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以孝治天下

???魏晉相承,以孝治天下。此事沒有引起後世史家關注,許多史書上提都不提,遠不如清談玄言那樣引來議論紛紛。看來既非特點,又無成效,與天下治亂幾乎無關。這是倡導者始料不及的。

晉朝爲什麼要以孝治天下呢?因爲天位從禪讓,即巧取豪奪而來,若主張以忠治天下,立腳點便不穩,辦事便棘手,立論也難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林易是作爲大晉太子,更是應這天下百官萬民的表率,無論如何都應該把這孝放在首位,因此那司馬遹雖有精兵數萬,最終卻是死於屈辱地死於婦人手中,就是爲這孝名所累,林易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因爲這“以孝治天下”這一思想政策的基礎便是虛僞的,其無助於治國,固宜。家明知是演戲,當不得真的,卻必須一本正經地演下去。翻開兩晉史籍,可知當時這齣戲談得煞有介事,造成了一定的氣候。

首先是孝子似乎甚多。《晉書?孝友傳》載孝子14人,不算多;而列傳所載,稱“性至孝”“居喪以孝聞”者,筆者略計有55人,超過《孝友傳》三倍。後世列入“二十四孝”的王祥,是晉武帝的元老重臣。膾炙人口的李密《陳情表》,更以其純孝至情感動了後代無數讀書人。以“酌貪泉而覺爽”著名的吳隱之,也是位大孝子。他在後喪期間只吃點鹹菜下飯。殷仲堪瞎了一隻眼,是他大孝的光榮標誌,《晉書》本傳:“父病積年,仲堪衣不解帶,躬學醫術,究其精妙,執藥揮淚,遂眇一目。”文學家庾闡守孝更艱苦:他母親和哥哥在項城。石勒破城時都遇難而死,“闡不櫛沐,不婚宦,絕酒肉,垂二十年。”

孝既是朝廷倡導的道德規範,不孝當然成了嚴重的罪行。《世說?賞譽》注引陳留董仲道日;“每見國家赦書,謀反大逆皆赦,孫殺王父母、子殺父母,不赦,以爲王法所不容也。”可見晉時不孝之罪甚於謀反。可謂重矣。

因此,要整倒一個人,最簡便的辦法就是扣他一頂“不孝”的大帽子。魏時孔融、嵇康被殺,表面的罪狀都是“不孝”。

要搞臭敵人,必揭發其不孝之罪。陶侃平杜弢,與杜的部將王貢對陣,陶向他喊話:“杜弢爲益州吏,盜用庫錢,父死不奔喪。卿本佳人。何爲隨之也?”吵起架來互相揭短,也少不了揭發不孝。河南尹庾純與司空賈充在宴會上爭吵起來,賈罵庾:“父老不歸供養,將何言也?”庾反罵:“賈充天下兇兇。由爾一人!”

孝的道德約束力量達到了如此強度,連以破壞禮法、放誕不羈著稱的名士胡母輔之、謝鯤等人,可以散發裸裎,可以調戲婦女。但沒有一個負“不孝”之累。

因此,“以孝治天下”確實造成了一定的氣候。爲貫徹“以孝治天下”的方針,西晉統治者有不少動作。

作爲開國君主。武帝司馬炎是身先士卒,帶頭垂範。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武帝有詔:“士庶有好學篤道,孝悌忠信,清白異行者,舉而進之;有不孝敬於父母,不長悌於族黨,悖禮棄常,不率法令者,糾而罪之。”《孝經》更是從上到下,從帝王到平民,任何人都必學的著作。

朝廷議禮,特別是喪禮,更爲頻繁。因喪禮與孝道直接相關,故十分重視,有的問題處理過嚴,甚至到了苛刻、迂腐的地步。曾經有大臣在守孝期內請客,不僅是被免了官,連參加宴會的所以官員都被罰俸。

相當有力的一項措施是中正把關,即所謂“鄉邑清議”。魏晉由於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士人入仕必先經中正評品,如果有不孝的污點,中正這一關就通不過。《世說?任誕》注:“(阮)簡亦以曠達自居。父喪,行遇大雪寒凍,遂詣浚儀令。令爲他賓設黍臛,簡食之,以致清議,廢頓幾三十年。”如此特殊的情況下吃了一點肉羹,因在父喪期內,就被中正卡住,近三十年不得敘用。《三國志》作者陳壽,“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爲貶議。及蜀平,坐是沈滯者累年。”閻纘是位忠直之士,少時父親去世,繼母誣陷他盜竊了父親遺留的金寶,告到官府,遂“被清議十餘年”。此類事例還有王式、周勰等。中正把關,可以說是晉朝貫徹以孝治天下的組織措施。

那麼,“中正把關”又當如何評斷呢?說中正不把關,不符合事實;只是怎樣把關,頗有奧妙。透露這奧妙的典型事例,是曹魏末年司馬昭掛着相國頭銜做皇帝時,他的世子司馬炎需要辦一下鄉邑評品的手續。此事使司州大中正很傷腦筋。給司馬炎評幾品,無須討論;煩心的是如果全州只評司馬炎一個上上品,未免太暴露。而要找個可以跟他並肩同等的人,又有誰敢當得起?結果全州十二郡的中正共同計議,推舉鄭默出來“陪品”。司馬昭還特地致書鄭默之父鄭袤,說:“小兒得廁賢子之流,愧有竊賢之累!”這話說得真有技巧,應收入權術教科書。

此後二十多年,武帝太康初,劉毅上書揭露九品中正之弊,有云:“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愛憎決於心,情僞由於己。公無考校之負,私無告訐之忌。用心百態,求者萬端。廉讓之風滅,苟且之俗成。”“況今九品,所疏削其長,所親則飾其短,徒結白論,以爲虛譽。”可見其時的中正,已經既不“中”,也不“正”了。從阮簡之例,可見一斑。

然而司馬氏辦事仍難免棘手,因爲碰上了孝與忠的矛盾。魏晉君王背叛了各自的主子,做了主子之後卻很需要臣民對自己的忠誠。羞於言忠而倡孝,其本意在求孝與忠的一致:“求忠臣必於孝子”,“資於事父以事君”。武帝時劉斌論曰:“爲臣者必以義斷其恩,爲子也必以情割其義。在朝則從君之命,在家則隨父之制,然後君父兩濟。忠孝各序”

談起來可以一致,行起來卻難以兩全。周處慨嘆:“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復安得而子乎?”

溫嶠就是讓皇帝難以處理的典型一例。二京淪陷,司馬睿鎮江左。劉琨在河朔擁戴司馬睿稱帝,派溫嶠奉表勸進,出使江南。這對元帝是大忠。而溫嶠的老母拽住兒子不讓走,溫嶠只好掙斷衣袖毅然離去。這就違忤了母命,不孝。中正堅決把關,“迄於崇貴。鄉品猶不過也。”而溫嶠效忠朝廷,屢建大功,不升官又不行,怎麼辦呢?皇帝只好“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每爵,皆發詔”(《世說?尤悔篇》)。

溫嶠是忠而不孝;有個沈勁,則是孝而不忠。沈勁之父沈充是王敦黨羽,是叛臣。沈充是被吳儒抓住殺掉的,吳儒應是忠臣。沈勁卻要做孝子,爲父報仇。“竟滅吳氏”。沈勁爲叛臣而殺忠臣,理應是叛臣,卻因爲符合孝道,竟得到肯定。

既然以孝爲重。不忠無損大節,於是我們驚訝地看到:《孝友傳》中的劉殷、王延,都背晉事敵,做了劉聰的高官。仍名列青史。望族名門之士清河崔悅、穎川苟綽、河東裴憲、北地傅暢、范陽盧諶,“俱顯於石氏”,做了後趙的官。劉暾是西晉名臣劉毅之子。官司隸校尉,“正直有父風”;而當劉淵部將王彌攻陷洛陽,他立即爲王彌效勞。更荒唐的是王育、韋忠、劉敏元都背晉投敵,卻因忠於頂頭上司或救助鄉親的義氣,而仍在《忠義傳》中立傳。“板蕩識忠臣”,晉朝“板蕩”可謂極矣,而背思忘義之徒不可勝數。司馬氏輕忠而重孝,難免自食苦果。

又何況司馬氏倡孝道又是那麼虛僞!看看皇室的所作所爲,他們做出了孝的榜樣嗎?否!他們做了不孝的壞榜樣。八王之亂中互相殘殺,是兄弟相殺,叔侄相殺,祖孫相殺。按前引董仲道之言,他們犯的是萬惡不赦的罪行。懷帝司馬熾被俘後,劉聰當面問他;“卿家骨肉相殘,何其甚也?”司馬熾只好回答:“爲陛下自相驅除”。對於以孝治天下的司馬氏,這真是錐心的諷刺。

倡孝的虛僞性還表現在欺軟怕硬,自相矛盾。上引阮簡父喪中食肉,廢頓近三十年。阮簡是阮籍的侄孫。當年阮籍居母喪時在司馬昭座上公開飲酒食肉,司隸校尉何曾對司馬昭說:“公方以孝治天下,而聽阮籍以重哀飲酒食肉於公座!宜擯四裔,無令污染華夏!”司馬昭卻說:“此子贏病若此,君不能爲吾忍邪?”阮簡沒了保護傘,只得捱整了。

居喪是不能作樂的。明帝剛死,國喪未期,尚書梅陶私奏女伎,遭到御史中丞鍾雅的彈劾。而到謝安執政,“期喪不廢樂。王坦之書喻之,不從。衣冠效之,遂以成俗。”爲什麼無人彈劾?因爲謝安已登臺輔,位尊權大,沒人敢碰了。

原來這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管多高的標準,多嚴的要求,只要權勢一介入,無不通過。而到了這種地步,這個制度的生命力也就完了。

演戲終歸是演戲。晉朝以孝治天下這齣戲,當時縱有一定影響,卻終未能治天下。人民的命運,歷史的命運,從來不是演戲可以左右的。

晉朝重孝卻是少孝子,以孝治天下和九品中正制一樣,都是導致朝廷積疾,羸弱不堪的主因。

“朝廷重孝,以孝治天下,不過是自欺欺人!”林易又接着大聲道。

“殿下身爲朝廷太子,竟是講出如此大逆不道,真是讓老夫好不失望!”張華面露不悅道。這張華卻真是個老頑固,就因爲這賈南風是太子的名義上的母親,他就一直不支持林易起兵以武力廢黜賈后。司馬遹就是始終被這孝名所累,這纔是逆來順受,因此東宮之中是空有四率精兵數萬,卻是十分窩囊地死於一個婦人之人。

這一世,林易絕不會讓這樣的悲劇再一次發生了!因此,無論得不得道這張華的支持,他都要以武力廢黜那賈后。當然若是有這張華支持,這其中阻力就更小了些。畢竟這張華在朝廷之中是爲宰輔。德高望重。不過林易站在張華的角度上,也是能理解他。畢竟林易是後世2000年後的人的靈魂,根本無法想象現在此時這些人的思想。他們從小,自出生前起,所學、所看,都是貫徹這種“孝”的思想,“孝”已經比他們的生命還重要,越是出名的大儒,越是如此。況且那謝玖纔是司馬遹的生母,但是在張華這樣的名臣大儒心目之中。尊卑之分早已是根深蒂固,賈南風竟然是皇后,就是他司馬遹的母親。這種想法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是難以接受。

“殿下又可知,父母之恩與天地等!做子女的無論用什麼來報答都難以回報;做孩子的,事奉自己的父母親,主要的是孝敬,要輕聲輕語,動聽悅耳,晚上讓父母安定。早上去向父母請安。

殿下的難處難道能和舜當孝子更難的嗎?舜的父母讓他把倉廩封上泥,卻搬走階梯,父親放火燒了倉廩,舜憑藉兩個斗笠下來。得以不死;他們讓舜鑿井,卻用土把井填起來,舜從隱蔽的空隙中爬出來,又得以不死。舜當初在歷山時。到田裡耕地,天天對着蒼天哭叫,要把父母的罪行承擔起來。

人遭受的冤枉沒有比申生和伯奇更大的了。申生是春秋時晉獻公的太子。由於父親相信繼母的讒言,不敢違抗父命,他就在新城上吊死了;尹伯奇是周朝的卿士,尹吉甫的兒子。他事奉後母很孝,沒有衣服和鞋子,在雪地上爲母親拉車子,後母曾捉了一隻毒蜂,去了它的毒,系在衣服上。尹伯奇看到了,上前想要爲後母拿走它。後母大叫說:“伯奇在拉我的衣服”。父親因此懷疑兒子。伯奇不能洗刷這個羞辱,就自殺了。

服事難以服事的父母,才能看出作兒子的純孝。父母時喜歡還是厭惡他,不應當生疑,究竟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哪裡敢計較?

做爲孩子如果不孝敬,他的罪實在不輕啊!那麼,國家就有刀鋸之類的刑具來懲罰他;上天也有雷霆會來轟擊!”張華又開始對林易淳淳教誨道。

“司空大人,可知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本王若是一味軟弱屈服於賈后,任由其穢亂朝政,滿朝皆是外戚權貴把持,不顧黎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此爲不忠,此爲愚孝!而申生、伯奇之徒真是愚孝之極,見毒母而不加制止,這是爲虎作倀!”林易又辯論道。他知道雖然是一時拗不過彎,但是還是要據理力爭。

張華和林易一樣,雖然是早已看不慣這賈后一黨所作所爲,但是爲人臣,爲人子,但是隻從旁勸誡,任由其胡作胡爲,卻不加制止。像那舜和申生、伯奇一樣,聽天由命,林易自然就是認爲這是愚孝。舜能倖存,並且能成就一番大的事業,那是他本就是神靈下凡,那毒母自然是傷害不得其身。

“孟子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孔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道家曾雲:‘一聲霹靂震乾坤,專打凡夫不敬親。’孝敬父母是無條件的,對那些不孝之人的懲罰也很嚴酷。”張華又接着辯論道。

“孝順有三,對父母財、物奉養,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爲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是爲大孝!父皇身居帝位,卻是不問朝政,放任大權旁落於婦人之手,不問天下蒼生黎民生計,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皇家威嚴喪盡,帝位不保;母后身爲國母,卻是牝雞司晨,穢亂宮廷,滿朝皆是其外戚黨羽,皇室弟子和天下士人平民皆恨賈后一黨久矣,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只怕這賈后一族滅門即將不久。爲人子,眼睜睜地看他們一步步地步入萬劫不復的歧路之中,而不聞不問,聽天由命,此爲大不孝!”林易也據理力爭道。

林易雖然說的是有理有據,但是張華始終抓住“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之事,要無條件的服從”這一道理牢牢不放。林易抓住的問題是,盲目信從,聽天由命,見到父母走上歧路,而不恭諫指引,是爲不忠愚孝。兩人自是爭論不休,一時瑜亮。

這樣下去,只怕是辯論三天三夜也沒有結論。因爲這是先有雞還是現有蛋一樣的問題,這本身就是個駁論。林易和張華最後是相視一笑,都互相讓了一步,林易是決定明早先禮後兵,即使萬不得已也不會取了那賈后性命,只是收回朝政即可。張華也是讓了一步,雖然不支持林易聯繫其他大臣廢黜賈后,但也不會支持賈后一黨,只會保持中立,今晚之事他不會走漏半句。

第50章 千年帝王都 多少餓殍民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208章 無數春閨入夢裡(上)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86章 有緣遇故人 賜福爲聖徒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41章 老臣赤膽心 內亂何時休第135章 鮮卑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205章 開壇立教第46章 勝勇追窮寇 天雷同殆盡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86章 有緣遇故人 賜福爲聖徒第34章 入夢魘 管中窺豹暗中傷第114章 西夷校尉第116章 傾家蕩產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213章 引路紙鳶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146章 泰阿之劍(下)第183章 掉包計第5章 略施計 請君入甕勸二臣第13章 路遇襲 神機妙算險中生第126章 辛公子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246章 天地異象第48章 小靈天奇遇 駁馬青牛裔第4章 新人笑 宮中怨婦有誰知第92章 神鬼喜春散 活色生香裡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217章 白蛟龍第178章 節儉樸素 任人唯賢第96章 無計可消除 兩處等閒愁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228章 毫無還手之力第91章 所託非良人 破釜沉舟時第180章 選秀計劃第2章 露隱疾 三人成虎傳不舉第3章 初交鋒 太極殿內得嬌娃第7章 辦大市 不拘一格選人才第248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121章 伏擊第206章 反哺第53章 小神醫診疫 兩衙役放人第145章 泰阿之劍(上)第236章 頓悟第38章 太君逝 雪地賞梅吟詩樂第102章 百年五神芝 天蠍松柏脂第150章 朝堂之上(下)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113章 桃花煞氣第157章 仙姑第189章 錦鯉精第99章 寒威千里望 玉立雪山崇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185章 心靜如水,狀若蓮花開!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127章 司馬顒第15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第61章 骷髏洞尋寶 洞外有洞天第235章 夢魘靈體第210章 修真國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248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204章 重逢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60章 寶劍除旱魃 得刀名龍鱗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77章 又遇故人來 怎中離間計第217章 白蛟龍第217章 白蛟龍第21章 金谷澗 癡情母女戀凡塵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93章 蛟龍得雲雨 精氣四竅通第201章 輪番上陣第19章 情深處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5章 碰瓷第104章 誓死賭一搏 北斗玄鶴陣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185章 心靜如水,狀若蓮花開!第164章 廢除誅族刑罰第150章 朝堂之上(下)第84章 虔誠心祭祀 白馬石像出第142章 鹿精第180章 選秀計劃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29章 開心扉 情投意合通任督第240章 三年之約第76章 過河欲拆橋 苦勞役暴動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156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74章 出塵第96章 無計可消除 兩處等閒愁第239章 統統化爲灰燼
第50章 千年帝王都 多少餓殍民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208章 無數春閨入夢裡(上)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86章 有緣遇故人 賜福爲聖徒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41章 老臣赤膽心 內亂何時休第135章 鮮卑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205章 開壇立教第46章 勝勇追窮寇 天雷同殆盡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86章 有緣遇故人 賜福爲聖徒第34章 入夢魘 管中窺豹暗中傷第114章 西夷校尉第116章 傾家蕩產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213章 引路紙鳶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146章 泰阿之劍(下)第183章 掉包計第5章 略施計 請君入甕勸二臣第13章 路遇襲 神機妙算險中生第126章 辛公子第166章 異變突生第246章 天地異象第48章 小靈天奇遇 駁馬青牛裔第4章 新人笑 宮中怨婦有誰知第92章 神鬼喜春散 活色生香裡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217章 白蛟龍第178章 節儉樸素 任人唯賢第96章 無計可消除 兩處等閒愁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228章 毫無還手之力第91章 所託非良人 破釜沉舟時第180章 選秀計劃第2章 露隱疾 三人成虎傳不舉第3章 初交鋒 太極殿內得嬌娃第7章 辦大市 不拘一格選人才第248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121章 伏擊第206章 反哺第53章 小神醫診疫 兩衙役放人第145章 泰阿之劍(上)第236章 頓悟第38章 太君逝 雪地賞梅吟詩樂第102章 百年五神芝 天蠍松柏脂第150章 朝堂之上(下)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113章 桃花煞氣第157章 仙姑第189章 錦鯉精第99章 寒威千里望 玉立雪山崇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185章 心靜如水,狀若蓮花開!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127章 司馬顒第15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第61章 骷髏洞尋寶 洞外有洞天第235章 夢魘靈體第210章 修真國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248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204章 重逢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60章 寶劍除旱魃 得刀名龍鱗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77章 又遇故人來 怎中離間計第217章 白蛟龍第217章 白蛟龍第21章 金谷澗 癡情母女戀凡塵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93章 蛟龍得雲雨 精氣四竅通第201章 輪番上陣第19章 情深處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5章 碰瓷第104章 誓死賭一搏 北斗玄鶴陣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185章 心靜如水,狀若蓮花開!第164章 廢除誅族刑罰第150章 朝堂之上(下)第84章 虔誠心祭祀 白馬石像出第142章 鹿精第180章 選秀計劃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29章 開心扉 情投意合通任督第240章 三年之約第76章 過河欲拆橋 苦勞役暴動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156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74章 出塵第96章 無計可消除 兩處等閒愁第239章 統統化爲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