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看了一會兒小黃,就又把神識轉回了劉府前面。
然後她下意識的皺起了眉,只見劉府的大門竟然緊閉,裡面倒是賓客滿堂,這是什麼意思?
她探到門外,發現迎親隊伍到了,新郎官已經下了馬。
此時正站在喜轎不遠處,接過旁邊侍從遞過來的弓箭,搭箭拉弓準備朝着轎子射。
這是幹什麼?不會是被有利叔嚇到了,準備宰了翠翠姐吧?
佳音胡思亂想着。
之後看到轎子一旁的方誌剛,臉上並沒有出現焦急的表情,想着這可能是婚禮的其中一個步驟吧。
佳音按捺住用神識把新郎官兒掀翻的衝動。
只見劉雲昌把箭射到了喜轎的轎頂上,之後就見剛剛緊閉的劉府大門瞬間敞開了。
佳音有些不解,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下意識的感覺心裡有些不爽。
這不是給翠翠姐下馬威嗎?
佳音還真猜對了,這就是婚禮的一個步驟,就是有煞煞新娘子的性子的意思。
之後轎子就被擡進了院子裡,方誌剛被請去了前面廳堂吃酒席。
這時候,就見新郎官兒劉雲昌走到轎前,對着轎子輕輕的踢了一腳。
喜娘把轎簾打開,把提前準備好的紅綢一端放在新娘子手中,另一端遞給劉雲昌。
然後把方翠翠扶了出來,兩位新人慢慢的往前走,一邊走後面還有人撒着穀子、豆子和草一類的。
之後便是一個火盆,那火燒的倒是不是特別大。
喜娘攙着新娘子走到火盆前提醒道:“新娘子跨火盆了,以後定能事事順心,日子紅紅火火……”
方翠翠按照喜娘的提醒,大步從火盆上輕巧的跳了過去。
劉雲昌看着自家新媳婦矯健靈巧的身姿,手握空拳放在嘴邊輕輕咳了一聲。
看來自家媳婦兒也是個練家子,逾加替自己的未來擔憂了呢……
說起來,他們兩人之前算是一見鍾情,但從來沒有私下見過面。
當時他見到方翠翠就心生歡喜,回來便告訴了自家老爹。
然後自家爹就去方家村打聽了一下,知道了對方的名字和年紀,沒有婚約在身,邊直接去提了親。
之後他所瞭解的方翠翠的事,都是老爹打聽來的。
知道對方識字,方家村不管男女都可進學。
爲此他心裡更是高興不已,覺得他們二人不但兩情相悅,以後說不得還能紅袖添香,真是人間美事。
可是這有沒有功夫在身,他爹還真沒打聽出來。
方家女孩子練功夫的事並沒有往外傳過,村裡人的嘴都很嚴,就算他們找村裡人打聽,也不可能打聽的出來。
進入喜慶的廳堂之後,在劉雲昌有些忐忑的情緒中,隨着司儀的唱禮聲拜了天地……
後面這些佳音都見到過,之前有會叔娶許紅嬸嬸的時候就有過,雖然當時方家村剛剛建成,婚禮有些簡陋,沒有這麼多禮節,這個步驟肯定是不會省掉的。
後面送入洞房飲合巹酒一類的,都是大差不差,佳音也就不再往後看了。
方翠翠的婚禮過後,方家村依然忙碌着,開始準備方誌強和方誌武的婚禮。
雖說一個是新娘的爹跟着一起來到了方家村,另一個是孤女,但是該走的流程他們也不會省下,這是對對方的尊重。
媳婦兒娶回來就是自家人了,若是自己都不尊重,別人也會看不起。
而且他們方家村的風氣很好,沒有什麼磋磨兒媳婦兒的惡婆婆。
就算有些矛盾也就是平常的磕磕碰碰,基本上沒有那種下媳婦兒面子或者是在婚事上打壓的。
他們按部就班的把三書六禮流程都走了一遍,除了花轎從一個院子擡到另一個院子連村都沒出外,和方翠翠的婚禮差不了太多。
楊慧雲就一個人本來是沒有嫁妝的,不過她認了劉大壯爲義父,劉大壯也給她準備了一份。
雖然不是多麼的豐厚,但是和劉玉兒的是一樣的。
這把楊慧雲感動的不行,對劉大壯說她以後一定跟劉玉兒一起孝順這個義父。
四人一同成婚,吃酒席的時候就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也不用分你我。
拜完堂喝完合巹酒之後,新娘子也換下嫁衣出來一起吃酒席。
就自己村也不再講究那麼多,非得讓新娘子不吃不喝的等着。
以後都是一家人了,隨便些也無妨。
辦完兩人的婚禮,方家村纔算平靜下來。
方誌強和方誌武成婚方翠翠出嫁,方有會他們都回來了,只不過當天回來當天就又走了,主要是郡城那邊確實離不了人,酒樓生意太好了。
大家也都理解。
許紅除了過來吃喜酒,還有一件事,就是讓鷹老大幫忙跑一趟海南郡那邊。
之前佳音他們給留下的那些海產,她放在酒樓裡賣,都已經賣完了。
佳音有些驚訝,他們帶回來的海產可不只是在三井村那邊買的,那時候已經送回來過一次。
之後他們在路上趕了幾次海撿了不少,佳音也沒少往裡偷渡,更不用說每到一個縣鎮或城池,也都會買一些存到儲物袋裡。
畢竟就算都是海邊,各個漁村打的海產也都不是很一樣,就算同一片海,各個海域的海產也都是有區別的。
除了在海南郡郡城關海城那邊沒有買海產之外,之前的幾個城都買了,數量很是不少。
才這麼幾天就賣完了,可見這海產在酒樓裡非常走俏。
佳音讓小靈去把鷹老大和鷹老二找來。
其實小靈過去海南郡那邊纔是最好的,小靈會說話可以更好的與啓真把事情說清楚。
只是小靈在龍神廟裡的名氣很大,很多人都是衝着小靈來的,甚至還有人找心靈問姻緣。
也不知道這傢伙是怎麼忽悠人家的,最後竟然都成了,有段時間經常有人過來還願,給小靈送東西。
再一個就是小靈體形小,飛的不如鷹老大它們快,短途的話還好,速度也不慢,若是飛太遠就難免有些吃力了。
要知道從南嶽城到海南郡有好幾千裡地,比去祁陽郡都遠些。
所以最後還是決定讓鷹老大和鷹老二去,沒辦法,雖然鷹老大的手下不少,可是真正開智的也就是鷹老大、鷹老二、鷹老三,鷹老四,鷹老五。
鷹老四和鷹老五已經跟着邵陽和他哥去了祁陽郡,駐守在那邊的龍神廟,偶爾會回來送個家書。
鷹老三就是原來的鷹王,一直鎮守在鷹王嶺,因爲此,鷹老大鷹老二纔會有時間天天在廟裡頭蹲着。
如此一來,只有它們倆最閒,事就落在它們頭上了。
佳音把具體的位置和路線告訴它們,之後又寫了一封書信,放在了鷹老大的儲物袋裡,再把之前給許紅的那個儲物袋掛在鷹老二身上。
沒辦法,凡人只能用這種儲物袋,這樣可以方便天尊觀那邊的人幫忙往裡裝。
她把事情都已經在信裡寫好了,相信啓真應該會安排人幫忙弄好。
這不是什麼大事,只要在天尊觀山腳下的幾個村子晃一圈,就能收到不少。
並且囑咐它們回來的時候,就直接去郡城的酒樓,把東西交給許紅再回來。
之所以讓鷹老大和鷹老二一起去,就是讓它們去認認路,之後一隻鷹過去就行了。
鷹老二幹別的可能不太行,跑跑腿還是沒問題的。
想到這裡佳音忍不住又瞄了鷹老二一眼,讓鷹老二有些納悶兒的歪了歪鳥頭,不知道佳音那意味深長的眼光是怎麼回事。
佳音也沒有多說什麼,就讓它們走了。
之前剛剛見過小黃,看到鷹老二,難免就會想起當初劉老爺給自家犬子求媳婦的事。
現在想想,除了自己當時還小,沒有閱歷不太懂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被這個傢伙給誤導了。
當時是這傢伙跑回來跟她說,劉老爺要給家裡面的狗求個媳婦兒,然後她把神識探過去,又正好聽到劉老爺在那裡說什麼給小犬找個媳婦,可不就誤會了嗎?
算了,這種丟人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他們兩個都有問題。
日子恢復往日平靜之後,方家後生中幾個明年要參加府試的,都跑去縣城的書院讀書了。
之後的學問趙秀才就沒法教他們了,畢竟他也纔剛考到秀才而已。
雖然方誌遠他們明年參加府試也是考秀才,但還是縣裡面的舉人教比較好些,很多知識可以提前學,考完秀才也可直接在人家門下再學一年,來年參加鄉試。
若是成績好,大後年就可以去京城參加會試殿試了。
之後的日子很快,還有十天過年的時候,李氏生了下了方有爲的次子,這小子生下來就六斤八兩,白白胖胖的很是招人喜歡。
洗三也辦的很隆重,甚至有許多客人從郡城遠道而來。
因爲現在方有爲已經被調到了郡城那邊,現在在郡守手底下辦差。
華陽縣這邊則是交給了方有鳴,當初他跟着方有爲一起去的縣城,一直是方有爲的副手,方有爲升遷到郡城那邊,這邊這攤子就直接交給了他。
現任華陽縣令當然沒有異議,畢竟那邊郡守都點頭了。
新來的華陽縣令本來就是邵郡守的人,萬事都以郡守馬首是瞻,知道郡守很看重方有爲和方家村,所以跟方家村人的關係非常好。
上任之前就先來拜訪過方家村,甚至給龍神廟捐了不少香火錢。
洗完三以後第二天就是小年,還有七天就是春節了,大家又開始忙活了起來。
因爲這邊的小年是二十四,方家村的人也逐漸被這邊的風俗通化,改成了這天過小年。
大家開始忙着置辦年貨,蔬菜一類的,村裡面自己就種了不少不用去買。
去縣裡主要是買一些紅紙乾果和豬肉。
開始大家也提過要不要在外面圍起一塊地方,專門養豬,這樣吃肉方便還能省不少錢。
後來發現村裡面的人,尤其是壯勞力,出去當差的當差,做生意的做生意,還真沒有在村裡留下幾個。
現在種地的都是老一輩的和女子,若是再養豬的話實在忙不過來。
而且村裡一直都不缺銀錢,也就作罷了。
臘月二十九,許紅,方有爲,方有福,方有會他們一起回來了。
那邊的酒樓也並沒有關門,有一直還是單身的方雲在那邊看着,除了之前僱的幾個郡城當地的夥計,上個月又去去伢行買了兩個看着比較精明的男孩子。
說是男孩,今年也有十五六歲了,先在店裡跑堂練練,如此一來,過年的時候也可以在那邊幫幫忙。
當然,買他們的目的不是讓他們在酒樓裡跑堂,而是會慢慢把一些後廚的事交給他們。
當時就是籤的死契,這樣比較放心,也不怕他們學會了手藝以後跳槽到別家。
只要有賣身器在手上,他們若是跑了,那就是逃奴,可是要被關進牢裡的。
如此一來,酒樓那邊可以營業到大年三十晚上再關門。
……我是分割線……
轉眼就來到了第二年春天,春寒料峭,晚上時不時的還會下霜,方誌遠幾人穿着層層單衣進了府試的考場。
沒辦法人家規定不準穿棉衣,只能把布多做幾層了。
佳音怕他們扛不住,或是在裡面生病不舒服,給他們每人備了一罐稀釋的靈水。
這東西也不怕檢查,反正看起來就是普通的水,直接就帶了進去。
衆學子在狹小寒冷的考場裡面熬了三天,門一開,方家幾個人就生龍活虎的竄出來了。
相較於其他考生的萎靡不振,幾人真是相當扎眼了。
他們奔向在外面等待的親人,一臉的輕鬆。
佳音他們見幾人精神面膜不錯,應該考的挺好,紛紛放下心來。
回家等了沒幾天府試就放榜了,幾人毫無意外的都考中了。
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大家也很是歡喜。
主要是名次不錯,方誌遠和方誌文方誌信考中了稟生,以後還有稟米和銀子可領。
方誌剛方誌強的名次也不錯,算是比較靠前的。
村裡人都覺得倍有面子,決定在龍神廟前的空地上辦一天的流水席,讓過往的人都沾沾喜氣。
華陽縣令也着人送來了賀禮,並把他們叫去指點了一番。
他們也才知道縣令大人當年可是榜眼出身!
萌新作者在線打滾賣萌求月票!每日新增二十張月票加更一章【或打賞5000起點幣(或書幣)加更一章】
———————————————————
感謝“joysky”的打賞支持!
感謝“橫竹吹商”打賞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