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

於秋的話,再度打開了大家的思維,夏國的發展,已經沒有國界和地界限制,他們甚至只需要去幾個人,帶着一個品牌,一個技術到外國去,就能爲本國賺回豐厚的利潤。

有別處的人口爲夏國提供勞動力,有別處的資源爲夏國提供生產材料,有別處的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出的商品,又何必把所有的產業都放在夏國做呢?

直接將產業外放,節省出來的運輸和運營成本,遠比分潤給別國的一點稅務要多。

這個道理原本大家都知道,只是以前夏國的人口流入還沒有形成趨勢,以聚攏人手爲主的方略,對夏國來說更加有利。

而現在,全世界的人口都開始往夏國流,已經不需要刻意用什麼東西來吸引大家往夏國來了。

反而,剔除低端勞動生產力,將洺京往世界金融中心,高端科技研發中心,和世界學堂的方向推動,會更好一些。

至於兩處衛星發射基地的建設,可不是簡單的徵調一些物資過去就能成的,於秋稍後還需要在洺山書院挑一批特長生,組成團隊,帶着一大批人一起到基地去共同完成各方面的試驗。

而在此之前,於秋需要將這些孩子們召集到山莊,夥同山莊的一些精工技術人員一起,進行各方面的培訓和理論講解,整個過程也不短,倒是讓於秋進入了一段看上去很是悠閒的生活。

每天清晨,他都會騎着大黑,帶着兩個兒子於堯和于飛去山頂的觀光平臺晨練,玩耍半個時辰,早飯之後,則是開始了上午的兩堂教學課,午飯之後是半個時辰的午睡,下午又是兩節長達一個時辰的大課。

下課之後,孫思邈差不多也在洺山書院結束了一天的授課,散步來到山莊了,兩人會一邊吃晚飯,一邊就疫苗研發和製造的問題討論到午夜,甚至有時候會到後半夜。

這段時間於秋爲了解決公共衛生方面的問題,還專門將醫藥技能提升到了高級,所以,一些防禦腦膜炎,小兒麻痹,或者流行感冒的疫苗,於秋都是知道成份的,他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如何生產這些疫苗。

畢竟,一條醫藥生產線的建設的複雜程度,高到無法想象,涉及到的技術很多,也是一項大工程。

“師兄,如果世間任何的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防禦,那該多好啊!”結束了大半夜的談話之後,孫思邈的精神頭卻很足,發出一聲感嘆道。

“這可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人沒有了生老病死,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了。

讓一些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人活的長一些,讓一些生活腐化的人自然的失去,纔是一種正向的生物邏輯,些許疫苗,只是爲了防止一些羣體性的衛生事故發生,能研究出來,自然是好,也沒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去研究所有疾病的疫苗,這不是人一輩子能完成的事業。”於秋笑道。

“願望始終是願望,是一個追求的方向,能實現固然是好,就算不能實現,只要我一直走在實現自己願望的路上,內心就不會迷茫了。”孫思邈有些固執的道。

他驚歎於秋從師門學來的高超的醫術,但是他也有心中的堅持,於秋不指望能說服他,反正一直讓他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是對於醫藥事業有好處,沒壞處的事情。

山莊的主臥房裡,白鳳已經點起了可以驅蚊的檀香,於秋躺在柔軟清涼的牀鋪上之後,突然想起自己答應過會讓白鳳懷上屬於自己的孩子,便開始在腦海裡回想起關於婦科方面的一些疾病以及治療方法,回頭,還得弄一些檢查設備出來,給白鳳檢查檢查纔是。

一夜好睡,次日一大早,於秋準備再去山頂上晨練,卻收到了一封李世民的信,原來,攤子太大,管不過來的還不止是夏國,李唐那邊同時開了好幾個經濟特區,現在攤子同樣大的不得了,根本管不過來,這是向於秋請援要人來了。

“這個李世民,我都缺人缺的要死,還找我要人,幫我回一封信給他,就說想要人,自己開出條件到書院招聘,夏國並不干涉書院學生自由。”於秋哼笑了一聲,就將書信扔給了於安。

✿ttκǎ n ✿co

而在兩個小時以後,收到於安發到長安來的電報的李世民卻是搖頭苦笑。

沒錯,長安已經通電了,所以,與夏國之間,已經能夠用電報相互快速傳遞消息。

只是,這種快速的傳訊,只能讓他們更多的向夏國借鑑學習,關係更加的緊密,因爲,夏國是擁有自治權的,朝廷並不能對夏國指手畫腳。

據李世民得到的消息,於秋已經有很久沒有親自管理過夏國的軍政事務了,看他現在一直忙碌着飛天的事務,他的目標應該是星辰大海無疑了,自己可能真的要在三年之後,接掌聯合執政聯盟,只是……

他眼神複雜的看向了房玄齡,開口道,“於秋真的打算依靠制度來管理天下?”

房玄齡點了點頭道,“是的。”

“但是,制度是人掌控的,人是有私心的,他就不怕將手中的權力交出去之後,會反噬自己,或者反噬自己的後人?”李世民不解的再度詢問道。

自從和返回朝廷擔任宰相的房玄齡聊過了之後,李世民心裡的疑惑,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這次發信給於秋,就是想做一個試探,從而,確定於秋心裡的想法。

“制度還能夠滿足人的私心,就證明制度還不夠完善,還需要改革。

而且,在於秋的心中,或許根本就沒有家天下的理念。

所以,他並不在乎自己的子孫是不是能永遠的繼承夏王的爵位,也不在乎誰執掌夏國,或者說天下的權力,他只需要確定,執掌權力的人,是不是有能力治理好夏國,或者管理好天下的次序。”房玄齡按照自己對於秋的理解回答李世民道。

“朕自覺胸懷四海,卻也還是不如他。”李世民有些羞愧的道。

到目前爲止,他心中都還有讓這江山在李氏的手中永遠傳下去的執念,沒有把家和國分開,沒有於秋看上去那麼無私。

房玄齡聽李世民這麼說,卻是搖頭道,“論心胸氣量,陛下可未必比於秋差,他之所以做這樣的決定,或許並不是因爲他個人的心胸氣量有這麼大。”

“那是因爲什麼?”李世民很是好奇的問道。

畢竟,從過往於秋的行事手段來看,他可並不像是個心懷寬廣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在考慮他自己的利益。

“那是因爲,可能只有這麼做,纔是對的,纔是能長久的保持國家安定的做法。”房玄齡答道。

聞言,李世民的眉頭緊皺,片刻之後,卻突然露出一種大徹大悟的表情來。

他是常讀史書之人,自然是知道,自古王朝更替,最大的原因在哪裡,那就是再英明的開國之君,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世子孫都是英明的。

皇位在他的子孫手中傳來傳去,出現一兩個昏聵無能的傢伙的話,很快就玩完了。

而每一次的朝代更替,上一個朝代的皇族都會淪落到十分悽慘的地步,不想這樣的局面出現在自己的子孫身上,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學習夏國,讓有能力的人上臺治理這個國家。

“你說的有道理,於秋或許真就是這樣的打算,既然於秋說了,夏國並不限制書院學生的自由,那麼你就和吏部,禮部一同商議一下,看最高能開出什麼樣的優厚條件,務必在今年夏天的時候,從洺山書院招聘一些人才到朝廷爲官,推動朝廷的制度進一步改革。”李世民點頭認同房玄齡道。

“呵呵,只怕咱們的條件開的再高,也招不回來幾個人的,因爲,咱們的條件是很難比的上夏國的條件的,而且,書院的學子都聰明,都知道在什麼地方纔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更加有前途。

此外,大多數書院的學生心目中的願望,應該是學習更加高深的知識,取得更高的成就。”房玄齡苦笑道。

“難道,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李世民有些鬱悶的道。

房玄齡沉默了片刻之後道,“有,不過,得犧牲掉一些人。”

“比如……”

“比如,一些朝廷官員的子女,如果由您去說,他們或許會回來任職,只是,這其實是犧牲他們各家子女的長遠前途,換取短期利益的事情,真正有大才的子弟,只怕是不會回來。”房玄齡有些遲疑,但還是接話道。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這些大臣們拿了朝廷的俸祿,纔有錢財送子女去洺山書院讀書,現在是該他們回報朝廷的時候了。

現在的情況是,只要是洺山書院出來的學生,哪怕不是最頂尖的大才,也能解我燃眉之急,依朕看,學問的事情,推遲幾年再去做也無不可,朕這就去各家走動走動,儘可能的多說服一些官員子女回朝廷來任職。”沒有辦法的李世民下定決定道。

“陛下確定是讓更多官員的‘子女’回朝廷任職?”房玄齡有些意外的道。

此前,朝廷雖然學習夏國,做了很多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卻還並未允許女子進入朝堂,現在看來,李世民是想要學習的更加徹底一點了,因爲,夏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允許女人擔任執政官。

而在於秋前兩輪對官員的清洗撤換中,已經提拔了很多女人爲官,現在夏國最高級別的女官,已經做到了部長級別,距離總理,也僅僅是一步之遙,差不多相當於朝廷的尚書級別高官了。

“是的,女學生朕也要,而且,待遇條件,完全與男學生一樣。”李世民肯定的道。

聞言,房玄齡笑了笑道,“如此的話,陛下倒是能招募到一些人回來。”

“房愛卿爲何如此說?”李世民挑眉道。

“因爲,女子總歸是要嫁人的,朝臣們不忍心犧牲自己有才能的子嗣的前途,卻是捨得犧牲這些女兒的前途。舍一女,保住家中榮華富貴,他們一定會認爲很值的。

只是……”

“只是什麼?”李世民見到房玄齡話沒有說完,開口問道。

“只是,這樣的話,恐怕會被於秋恥笑。在夏國,就根本不需要也不存在這樣的交易,咱們用這樣的手段,其實就是承認了咱們的制度是一種家天下的制度,是一種落後的制度。”房玄齡把話講明道。

“這,其實也沒什麼的,不怕有錯,就怕有錯不改,朝廷以前的制度有錯,現在的制度可能也有點問題,但是,以後是正確就好了。”李世民梗了一下之後道。

爲了大唐的發展,李世民可是很豁得出去的,有他這句話在,房玄齡就知道該怎麼幹了,很快,就派人統計了一份名單出來,將在長安的各位官員家裡的子女在洺山書院就讀的信息提供給李世民,讓他從中篩選。

而李世民一動,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於秋這裡,知道了他這些動作的於秋只是莞爾一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李世民能接受自己的理念,這其實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原王朝由一家一姓世代相傳的時代,將永久的成爲過去式了。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如果那些長安送來的學生的水平看不懂短期利益,和長遠前途的重要性,走了其實也不可惜。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於秋再度進入了有序的授課之中,幾乎完全沒有插手夏國的軍政要務,直讓李世民等人都以爲,於秋是一門心思的想上天,直到廣播電臺發佈一則消息,讓所有夏國子民到醫院去打預防針,才讓他表情一愣。

這個所謂的預防針,居然是可以增加人體抵抗力,防止生病的東西。

無論男女老少,去夏國的醫院打幾針這樣的針劑,就能很大程度防止百日咳,破傷風,白喉,病毒性感冒,小兒麻痹,腦膜炎等等非常多的常見疾病,聽的夏國的百姓們都有些不信了。

然而,他們還是很主動積極的帶着自己的身份證明,去到了夏國的各級衛生院打預防針,因爲,夏國神奇的東西多了,預防針這樣的東西,未必就不能有,反正也是免費的,就是小小的痛一下而已。

在夏國的百姓們熱火朝天的前往衛生院打預防針的時候,李唐,乃至聯合執政聯盟各國也收到了這個消息,然之後,他們都派出了最高規格的使節團,帶着最最珍貴的禮物,往夏國趕來。

不僅是因爲他們想要一些疫苗,還因爲,他們也想趁着洺山書院暑假的時候,招攬幾個人纔到本國幫助治國理政。

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七章 蒸饅頭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十九章 兌換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
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七章 蒸饅頭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十九章 兌換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