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定都

趙老七這個人,基本沒有過什麼出風頭的時候,在一羣高層裡顯得有些默默無聞,很多新王朝體系內的軍官和地方官員們,甚至都沒聽說過這人的名字。

但是,此人和羅麻子,王道,丁權坤他們一樣,都是屬於老土匪出身,而且在土匪期間就已經是林子然的心腹。

後續幾年他在野戰部隊裡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職務,一度擔任師長,但是沒多久就被林子然調到警備師任職,擔任警備師師長。

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林子然對他的信任,比對羅麻子,王道、樑成磊他們更多!

要不然,此人豈能擔任警備師師長好幾年,現在退役了,又能跑去擔任巡警部部長,甚至成爲參務院值班參務?

不是貼身心腹,根本不可能混到這地步。

而能夠一直維持自己貼身心腹身份的趙老七,也比外人想象的更加精明,他擔任警備師師長期間,警備師的戰鬥力如何不敢說,但是忠誠方面卻是一直做的不錯,成爲了林子然手中最後的一把尖刀。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趙老七,其實不簡單!

入選參務院的最後一人則是總務部部長刑世傑。

這個人倒是比較特殊,他並不屬於大恆統一軍起家的那一批老人,而是屬於中途投靠過來的職業官僚,原先乃是羅安郡總務處處長,然後投誠林子然。

一步一步跟隨着整個大恆統一軍集體的成長,之前擔任元帥府下屬總務部部長,而這個總務部在元帥府之下,主要負責的是人事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是主要工作還是人事工作。

而負責人事的部門負責人,一向來都是屬於核心高層之一,哪怕外界對刑世傑本人不瞭解,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爲新王朝裡核心高層之一。

三個軍方各自的頂級大佬,文官系統裡負責工商的、管錢的、管人事的、管治安的四個人。

這七個人本身就是這個新王朝裡最頂級的一批文武官員,而他們一起入選參務院,足以證明這個參務院的特殊性。

這也是林子然想要達到的效果,他想要讓這個參務院變成帝國的真正權力中樞。

但同時又是給予了該機構極大的限制,除了接受皇帝垂詢,提供各種建議外,實際上又沒有任何實際性的權力。

這個機構,是林子然參考了地球古代的明內閣,清軍機處以及後世現代某國裡的某頂級權力機構而設立。

這個機構的設立,將會給傳統意義上的大恆政治制度帶來一定的衝擊,之前大恆歷史上可從來沒有類似的機構,大恆千年來的制度,在林子然看來還是非常的原始乃至鬆散的。

最明顯的就是皇權的弱化,皇帝缺乏足夠的權威徹底掌控全國。

大恆歷史的早幾個王朝,施行的卻是是非常典型的分封制度,皇族和貴族共治天下,皇帝某種程度上也只是最大的一個貴族而已。

後續貴族逐漸被皇族打壓,貴族的封地越來越小,皇室直轄領地越來越大,但是貴族依舊保持着比較高的政治和軍事地位。

等到第六王朝,也就是姬氏王朝的時候,貴族才徹底徹底邊緣化,除了顯赫出身外,貴族已經是沒有明確的實權了。

但是取而代之的乃是地方官員權勢急劇上升,州令郡守可是屬於軍政兩面都能管的地方官員,而這種地方官員集權制度,直接導致了大恆後期的藩鎮化。

現在林子然建立林氏王朝後,就是要徹底的革除藩鎮的生存土壤,怎麼革除?

皇權集中化!

把地方上的軍權、財權等核心權力收攏上來,進一步中央集權。

而中央集權後,因爲中央各機構的大臣們權力急劇增加,林子然又是通過分化各機構,設立更多的獨立機構進行權力劃分。

僅僅是政務院,就有十八個獨立機構,陸軍統帥部也有八個獨立機構,海軍統帥部也有八個獨立機構。

而這三大機構裡,可是沒有總負責人的,政務院只是個虛頭,可沒有院長或者副院長一說,兩軍統帥部也沒有設置統帥,副統帥之類的職務。

同時近衛軍也是獨立直接歸屬皇帝管轄,而副官室改組而來的秘書室、衛隊室改組而來的武官侍從室以及新增設的宮務室也都是屬於獨立機構。

此外還有都察院、庭理院也是屬於獨立機構。

而這樣一來,僅僅是屬於皇帝直轄的機構,就有將近五十個!

此外,林子然又明確規定,地方郡以上主官,擁有直接向皇帝上報的權限,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話,郡守、州令可以把報告直接通過秘書室轉交,不經過各部。

這樣一來,皇帝直接管理的機構以及官員那就更多了!

而林子然可能直接管理這麼多機構和人員嗎?

不可能的!

但是他能夠直接設立一個常設機構,統管這些機構嗎?

也不能,這樣的話,這個機構毫無疑問會成爲一種隱患,在未來把皇帝給架空,這不符合皇權集中制的原則。

最後,林子然採取的措施是設立一個半虛半實的參務院,調各大臣入內值班,給自己提供建議,但是這些人又是沒有任何的名分以及實際權限,同時參務院御前值班的話,又不是什麼職務,可以隨時增減,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毫無疑問,即便是這樣,也會有問題。

但這已經是林子然目前所能夠做到的一個比較平衡的措施了。

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會有漏洞、缺陷,林子然能做的也只是儘可能的利用它,並準備隨時改進。

參務院的設立,某種程度上也是體現了新王朝政治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中央皇權集中化!

第一天的漫長會議,敲定了新王朝的基本政治構架後,第二天的會議裡,就是調整各部門機構的具體分工了。

這個對於各機構而言影響比較大,但是對於林子然本身而言,那麼只是一種平衡手段了。

比如說把收稅的權力,從財務部裡剝離出來,歸屬新機構稅務總局全面負責。

同時把國有資產管理司,也是從工商部剝離出來,進而設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全面管理官方資本下設的一切資產。

同時元帥府時期的鐵路統籌委員會、航運管理委員會則是和交通部進行合併,設立全新的交通部,全面管理鐵路、航運等交通事務。

又比如把文化娛樂,宣傳,教育等事務結合起來,繼而成立文教部,全面掌管文化娛樂、宣傳、教育等事務。

各種各樣調整非常多,但是更多的是屬於細節上的變化。

連續三天的會議後,新王朝的各項機構體系纔算是全面初步確定下來。

最後林子然他們只剩下最後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定都何處?

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二百四十三章 純粹的藩鎮第七十六章 快,都跑起來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三百二十八章 只要不是上陣打仗都好說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亞人的勇武第三百五十六章 突破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六十章 買賣戰功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六百七十四章 奧爾海軍在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級大的南州銀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七百九十章 汽車新時代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四百零八章 河臺軍來了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二百七十章 重炮橫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九百二十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統一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三十五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七百零二章 豪氣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個禍害留不得第九十一章 這怎麼可能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設省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百一十二章 他們瘋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一百六十章 炮是好炮,就是貴了點
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二百四十三章 純粹的藩鎮第七十六章 快,都跑起來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三百二十八章 只要不是上陣打仗都好說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亞人的勇武第三百五十六章 突破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六十章 買賣戰功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六百七十四章 奧爾海軍在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級大的南州銀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七百九十章 汽車新時代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四百零八章 河臺軍來了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二百七十章 重炮橫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九百二十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統一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三十五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七百零二章 豪氣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個禍害留不得第九十一章 這怎麼可能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設省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百一十二章 他們瘋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一百六十章 炮是好炮,就是貴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