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冰與溫室

在挖掘北進渠的同時。

這個河套平原的人口都被逐步遷移到陰山附近的高地上。

當然,此時的河套平原也沒有多少人口,加上被降伏的草原部落,一共才9.7萬人。

不過不僅僅河套平原需要搬遷,黃河下游的其他沿岸低地,都需要進行遷移,避免被洪水影響到。

好在去年黃河下游平原, 已經完成了8個湖區的改造,黃河兩岸的城市和鄉村都進行了重新規劃,不需要進行搬遷了。

更何況,黃河在冬季的徑流量並不多,只要河套平原搬遷完成,基本不會有大問題了。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 越來越多的工程隊伍,從黃河州各地趕到河套, 這讓北進渠的挖掘速度越來越快。

不過這些工程隊伍並沒有全部投入挖渠任務之中,而是分出一部分勞工,根據河套平原的東部地形,將一些低窪地區堵住,避免黃河河水上漲之後,從這些低窪區域流到下游。

然後就是在一處容易堵住黃河的河道上,準備了大量的鋼結構籠子,還有大量石頭和麻袋,只要冬天氣溫開始低於零下5攝氏度,就開始將裝滿石頭和沙袋的鐵籠子推入河道之中。

甚至爲了保證及時可以推鐵籠子下河道,還在兩側的高地上,建設了好幾條斜坡。

只要時間一道,就可以立刻將黃河堵住。

除此之外,這裡還準備了五十多臺蒸汽抽水機, 一個電能的乾冰製造廠,可以每天生產50噸乾冰。

現在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冬天到來。

……

另一邊, 銀川平原上。

這裡也在搞工程, 不過這裡的工程, 並不是挖掘引水渠道,畢竟賀蘭山西側的沙地高度,明顯高於銀川平原,而且賀蘭山也沒有陰山那種大型的低窪谷地,不存在引水進入沙地的先天條件。

這裡的工程是建設水庫、冰庫、風力發電場。

水庫、風力發電場可以理解,但是冰庫這種東西,對於銀川平原這種地方真的需要嗎?

其實此冰庫非彼冰庫。

準確來講,銀川平原建設的冰庫,還有另一個名字——人造冰川,這是一種古老又實用的技術。

西北地區的氣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夏季炎熱、日照時間非常長、水分蒸發量非常大;而冬季低溫、風沙非常大、水分蒸發比較低。

而西北地區的農業,又只能在夏半年進行。

因此可以在冬天的時候,在一部分地勢比較高一些的小谷地中,人爲抽水製造冰川,然後覆蓋茅草之類的保溫層,讓冰川等到夏季需要的時候再融化,變成溪流的河水, 可以用於灌溉農田和草地。

財大氣粗的人革聯,派出大量勘探隊伍,在賀蘭山找了大量狹長的小谷地。

小谷地的具體標準,就是寬度不超過100米,長度和深度不限制。

然後經過評估周圍的用水量、用水距離、相對高度之類,初步確定了15個小谷地。

這些小谷地會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變成一個個冰庫,冰庫的屋頂是可以拆卸的雙層玻璃鋼,冬天拆掉玻璃鋼屋頂,春天開始封頂保溫。

其實這個技術,在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也可以使用,好處就是將冬天無法利用的冰雪,儲存在冰庫之中,等到夏天需要的時候,再讓裡面的冰塊融化。

如果遇到夏天異常乾旱,那這些冰水是可以救命的。

根據設計,賀蘭山上15個冰庫庫容量,極限大概在2382萬立方左右,就算是儲存一半,到夏季的時候又融化了一半,還有550萬立方米的冰塊,相當於500萬立方米的水。

而北方地區的農作物需水量,冬小麥爲260~400立方米/畝、小米爲200~300立方米/畝、高粱爲160~200立方米/畝、大豆爲300~400立方米/畝。

500萬立方米差不多可以灌溉1.5萬畝冬小麥。

而且一個地區的乾旱,並不固定時間的,可能只是某一個月份乾旱,加上土壤中也有一部分地下水。

如果用得恰當,500萬立方米的淡水,至少可以搶救10萬畝農田。

冰庫項目不僅僅賀蘭山,在河西走廊的祁連山、華北平原的太行山、泰山、燕山,都在建設。

其中泰山山脈的冰庫,已經投入使用了一年多,總庫容達到了1.3億立方米,不亞於一個大型水庫。

但是冰庫不需要修建大型水壩,而是需要小型的天然谷地,最好是在耕地附近的山地之中。

這樣一來,既可以利用高度差送水,又可以利用高海拔的低溫優勢,延長冰塊的儲存時間。

冰庫和水庫可以相輔相成,組成一整套的水資源調控體系。

畢竟華北平原突然出現乾旱天氣,並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乾旱和黃河氾濫,一直是華北農業的心病。

至於大規模開採地下水灌溉的項目,人革聯只有將其作爲臨時的應急手段,而不是日常灌溉的常用手段。

過度開發地下水,不僅僅會導致地面下陷,還有土地鹽鹼化、海水滲入沿海地下的巨大風險。

因此開採地下水只能作爲應急手段,絕對不能作爲日常手段。

同樣關中平原,也在附近的秦嶺等山區中,建設水庫和冰庫。

除此之外,唐菲林還展開了一個大工程,那就是土地標準化運動。

對關中平原、巴蜀盆地、漢中盆地、河西走廊、銀川平原、汾河河谷,展開土地標準化的建設工作。

具體方案就是將耕地平整,具體就是10畝爲一塊,一片區域內的耕地儘可能抹除高度差,一戶人家的農田儘可能分配到一起,免得東一塊西一塊,還高低不平。

因爲接下來要推動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東一塊西一塊,還高低不平,對於機械化的影響太大了。

幸好現在被納入開發的區域,農業區都在平原上,山區裡面的人口已經儘可能遷移出來。

現在只有平原邊緣,或者大河流兩岸的山區,纔有一些開發價值。

特別是巴蜀兩州,那些深山老林就算有耕地,那也是零零散散的,生產了農產品還要面臨運輸難題。

現在全球各地的平原區都沒有完全開發,與其讓民衆在深山老林種田,還不如將人遷移出來。

梯田那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有選擇,誰願意在山裡面種田。

同時標準化農田計劃,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減少農田差異化,畢竟各地的農田有好有壞,雖然通過抽籤排號,保證了分配過程中的公平公正。

可分配到下田的農戶,肯定是高興不起來的。

通過建設標準化農田,就可以減少這種差異化,保證相對公平。

關中平原、銀川平原、河西走廊的標準化農田還比較容易。

而汾河河谷、漢中盆地、巴蜀盆地的標準化農田,則顯得非常費力,主要是地形限制。

但是這項工作又必須做,因爲只有完成標準化農田的建設,這些地區纔可以跟得上時代。

農業的發展不能將就,不然就是一部分農民,會成爲被時代拋棄的人。

巴蜀盆地、漢中盆地、嶺南珠江河谷,這些看似不適合機械化生產的地方,其實並不是不能改變的。

現在每一戶農戶擁有的農田,平均都在60畝以上,北方地區則達到120畝以上。

不像後世有些地方,人均零點幾畝的耕地,那還搞個毛的機械化生產,農民自己拿鋤頭都可以翻地,還請什麼拖拉機和收割機?錢多嗎?

而且平整好的標準化農田,還有利於統計工作。

在飛艇上拍照,都可以計算出地面有多少耕地,耕地種植了什麼。

谷扛

……

比起關中等地的大工程。

東北地區其實也動作不小,宋缺六月份帶領陸軍、海軍,徹底消滅了盤踞在樂浪半島南部的新羅、百濟,然後肅清了鴨綠水上游的高句麗殘部。

緊接着宋缺又帶兵沿着遼水、嫩江、黑水、松花江,徹底壓服了契丹、室韋、靺鞨等部落。

然後鄭森根據東北的情況,在樂浪半島設立樂浪州;

在遼東半島、遼河平原,設立遼州;

在嫩江和漠南東部草原,大興安嶺南部,設立通遼州。

在長白山、松花江、三江平原、黑水三角洲平原,設立三江州。

在黑水中上游河谷平原、小興安嶺、外興安嶺,設立黑水州。

至於更加東北的高緯度地區,則設立了三個州,分別是林海州、白海州、枯葉州。

其中只有枯葉島被正式納入管轄,其他兩個州完全是地圖開疆,其實那地方也就幾千人口,然後慢慢推進也可以。

對比華北、西北,東北此時並不缺乏水資源,甚至還有大片的沼澤地,因此這裡的開發,則不能生搬硬套。

比起之前的冰路項目,就非常有東北特色,特別是改進之後冰列車,採用能量儲存器和電動機之後,也爲了以防萬一,對車廂進行了密封性改造。

如果冰層太薄,而陷入河水之中,還可以利用車廂的密封性,保證車廂漂浮在河面上。

然後就是東北地區密集建設的風力發電場,還有正在建設的鞍山煤鋼基地、遼東機械廠。

另外就是就是一個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的溫室農場。

雖然人革聯已經可以生產塑料薄膜了,但是工程師卻沒有選擇塑料薄膜,而是使用玻璃鋼、鋼筋混凝土框架、複合鋼結構。

這樣做的一次性成本會高很多,但好處是使用壽命非常長,而且不需要擔心狂風暴雪,另外保溫和密封性也比較好。

只要保養和維護得好,使用上百年是綽綽有餘的。

東北雖然可以通過海運,從流求和江南輸送新鮮的蔬菜水果,但這畢竟不太方便。

而且一部分不耐運輸的葉菜,除非使用冷鏈運輸船,不然只能使用飛艇了。

東北本地自己解決一部分蔬菜水果,纔是真正的好辦法。

時間如流水,一轉眼三個多月過去了。

農曆十月底的東北,氣溫開始下降到零度,隨着第一場雪的降臨,天地間只剩下一片白茫茫。

而溝通東北各地的水稻田,早已經被注入了水,現在開始結冰了,變成一條條冰路。

這種人造冰路,比冰封的河道更加安全。

大量馬拉雪橇車、馴鹿雪橇車,以及一百多輛電動/蒸汽冰列車,行駛在這些冰路上。

遼東城與通遼城之間的冰路,一列運輸了20噸物資的冰列車,正噴吐着黑煙,向通遼方向飛馳過去。

與遼東州的定位不一樣,通遼州的產業佈局,主要是牧業和礦物開採。

這一片地區的草原部落,就是契丹、奚人、鐵勒。

被宋缺掃平之後,這些部落的頭領和貴族全部人頭落地,然後超過80%的牧民被遷入江淮、樂浪。

剩下的牧民,和北遷過來的漢民、新羅人、百濟人,一起生活在通遼州。

通遼州西側和北側,都和一些殘留在漠南、漠北的遊牧部落接壤,因此在這些邊界線上,建設了十幾個棱堡。

這些棱堡之中,駐紮着不少騎兵,組成騎兵的人員,很多都是之前的契丹人、奚人牧奴。

興安南堡。

揹着步槍的葉長弓,眼袋位置塗抹了黑色的油彩膏,他並沒有放鬆警惕,而是時不時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着周圍的情況。

作爲一個牧奴,他對於契丹部落並沒有什麼歸屬感,這也是草原部落的通病。

而部落被人革聯征服之後,他第一次感受到生而爲人的美好,同時他再也不想回到過去那種吃草的日子。

如果有其他部落的人敢來侵犯人革聯,他會第一個跳出來和對方拼命。

嗚嗚嗚……

聽到這個聲音,葉長弓並沒有緊張,反而倍感親切,因爲那是部落(人革聯)的鐵龍在運輸物資過來。

棱堡的東面,一列冰列車噴吐着黑煙,緩緩的停靠在附近的曠野中。

“林營長!好久不見!”列車長笑呵呵的打招呼道。

帶着十幾輛馬車過來的林萬富,呼着白氣:“老馬,這一次有什麼物資?”

“這是清單,你自己看吧!”

接過清單,林萬富看了一遍,頓時鬆了一口氣:“有這些物資,我這裡可以支撐到明年開春了。”

隨即他轉過頭叫喊道:“兄弟們,搬東西了。”

“是。”

一個個運輸車廂被打開。

裡面除了應急的壓縮餅乾和大米,還有凍得硬邦邦的羊肉、大魚,以及冬天難得一見的新鮮蔬菜。

另外就是準備的調料包、豬油膏、鹽和糖。

“營長!這是什麼東西?”一個士兵搬起一大捆暗綠色的布匹。

在江南服役過的林萬富倒是挺熟悉這個東西:“這是海布,是用海帶製造,可以煮湯吃。”

除了食品之外,就是一些青儲草料和黃豆,這些是給馬吃的。

至於棱堡內部的取暖問題,這個棱堡有3臺垂直型風力發電機,單機最大發電功率爲10千瓦。

冬季的大興安嶺南部,風力非常強勁,風機幾乎是滿負荷運行,而這些風電會被儲存在能量儲存器之中。

之前在冬天之前,能量儲存器已經儲備了2萬多度電。

加上儲備的木材,堡壘內部的取暖和做飯是不需要擔心的。

如果可以再佈置多幾臺風力發電機,興安南堡完全可以不需要燒柴。

現在能量儲存器的用途,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了,同時也方便了生活和工作。

特別是對於駐紮在邊界的部隊而言,能量儲存器可以減少很多問題,比如行軍過程中的吃飯、喝水、取暖,就會因此變得非常方便。

北風瀟瀟,白雪皚皚。

而然人革聯和草原部落的控制區之間,卻有着天差地別。

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初變(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糧食第三百八十三章 新生(加更)第三十四章 陰影第六百二十七章 異軍突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序幕(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探測第兩百三十九章 風捲殘雲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748章 變身(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毛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童身之秘第四百九十五章 免疫第五百二十七章 修復者第四百一十一章 尾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零五章 焦頭爛額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果第兩百八十章 禁區(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方舟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第五百零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六章 和談第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襲(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九章 驚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鍵點第五十章 山迪亞第兩百一十二章 一擊第752章 佈置(二合一)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 狗腿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新生活(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二十六章 選擇(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七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三十五章 交流第四百二十三章 七情(求訂閱)第六百零六章 橫掃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隊(三)第兩百六十二章 本質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點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750章 發現(二合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潛移默化第652章 潮流(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宿命(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剝離第五百二十章 另一種形態第兩百六十四章 起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方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辛秘第651章 潮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異客(求月票)第兩百七十三章 希望第六百一十七章 冰與溫室第十九章 海樓石第一百四十一章 方舟第739章 塔依絲(二合一)第三十五章 魔鬼三角第兩百零二章 黑晶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四百九十八章 記憶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逗第750章 發現(二合一)第四十五章 空島貝第一百二十四章 風眼第725章 來襲(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猜測(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吞噬第三百零六章 死約第一百零一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猜測(加更)第六章 猛獸地獄第二十七章 奧哈拉第六百章 腦洞大開第兩百五十五章 情報第兩百八十一章 盡滅第739章 塔依絲(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契機(求月票)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入(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抵達第兩百九十八章 災厄第七百零一章 形態(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八章 鳥人第667章 波瀾起伏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齊動第三百五十六章 攻勢(求月票)第二十八章 西海形勢第714章 藉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零七章 銅牆鐵壁
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初變(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糧食第三百八十三章 新生(加更)第三十四章 陰影第六百二十七章 異軍突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序幕(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探測第兩百三十九章 風捲殘雲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748章 變身(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毛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童身之秘第四百九十五章 免疫第五百二十七章 修復者第四百一十一章 尾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零五章 焦頭爛額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果第兩百八十章 禁區(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方舟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第五百零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六章 和談第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襲(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九章 驚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鍵點第五十章 山迪亞第兩百一十二章 一擊第752章 佈置(二合一)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 狗腿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新生活(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二十六章 選擇(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七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三十五章 交流第四百二十三章 七情(求訂閱)第六百零六章 橫掃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隊(三)第兩百六十二章 本質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點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750章 發現(二合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潛移默化第652章 潮流(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宿命(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剝離第五百二十章 另一種形態第兩百六十四章 起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方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辛秘第651章 潮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異客(求月票)第兩百七十三章 希望第六百一十七章 冰與溫室第十九章 海樓石第一百四十一章 方舟第739章 塔依絲(二合一)第三十五章 魔鬼三角第兩百零二章 黑晶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四百九十八章 記憶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逗第750章 發現(二合一)第四十五章 空島貝第一百二十四章 風眼第725章 來襲(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猜測(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吞噬第三百零六章 死約第一百零一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猜測(加更)第六章 猛獸地獄第二十七章 奧哈拉第六百章 腦洞大開第兩百五十五章 情報第兩百八十一章 盡滅第739章 塔依絲(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契機(求月票)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入(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抵達第兩百九十八章 災厄第七百零一章 形態(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八章 鳥人第667章 波瀾起伏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齊動第三百五十六章 攻勢(求月票)第二十八章 西海形勢第714章 藉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零七章 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