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

南海州之所以被稱之爲大恆第二州,並不是因爲它的面積距離,南海州的總面積大約是三十五萬平方公里,這一趟的面積在偌大的大恆帝國裡,面積只能算是中等。

而是因爲南海州的地形大多以平坦地形爲主,擁有着羅河下游平原,也就是兩羅平原,還擁有一個廣安平原,使得南海州的糧食總產量在大恆帝國裡能夠進入前三之列。

此外南海州還有豐富的煤炭,鐵礦等礦產資源,自古南海州就是重要的鋼鐵產地,在蒸汽機出現以後,在鍊鋼水平提升之後,南海州更是大恆帝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以及國防工業基地之一。

而上述這些,都離不開羅河水系!

羅河主幹流通航條件極佳,大型的海船可以從羅河入海口一路往北而上,深入大恆內陸腹地,同時羅河下游還有多條支流交匯。

從東定州一路往西,最後在羅海城附近注入羅河的南羅河。

途徑寧梅郡,最後在羅安郡和羅海郡交界地區注入羅河的新太河。

途徑河西郡,最後在羅安郡注入平丹江。

有發源於丘化郡,河流很短,但是水量比較充沛,在定江要塞附近注入羅河的定江。

此外在羅海郡的羅河以西地區,還有着多條雖然不算長也不算大,但是通航能力依舊不錯的支流。

這就構成了羅河下游水系,幾乎貫穿南海州的每一個角落。

在羅海城出發,乘坐蒸汽輪船的話,可以前往州內每一個郡縣,還和隔壁的東定州、北邊的曲陽州有着直接的河運聯繫。

同時南海州還是沿海州,通過海上交通,可以聯繫諸多的沿海州。

發達的船隻航運,這纔是奠定了南海州大唐帝國第二大洲的底蘊。

而不僅僅是靠什麼肥沃的土地以及礦產,大恆可不缺肥沃的土地,整個帝國裡擁有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呢,而礦產資源也不少。

真正讓南海州成爲大恆帝國第二大洲的,是因爲在肥沃的土地以及礦產資源上,還擁有便利無比的船隻運輸體系。

羅河,這纔是南海州崛起的主要原因。

而發達的羅河運輸,某種程度上也是限制了南海州發展鐵路。

鐵路這玩意,早就不是什麼陌生玩意了,在海外的不少國家,都已經鋪設了大量的鐵路,哪怕是在大恆內部,幾個局勢比較穩定的州,比如說一直處於姬皇室掌控之下的京州,現在都已經建設了超過兩千公里的鐵路線,其他幾個州或多或少都有鐵路。

但是在南海州呢,鐵路的總里程只有區區兩百多公里,而且還都是清一色的礦區鐵路,純粹是爲了運輸煤炭或鐵礦的鐵路,這些鐵路也不是藩鎮們修建,而是當地的礦產商人們自行投資建設。

但是,即便南海州內沒啥鐵路網,但是依靠羅河的水運河西以及沿海運輸體系,依舊沒有絲毫影響南海州各地的物資運輸以及人員出行。

這,就是羅河的強大影響力!

如果沒有羅河的話,估計以前哪怕是南海州內混亂無比,那些藩鎮們不想要修鐵路,但是之前的南州銀行也會牽頭大規模修鐵路了。

羅河水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林子然更是深刻的感受!

他的部隊北上南下東進,再到現在的緊急增援北線,依靠的就是發達的羅河水系。

現在他一聲令下,數萬大軍就能攜帶着大量火炮以及物資登上蒸汽船隻,沿着南羅河快速撤離河臺郡,再經過安隆郡進入羅海郡,等抵達羅河後就能沿着羅河一路北上,不用多久,他的大軍就能出現在廣安郡,抵抗來自曲陽州的進攻。

依託羅河水系,林子然調動部隊的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如果沒有羅河的話,估計等他把部隊調回來,人家曲陽州的兵馬都已經咱領廣安郡,殺入羅安郡了。

龐大的船隻一路西進,很快進入羅河,不過這一次林子然並沒有讓部隊盡數北上,而是在羅海城停留了下來。

這一次有危險的可不僅僅是廣安那邊,來的敵人也不僅僅是曲陽州的敵軍。

現在是西邊的寧禹州、西北方向的中洛州、北邊的曲陽州三方同時異動,儘管目前真正出兵也就只有曲陽州那邊,但是西邊邊的中洛州以及南邊的寧禹州出兵也是大概率的事。

對了,還得加上一個東定州呢。

現在的南海軍,可是同時面臨着四面圍攻,形勢到了極爲危機的時刻了。

這個時候的林子然,反而是冷靜了下來。

廣安北線看似是最危險的,但是其他方向也同樣危險,所以林子然不能只顧一個廣安北線。

在其他方向的敵人還沒有動之前,就貿然把所有的底牌全部打出去是極爲不理智的。

更何況,在這之前他已經提前抽調第一師、警備旅以及原本駐防定江要塞的第五重炮團緊急北上了。

有這些兵力在,北線就算是局勢不樂觀,但是也不至於出現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再不濟,還有一個重廣城要塞可以守呢。

現在的林子然,需要了解東線和西線以及西北線的情況,只有知道這些地方的具體情況後,他才能夠做出最後的決定。

林子然帶着大軍從東線返回後,雖然沒有繼續北上了,但實際上部隊隨時都準備再一次出發,部隊的武器裝備都留在船上,人員也只是輪流上岸休息,海軍的戰艦也是時刻準備着進行護航。

同時,趁着停留的寶貴時間,後勤部正在組織人手把大量的後勤物資搬上船隻。

返回羅海城的當天晚上,林子然持續收到了消息,第六師報告,西邊的清源郡方向,出現了大量寧禹州的士兵,這些寧禹州的士兵正在行軍,而行軍路線非常筆直,那就是奔着羅海郡去的,初步判斷兵力在六萬多人,至於後面還有沒有更多的寧禹州軍隊,暫時還不清楚。

同時海軍還報告,清源郡以及河臺郡的近海海域出現了大量寧禹州、東定州的戰艦。

次日上午,東線報告,東定州袁永翰所部出動五萬多兵力對河臺防線發動了突襲,被第八師以及第五師聯手擊退,但是看東定軍的架勢,這一次進攻只是試探性進攻而已,更大規模的進攻還在醞釀當中。

傍晚時分,有消息從北線傳來,河西郡那邊的中洛州果然出兵了,他們出動了至少四萬兵力跨越了荒漠地帶,和駐防當地的第四守備師、第六騎兵師發生了交戰,前線部隊預估,這四萬兵力還不是全部,對方可能出動了十萬兵力以上。

而廣安北線方向,第三師報告,曲陽州的十多萬兵力利用兵力優勢,發動了總攻,他們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強攻羅河峽谷,並分兵迅速南下包抄,第三師激戰兩天後,消耗了大量彈藥,同時後路有被包圍的風險。

爲了避免部隊陷入被圍困,爲了避免彈盡糧絕的狀態,第三師主動撤退放棄了羅河峽谷,一邊撤往廣安城,一邊等待彈藥補充。

而第一批北上增援的第一師以及警備旅等部隊,目前已經乘坐船隻抵達重廣城,有望兩天內抵達廣安城,並帶去前線急需的大量彈藥以及後裝火炮。

林子然揹着手看着牆上的大幅軍事地圖,地圖上南海州的四面都有敵軍進攻!

看着那幾個巨大的箭頭,林子然微皺眉:“沒有想到我林子然的面子這麼大,這還沒徹底統一南海州呢,就引來四面圍攻!”

自言自語後,他揹着手來到窗前,玻璃窗外是一片狂風暴雨!

南海州的雨季,來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海岸共同防禦條約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第八十七章 屢戰屢敗吳冠林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七百八十四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九百零八章 試探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二十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七百九十二章 經濟世界第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二百六十五章 羅安郡是時候重歸統一了第一百八十章 老子不要面子的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來的南海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恆的戰爭實力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四百六十八章 愛兵如子林子然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一百七十八章 廣安使者(第八更)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九百三十六章 烏龜坦克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六百六十九章 帝國將會破產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四百九十章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戰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八章 竟然敢炮轟老子!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要抄稅也要徵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世關注
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海岸共同防禦條約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第八十七章 屢戰屢敗吳冠林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七百八十四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九百零八章 試探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二十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七百九十二章 經濟世界第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二百六十五章 羅安郡是時候重歸統一了第一百八十章 老子不要面子的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來的南海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恆的戰爭實力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四百六十八章 愛兵如子林子然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一百七十八章 廣安使者(第八更)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九百三十六章 烏龜坦克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六百六十九章 帝國將會破產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四百九十章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戰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八章 竟然敢炮轟老子!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要抄稅也要徵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