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臣願死諫以醒之

還沒有看完,皇帝就大喜:“近君子而遠小人,這道理誰都懂,朕最怕誤用小人,可小人和君子也太難分辨,有此望氣之術,形成制度,朕就可以無憂了。”

“皇上有此心是社稷之福!”王存業聽了,卻並不露喜色:“臣說這氣運,並不是以氣查人!”

王存業目光炯炯:“以氣查人,干犯天機,而且天下之大,能查幾人?總不至於人人都先查氣運罷了。”

“而且有一矛就有一盾,能查之,就能僞之,人主不能望氣,要是以氣查人,望氣士就可掌握社稷命脈,以術數來顛倒是非,豈是朝廷之福?”

皇帝聽了,一盆冷水落下,他起身緩緩踱着步子,默思片刻,鬆弛一笑,說:“卿所言極是,朕卻是莽浪了。”

天子一轉念,就明白王存業說的意思了,如果把國家命運寄託在術數上,那望氣士就可顛倒是非翻雲覆雨。

指誰是叛賊,不是叛賊也是,指誰是賢良,不是賢良也是,反正人主不會望氣,自然可以糊弄。

這就使望氣士反客爲主了。

王存業就不緊不慢說:“望氣是小術,由術入道,彰顯大道纔是根本,請皇上繼續看。”

殿上幻術繼續演化,先是一片大地,上冒出絲絲白氣,而最下面密密麻麻的佃戶農民,卻完成一層。

再上面,卻是地主商人又是一層。

再再上面,就是官宦鄉紳。最頂上,就是縣令。

“皇上請看,大地產出糧食,滋潤萬民,而萬民耕作于田,與地相連,卻是此塔的根基。”

天子聽着。在地下來回踱步,說着:“你說的道理很清楚,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今天一看就越發清楚了。”

有模型就是好。一下子使人看的清清楚楚。

王存業微微一笑,又繼續演化,口中說着:“先帝在普德十一年下的勸減租佃的詔諭,就說的很清楚……土地兼併、差役不均、田主佃戶勢同水火纔是王朝根本之禍端,請皇上觀之!”

和許多人想的不一樣,實際上土地兼併的事,在地球上宋時就已清清楚楚,只是苦於沒有辦法,卻並不是許多人認爲的古代不懂。

而這個世界上人也早就知道,並且屢次勸減租佃。官府壓制兼併,只是效果不大罷了。

金字塔演化,天子順着王存業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看見各個階層都在努力擴大自己的力量,但結果就是中上層勝利。不住擴張,很快就佔據了金字塔內相當大的一塊區域。

王存業緩緩說着:“皇上,請看,這就是土地兼併的過程,每多掌握一塊土地,每多掌握一個渠道。氣運就會強上一些,但是氣運並不是憑空而來,要多一分,別處就要少得一分,少在何處,無非是黎民罷了!”

“皇上,土地兼併失衡,超過一定界限時,朝廷就會崩潰,實際上不僅僅是地土兼併,人口也是最大的原因,這就是天數大命。”

只見着換了一個圖像,王存業就指的說着:“皇上請看,農家而言,父有十畝,纔可溫飽,有子三人,每人只有三畝,勉於裹腹罷了,到其孫,人無立錐之地,不是餓死就是造反,還有別路乎?”

“不僅僅是小民,官紳貴族也是這樣,父有萬畝,可稱富貴,子有千畝,已有不足,孫豈甘於貧賤乎,唯更努力的奪取別人氣運罷了,這就是擴張之由,端是無法阻止!”

說着,金字塔中,中上層已佔據了大半個塔身,而在底層,氣運已經越來越少,最後卻瀰漫着絲絲灰黑之氣。

看着活物一樣不住吞食的氣運,以及底層不斷被壓榨剝削,氣運而盡,最後卻產生絲絲灰黑之氣,在場的人都不由寒意暗生。

接下去,只見這絲絲灰黑之氣越積越多,卻混淆在整個金字塔的氣運中。

“這就是物極必反,氣運而盡,戾張而生,久久自然積蓄,使人人暴戾,甚至應運而起,戾氣也有其運。”

話一落,只見這些氣運渲染,人人離心,哪怕就算是既得利益者,也不自覺的離心離德。

這點也許很奇怪,實際上現實卻很容易實證,其實一朝氣運而盡,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的青年人,先離心離德,地球上的例子就不多說了。

而隨着官府殘酷鎮壓,更有絲絲積蓄的灰黑氣運,凝到一處,轉眼之間,就有嬰孩“哇哇”哭的出生。

“國之將亡,天生妖孽,這實際上不對,不是天降妖孽,實是戾張之氣所化,所以出得龍蛇。”王存業是真人,不是朝廷系統,自不必顧忌太多,對天子和衆臣冷汗視而不見,說着:“這些人,一出身就身懷逆骨,心懷殺機,偏偏又秉氣而生,多是豪傑,要滅舊國罷了。”

天子沉默,沒有說話,許久才說着:“土地兼併,人口繁衍,自始皇以來,無論哪一朝哪一代都一樣,依你所說,卻無法阻止,奈何?”

王存業微微一笑,土地兼併人口繁衍,別說是古代,就是地球現代,不還是一樣,只是變成資本兼併罷了,這甚至沒有一點一丁變化。

土地兼併是古代政權的頑症,資本兼併是資本政權的頑症,但並非不可緩解甚至解決,要不然還要“道”幹什麼?

當下漫聲說着:“皇上,過去所謂愛民之道,無非減賦蠲租爲首務也,但效果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說。”

“皇上,土地兼併,人口繁衍,戾張成形,此就是革命之時,這就是大數,待一朝亂世,死者十之五六,再成天命,清點戶籍,使民之有耕,官之有法,此一朝也,故自古革命國祚必定綿長,而篡位國祚必短暫,有史爲證。”

這革命當然不是地球上革命意思,是指天命革新,原句:“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皇帝和大臣聽他這番議論,不禁都悚然動容,仔細想來,的確是,歷史上凡是舉兵掃蕩,奪取天下者,一旦穩固國祚必定綿長,但篡奪皇位,就算成功也必貧弱,原來根子就是舊體制已經衰老。

默思良久,天子腳步豪橐,倏然回身問着:“除此革命,有道乎?”

“當然有,臣有三策,對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王存業說到現在,就是爲了等着這句話,當下朗聲說着。

話一落,就聽着一聲悶響,撼得大地微微顫抖。

便聽遠處傳來吆呼聲:“雨來了!

天空一線濃雲徐徐而來,隱隱傳來石輾子一樣的雷聲,片刻漫天濃雲,“啪”的一聲,雨點掃了下來,殿中頓時變得晦暗。

“皇上,這道人是一個妖道,皇上萬萬不能繼續聽了!”吳子哲再次站起身來,喝着:“請看,這就是上天警示!”

話才落,天上就一個閃電,緊接着就是悶雷聲,這使人心裡一縮。

天子聽了,轉過看向王存業,問着:“真人有何見解呢?”

王存業在雷雨中,長袖飄飄,顯得異常從容:“皇上,這是上天示警,還是大道出口,天人有感,唯皇上心裁就是。”

這話一落,頓時滿殿寂靜,天子聽了這話,一時沒說話,站起身慢慢踱步。

吳子哲目不轉睛盯着天子,見其繞室仿徨,可見心裡極不平靜,終於忍耐不住,叩拜說着:“皇上,萬萬不可聽此妖道謬論啊,千秋道統,社稷神器,不能因此而毀啊!”

說着,連連叩拜,只是幾下時間,額上就染滿了血。

這時天子卻視而不見,在門口站定,望着滿天烏雲不語,就在這時,本是待罪的張南信,突站了起來:“臣願皇上從諫如流,自始皇來,開闢道統,生民立業,豈有今日毀謗之理……此是公義,不是臣的私意……臣願死諫以醒之!”

說罷就向着一根柱子撲了上去,這來的飛快,只聽“蓬”的一聲,粗大的玉柱,竟被撞的一搖,上面灰塵簌簌落地,待幾個太監首腦連忙上去查看時,張南信已是腦殼凹下,鮮血飛濺,眼見着不活了,可見其撞擊時的堅決果斷,沒有給自己留下絲毫生還的餘地。

天子被這激烈悲壯的場面驚呆了,轉身過去,卻見着王存業絲毫不爲所動,視爲未睹,當下問着:“真人不以爲然?”

“皇上,死諫忠直,臣豈能無感,只是,此舉能濟國安民,能延國祚,能長氣運否?臣還是這句話,是否聆聽,誰是誰非,誰重誰輕,唯皇上聖心而斷。”王存業淡淡的說着。

王存業有着龜殼,感覺到幾道目光照看下來,自己一切都似乎都被看穿。

這雷雨大作,在王存業看來,實際上就是垂垂而視的數道目光的猶豫,既想聽,又有些遲疑,所以顯出了這種種異相。

這纔是最關鍵處,至於張南信,王存業的確是沒有絲毫感覺,在這種事情上,死個人算什麼,張南信要阻他大道,別說是死諫,就是全家全族一起死諫,都不會有絲毫遲疑。

這時大雨傾瀉,天色已黑暗,宮燈幽幽閃亮,使人一下子覺得如處黯黑曠野之中,頓時浮出恍若隔世的感覺。()

第183章 再閱藏經第59章 本是喪家犬第167章 灰霧漸漸瀰漫第287章 黑夜大權命第53章 踢死第269章 受旨紫氣第272章 敢不從命第327章 選擇(下)第37章 還鄉第231章 形如犁頭第220章 這不科學第135章 廝殺第111章 自領其罪第203章 從沒有退路第242章 命該如此第58章 準備第327章 選擇(下)第146章 蓬萊道宮第23章 吾往矣第69章 邀請第49章 震怒第105章 想起了囡囡第294章 不懂大局第46章 打草驚蛇第274章 論行論心第43章 刺探第164章 恪守長生之道第221章 長順侯第190章 小利第299章 青敕第47章 截殺第166章 你這道人第271章 不再見第170章 山崖陰影處第241章 正是時候第153章 不以爲意第40章 偶遇第269章 受旨紫氣第1章 轉生第34章 田宅第3章 商議第33章 畫卷第113章 還不聯合第156章 八尋耶姬第105章 想起了囡囡第181章 拜師第84章 俞初夏第252章 遵道主法喻第218章 夜色正濃第38章 因果第12章 酒店第125章 回程第36章 重登神位第115章 這是戰爭第307章 天機第132章 且靜觀其變第246章 不知可否第67章 更章 令第147章 生死魚肉第135章 廝殺第272章 五色五氣誰能脫第15章 說明第57章 用意第119章 讓我漸行漸遠第259章 不論私下輩分第197章 反應第118章 終不能相見第103章 大善第115章 這是戰爭第70章 吊上去第319章 最後一面旗第180章 尋人第233章 不可說第244章 忻水歸屬第38章 因果第10章 心思第92章 飛舟第100章 無可代替第104章 疑惑第5章 人情第6章 衝突第135章 廝殺第144章 抵抗不住第314章 再次窺探第131章 天色晦暗第15章 說明第309章 曾經的正統第139章 多少離別第224章 道論第267章 諸域神王第257章 跪着說話第147章 生死魚肉第271章 不再見第20章 法決第224章 道論第320章 說不盡的痛快第58章 避無可避第215章 疑心第296章 食言而肥第25章 水府
第183章 再閱藏經第59章 本是喪家犬第167章 灰霧漸漸瀰漫第287章 黑夜大權命第53章 踢死第269章 受旨紫氣第272章 敢不從命第327章 選擇(下)第37章 還鄉第231章 形如犁頭第220章 這不科學第135章 廝殺第111章 自領其罪第203章 從沒有退路第242章 命該如此第58章 準備第327章 選擇(下)第146章 蓬萊道宮第23章 吾往矣第69章 邀請第49章 震怒第105章 想起了囡囡第294章 不懂大局第46章 打草驚蛇第274章 論行論心第43章 刺探第164章 恪守長生之道第221章 長順侯第190章 小利第299章 青敕第47章 截殺第166章 你這道人第271章 不再見第170章 山崖陰影處第241章 正是時候第153章 不以爲意第40章 偶遇第269章 受旨紫氣第1章 轉生第34章 田宅第3章 商議第33章 畫卷第113章 還不聯合第156章 八尋耶姬第105章 想起了囡囡第181章 拜師第84章 俞初夏第252章 遵道主法喻第218章 夜色正濃第38章 因果第12章 酒店第125章 回程第36章 重登神位第115章 這是戰爭第307章 天機第132章 且靜觀其變第246章 不知可否第67章 更章 令第147章 生死魚肉第135章 廝殺第272章 五色五氣誰能脫第15章 說明第57章 用意第119章 讓我漸行漸遠第259章 不論私下輩分第197章 反應第118章 終不能相見第103章 大善第115章 這是戰爭第70章 吊上去第319章 最後一面旗第180章 尋人第233章 不可說第244章 忻水歸屬第38章 因果第10章 心思第92章 飛舟第100章 無可代替第104章 疑惑第5章 人情第6章 衝突第135章 廝殺第144章 抵抗不住第314章 再次窺探第131章 天色晦暗第15章 說明第309章 曾經的正統第139章 多少離別第224章 道論第267章 諸域神王第257章 跪着說話第147章 生死魚肉第271章 不再見第20章 法決第224章 道論第320章 說不盡的痛快第58章 避無可避第215章 疑心第296章 食言而肥第25章 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