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礦物

王忠帶着200名海軍陸戰隊,用步槍感化了附近三個小部落。

當亂糟糟的一千多名原住民,被遷移到定南港時,宋魯已經用附近的樹木,建造了一個木寨子。

而完成電報室建設工作的常穀雨,看着衣不遮體、或者頓時帶有一些身體缺陷的原住民,迅速讓隨軍的高山人, 和這些人進行溝通。

王忠搖了搖頭說道:“這三個部落還是文明相對比較高一些的部落,三天前我還遇到了一個獵頭部落,直接被我殲滅了。”

對此常穀雨也沒有什麼疑問,所謂的獵頭部落,其實就是食人族,這種部落沒有同化的必要。

長期吃同類的後果,就是他們很容易得朊病毒,而且這種部落通常非常野蠻。

兩天後,常穀雨拿到了一份文件,上面就是三個小部落的戶籍和身體普查情況。

“果然不樂觀,其中有17.6%的原住民身上帶有遺傳病,26.4%可能是遺傳病攜帶者,這些必須隔離開來。”

正在培訓原住民的王忠,迅速按照調查報告,將三個部落的人口分爲三部分,即分別是自由、限制、隔絕,這代表對他們婚姻的管理級別。

有了這批勞動力的加入,艦隊的建設進度快了很多。

同時他們還在靠近港口南側的山地中,發現了好幾處金銅複合礦,這是呂宋羣島銅礦的特點。

其實呂宋羣島的礦場特點,類似於東瀛列島、南洋羣島, 因爲這些地區都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屬於典型的板塊擠壓成因。

金銀銅這一類的礦物, 容易在這種地質條件下成礦。。

王忠帶人勘探了一下,發現這是一條斷斷續續的斑銅礦脈,露出地面的部分, 一共有6個可開採點。

在這種相對原始的地區,一般被發現的礦脈,都是露天或者半露天的礦點,因爲這裡還沒有被大規模開發過。

而中原地區,各地的露天富礦早已經被開採過了,自然給人一種中原沒有富銅礦的錯覺。

王忠初步估算了一下,這一處金銅礦的儲量,大概可以冶煉出2000~3000噸銅,以及3~5噸金。

由於是露天礦,開採難度倒是不大。

不過王忠和林三刀等人,並沒有開採的想法,雖然銅的工業價值不小,但流求基隆的金銀銅複合礦,目前足夠人革聯的工業消耗,這裡只能作爲儲備。

其實相對於金銀銅,人革聯更缺乏錫礦。

這也是流求分艦隊的任務之一,那就是在未來幾年內,完成對馬來半島的開拓工作。

因爲馬來半島是東南亞的錫礦核心產區,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都有一連串的錫礦。

該地區的錫礦,其實是雲貴高原—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南洋羣島大錫礦帶的一部分,這是一連串的礦脈。

其中馬來半島和南洋羣島的錫礦最容易開採,因爲很多礦區就在海邊,其中不乏可以露天開採的富礦。

錫對於冶金工業非常重要,特別是製造銅合金方面。

擁有銅礦和錫礦,這也是東亞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夏商周的青銅冶煉工藝,和東亞的礦物資源有密切關係。

而其他所謂的古文明在中,古埃及、古希臘附近是沒有露天錫礦和富礦的,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情況。

地球的錫礦絕大多數,都分佈在東亞、東南亞、中美洲和南美洲。

西歐有幾個小礦,但都不是露天礦。

從唯物主義歷史觀來看,一個古文明要發展出青銅冶煉技術,必須具備一些前置條件。

包括周邊地區必須有露天的富礦,銅礦和錫礦都是缺一不可的;相對成熟的製陶技術,因爲製陶必須有700攝氏度以上的窯爐,而鍊銅則必須有800攝氏度以上的熔爐,最好可以到達1000攝氏度。

然而地中海地區,除了亞細亞半島有一些露天的小錫礦,其他地區的錫礦都是埋藏在地下深處的貧礦。

這就是造成一個非常“詭異”的矛盾,沒有露天富礦,又有“發達的青銅技術”,難道古希臘時代,錫礦全部靠從亞細亞半島進口?

作爲掌握青銅冶煉技術的亞細亞人,又和希臘城邦是敵對勢力,用屁股想都知道,任何一個有一點智商的人,都不會允許這種戰略物資向敵對勢力大規模出口。

中原王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爲了保持對北方草原的優勢,銅鐵都是嚴格控制的戰略物資,根本不會輕易出售給北方的草原人。

進口錫礦基本不可能,本身又沒有礦物,難道可以憑空變出大批青銅器?

實際上,東亞纔是世界青銅冶煉技術的發源地,西亞應該是從匈奴人、大月氏獲得青銅技術的。

畢竟亞洲的錫礦集中東亞和東南亞,美洲錫礦帶是16世紀之後才被發現的。

沒有錫礦的古希臘、古埃及,以及只有少量露天錫礦的古巴比倫,是如何發展出青銅冶煉技術的?

或許有人反駁,你怎麼知道古代地中海沒有錫礦?萬一是該地區的露天礦脈被古希臘人開採枯竭了?

有一定地質和礦物知識的人都知道,礦物的礦脈很少出現孤立事件,一般都是一連串礦脈。

而古代開採技術不發達,導致只能開採一部分露天富礦,地下的礦脈,以及地面的貧礦,很難被完全開發。

如果一個地方古代開採過礦物,那該礦點的周邊,有99.99%以上的可能,存在殘餘的未開發礦脈。

就比如現在的大冶,就是古代的鐵礦開採點之一,現在還有開採。

很多古代認爲已經枯竭的礦山,由於現代技術的提升,會被重新勘探和開採。

谷茲

如果古代地中海沿岸有錫礦遺蹟,那現在也會被二次勘探和開發,而不是一點礦脈都沒有。

就像王忠在呂宋大島發現的金銅複合礦,現代還有在開採。

很多事情一認真起來,就會發現漏洞百出,鄭森等人對於現代西方的歷史數據,向來都是當神話傳說來看的。

畢竟一羣文科生研究的“歷史成果”,在工科生看來,簡直是不忍直視。

加上西方歷史學家很難跨學科發展,因爲他們的語言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爲了適應科學的發展,他們必須大量創造新名詞,這些新名詞往往只有該專業的人才可以學習。

這也是爲什麼,人革聯的官方語言會選擇中文。

至少中文可以連蒙帶猜,而西式字母文字寫的東西,別說連蒙帶猜了,就算是拿一本字典對照着翻譯,都可能很難明白那些專業術語的意思。

鄭森可是在海賊宇宙出來的,歷史正文這種文字爲什麼只有很少人可以讀懂?還不是因爲這種字母文的天然缺點。

……

呂宋羣島的最新彙報,通過電報反饋回到作爲臨時首府的揚州城。

鄭森將呂宋羣島標註爲“呂宋州”,成爲人革聯第八個州,這個州的移民工作,最好是在冬季進行,剛好可以藉助西北風,從長江口迅速南下。

與此同時,還收到廣南州的工作彙報。

廣南州在宋智的管理下,已經開始恢復正常,而且廣南州的重要性,甚至要高於嶺南州。

因爲廣南州有元江三角洲平原這個農業區,同時還有煤礦和鐵礦。

唐菲林已經前往廣南州的交趾府,準備建立交趾工業區。

交趾府境內,元江從西北的雲貴高原流下來,沖積形成廣闊的元江三角洲平原,是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和熱帶作物的農業區。

同時交趾府內,在元江三角洲的河口北側,有一大片優質無煙煤,這裡就是著名的廣寧—鴻基煤田,總儲量在30億噸左右,其中可以露天開採的有2億噸。

無煙煤是優質的動力煤,是蒸汽機和火力發電廠最好的燃料。

另外在元江中游的黃連山,還有兩個鐵礦,其中一個儲量在1.12億噸左右,可以露天開採,品位在56~57%左右。

在廣南州最南部的日南府,這裡同樣有一個大鐵礦,儲量達到了6.6億噸,可以露天開採3億噸左右,平均品位在58%左右。

如果再加上嶺南州的瓊州島,上面還有一個儲量4.66億噸的石碌鐵礦,不過平均品位只有48%;另一個田獨鐵礦只有500萬噸左右,但是這個礦山在海邊,而且是露天礦山,品位更是高達63%。

對比流求州平均品位13~18%的黃鐵礦,淡水鋼鐵廠恨不得立馬搬遷到交趾府。

畢竟礦物品位差距太大,不僅僅會造成生產成本節節攀升,還會影響生產效率。

同樣冶煉一噸鐵礦,需要消耗1.8噸焦炭。

流求的黃鐵礦只能出鐵130~180公斤;而用田獨礦可以出鐵630公斤,石碌礦是480公斤,交趾礦是570~580公斤,日南礦是580公斤。

這就是差別,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產生了好幾倍的差距。

因此鄭森讓唐菲林南下,準備建設交趾工業區,打造一個年產5萬噸的鋼鐵廠,一個年產10萬噸焦炭的焦化廠,一個年產水泥10萬噸的水泥廠。

另外還要開採無煙煤,供應不斷增加的蒸汽機。

當然,鄭森對於北方新控制的膠東州,也在迅速籌備工業區和採礦。

膠東州有三個煤礦區,既北海府的北海煤礦、東萊府的龍口煤礦、琅琊府的蘭陵煤礦。

這些煤礦都可以初步開發,爲人革聯北方各州供應動力煤、燃料煤、煉焦煤和化工煤。

至於膠東州的鐵礦,並沒有什麼富礦,開採成本太過於高,還不如從廣南州、嶺南州運輸高品位鐵礦砂。

鄭森給在流求州的龍莎發了一份電報,讓她準備北上主持膠東州的工業佈局。

畢竟現在人革聯對於煤炭的需求量節節攀升。

截止新曆3年9月,有年產焦炭15萬噸的基隆焦化廠、有年消耗煤炭8000噸左右的淡水火力發電廠。

咆哮級蒸汽船18艘、內河拖船14艘,各種投入使用的蒸汽機,一共87套。

到年底這個數字可能要再增加50%。

而且爲了突破各地河道被堵塞的問題,鄭森準備上馬幾艘蒸汽挖掘船,用於快速清理河道的沉船沉石。

隨着九月份到來,境內的秋收也在迅速展開,估計秋收可以收穫410~420萬噸稻穀。

而夏天的早稻,戰略糧食公司已經收購了132萬噸的庫存。

如此龐大的糧食庫存,就是人革聯不斷提升兵力規模的底氣,目前人革聯的常備兵力,已經達到26萬,幾乎又增加了一倍。

這麼多的兵力,就是爲了在年底之前,完成對江南和淮河一線的解放。

人革聯在全力準備,而其他諸侯也在合縱連橫。

只是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在人革聯手上,鄭森已經具備橫掃江南的實力。

第一百零四章 交鋒第二十章 組織成立第四百七十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月(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幻霧島(求訂閱)第748章 變身(二合一)第四百零八章 征服(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震動江南第六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可樂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兩百八十八章 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五十九章 降臨第一百零一章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進入第一百七十三章 靈魂第四百七十九章 蠶食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祗(求月票)第693章 對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震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驚變第四百零六章 經濟(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一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兩百三十五章 大勢第四百四十四章 仰望(求月票)第651章 潮流(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動脈第740章 憋屈(二合一)第743章 情報(二合一)第647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七章 銅牆鐵壁第六百九十五章 試探第六百九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零三章 變化第741章 打擊(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五章 極限第兩百二十九章 終曲(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二章 血月(六)第三百五十章 掌聲第兩百八十三章 陸續到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抉擇第六百七十九章 樹界第兩百六十三章 補完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人第746章 計劃(二合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背後的秘密第兩百四十四章 清剿(三)第722章 認知死亡(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盡的惡意第兩百七十二章 調查隊第五百七十二章 優勢在我第四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兩百六十五章 行動(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血月(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蛻變第七十七章 月圓之夜(求月票)第兩百四十六章 終結與起始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滅(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第五百四十八章 蛻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辛秘第兩百五十一章 發現第四百七十九章 蠶食第一百五十五章 慘敗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九十二章 深層海流第736章 巨樹(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離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海的風第九十七章 感染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進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態位第六百零九章 暫停第663章 降臨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世界(一)第752章 佈置(二合一)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九十七章 感染力第723章 整合(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意外第三百七十九章 拖延(加更)第四十二章 碧卡第一百九十章 磨滅第716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六十五章 鍛鍊(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流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病(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眼睛(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目標(求月票)
第一百零四章 交鋒第二十章 組織成立第四百七十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月(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幻霧島(求訂閱)第748章 變身(二合一)第四百零八章 征服(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震動江南第六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可樂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兩百八十八章 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五十九章 降臨第一百零一章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進入第一百七十三章 靈魂第四百七十九章 蠶食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祗(求月票)第693章 對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震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驚變第四百零六章 經濟(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一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兩百三十五章 大勢第四百四十四章 仰望(求月票)第651章 潮流(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動脈第740章 憋屈(二合一)第743章 情報(二合一)第647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七章 銅牆鐵壁第六百九十五章 試探第六百九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零三章 變化第741章 打擊(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五章 極限第兩百二十九章 終曲(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二章 血月(六)第三百五十章 掌聲第兩百八十三章 陸續到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抉擇第六百七十九章 樹界第兩百六十三章 補完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人第746章 計劃(二合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背後的秘密第兩百四十四章 清剿(三)第722章 認知死亡(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盡的惡意第兩百七十二章 調查隊第五百七十二章 優勢在我第四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兩百六十五章 行動(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血月(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蛻變第七十七章 月圓之夜(求月票)第兩百四十六章 終結與起始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滅(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第五百四十八章 蛻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辛秘第兩百五十一章 發現第四百七十九章 蠶食第一百五十五章 慘敗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九十二章 深層海流第736章 巨樹(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離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海的風第九十七章 感染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進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態位第六百零九章 暫停第663章 降臨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世界(一)第752章 佈置(二合一)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九十七章 感染力第723章 整合(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意外第三百七十九章 拖延(加更)第四十二章 碧卡第一百九十章 磨滅第716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六十五章 鍛鍊(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流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病(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眼睛(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目標(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