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李元芳:我來爲聖人改命!

第449章 李元芳:我來爲聖人改命!

“來了!來了!”

今日的洛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街頭上人頭攢動,擠得密密麻麻,個個踮起腳尖,翹首以盼。

終於,長長的車隊從定鼎門中出現,新羅俘虜團出現了。

不過相較於正常的囚車押俘,這次頗爲新奇,上到前新羅王金法敏,前新羅太子金政明,下到那些並沒有提前投降的新羅羣臣,都站在寬大的輦車上,翩翩起舞,表達出對唐皇的感恩之情。

原本百姓們看着新羅俘虜是有些失望的,穿得跟唐人一模一樣,一點特色都沒有,現在頓時爆發出轟天叫好聲。

畢竟當年頡利可汗是押送入京,李世民怒斥一番後,選擇寬宏不殺,收胡族之心,長安從此纔多了一位舞王,現在則是一步到位。

欣賞着新羅上下一路舞動的身姿,每位大唐人都與有榮焉,有的也在街道兩邊盡力起舞,在小小的空間內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氣氛熱烈到了極致。

緊接着,又有震天歡呼爆發出來:“李將軍神威!李將軍神威!!”

李彥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穿着一身威風凜凜的甲冑,顯得英武非凡,成爲萬衆矚目的所在。

迎着衆人發自內心的歡呼雀躍,李彥也朝着兩側頻頻抱拳,心情喜悅。

他的名望終於有了一個巨大的突破。

【名望:名動一方(大唐)】→【名望:威震天下(大唐)】

【成就點+1000】

此前出使吐蕃、光復吐谷渾乃至託孤輔臣,都是積累,滅新羅終於量變引發質變,到了威名遠播,大唐各州縣都知道忠武將軍李元芳的地步。

這對於信息傳播度很低的古代,是極爲難得的,畢竟很多州縣,連當朝宰相是誰都不清楚。

他的祖父李靖當年名滿天下,也是滅了曾經多次侵擾中原的強盛突厥,卻也正因爲威震當世,李靖自知功高蓋主,選擇闔門自守,明哲保身。

此時眼見李彥端坐在高頭大馬上,在兩側百姓的歡送下往王城而去,遠處的街道上,一道瘦削的獨臂身影靜靜看着,眼神裡既有欣慰,又不免浮現出擔憂。

就在李彥視線轉過去之前,身影一閃,消失無蹤。

即便如此,李彥依舊有所察覺,定定往那邊看了片刻,才收回目光。

在一浪接着一浪的歡呼中,也在金法敏等人跳到腿腳痠疼之際,長長的天街終於走完。

禮部和鴻臚寺接手,迎入紫薇宮內,開啓規模浩大,卻又不過於鋪張的儀式。

羣臣齊聚,歌舞昇平,偏偏沒有看見聖人的身影。

李彥此時已經收到了婉兒傳遞的書信,大致瞭解京內的局勢,臉色不禁凝重起來。

正常情況下,李弘應該在城門迎接,正如當年在長安城外,大唐使節團獻俘勃倫贊刃和吐谷渾僞王那般,但此次聖人卻依舊位於宮內,顯然是身體難以爲繼,無法全程參與,要等到最後關頭纔會出現。

一場本該盛大熱鬧的儀式,由此多出了幾分暗流涌動。

李彥的目光與李義琰等宰相接觸,又看向自己的一衆心腹,都感到了他們的無可奈何。

其他困難都有辦法可想,聖人身體的好壞是最無力的。

哪怕是狄仁傑,也只能期盼太醫能調養好聖人的身體。

甚至說得更實際些,能多耗上幾年,讓皇子儘可能長大一些……

而就在這時,內侍曹安出現,傳達聖人敕令:“請李閣領入貞觀殿面聖!”

羣臣並不奇怪,誰都知道這位是聖人的心腹,如今終於從新羅迴歸,第一時間召見是再正常不過的。

只是想到當年先帝也是對這位託孤的,有些臣子的眼神又不禁怪異起來,更是有幾分蠢蠢欲動。

難道這麼快的時間,就要昨日重現了?

不過皇子過於年幼,這位李閣領就算能再得遺詔,也不可能像如今的聖人與其之間這般君臣相得了……

對於許多不安於現狀的臣子來說,當真是大好機會啊,尤其是之前被狠狠收拾的勳貴子弟們,更是恨不得拍手叫好。

而李彥跟着曹安,來到貞觀殿外,以前兩人路上都會輕聲閒聊幾句,這次卻是一路無話。

直到殿外,李彥纔不出意外地發現,這位忠心耿耿的內侍眼眶微紅,出言安慰道:“放心吧,陛下不會出事的。”

曹安怔了怔,不知爲什麼,突然就有了信心起來,重重點了點頭。

等到李彥走入,就見殿內空蕩蕩,李弘虛弱地坐在龍椅上,強行露出笑容:“元芳,你終於回來了,朕近來身體抱恙,本該迎接王師凱旋的,可惜終究沒看到你們的英姿!”

李彥道:“陛下保重龍體重要!”

李弘欣然:“你沒有讓朕失望,重現當年李公神威,此番滅新羅,我唐軍取得輝煌大勝,如今雞林道都督府更是局勢安穩,更甚先帝滅百濟和高麗之時!”

李彥道:“是陛下聖明,內衛情報爲先,三軍將士用命,又有新羅人心慕王化,連佛門僧人都能冒險深入,絕非臣一人之功。”

李弘笑笑:“你我就不必客氣了,元芳可知來恆已被罷相?”

李彥眉頭微揚,在他看來相比起如今暗流洶涌的朝廷氣氛,這都算一件小事了,沒太明白李弘爲何特意提起:“臣知道。”

李弘正色道:“朕有意讓狄懷英入閣,你以爲如何?”

李彥臉色變了,毫不遲疑地道:“陛下,臣以爲不可!”

“舉賢不避親,狄懷英是我親信,當年在幷州爲縣尉時,我就看重他的破案之能,與之接觸後,更是十分欽佩他的才華與爲人,但他如今的資歷,實在不足以爲相!”

“在官場之上,一味的論資排輩不行,但完全不講資質,火速提拔也不可取,臣年少身居高位,已經惹得無數人妒忌,如果狄懷英此時入閣,更會引起上下羣起而攻之,不僅發揮不出才能,更難免落得慘淡下場!”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狄青。

很多人認爲狄青之死,在於宋朝的重文輕武,成爲樞密使後纔會被文官集火攻擊,各種污衊,這點絕對佔據相當一部分原因,畢竟是時代風氣,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但主要原因恰恰是宋仁宗。

本來狄青平定儂智高之後,完全可以再緩幾年,順理成章地成爲樞密使,龐籍就是這般建議的,結果宋仁宗一心要火速提拔他,第一次遭到羣臣反對罷手,第二次乾脆把幾名宰相關在宮內,不同意給狄青當樞密使就不放他們回去,臣子終究還是逆不過皇帝,只能同意。

偏偏那段時間,宋仁宗又因爲遲遲不立儲,與許多官員處於對立狀態,於是乎狄青這個被皇帝火速提拔的親信,就成爲了背鍋對象。

再加上狄青確實倒黴,自從當上樞密使後,天災就特別多,現代人知道這不關個人的事情,古人迷信,輿情洶涌,自然要罪責歸於人,認爲是天譴啓示,羣臣先攻擊仁宗不能“簡宗廟”,也就是不立太子,用天人感應給皇帝施壓,仁宗在立太子這點上特別反感,還是不理會,然後狄青順位躺槍,水災、彗星全部成了狄青的責任,大漢每逢天災還要罷一位三公呢,狄青又豈能例外?

這個過程中,其實不少文官包括歐陽修,都是出面保狄青的,但政治博弈就是這樣,狄青最後還是被貶官外放,結果天災還真就停下,老天爺跟這位“武曲星”開了個惡意的玩笑,哪怕外放的地方就在開封邊上,但狄青還是滿懷悲憤,很快就病逝了。

狄青與狄仁傑都姓狄,狄青功成名就後,還有人建議他攀名人,說自己是狄仁傑的後代,被狄青否認,說出了與朱元璋類似的話語,“某出田家,少爲兵,安敢祖唐之忠臣樑公者?”

шшш ⊕ttkan ⊕C〇

李彥可不希望狄仁傑落得個跟狄青類似的下場,哪怕他知道狄仁傑的能力,一旦成爲羣臣攻訐的對象,也絕對不好過,他還希望這位千古名相能爲大唐保駕護航二十年,纔不貪圖區區數年時間。

眼見這位如此堅決地否定自己的提議,還是頭一遭,李弘怔了怔,沉默下去,片刻後嘆息道:“元芳此言不無道理,朕因爲身體問題,終究是操之過急了……”

李彥看着這位虛弱而焦慮的聖人:“陛下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的丹元勁引起陛下的讚許嗎?”

李弘有些迷糊:“有麼?”

李彥的記憶清晰無比:“陛下當時說‘力不內耗,氣不外逸,李武衛功力好深厚’‘我幼時也想練此真勁,可惜身體太弱,只能希翼心神清靜,不染外瑕’……”

提醒之下,李弘想起來了,長嘆一口氣道:“是的,道教乃我李唐國教,皇子不需動武,練一練道家丹元勁,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李彥道:“可惜丹元勁需要心神純澈,排除心中雜念,大部分皇族子弟心思太雜,也是練不成的,而陛下的心境符合丹元勁的需要,體質卻又偏弱,終究失之交臂……”

李弘隱隱明白了他的意思,搖頭苦笑道:“元芳是想我通過練勁強壯身體?這不成的,從小到大有諸多名醫爲我診斷,每個人的回答都很一致,我的身體太虛弱了,根本支持不了練勁。”

李彥道:“陛下,你信我嗎?”

李弘並無遲疑:“普天之下,我最信的就是皇后與元芳。”

李彥道:“那就容我失禮了!”

他起身走上前去,來到龍椅之前,伸手按在李弘的身上:“陛下,這是勁力。”

李弘感到一股溫暖的力量涌入體內,渾身暖洋洋的,不由地讚道:“元芳好深的功力,天賦絕頂,我是由衷的羨慕啊!”

李彥笑笑,很快收回了手,李弘的身體又發寒起來:“可惜了,即便是如元芳這般功力,也只能強壯自身,對待我等病弱之人,是治標不治本的……”

久病成良醫,李弘在這方面確實看得很清楚,勁力就像是火爐,放在邊上時可以取暖,讓身體變熱,可一旦離開,體質虛弱的人還是會冰涼下去,因爲那完全是外力作用。

所以哪怕是最擅於療傷的無量勁,也只能治癒丘英那樣的舊傷復發,而不可能改變李弘的體質虛弱,這是連神醫孫思邈都束手無策的,只能用藥物調養,並且關照他絕對不能操勞,否則元氣散盡,藥石難醫。

李彥自然更清楚利弊,運起千秋訣,將一股精純至極的力量傳遞過去:“陛下,這是我自創的真氣。”

李弘起初有些不解,他並沒感覺有什麼不同,依舊是一股溫和的力量遊走四肢百骸,頂多是在細微之處更加精妙,但當李彥的手掌離開時,他不禁動容。

因爲體內的力量並未散去,依舊在治癒着他的身體!

李弘頓時精神一振:“元芳,你此法能維持多久?”

李彥道:“外來之力終究是外來之力,用不了多久還是會散去,但這股真氣比起勁力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體弱之人也可以修煉,逐漸改變自己病弱的身體,延年益壽!”

李弘神情複雜,不知是喜是驚:“元芳之意……是讓朕……”

李彥肯定了他的猜測:“不錯,我想讓陛下修煉真氣!”

李弘皺起眉頭,沉默下去。

說實話,換成別的臣子說這番話,他絕對認爲是天方夜譚,甚至懷疑對方是不是要謀害他。

畢竟他現在雖然恢復到身體最差的時期,但還沒有立刻去世,勉強支撐一兩年時間還是可以的,可如果練了這所謂真氣,萬一有個意外,皇陵那邊的進度就完全趕不上了。

不過眼前之人是李元芳。

不僅是因爲單純的信任,更因爲這位的能耐,讓人信服!

從同仇敵愾拿下武敏之開始,到後面監國輔政,直到今日的君臣相得,李弘最終深吸一口氣:“好!請元芳教我!”

他說到這裡,更是想到自己的寶貝兒子:“自從瑞兒拜元芳爲師,你還沒有教過瑞兒一天吧,都是上官小娘子在帶着他,接下來也勞煩元芳費費心……”

李彥熟練地岔開話題:“現在是陛下的身體要緊,婉兒深得我所傳,我對她是很放心的!”

李弘剛要再說什麼,真氣就遊走於脆弱的經脈開始周天運行,基礎內功的法訣傳入耳中,不多時他就晉入一種似睡非睡的狀態。

李彥露出欣慰之色,這位從小就與病魔鬥爭的聖人,悟性其實不錯,心態也好,這就更多了幾分把握。

太狂的話,也不必多言。

正如那時扶李弘上位,定紫微帝星……

此次就以內家真氣之法,爲聖人改命!

第1328章 大結局(下)第702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689章 讓趙佶過個“好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下一場及時雨!第713章 林沖胸懷天下,敢爲人先,不爲潛龍第二十七章 大了!格局大了!第七十六章 對王孝傑的知遇之恩第1054章 蛇妖:都說妖傻,我卻精明滴一匹!第837章 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第1031章 李大夫:一位生活恬淡的煉丹奇才第三百六十七章 舊的“佐命”死,新的“佐命”出第974章 前有石敬瑭割讓燕雲,今有耶律得重第七十四章 《周國公府鬧鬼事件》第640章 “佐命”降臨!第五百零三章 夜黑風高當殺賊第1185章 取一根寶樹樹枝,爲我神兵第一百八十章 吐蕃暗衛第442章 與大唐成爲近鄰驚喜不驚喜?第兩百三十五章 半人半鬼,推理第一第1062章 這位神醫的治療對象越來越離譜了第958章 與唐太宗一致的勝敗見解第六十四章 如來佛像第963章 既然士大夫無不懷念大宋,那麼……第757章 河北鄉兵團,抵抗北虜,衛我家園!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人成虎,士林腦補,聖人背鍋?第988章 “宗教聖女”李師師第765章 四天罡初至京東路,林義勇援手扈家第兩百八十五章 紈絝保護了洛陽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一幕,應該名留青史!第兩百三十六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樂!)第八十九章 這爛慫大雁塔有啥可看的?第769章 梁山泊若能敗遼軍,那朝廷該有多無第1207章 嚴嵩:天師還沒用力,如日中天的嚴第955章 鐵浮屠橫推金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治破防,聖人震怒!第1002章 天命不在金,而在大燕!第812章 請高青天出獄勸退賊人,救救大宋!第六十二章 《人脈》第1148章 嘉靖:抓住這個老賊,不要讓他跑嘍第1229章 魔頭開始收割第三百零四章 刺客:爲什麼我們走到哪裡,哪裡就出事?第433章 我賭你們接下來,會乖乖地把唐軍放第877章 大燕重臣會議第949章 “佐命”出場,雷電相隨第454章 聖人快不行了……趕緊半場開香檳!第901章 斬明王,誅明尊!第819章 燕雲:遼夏是弱國無外交!第三百七十三章 丘神績之威第448章 李弘:元芳,我恐怕時日無多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丘神績獨創的探監式審問法第兩百六十章 犯人四肢跪地,痛哭流涕……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交代師父,那隻能苦一苦師弟了第804章 朝廷準備給高俅定什麼罪?第889章 王英之死第一百三十章等氣死你,吃席我第一個到第397章 吐蕃:同時收穫兩位大才,優勢在我第471章 再見啞叔第一百一十一章 根骨資質,當世第一第兩百七十八章 就算是一個嘴臭的紈絝,都有他的用處第七十七章班底第五百九十章 向太后:老身真是瞎了眼,選了這麼個天子啊!第五百零四章 小黑出馬!第652章 抄家三人組第1214章 嚴家祖宗十八代的臉,都被丟盡了!第401章 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第794章 丁潤:林總教頭討厭女真,我就要壞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求一步到位,只願越變越好第兩百五十二章 《問蒼生》半結案第兩百七十四章 主動出擊,制止兇案第三百零七章 舉報信一封接着一封第一百三十九章血案真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聽說過招安嗎?第四十一章 追兇第1321章 歡迎來到我們的三界!第十三章 我們看不懂,但我們大受震撼!第1066章 龍王託夢第864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五百二十二章 請林沖顧問協助查案!第八十三章酷吏歸來別人不敢做的事,我敢求首訂,求月票第406章 這就是強出頭的下場第兩百九十八章 連武士都這麼矮,必是倭人無疑第471章 再見啞叔第1261章 涌入地府的亡魂都是倭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讓好官穿上緋袍,再扒下狗官的緋袍第922章 《龍蛇起陸(結)》第三百二十二章 丘神績獨創的探監式審問法第968章 走投無路的秦檜與相州的農家孩子第1319章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高考加油!)第兩百七十章 幾百年纔出一個的“奇才”第五百三十一章 林沖:我沒有應付太后的經驗,紙上談兵姑且一說第兩百九十六章 盡收武后智囊團第三百六十四章 有種你別跑!第684章 對於宮廷政變,唐朝前輩有必要指點第1036章 《陶道人自殺事件》第703章 間諜小師師再出馬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萬妖生佛莊嚴詭異第445章 朴正恩的身份第863章 章惇:請封林沖爲王!第1034章 換頭手術第614章 “佐命”實在是招惹不得!
第1328章 大結局(下)第702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689章 讓趙佶過個“好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下一場及時雨!第713章 林沖胸懷天下,敢爲人先,不爲潛龍第二十七章 大了!格局大了!第七十六章 對王孝傑的知遇之恩第1054章 蛇妖:都說妖傻,我卻精明滴一匹!第837章 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第1031章 李大夫:一位生活恬淡的煉丹奇才第三百六十七章 舊的“佐命”死,新的“佐命”出第974章 前有石敬瑭割讓燕雲,今有耶律得重第七十四章 《周國公府鬧鬼事件》第640章 “佐命”降臨!第五百零三章 夜黑風高當殺賊第1185章 取一根寶樹樹枝,爲我神兵第一百八十章 吐蕃暗衛第442章 與大唐成爲近鄰驚喜不驚喜?第兩百三十五章 半人半鬼,推理第一第1062章 這位神醫的治療對象越來越離譜了第958章 與唐太宗一致的勝敗見解第六十四章 如來佛像第963章 既然士大夫無不懷念大宋,那麼……第757章 河北鄉兵團,抵抗北虜,衛我家園!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人成虎,士林腦補,聖人背鍋?第988章 “宗教聖女”李師師第765章 四天罡初至京東路,林義勇援手扈家第兩百八十五章 紈絝保護了洛陽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一幕,應該名留青史!第兩百三十六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樂!)第八十九章 這爛慫大雁塔有啥可看的?第769章 梁山泊若能敗遼軍,那朝廷該有多無第1207章 嚴嵩:天師還沒用力,如日中天的嚴第955章 鐵浮屠橫推金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治破防,聖人震怒!第1002章 天命不在金,而在大燕!第812章 請高青天出獄勸退賊人,救救大宋!第六十二章 《人脈》第1148章 嘉靖:抓住這個老賊,不要讓他跑嘍第1229章 魔頭開始收割第三百零四章 刺客:爲什麼我們走到哪裡,哪裡就出事?第433章 我賭你們接下來,會乖乖地把唐軍放第877章 大燕重臣會議第949章 “佐命”出場,雷電相隨第454章 聖人快不行了……趕緊半場開香檳!第901章 斬明王,誅明尊!第819章 燕雲:遼夏是弱國無外交!第三百七十三章 丘神績之威第448章 李弘:元芳,我恐怕時日無多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丘神績獨創的探監式審問法第兩百六十章 犯人四肢跪地,痛哭流涕……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交代師父,那隻能苦一苦師弟了第804章 朝廷準備給高俅定什麼罪?第889章 王英之死第一百三十章等氣死你,吃席我第一個到第397章 吐蕃:同時收穫兩位大才,優勢在我第471章 再見啞叔第一百一十一章 根骨資質,當世第一第兩百七十八章 就算是一個嘴臭的紈絝,都有他的用處第七十七章班底第五百九十章 向太后:老身真是瞎了眼,選了這麼個天子啊!第五百零四章 小黑出馬!第652章 抄家三人組第1214章 嚴家祖宗十八代的臉,都被丟盡了!第401章 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第794章 丁潤:林總教頭討厭女真,我就要壞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求一步到位,只願越變越好第兩百五十二章 《問蒼生》半結案第兩百七十四章 主動出擊,制止兇案第三百零七章 舉報信一封接着一封第一百三十九章血案真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聽說過招安嗎?第四十一章 追兇第1321章 歡迎來到我們的三界!第十三章 我們看不懂,但我們大受震撼!第1066章 龍王託夢第864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五百二十二章 請林沖顧問協助查案!第八十三章酷吏歸來別人不敢做的事,我敢求首訂,求月票第406章 這就是強出頭的下場第兩百九十八章 連武士都這麼矮,必是倭人無疑第471章 再見啞叔第1261章 涌入地府的亡魂都是倭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讓好官穿上緋袍,再扒下狗官的緋袍第922章 《龍蛇起陸(結)》第三百二十二章 丘神績獨創的探監式審問法第968章 走投無路的秦檜與相州的農家孩子第1319章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高考加油!)第兩百七十章 幾百年纔出一個的“奇才”第五百三十一章 林沖:我沒有應付太后的經驗,紙上談兵姑且一說第兩百九十六章 盡收武后智囊團第三百六十四章 有種你別跑!第684章 對於宮廷政變,唐朝前輩有必要指點第1036章 《陶道人自殺事件》第703章 間諜小師師再出馬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萬妖生佛莊嚴詭異第445章 朴正恩的身份第863章 章惇:請封林沖爲王!第1034章 換頭手術第614章 “佐命”實在是招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