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落水

二夫人和三夫人出門之後都是明顯鬆了口氣,她們惟恐節外生枝,略作商議,就決定二夫人送卓絳娘和卓玉娘回大房,三夫人則帶着卓昭姝陪卓昭節回四房,根本就不讓堂姐妹們搭話,回四房的路上,卓昭姝隨便和卓昭節說了句路邊的草木,都被三夫人暗中瞪了一眼。

見這情況,卓昭節也只得識趣的沉默下來,到了四房,卓昭節謝過三夫人,請她們母女到四房裡少坐的客氣話還沒說,三夫人就藉口自己房裡還有事情,緊緊拉着卓昭姝,忙不迭的走了,看她走時健步如飛的模樣,好似在四房門口多待片刻都會沾上一身是非一樣。

卓昭節啼笑皆非之餘又覺得心頭凜然——二房、三房這麼急切的撇開和大房、四房的關係,看似不想參與到世子之爭中,實際上卻不能不叫人想到他們是畏懼沈氏,足見那個慈眉善目的繼祖母的手段!

回到鏡鴻樓,明吟和明葉迎住了,問起午飯的安排,卓昭節道:“還是和昨兒一樣——有件事情要着你們去做。”

明吟笑着道:“娘子要說的若是在杏花林裡支起帳子,咱們方纔已經去看過地方了,只是有一件,樓邊的杏花現在開是都開了,但一來年數不久,沒有特別粗壯的,這倒也還罷了,就是林上有複道,雖然複道上墜下來的蔦蘿十分好看,但在底下到底被遮蔽住有些氣悶,要是往北邊讓一點呢,後頭是廚房,怕薰着娘子。”

卓昭節一怔,道:“那麼南邊呢?”雖然長安比之江南春晚,這時候杏花也開了,正是熱熱鬧鬧得緊的時候,卓昭節不免又起了小憩花下、徜徉花間的心思,卻不想明吟和明葉伺候她多年,早就想到了,只是這鏡鴻樓的杏花林居然會不方便。

“南邊的杏樹種得密了點。”明葉道,“按着娘子從前在江南院子裡的習慣,帳子裡單一張臥榻就要佔去好些地方,還有榻邊要放香幾、放腳踏、放食案、書案,另外還有其他一些瑣碎的東西,婢子們左量右量,實在不夠。”

阿杏忙道:“是這樣的,因爲咱們這樓下沒設照壁,下頭院門一開,正當面的就是杏花林,五娘覺得若種得疏了,不夠熱鬧,所以就吩咐南邊特別加種了幾株。”

卓昭節想了想,就道:“我去看看。”

之前她出入的時候只看了杏花已開,團團簇簇粉紅粉白的又熱鬧又旖旎,並沒有留心樹與樹之間的距離,現在親自出了西樓,在林外走了一圈才發現,東西鏡鴻樓之間相隔大約有三十餘丈模樣,南邊打頭的三排,每隔六七尺就種了一株杏樹,由於種的密,又怕它們開不好花,所以修剪得僅僅如尋常男子的高度,卓昭節想穿過去都要低一低頭,以防被花枝勾散了釵環鬢髮。

過了這三排,就開始稀疏了,到了北面靠近廚房的地方,已經有明顯的空地出現,卓昭節還在空地上看到一架鞦韆,阿杏道:“鞦韆本來設在前頭,但五娘喜歡蕩過花枝時花瓣紛飛之境,夫人就叫人移到了這裡。”

卓昭節目測了一下,這鞦韆打起來,前前後後必然都要撞到花枝上的,縱然無風,也能飄起一陣杏花雨。

阿梨道:“本來這兒支個帳子也好,只是……”

衆人一起擡起頭——頭頂複道上,青翠的藤蔓上綻開着星星點點的花朵,紅紅白白紫紫,色彩繽紛,猶如一道錦繡彩虹,架於東西二樓之間,葳蕤之處甚至快拖到了地面,鞦韆所在的位置顯然是特別修剪過纔沒有被藤蔓纏住,這樣仰望上去,果然是花藤如瀑,在院外就能看見這奇麗絢爛的景緻,但站在複道之底,到底被擋住了春暉,顯出這片空地有幾分陰冷。

“五姐怎麼會把鞦韆支在這個地方?”卓昭節有點奇怪,“這林子也不是隻有這裡才能支鞦韆吧?”

“娘子不知。”這些事情只有阿杏和阿梨才能回答,阿杏道,“原本這複道上面沒種這些蔦蘿之物時,也擋不了什麼的,鞦韆支這下面,還能擋點兒風雨,免得一下雨就不能來玩——卻是種了這些藤蔓才擋去太多天光的。”

卓昭節歪着頭想了想,道:“那帳子也支這裡吧,反正如今天氣也暖和了,也不一定要沾着春暉。”

明吟忙問:“娘子是用從前那種雨過天青的帳子,還是藕荷色的?婢子上回將娘子的東西送到夫人說的庫裡去,在附近卻看到了一種雪灰的帳子,淡如青煙,可要支過來讓娘子看看?”

卓昭節道:“你將三頂帳子都取了,先在附近尋個高點的樹枝掛起來,待我看了再決定。”

這件事情這麼說定了,看看辰光也到了用午飯的時候,使女們簇擁着卓昭節回鏡鴻西樓先用飯——不想一行人才上了臺階,還沒跨過門檻,忽然院外傳來一聲小使女尖利的尖叫:“七娘七娘!出事了!”

“作死呢!咱們娘子跟前也敢咋咋虎虎的!驚着了娘子,仔細你的皮!”卓昭節驚訝的站住腳步,卻聽守着院門的權氏、詹氏已經揚聲訓斥,不想那小使女被呵斥之後居然絲毫沒有噤聲的意思,用力拍打着院門叫道:“好嬸子快開了門,讓婢子稟告七娘,真的出事了——十郎方纔掉水裡去了!”

卓昭節大吃一驚,忙從階上跑下去,大聲道:“開了門!”

權氏和詹氏之前就認出外頭的小使女是伺候小十郎卓知安的人,只是自恃卓昭節這個嫡幼女深得卓芳禮與遊氏寵愛,卓知安到底只是庶出,生母也不得意,這小使女又來的鹵莽,不免要在卓昭節跟前表一表忠心、也給那小使女些顏色看。

如今聽說卓知安落水,都嚇了一跳,卓昭節話沒說完,院門就被爭先恐後的打開了——怕耽擱了救起卓知安事小,最重要的是萬一事後傳出卓知安落水,身邊使女向嫡姐求救,卻被嫡姐的僕婦攔阻——遊氏能不問她們個毀壞女兒名譽之罪?

卓昭節在遊家就是和表兄弟姐妹一起長大的,從來不缺人叫自己姐姐,回到長安,上頭嫡兄嫡姐俱全,對個庶弟的興趣就不大,但也沒什麼仇怨,究竟是弟弟,如今聽說他落了水,自然要擔心。

她提着裙子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院門前,來求救的小使女路上就哭花了臉,索性還記得把話說清楚:“十郎掉進了園子裡的大湖裡——就是東面有一大片迎春花開着的那座拱橋下,三少夫人如今在前院和大總管對帳,夫人在老夫人那兒,婢子只能來求七娘救一救十郎了!”

卓昭節皺眉對左右道:“快點帶路!”

她回來雖然有幾日了,但先去了阮府拜訪大姑母,又赴了公主之宴,加上侯府暗流洶涌,各房之間關係含糊,還沒機會去侯府的園子,權氏和詹氏異口同聲道:“婢子願往!”

卓昭節皺眉道:“阿杏和阿梨帶路就成,你們兩個把院門關了,各去稟告母親與三嫂!”

權氏、詹氏忙道:“是!”

卓昭節帶着使女風風火火的出了四房,發現這園子是建在了五房的南面,園外就是沈丹古住的水葒館,園門進去就見湖,這湖不算小,雖然晴日,也當得起煙波微渺四個字,岸邊高高低低的煙樹春花假山怪石一路逶迤,卓知安掉下去的那座拱橋,離園子門口半遠不遠,轉過園子門口兩排花樹就可以看見橋東盛開的金黃燦爛的迎春花,但途中卻要穿花繞樹好些光景才能夠到。

“這一路走過來怎麼會沒個人在?”卓昭節急步而行,看了眼四周,皺眉問。

阿杏小心翼翼的道:“是君侯的意思,因爲沈郎君就住在外頭,五房也不遠,怕下人多了嘴雜,打擾了兩位郎君刻苦攻讀,所以不許人在這兒停留,園子裡伺候的人另從別處小門出入,輕易也不到這邊來。”

卓昭節皺了下眉,心想祖父也太偏心了——但此刻不是腹誹這些的時候,又訓斥那伺候卓知安的小使女,道:“水葒館和五房離得這麼近,你剛纔非要跑回四房去幹什麼?不怕誤了大事嗎?”本來園子到四房就有些路程了,這一來一回,卓知安如今還不知道怎麼樣,何況那拱橋到園子門口就又要走半晌——最重要的是依那小使女的話,她到了四房還是先尋遊氏再尋赫氏,這兩個人都沒找到,這才跑去找卓昭節的,這中間天知道究竟耽擱了多少辰光!

而五房和四房矛盾再深,場面上總也要顧着點的,卓知安怎麼說都是卓芳涯的侄子,又是小孩子,這小使女當真跑上門去求助,那邊從上到下也不可能都看着不管,可比特別跑回四房先後找了遊氏再找赫氏都不在,這才找到自己可靠多了——她這麼一斥,就見那小使女神色之間有些躲閃,卓昭節頓時起了疑心,狐疑的站住了腳步,喝道:“你可是說了謊?!”

那小使女嚇了一跳,忙道:“婢子不敢說謊!十郎當真掉下水了,如今都不知道怎麼樣……”

“那你爲什麼要故意跑那麼遠?爲什麼不就近尋人幫你救他?你可是存心要害死你的主子!”卓昭節這麼一喝問,阿杏等人也變了臉色,阿梨啐道:“你個小蹄子不想活了?膽敢謀害主子!”

那小使女哽咽着小聲道:“婢子不敢!婢子決計沒有害十郎——咱們房裡和五房向來不親近,婢子路過五房時拍了好幾下都沒人理會,怕耽擱下去反而害了十郎,所以纔去四房的!”

“那水葒館呢?”卓昭節一邊走一邊厲聲道,“沈郎君那邊難道你也怕?”

在她想來,沈丹古怎麼說也是寄養在卓家的,即使將他接到卓家的是沈氏,但籠統來說,卓家上下也算是他的恩人了,縱然他暗中偏着沈氏一派,但凡還存了一分聰明,也不該明着捲進卓家內鬥裡來,更何況這樣明着拒絕救助卓知安——這要多麼愚蠢才能幹出來的事情?

只是這次小使女露出爲難之色,卻是阿杏小聲道:“娘子饒了她罷,從前老夫人那邊私下裡傳過話,使女尤其是婢子們這樣年少的使女都不許靠近水葒館的,這封兒太過年少,怕是驚嚇之下忘記了變通。”

說話之間,一行人已經快步到了橋上,卓昭節扶欄俯望下去——就見卓知安面色青白,勉強抓着兩三根迎春花枝,載沉載浮在湖面上,仰頭看見她,神色一怔,隨即低頭吐了口湖水,有氣無力道:“七姐,救我!”

第七十三章 二喬(上)第二百十八章 敬茶(上)第一百七十章 爲父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九十三章 鸞奴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女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二章 卓家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七十章 世子是好人第十二章 江十七之心遊家皆知第四章 屈總管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遊煥第七十四章 避暑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用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請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十二章 謝盈脈第七十九章 阿杏威武第八十七章 白家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白鵝墨池破春水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規則第九十二章 祖父召見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六十章 罅隙第五十四章 壽辰第二百零三章 幕後真兇(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后的心思第六十四章 傷愈第八十章 喜氣洋洋第一百七十六章 慕空蟬(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鄭氏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慕氏(上)第五十六章 當場求親第七十四章 二喬(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公主的花園第一百十四章 傳話第二十五章 三房第八十三章 寧嫺容的婚事第八章 悲劇的敬茶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案疑雲(上)第一百九十四章:吐露真相第一百十一章 大娘子的推斷第十五章 各自癡第一百五十三章 良母苦心(下)第五十四章 壽辰第四十章 做妾?第五十七章 月氏頭人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二章 卓家來信第四十二章 正打歪着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九十七章:西行歸第二十章 卓家親人第六十四章 傷愈第九十二章 手下很愚笨第七十三章 二喬(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走謝盈脈第六章 紫玉第一百八十三章:長夜第十八章 禮單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第四十九章 博雅齋第十五章 打情罵俏第四十六章 母親的心第十一章 重見不須驚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婚事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第七十章 謝盈脈出閣第五十四章 金鑲玉如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事分攤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九十四章 考覈第一百九十五章 謝盈脈VS遊氏(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殿試風波起第二十六章 晉王小郡主第一百六十九章 可憐的父親第一零五章 上門大鬧(上)第七十八章 袖手劍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二十章 五房出事第四十三章 杏花疏影裡第六章 阿杏、阿梨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一百八十三章:長夜第二百十六章 易氏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九十六章 幕後之人第四十八章 李延景第一百九十四章:吐露真相第七十八章 袖手劍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真兇(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
第七十三章 二喬(上)第二百十八章 敬茶(上)第一百七十章 爲父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九十三章 鸞奴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女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二章 卓家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七十章 世子是好人第十二章 江十七之心遊家皆知第四章 屈總管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遊煥第七十四章 避暑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用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請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十二章 謝盈脈第七十九章 阿杏威武第八十七章 白家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白鵝墨池破春水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規則第九十二章 祖父召見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六十章 罅隙第五十四章 壽辰第二百零三章 幕後真兇(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后的心思第六十四章 傷愈第八十章 喜氣洋洋第一百七十六章 慕空蟬(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鄭氏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慕氏(上)第五十六章 當場求親第七十四章 二喬(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公主的花園第一百十四章 傳話第二十五章 三房第八十三章 寧嫺容的婚事第八章 悲劇的敬茶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案疑雲(上)第一百九十四章:吐露真相第一百十一章 大娘子的推斷第十五章 各自癡第一百五十三章 良母苦心(下)第五十四章 壽辰第四十章 做妾?第五十七章 月氏頭人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二章 卓家來信第四十二章 正打歪着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九十七章:西行歸第二十章 卓家親人第六十四章 傷愈第九十二章 手下很愚笨第七十三章 二喬(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走謝盈脈第六章 紫玉第一百八十三章:長夜第十八章 禮單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第四十九章 博雅齋第十五章 打情罵俏第四十六章 母親的心第十一章 重見不須驚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婚事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第七十章 謝盈脈出閣第五十四章 金鑲玉如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事分攤第一百十三章 過手第九十四章 考覈第一百九十五章 謝盈脈VS遊氏(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殿試風波起第二十六章 晉王小郡主第一百六十九章 可憐的父親第一零五章 上門大鬧(上)第七十八章 袖手劍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二十章 五房出事第四十三章 杏花疏影裡第六章 阿杏、阿梨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一百八十三章:長夜第二百十六章 易氏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九十六章 幕後之人第四十八章 李延景第一百九十四章:吐露真相第七十八章 袖手劍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真兇(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