洋一萬塊,馬上將之前所議之《清室優待條例》由代表照會各國駐我國大使,轉達至各國政府。”
話畢,又朝溥儀行了一個鞠躬禮,衆人也學着行了一個鞠躬禮。
那個太監哭着說:“大禮畢,衆臣退朝。”
話畢,大家朝溥儀最後行了一個鞠躬禮,便走了出去。
隨後,段祺瑞發出全國通電:清帝退位,響應共和,北方願與南方議和,共談籌建共和政府之事。
此通電一下,南北雙方同時罷兵停戰,各地報紙的頭條全是這個通電。
而在天津一個房子裡,一個身穿禁衛軍軍裝,從軍裝上看爲禁衛軍協都統,這個時候在天津的禁衛軍將領應該只有馮國璋。
馮國璋拿着報紙,朝天嘆了口氣,說:“大清,就這樣完了,華甫無能啊。”說着搖了搖頭。隨後發出通電宣佈下野然後在天津租界當起了寓公。
段祺瑞召集徐樹錚、吳風嶺、張懷芝三人開了一個小會。
三人進入會議室後一一就坐。衛兵一聲:“泉帥到。”
三人全部站了起來,段祺瑞進來後,壓了壓手道:“坐吧。”說完,自己先坐下,三人也分別坐下。
段祺瑞開口道:“如今清帝退位,讓我負責與南方談判,我決定派唐紹儀與南方談判。我們如今能控制的只有東三省,山東,直隸,河南,蒙古,但我最怕的是蒙古,蒙古一反,我們將不利,所以幼錚,我決定派你率二鎮駐守蒙古,再練兩個鎮組成蒙古邊防軍,由你任蒙古邊防軍司令兼蒙古巡閱使,副都統銜。”“謝大帥提拔,幼錚定不負重恩。”徐樹錚激動的說。
段祺瑞繼續說:“讓曹錕率三鎮入東北剿匪裁軍,將巡防營裁掉,土匪頭子斬首,抗者死。讓徐世昌回京任司法大臣,子志(張懷芝的字)的暫編第七鎮,南下駐河南,以備不測。第四鎮駐守北京,保衛京師。”
“領命”三人齊答。
段祺瑞點了點頭,說:“就先這樣下去吧。”
“是”。隨後三人站了起來,並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