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犯了忌諱

一旁的大人似乎沒覺察到妙兒和徐四郎之間的暗流洶涌,只見尤氏突然高聲喊了句:“攪盆嘍!”喊完尤氏就從頭上拔下了一支赤金的釵子,放到盆裡飛快的攪動了幾下盆水,算是按照規矩替妙兒攪過盆了。

一旁的親朋好友見攪過盆了,便各自掏出一早準備好的物事———或往水裡撒銅板子兒,或扔對小鐲子、小鎖片兒什麼的,此舉謂之“添盆”,妙兒看了覺得同洗三那會兒差不多,就差一個接生姥姥在一旁念洗三詞兒而已。

那徐四郎見妙兒不再瞪他、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添盆上,頓時心裡一動、立時拽了掛在腰間的那塊玉佩,瞅準了後便往妙兒的身上扔去。這徐四郎也不知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那扔玉佩的力道似乎扔得有些過重,妙兒被砸了後立馬覺得小身板兒有點痛,一擡眼便又正好捕捉到徐四郎眼底閃過的戲弄神色。

這妙兒先前就已被徐家兄弟評論得一無是處,後又被徐四郎一連欺負了兩次,可偏偏她還因人小而反擊不得,只能白白的被欺負了去。於是妙兒心裡不免覺得萬分委屈和窩囊,再一想自己本是個好好的大姑娘,竟被一部山寨手機給送到了這個鬼地方來當嬰兒,還要被明明比她小很多的小屁孩欺負……

想着、想着妙兒頓時悲從心來,覺得人生因爲一次穿越而變得十分黑暗,當下也就顧不上配合周圍那片喜慶的氣氛了,嘴一扁就扯開嗓子嚎啕大哭,似乎只有用這樣的方式、妙兒才能把心裡的委屈全都發泄出來般……

妙兒一哭,立馬就有幾個婦人爭先恐後的涌了過來,妙兒還以爲她們是打算衝過來安撫她,心裡也覺得好受了一些。哪知那幾個婦人衝到妙兒跟前後,不但沒想法子安撫妙兒讓她別哭,還爭先恐後的搶撈浮在妙兒身邊的果子吃!

這突然出現的意外情況先是讓妙兒一愣、忘記了哭,隨後妙兒首先想到的是———她們怎麼爭着吃泡在洗澡水裡的果子啊?那多髒啊!

妙兒因對那幾個婦人的舉動很是好奇,因此也就順勢收住了眼淚、好奇的觀察起她們來,很快妙兒就發現她們搶食果子是有講究的———只挑那立着浮在水上的紅棗吃,別的果子她們看都不看一眼。

就在妙兒倍感不解時,正巧聽到一旁幾位老婆子在閒聊:“看那幾個媳婦子搶着撈紅棗吃的架勢,定是想生小子想瘋了!”

“可不就是這樣!你看看那搶在最前頭的李家媳婦兒,聽說她嫁到李家都快兩年了,肚皮硬是一點消息都沒!也難怪她要爭着搶洗兒盆裡那立着的紅棗吃了,指不定吃了那紅棗,她還真能生出幾個小子來!”

妙兒聽了兩個老婆子的八卦後才恍然大悟———敢情自個兒洗澡水泡過的紅棗,若是立着浮在水裡,婦人搶到手吃了就有生小子的徵兆!

就在妙兒被宋人這有趣的風俗驚得目瞪口呆時,先前被搶紅棗的婦人擠在外圍的尤氏已急忙忙的擠到了妙兒面前,一邊伸手把妙兒抱了起來,一邊滿臉焦急的對身邊的劉嬸說道:“妙兒怎麼哭了?可是這水變涼了?禾花這個死丫頭,我不是讓她把水燒熱一些嗎?還是是被那幾個搶紅棗的媳婦子給嚇壞了?那幾個媳婦子也真是的,心急成那樣……”

一旁的劉嬸先是手腳麻利的替妙兒把身子擦乾,隨後再替她裹上了乾淨的包被,做完這些後才低聲提醒了尤氏一句:“夫人,還是趕緊請高老太給四娘鉸頭吧,過了這時辰可就不吉利了!大家夥兒也都還等着看鉸頭呢!”

劉嬸微微將“不吉利”三個字咬得重了一些,尤氏一聽立馬就反應過來,記起這嬰孩滿月“洗兒”和出生三天“洗三”不同———嬰孩在洗三時大哭一般被稱之爲“響盆”、是件吉利的事兒;但嬰孩滿月洗兒時講究的卻是不哭不鬧、以示將來會順順利利,因此若是洗兒中途孩童哭鬧了,一般會被視做不吉利。

也正是因爲如此、劉嬸纔會急忙忙的提醒尤氏鉸頭,讓她別在妙兒先前大哭一事上打轉,免得大家夥兒都把注意力放在這件事上,日後妙兒的名聲也會不好,指不定還會被當做不祥之人……

尤氏可不想妙兒背上什麼不好的名聲,因此劉嬸一提醒、她馬上就心領神會的打住到嘴邊的話,一面讓劉嬸把村裡福壽雙全的老人、高老太請過來,一面讓禾花趕緊把鉸頭需要的物事一一取出來,好趁着大家夥兒還在談論誰搶到最多紅棗的功夫,把妙兒的胎髮給鉸了。

這一回妙兒倒是沒對鉸頭感到好奇,因爲前世她也讓奶奶親自剪落過胎髮,心知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紀那個嶄新的時代,中國各地也還都保留着在嬰孩滿月時、替嬰兒剪落胎髮的習俗。

人們之所以會這樣做,乃是信俗嬰孩的胎髮來自母體、帶有“血污”,若未剪落就抱至廳堂,其“穢氣”將會觸犯祖靈、竈神及其他神明,會對嬰孩不利。大人們都希望嬰孩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長大,因此都會在嬰孩做滿月時替他們剪落胎髮、剔除穢氣。

不過妙兒很快就發現宋人鉸頭要比現代人講究多了,不但動手鉸頭的高老太是位福壽雙全的老人,且尤氏還特意讓禾花在一旁擺了幾棵蔥和一面鏡子,以那兩件物事寓意妙兒剪落胎髮後會更加聰明。

待到真正動手鉸頭時,那高老太還取了個煮熟去殼的熱雞蛋,煞有介事的在妙兒頭上滾轉了一圈,滾完才取了一邊嶄新的剪子剪去妙兒的胎髮,嘴裡似乎還念着一套鉸頭專用的詞兒。

隨後妙兒見尤氏給那高老太的謝禮也是一點都不敢馬虎———除了封了一封大大的紅包給她外,尤氏還送了一籃子的紅蛋、線面、酥餅並一塊上好的布料。

讓妙兒感到新奇的是,那剪下來的胎髮竟被尤氏小心翼翼的一分爲二,一份裝在一個小巧的錦囊裡、懸掛在妙兒睡的小牀上;一份則用紅布包好,縫在妙兒平時用的小枕頭裡。

隨後尤氏先抱着妙兒遍謝坐客,隨後又將妙兒抱到別人家裡走了一遭,此舉謂之“移窠”,都是宋人洗兒時必須一一照做的一些規矩。

總之宋人鉸頭的規矩一點都不少、也絲毫都沒有馬虎,待全套規矩都做足了,妙兒才得以被抱回屋裡。

隨後尤氏便忙着招呼親朋好友入戲吃滿月酒,但尤氏自個兒卻是沒得入席一起吃,只見她招呼親朋好友入席後,便帶着劉嬸、禾花又忙了起來,忙着按照風俗習慣給親鄰分送紅蛋、紅團、紅龜糕等物事。一直折騰到傍晚尤氏才得了閒,聚在張家的人也才陸陸續續的散去。

這尤氏忙完後自是第一時間進屋看妙兒,見妙兒正閉着小眼沉睡,才微微的鬆了口氣,隨即衝一旁的劉嬸說道:“妙兒剛剛被放到盆裡時都還好端端的,怎麼突然就哭了?莫不是真的衝撞了什麼不乾淨的物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吉利的事?”

劉嬸雖然也是個迷信的人、覺得妙兒洗兒時突然大哭有些不吉利,但她卻知道這時不好實話實說讓尤氏更加擔心,於是她想了想便委婉的說了句:“也可能是被那幾個媳婦子給嚇哭的,夫人你別擔心,四娘是個有福氣的人,一定不會遇上什麼不吉利的事,一定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長大……”

-------------------------------------5.3號第一更,晚上8點還有一更,親們記得及時關注哦!-----------------------------------------

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四十一章 枉做好人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四十三章 收穫和回報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二章 家敗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章 安置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十九章 謀官第五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十章 意外驚喜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六章 自甘墮落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六十章 娘子最大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七章 靈光一閃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十八章 重逢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二十二章 貴在稀有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三十五章 一支金步搖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遺願(一)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五十九章 甜蜜*洞房(三)第九章 一勞永逸
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四十一章 枉做好人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四十三章 收穫和回報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二章 家敗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章 安置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十九章 謀官第五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十章 意外驚喜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六章 自甘墮落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六十章 娘子最大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七章 靈光一閃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十八章 重逢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二十二章 貴在稀有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三十五章 一支金步搖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遺願(一)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五十九章 甜蜜*洞房(三)第九章 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