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北條臣服

第769章 北條臣服

“父親說得對,大頌的蒸汽工業如此恐怖,與之對抗簡直如同以卵擊石,以孩兒之見,燕王抓了我們,又讓我們去燕城,再放我們回來,就是要給我們提個醒,也給我們一個機會。”北條倉望向徐徐遠去的大頌蒸汽船,急聲道。

他的父親垂垂老矣,過不了幾年他就是下一代藩主。

比起他的父親,他更急。

何況,他就對幕府加稅之策不滿久了。

只是懾於渡邊案的威名,唯有打碎牙,往肚子裡咽而已。

但現在不同了,若是羽前藩有燕王的支持,渡邊案也無法乃他北條家如何。

羽前藩也不必再繳納沉重的賦稅。

北條倉一語點醒了北條川慶。

是的,他的兒子說得對,燕王要殺他們很簡單,卻大費周章抓了他們又放,細細想,的確藏了這層意思。

“事不宜遲,你準備些厚禮,過幾日,我們乘船親自前往大頌,覲見燕王,探探燕王的口風,如果燕王真的願意支持我們,我羽前藩便從此自立。”北條川慶沉吟道。

當年,渡邊案仗着從西土人那兒獲得的火槍火炮征服了東瀛,他不能不投降,但心裡卻是不服氣的。

既然他渡邊案能仗着西土人橫行東瀛,他北條家又憑什麼不能。

曾經的東瀛諸藩中,他北條家族一向名聲赫赫。

就是因爲敗於渡邊案之後,反倒讓春田,九鬼,小川等一向名不經傳的小藩壓了一頭。

他不甘心,但只能忍受,現在,他不必忍了。

三天後,數艘商船從安東城出發,攜帶了大量金銀珠寶往燕州而去。

在高麗海域,他們便被巡查的大頌戰艦發現。

得知他們的目的,戰艦放他們離去。

又是五日有餘,他們再次回到燕城,被引入燕王府。

“燕王殿下請支持我北條家族,我北條家族願意攜羽前藩脫離幕府,自從如高麗尊奉大頌爲上國。”

議事堂,趙煦一出現,北條川慶和北條倉立刻跪下,大聲說道。

同行的翻譯立刻將他的告訴了趙煦。

五峰島上的海寇有不少懂大頌和東瀛兩種語言。

所以佔領五峰島之後,翻譯卻是不再缺乏了。

不過,其實趙煦是能聽懂東瀛語的。

不僅是東瀛語,羅斯語,昂撒語,日耳曼語他全部會,畢竟他腦子裡裝着浩瀚的知識。

但即便如此,這種場合,他還是需要大頌翻譯。

他要說大頌的語言,現在的外交場合是,以後都是。

“免禮。”趙煦託手,意識二人起來,“四藩中,你們北條家第一個領悟了本王的意思,難得,難得,可想要獲得本王的支持,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北條父子的到來,證明他的計策奏效了。

曾經,渡邊案在他們心中無可匹敵,但見了大頌的蒸汽工業,渡邊案的形象破碎了。

如果他們效忠渡邊案,大頌有能力讓羽前藩覆滅。

而獲得燕王的支持,他們不但能重掌羽前藩大權,或許還能成爲東瀛最強藩。

“請殿下恩講,只要殿下支持北條家,我北條川慶的性命也可獻給殿下。”北條川慶神色堅定。

趙煦聞言,微微點頭。

北條父子這是想透徹了,於是他道:“本王可以給你們射程二百米的滑膛槍,也可以給你們有效射程兩千米的野戰炮,但你們北條家必須保證對大頌的忠誠,滿足本王的一些條件。”

頓了下,他道:“第一,羽前藩自從人人學習大頌語,大頌字,廢除東瀛文字,第二,羽前藩向我大頌開放市場,且不能向燕州貨物徵收賦稅,允許燕州商賈在羽前藩經商,且保護燕州商賈人身安全及利益。”

“第三,允許大頌在羽前藩建立商館,報社。第四,接納頌圓交易,逐漸停止使用東瀛貨幣,還有這些火器可不能白給,需拿銀子和實物來換。”

北條川慶和北條倉對視一眼。

他們以爲燕王會提多麼苛刻的條件。

現在,這些條件擺出,倒是令他們鬆了口氣。

廢除東瀛文字倒是無所謂,反正東瀛文字和大頌文字六成相似。

且,見了大頌的蒸汽工業,他們心裡已將大頌奉爲師尊,文字語言統一,更方便他們向大頌學習。

至於通商,這些條件渡邊案此前就向西土國家開放了。

他們不過是轉向大頌開放而已。

至於商館就更無所謂,只有報社這東西他們沒有聽說過,於是問了下燕王。

瞭解了報社是什麼,他便不當回事兒了。

最後買火器付錢就更不必說了。

倒是他們還覺得有些不安,向趙煦請求道:“這些我們全答應,只是還希望燕王殿下能在羽前藩駐紮兵馬,護佑羽前藩。”

這是他們心裡的小九九。

宣佈自立,他們擔心渡邊案會討伐他,若有燕王軍隊在,渡邊案總要掂量掂量。

且獲得了燕王火器,他們總需要時間招兵買馬,訓練一段時間。

這段空窗期十分危險,有燕王兵馬護佑,他們安心。

“可以,本王會派遣一千兵馬駐紮羽前藩,但需你們承擔這一千士兵的糧草供應。”趙煦表面嚴肅,心中輕笑。

父子二人還未意識到這些條件的厲害。

尤其是商貿方面,當下,燕州的商貿相對東瀛是強勢的。

這就如同當代的發達國家向貧窮國家輸出商品,發達國家的商品將很快佔領發展國家的市場,發達國家的商人也會大舉進入該國各行各業,佔據統治地位。

“多謝殿下。”見燕王答應,父子二人更是千恩萬謝,對他們而言,北條家的崛起勢不可擋了。

他們今後再也不需看幕府的臉色了。

定下了這件事,趙煦叫來董安,令董安招待北條父子,他就不去了。

待二人離去,趙煦望向東瀛地圖。

他已經在東瀛北方耗下一塊來了。

至於其他三個藩主來不來,他也不擔心。

一旦北條家強大起來,他不相信他們還能坐得住。

說不定到時候不只這三家,會有更多的藩主往燕州來。

接着,他又回憶了一下東瀛的礦產。

在當代,明朝時期稱呼倭國爲銀羣島。

這是因爲倭國的銀礦如同中土的油田一樣埋的很淺,便於開採,以至於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銀礦。

除了銀礦,倭國金礦同樣埋藏很淺,接着是比較豐富的就是硫磺了。

這三種礦產,前兩個有助於大頌建立銀本位,以及之後的金本位貨幣制度。

硫磺有助於火藥生產,此番,他定是要商行把這些礦山趁機拿下的。

(本章完)

第437章 暗手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333章 大額軍需第558章 制空優勢第62章 勝負第452章 震撼第712章 佳人如期第1098章 海上第818章 舊貨的作用第906章 見聞第952章 設想第342章 屠戮第808章 通車第527章 以牙還牙第76章 聖旨第502章 真章第81章 本色第1063章 汗庭第597章 鬱悶謝家第442章 驚現第1129章 等價交換第901章 定局第968章 火力不足第1076章 一瀉千里第101章 血光第386章 蓄勢待發第798章 名曰秦式第817章 艾斯麗第715章 農業的希望第509章 傳單第333章 大額軍需第321章 狠辣第575章 竇家暴露第96章 無毒不丈夫第948章 大殺器第66章 趙恆的決定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387章 柴五的使命第940章 夜襲第728章 前奏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512章 馬車第426章 困守鹹城第181章 急迫第837章 蛋糕第555章 存亡第301章 奇計第360章 轟鳴第1074章 計謀第990章 朗頓第631章 利用第227章 野望第329章 該我出招了第259章 萬事俱備第861章 大雨第438章 新仇舊恨第694章 彭城第984章 冷眼第255章 狼狽爲奸第930章 韋斯利計劃第437章 暗手第392章 宮心計第1033章 白旗第734章 北狄突襲第1004章 全面發展第796章 成效第692章 不屑第907章 這是威脅?第745章 順風耳第940章 夜襲第604章 歇斯底里第162章 伏擊第996章 支棱縣第408章 夜斬第512章 馬車第370章 計中計第62章 勝負第70章 暗手第278章 高塔法第7章 發餉第983章 羞辱第148章 勾連第358章 殺人術第341章 血色黃昏第1104章 奉命撞擊!第372章 本性第178章 風雨來第94章 亂象第181章 急迫第1124章 完整版圖第871章 插曲第783章 勢族合一第379章 毒計第75章 凱旋第1026章 炮戰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78章 條件第1052章 既定戰略第953章 陰山
第437章 暗手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333章 大額軍需第558章 制空優勢第62章 勝負第452章 震撼第712章 佳人如期第1098章 海上第818章 舊貨的作用第906章 見聞第952章 設想第342章 屠戮第808章 通車第527章 以牙還牙第76章 聖旨第502章 真章第81章 本色第1063章 汗庭第597章 鬱悶謝家第442章 驚現第1129章 等價交換第901章 定局第968章 火力不足第1076章 一瀉千里第101章 血光第386章 蓄勢待發第798章 名曰秦式第817章 艾斯麗第715章 農業的希望第509章 傳單第333章 大額軍需第321章 狠辣第575章 竇家暴露第96章 無毒不丈夫第948章 大殺器第66章 趙恆的決定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387章 柴五的使命第940章 夜襲第728章 前奏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512章 馬車第426章 困守鹹城第181章 急迫第837章 蛋糕第555章 存亡第301章 奇計第360章 轟鳴第1074章 計謀第990章 朗頓第631章 利用第227章 野望第329章 該我出招了第259章 萬事俱備第861章 大雨第438章 新仇舊恨第694章 彭城第984章 冷眼第255章 狼狽爲奸第930章 韋斯利計劃第437章 暗手第392章 宮心計第1033章 白旗第734章 北狄突襲第1004章 全面發展第796章 成效第692章 不屑第907章 這是威脅?第745章 順風耳第940章 夜襲第604章 歇斯底里第162章 伏擊第996章 支棱縣第408章 夜斬第512章 馬車第370章 計中計第62章 勝負第70章 暗手第278章 高塔法第7章 發餉第983章 羞辱第148章 勾連第358章 殺人術第341章 血色黃昏第1104章 奉命撞擊!第372章 本性第178章 風雨來第94章 亂象第181章 急迫第1124章 完整版圖第871章 插曲第783章 勢族合一第379章 毒計第75章 凱旋第1026章 炮戰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78章 條件第1052章 既定戰略第953章 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