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俯視英國

世界上要有一個大國被另一個國家滅了,或者說它原有的政治、軍事體系,要被摧毀掉了,這樣的一件事對於世界上的主要大國而言,當然不是一件iǎ事情,共和國沒打算忽視掉法國,美國也一樣,其他國家也是,只不過看似關注法國的背後,其實更多的對納粹德國的憂慮。

8月26日的共和國國防部裡,一次有關於法國的會議就此召開,中央軍委、中央政治局、海陸空三軍等共和國的軍政界高層都齊聚一堂,聽取了國防部關於法國戰爭形勢和未來走向的評估報告後,法國必定會向德國投降成爲了與會者的一個強烈共識,而後國務院外jiā部又在會上介紹了歐洲地區華人華僑撤離回國的情況,以及一份有關於戰爭所帶給共和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報告。

一場糅合了各種雜七雜八報告、總結、預估等的會議,一直持續到中午纔算結束,而本次會議也並非是一次決策會議,因爲共和國政fǔ無論是從思想準備還是具體行動上,都沒有任何要干涉歐洲地區事務的意圖,就更別說準備做些什麼了。

對於共和國而言,德國人打法國人也好,打英國人也罷,這些都是屬於他們白è人種內部的糾葛,歐洲各大種族之間一向都孤傲自負,國與國之間也是經常因利益糾葛而發生戰爭,光是法國與德國兩個國家之間歷史上的jiā鋒都是很多次,而這一次只不過jīng心準備且實力強大的德國贏得上風了,甚至還有可能把英國給打趴下,成爲歐洲的第一強國,但對於共和國而言有何瓜葛?

畢竟希特勒軍隊進攻的不是共和國,要讓共和國政fǔ幫助英法,或許共和國的公民們會拒絕政fǔ這樣的一個舉措,因爲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德國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形象要稍好於英法等國,而且共和國與德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也牽涉到巨大的利益得失,英國佬若不是被戰爭bī急了,恐怕還會抱着美國的大uǐ不放,哪兒會急着與共和國加大貿易往來,更何況在東南亞、南亞擁有廣泛殖民地的英法,一向就對亞洲人不好,歷史上的侵略和掠奪、現實中的蔑視與侮辱,都讓德國教訓英法成爲不少人拍手稱快的因由。

所以,儘管共和國政fǔ知道納粹勢力是邪惡而必須剷除的,否則等德意聯手滅掉英國、拿下北非,讓地中海成爲納粹世界的內湖,讓歐洲大陸成爲納粹的天堂,將來甚至將蘇聯也給幹掉,那接下來還會發生些什麼令人驚愕的鉅變,雖然現在還不得而知,但至少納粹要想左右世界格局,肯定要與共和國的全球戰略相互衝突。

不過萬事皆有兩面納粹勢力的膨脹雖然一定程度上會讓共和國在多個領域裡或多或少遭受損失,但實際上受此影響更大的,應該是美國。

作爲歐洲移民而成的一個多民族國家,美利堅合衆國有歐洲各國移民,而且還包括有大量的猶太人,再加上美國一直希望在經濟上壓倒共和國,奪回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頭銜,同時也讓他們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帽子戴得實實在在,兩大國家之間的競爭中,美國並沒有佔到多大的便宜,在試圖讓部分英聯邦國家加入其經濟圈的嘗試中也是碰壁多次、進展緩慢,同時他們也看到歐洲所發生的戰爭,對於其本國經濟而言是一次多麼美好的機會、。

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美國人又再三掂量了歐洲形勢,他們比較樂觀的認爲,英法聯軍尤其是英國只要在有足夠的物資與財力支持下,肯定能夠頂住德國的進攻,確保歐洲不被納粹所覆蓋,因而他們所出臺的“租借法案”則是很符合美國政客們的需求、企業家們的願望、人民的期盼,開戰至今美國以出售、租借、贈送等多種方式提供給英國的石油、工業原料等數額也是相當之大。

美國總統羅斯福自然也是深刻認識到了納粹的危害,可法國或將倒向德國,完全不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再一次出兵歐洲參加戰爭的理由,就像時任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給羅斯福建議中說的那樣——“德國陸軍雖然強大,在戰爭中表現突出的空軍也實力不俗,可德國海軍永遠蹩腳,所以英吉利海峽就是確保英國永不滅亡於德國之手的天塹。”

因此,共和國與美國無一例外,再一次默契的選擇了以沉默的方式對待歐洲的風雲鉅變,而接下來的局勢變化,有些變動還真讓世人們大跌眼鏡。

自進入八月以來就沒睡過好覺的雷諾總理,在魏剛7月初給定的建議中就已經變得十分堅定,堅定的確信應該儘早結束徒勞無益的戰爭,使法國免受進一步破壞和損失,可他畢竟要受到內閣的掣肘,更何況英國首相丘吉爾總是每天都能發來喋喋不休的電報,更爲悲催的是他曾試圖打消投降的想法,轉而與丘吉爾一道,與美國總統之間來了一次電報互往的越洋會議,可即便他再三強調美國大規模援助法國是完全必要的,可羅斯福不但未作出任何肯定的承諾,而且有權約束總統權力的美國國會更是直接否決掉了武裝干涉的提議。

因此,在8月27日這一天,法軍總司令魏剛再次要求內閣停戰,英國的糟老頭丘吉爾和他唱反調,反覆勸說法國總理雷諾把戰爭繼續打下去,這個iǎ胖子又一次提出了一個荒誕的建議,那就是直接讓法國和英國合併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併成立一個高度統一的中央政fǔ和國會,採取一切相應的行動,當然也包括繼續和德國作戰。

當然,丘吉爾這個荒謬的建議背後,其實是另有打算,因爲在爭論中他反覆表示,如果法國不接受這個建議,並要求英國解除其不單獨媾和的義務,那麼法國應把自己的艦隊jiā給英國,壯大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以確保英國繼續對抗德國直至戰爭勝利的資本。

雷諾雖然暫時統一了,並且將此情況報告給了法國內閣,可這一荒謬的建議竟然贏得了內閣政fǔ的首次全票,可這一個全票竟然是全票否決,更爲悲劇的是,法國的部長們既不願合併,也不願jiā出艦隊,而且他們認爲英國人竟然有這樣狼子野心的想法,相比於發起侵略的德國,他們更認爲德國人覬覦法國的財富所採取途徑,比英國暗地裡下套子要更讓法國人容易接受。

法國內閣成員都認爲,英國首相竟然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從另一個層面來講,英國早就把他們出賣了,而深思這個突如其來的、打破國家界限進而合併爲一的建議,是不是說明英國人想要涉足法國的殖民地?而法國會不會被當作戰敗的犧牲品,成爲英國與德國媾和的墊腳石?在引申出這些想法的時候,法國的政客們更是想起了敦刻爾克大撤退,在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戰爭失利後,英國遠征軍就像一羣受驚的兔子一般逃回了他們的老窩,而且在撤退中爲什麼要讓法國的軍隊殿後?爲什麼撤回英倫本土的聯軍中,法軍少得可憐,而英國遠征軍還保持着不錯的總數?

總而言之,在法國政客們的眼裡,他們已經認爲——“與其讓法國成爲不列顛帝國的殖民地,不如成爲納粹德國的一個省,因爲那樣至少可以知道有什麼在等着你”

這樣一種看法,可以說已經是法國政客們對英國絕望到底的一種表現,他們不再選擇信任隨時隨地都有狼子野心的英國人,同樣認爲英國不可信任的美國國會議員也不少,所以8月28日,法國總理雷諾在糾葛中選擇了以最體面的方式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以戰爭節節失利爲藉口而引咎辭職。

當天夜裡,貝當元帥便組成了新政fǔ,該政fǔ上臺的第一個政令,就是組織多部締結停戰協定,而戴高樂將軍則宣佈斷絕與貝當政fǔ的關係,而且他也就按照雷諾總理之前的囑咐,在倫敦籌備軍艦用來把大批兵力和物資從法國運往北非以便繼續作戰,直到他感覺到已經無力改變當前法國政治形勢和傾向的時候,自身都有危險的他不得不從bō爾多秘密飛赴英國,抵達英國的當天便直接在機場發表演說,號召法國人民召繼續作戰,參加法英聯盟、抗擊納粹。

8月31日,希特勒接到了法國貝當政fǔ的正式停戰請求,原本打算讓法國把400年前奪取的領土和其他財富歸還德國人民之後才能簽訂和約的他,顯然沒有預料到法國會如此的不堪一擊,甚至有些主動,所以他首先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晤讓後者謹慎、iǎ心行動,當然在他內心深處,他是不喜歡讓意大利來ā手法國事務的。

9月2日,在世界輿論一片譁然之際,根本不知道面子所謂何物的法國貝當政fǔ停戰委員會一行人,已經在之前主動劃出停火線和隔離區域的基礎上,在貢比涅正式與德國方面接觸。

貢比涅這個地方可是很名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之際,德國就是在這麼一個地方簽署停戰協議,而這一次希特勒顯然要用“諷刺”味兒十足的行爲來一雪前恥,就像凱特爾上將在希特勒和德國軍政領導人在場的情況下所說的那樣——“指定貢比涅森林作爲接受這些條款的地點,是爲了通過這一舉動恢復正義,使人們永遠忘卻在法國曆史上並非光彩的一頁、而德國人民卻視爲有史以來最大恥辱的那些往事。”

“值得正視的一點是,法國是在許許多多流血戰鬥中經過英勇抵抗後被打敗的。因此,德國不打算使停戰條款或停戰談判,具有讓這麼勇敢的敵人受到污辱的質,德國也無心侮辱爲了榮譽和尊嚴頑強作戰過的法國軍隊。當然,德國方面提出要求的目的是防止再次發生軍事行動以及保證德國軍隊的安全……”

隨後,雙方商議了具體條款。德國要求法國在本土、也在殖民地和海外領地,即刻停止所有的軍事行動,同時爲了保障德國的利益,德國不得不建立約佔法國領土三分之二的佔領區,東南部可以留給法國人。

並且,德國允許在法國本土保留一支iǎ型陸軍,就像當年英法等國允許德國擁有一定數量的軍隊一樣,他們同樣要受到武器裝備、人員編制、物資供給等方面的限制,而且法國政fǔ也已不再需要海軍來保衛自己在殖民地的利益,所以全部海軍必須受拘留,德國保證不會針對艦隊提出任何要求。

除此之外,德國還有一些很細節的要求,而法國人始終關心的一點就是停戰條款不會玷污法國武裝力量的榮譽,除此之外他們就不再關心其他條款細節,協議書很快就被貝當親自簽署生效,當然在談判期間,德軍各集團軍並未停止作戰,他們在西南和南方向實施突擊,奪佔了從瑟堡到佈雷斯特軍港直至bō爾多的整個大西洋海岸,並佔領了里昂,而在里昂作戰的德軍繼續向南和東南推進,以協助意大利人越過阿爾卑斯山。

法國政fǔ求和的消息打消了法軍繼續抵抗的願望,他們認爲抵抗已經無效,雙方士兵都確信繼續流血是沒有意義的,而法國停戰委員會也飛赴羅馬,意軍很快就在國境線上已奪佔的地區停止前進,所以到9月7日,法國和意大利的停戰條款也正式生效之際,德軍滅掉荷蘭、比利時、法國等三個西歐國家的戰爭中,只付出了4萬人的微弱代價,這一數字中還包括了戰死的、傷患的、失蹤的,可以說希特勒以及德國人民贏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

9月11日,德國政fǔ再一次聯繫英國,一直認爲自己目的已經達到的希特勒,相信英國人已經認識到了德國軍隊是不可戰勝的,所以他很有必要以一個勝利者的高姿態向英國發出停戰談判的要求,不管是爲了讓英國佬少死一些人,還是爲了實現兵不血刃達到戰略目的,反正從這一天開始德國的衆多宣傳機構,以廣播、電視、報紙、散發傳單等多種方式向英國喋喋不休地聲稱——“英國人已輸了這場戰爭,現在他們必須懂得這點,並做出一切必須作的結論”。

這種類似於心理攻勢的宣傳之下,最先坐不住的當然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屑於親自答覆希特勒善意建議的他,委託英國外jiā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在廣播中向全世界尤其是德國宣佈,英國將尋求武力解決辦法。

當然,丘吉爾心裡還是沒什麼底的,因爲英國遠征軍已經被歐洲大陸,而且還是丟盔棄甲般的逃離,如今法國這個唯一的盟友又倒下了,更爲悲催的是法國人民也對英國喪失了信任,不可能取得新盟友的英國,能做的不再是反攻歐洲大陸,而是擔心德國很可能派軍隊在不列顛羣島登陸,把英國也給滅了。

真要是德軍大舉進攻英國,很顯然德國不會放棄的就是依靠自身強大的空中實力,對英國本土進行瘋狂的轟炸以削弱英國的戰爭潛力,而假如德國陸軍登陸英國,那麼被德軍打得丟盔棄甲、丟失巨大多數重裝備的英國陸軍,一時之間很難恢復戰鬥力,到時候拿什麼來反登陸作戰?或許,英國現在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他們的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的確有他們驕傲的資本,他們有着輝煌的歷史和強大的實力,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皇家海軍展現出了很好的組織能力和作戰力,但他們同樣面對着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防守永遠是被動的,前不久德國閃電出兵法國就導致英國不得不將封鎖挪威海域的海軍調回,確保其本土周邊海域和法國西部沿海控制權,這就已經非常現實、貼切的體現了英國海軍面對廣袤海洋時候的捉襟見肘。

德國海軍也實力不俗,雖然他們的水面艦艇部隊作戰能力和艦艇規模與噸位都不如英國,但好在他們有一支強大的潛艇部隊,這支部隊已經在敦刻爾克的海上阻擊中展現了恐怖勢力,可以想象在未來一旦德國與英國jiā惡,誰也不敢肯定德國不會像上一次世界大戰那樣,利用潛艇來大做文章,比如說對四面環海、資源大多依靠進口的英國進行圍困封鎖,到那個時候英國還能堅持多久?恐怕這個問題,連上帝也無法回答。

常言道,“死要面子活受罪”,英國人在全世界風光了上百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他們又豈能是一個輕而易舉就承認失敗、承認落後的國家,人稱——“倔強的約翰牛漫高盧jī,嚴謹的德國人,現實的山姆叔,紅è的北極熊,jīng明的中國人”,從中不難看出英國人在全世界的形象是什麼樣子,除了“紳士”這個狗屁詞彙之外,“孤傲”也不可推諉。

現如今,高盧雄jī被德國人給宰了,而山姆大叔對於約翰牛也置若罔聞,孤傲的英國應該何去何從,似乎這已經不是一個命題,而是一個必然——必戰

9月14日,在共和國、美國等國家的強烈質疑與抗議聲中,德國政fǔ正式宣佈封鎖不列顛羣島,在世界一片譁然聲中,德國公然要求一切中立國商船遠離規定的封鎖區,否則遭受到的一切後果和損失,德國政fǔ與軍方都概不負責。

而這個消息一經公佈,英國人就必須要爲他們的堅持作戰所付諸行動了,各中立國船隻不能進入封鎖海域,也就是說各國都無法再與英國進行貨物到岸jiā易,英國必須也是被要迫竭盡全力來保障本國必須物資和原料的供應了。

更爲嚴重的是,德國先前已經侵佔挪威,而現在從荷蘭到法國、再到西班牙邊界的歐洲大陸西南岸,整個漫長而又廣袤的歐洲大陸面前,不列顛羣島猶如大西洋風中的孤葉一般,如此之長的海岸線和港口,可以讓德國海軍從容安排海上破襲戰,德國空軍也有衆多的航空機場用於對英轟炸。

而且,地中海已經沒有法國艦隊,意大利艦隊也屬敵對陣營,也就是說經地中海至蘇伊士運河和中東的通路已被完全封閉,英國通往亞洲的最短航線已經被切斷,要想聯繫上其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以及馬來亞等殖民地,英國需要繞道走更遠的航線,同時也增加了被德國海軍破襲的概率。

歐洲局勢發展到這一步,誰也不會認爲英國人會改變自己的立場,與德國展開停戰談判,當然德國也有些“騎虎難下’的尷尬,因爲這一個時空的希特勒,有着更爲深邃的戰略眼光、德國也有更強的實力,更爲重要的是以希特勒爲首的納粹黨無時無刻都學習着共和國的崛起模式,因而他認爲凡事都應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穩紮穩打才能笑到最後。

可以說,更加理智的希特勒已經變得十分的可怕,而他所掌控下的第三帝國當然也並不懼怕與英國作戰,所以主張越早採取行動的希特勒多了一個心眼。在越早堅決實施作戰行動就越有希望以最快時間奪取勝利,並且爭取整個戰爭的決定結局,還可以讓危難中的英國沒有任何喘息機會,如此之大的好處背後自然也隱藏了巨大的風險,希特勒不得不思量再三。

因爲對於英國,德國不可能通過閃電戰快速贏得戰爭,也不能利用戰略突然去戰勝它。丘吉爾的卓越領導能力讓英國上下一心,希特勒的任何挑唆、說教等都是徒勞的,因此希特勒多出的這個心眼,就是要靜觀其變,觀的就是背後的蘇聯、大西洋對岸的美國,這兩個國家的反應,關於軸心國或將對英發起決定作戰的反應,因爲希特勒知道,有些人不可能無動於衷。A

第208章 巧合?第270章 大戰襲來第257章 挺進蘇聯第334章 破曉(中)第102章 跨越國界的對話第70章 重視第1章 進軍波斯灣第71章 不在於此第105章 安排日企第104章 來華者第47章 好戲連臺第265章 怒火第106章 中日對話第134章 危急關頭第139章 希特勒的好心情第112章 哪裡逃?第162章 海航非狼第101章 誰主沉浮?第231章 爭鋒相對第74章 危機之前第68章 別樣的奧運第59章 獨閱的報告第229章 夜來“襲”第294章 御前會議之前第52章 談一談第74章 危機之前第346章 剛開始第98章 積極的泰國第71章 另類備戰第7章 訓練“棒子”第270章 中美交鋒第146章 金秋十月第40章 藍天夢,何去何從第22章 另類的全民教育第303章 軍人與政客第68章 我們都一樣第149章 首輪交手第7章 訓練“棒子”第135章 第一天第84章 活躍起來第208章 巧合?第192章 最慘車禍第128章 生死重逢第37章 小小比試一把第64章 有那麼一些事兒第248章 大出血第193章 幹掉希特勒(上)第59章 軍事觀察團第318章 逃之夭夭第97章 隨時戒備第138章 科技蓄力第2章 汽車,就要汽車第86章 中航(續)第92章 一羣德國人第255章 豪情壯志第197章 局長出馬第291章 “天皇”備戰(一)第5章 犯天威者第190章 問題與任務第89章 尊姓大名第116章 秒殺第100章 迎來新時代第102章 這裡是文萊第297章 御前會議(續)第104章 來華者第142章 犯愁第88章 工大的傳說第276章 炮兵擋道第334章 破曉(中)第176章 小人物的大智慧第236章 另一邊第333章 破曉(上)第31章 死磕?第172章 在越南第37章 小小比試一把第51章 誰死第271章 表明態度第275章 命途多舛第281章 以強制強(中)第307章 人模狗樣第139章 法國,法國!第15章 “蜜月”結束第186章 外星人第275章 強援是也!第47章 好戲連臺第73章 請叫它,AK-47第15章 不好惹的第294章 厚臉皮第294章 厚臉皮第14章 海軍出征第26章 成長期第53章 複雜第164章 小核彈,大麻煩第14章 海軍出征第233章 亡國倒計時第69章 大變化第167章 羅斯福的國會演講第129章 海軍的那些事兒第327章 意外突現第51章 誰死
第208章 巧合?第270章 大戰襲來第257章 挺進蘇聯第334章 破曉(中)第102章 跨越國界的對話第70章 重視第1章 進軍波斯灣第71章 不在於此第105章 安排日企第104章 來華者第47章 好戲連臺第265章 怒火第106章 中日對話第134章 危急關頭第139章 希特勒的好心情第112章 哪裡逃?第162章 海航非狼第101章 誰主沉浮?第231章 爭鋒相對第74章 危機之前第68章 別樣的奧運第59章 獨閱的報告第229章 夜來“襲”第294章 御前會議之前第52章 談一談第74章 危機之前第346章 剛開始第98章 積極的泰國第71章 另類備戰第7章 訓練“棒子”第270章 中美交鋒第146章 金秋十月第40章 藍天夢,何去何從第22章 另類的全民教育第303章 軍人與政客第68章 我們都一樣第149章 首輪交手第7章 訓練“棒子”第135章 第一天第84章 活躍起來第208章 巧合?第192章 最慘車禍第128章 生死重逢第37章 小小比試一把第64章 有那麼一些事兒第248章 大出血第193章 幹掉希特勒(上)第59章 軍事觀察團第318章 逃之夭夭第97章 隨時戒備第138章 科技蓄力第2章 汽車,就要汽車第86章 中航(續)第92章 一羣德國人第255章 豪情壯志第197章 局長出馬第291章 “天皇”備戰(一)第5章 犯天威者第190章 問題與任務第89章 尊姓大名第116章 秒殺第100章 迎來新時代第102章 這裡是文萊第297章 御前會議(續)第104章 來華者第142章 犯愁第88章 工大的傳說第276章 炮兵擋道第334章 破曉(中)第176章 小人物的大智慧第236章 另一邊第333章 破曉(上)第31章 死磕?第172章 在越南第37章 小小比試一把第51章 誰死第271章 表明態度第275章 命途多舛第281章 以強制強(中)第307章 人模狗樣第139章 法國,法國!第15章 “蜜月”結束第186章 外星人第275章 強援是也!第47章 好戲連臺第73章 請叫它,AK-47第15章 不好惹的第294章 厚臉皮第294章 厚臉皮第14章 海軍出征第26章 成長期第53章 複雜第164章 小核彈,大麻煩第14章 海軍出征第233章 亡國倒計時第69章 大變化第167章 羅斯福的國會演講第129章 海軍的那些事兒第327章 意外突現第51章 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