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白問的是霍弋和趙廣。
諸葛喬與鄧良聞言,相視一笑,鄧良輕聲解釋道:“賢弟久遊海外,不知這世家的規矩,今日是家宴,宴請的主客是馬參軍,赴邀的都是世家長輩。像你我這等小輩,都是因爲有伯鬆相邀,才得以赴會的。伯鬆邀我是因爲愚兄家父出訪東吳之事,邀你是因爲你的家兄張溫,其他無干之人哪敢亂請。”
原來如此,張白恍然大悟。
說了半天,原來還是與吳蜀結盟之事有關。這就對了,要說諸葛喬之所以看重自己,其實也有這層關係。
如果張白能在吳蜀結盟的大事中起到作用,那推薦張白的諸葛喬,在諸葛亮心中必然加重了分量。這且不說,在百官心中,諸葛喬作爲丞相繼承人的位置也將更加穩固。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細節,諸葛喬看重張白,更重要的還是因爲張白的江東世家地位。世家的支持,尤其是中原世家大族的支持,這纔是蜀國此時最爲缺乏的。
張白環顧四周,周圍的人沒一個認識的。這些人大多數中年以上,年輕人沒幾個。
自己這邊年輕的,除了他們這三個,還有兩名稍稍年輕些的。大約三十歲不到一點的樣子,這兩人不像諸葛喬等人縮在後排,而是大大咧咧,理所當然地坐在前排。
這兩人一個長得魁梧,舉手投足一副武將模樣。另一個卻病歪歪的,手肘伏在桌案上,似乎是用來撐着身體。兩人坐在一起,卻互相沒有太多交流。
對面賓客中,前排都是老臣,後面一排倒有三個年輕人,坐在一起,也是輕聲細語彼此十分熟絡。這幾個都是士人模樣,一看就像世家子弟。
“諸君!”忽然一個童稚的聲音響起,是書童的聲音:“丞相到!”
所有人立刻離案起身,眼看着廳後頭轉出兩個中年人,其中一人先行。他眉眼淡定,行動從容,身材瘦長高過普通人,一塊葛布頭巾包着髮髻,身披鶴氅,手持羽扇,這一看就是諸葛亮。
張白還想看仔細些,卻不行了,因爲他身材矮小,前排衆人站起來他就什麼都看不見。
只聽見一個聲音清亮:“諸位,今日羣賢畢至,迎接馬參軍從南中還朝。幼常久居越嶲太守任上,日夜辛勞,攜來南方軍情,吾等正可共謀之。”
另一個聲音此時接口,朗聲道:“幼常蒙陛下和丞相器重,諸位高擡。南中乃我漢心腹之大患,爲君謀何敢不忠,此乃我輩應有之分。”這一聽應該是馬謖。
席間衆人紛紛讚賞馬參軍勞苦功高,在諸葛亮請坐聲中,又漸次落座。
張白這纔看到馬謖的樣子,見他身材中等,長髯尖須八字濃胡,頭戴遠遊冠,中間配一款羊脂白玉,身着黑色長袍,正向座上賓朋中的好友團團作揖,一臉得色。
宴會很快開始了,宴中有人奏樂助興,也有些歌舞,但是也不冗長。衆人歡笑過後,便有人趁着敬酒的時機,提到了南中的戰略問題,漸漸便有了爭議。
所謂爭議,就是覺得南中過於遙遠,糧草軍需運輸不便,怕勞師遠征得不償失。
諸葛亮沒有開口,只是微笑着聽每個人講述自己的道理,反倒是馬謖立刻便與人爭執起來。
這種朝堂爭議,即使對於諸葛喬、鄧良等世家子弟來說,也並不是天天可以聽到的,此時專心致志,如聞大道。
張白卻對這些沒一點興趣,他是穿越來的,南中之戰是箭在弦上,根本不可能停下來的。除非吳蜀結盟失敗,孫權聯合曹丕一起搞蜀國,只有在那種形勢下,南中之戰的謀劃纔有可能取消。
他本人,只對諸葛亮有興趣。
整個廳堂上,爭論不休,雖然主戰者明顯佔上風,但是反對者有理有據,依然是步步爲營。幾乎所有人都在互相議論,探討各自的看法,連諸葛喬和鄧良都不例外。
張白髮現,只有兩個人對爭論不感興趣。一個是自己,另一個就是諸葛亮。
那傢伙看起來老神在在,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其實目光遊離,東看西看,遇到有人向他提問,也是不置可否,總是讓馬謖上去抵擋。
倒是勸大家喝酒的時候,他就比較來勁,一個勁兒讓大家盡興。
這時他杯中酒已將盡,旁邊僕役爲他添酒,諸葛亮很自然的伸出右手中指和食指,渾不在意地輕輕點了兩下桌面。
張白的眼睛刷地亮了,不僅眼睛亮了,他的心也亮了。
這個輕叩桌面表示謝謝的姿勢,前一世商場打滾的張白哪能不認識,實在太親切了有沒有。
他嘴角露出了微笑,危險的微笑。
“南中蠻族不知禮儀,其不臣之心久矣!即便破其精銳,南征也未敢言勝,不如撤換庲(lai)降都督,穩定南方,以數千人便可以牽制叛賊,賊多行不義,互相猜疑,終有內亂之時,此時伺機下手不費吹灰之力。”
“說這話的,是蜀中當地名士杜瓊,是蜀國本土最有名望的世家豪族。”鄧良怕張白不認識,在耳邊輕聲介紹說。
杜瓊的意見十分老辣沉穩,透着對於南方情況的熟悉。
“杜卿之言有理,”這時另一名五十歲左右,看起來和杜瓊差不多年齡的人站起身來,拱手道:“以我所見,杜卿所言非虛,南征獲勝況且如此,若萬一有失,則成都危矣。”
“此人是何宗,也是當地大族,是杜瓊的同窗。”鄧良道,張白微微點頭。
蜀國具體的歷史張白也不是樣樣記得,他到底不是歷史系的畢業生,但是對於蜀國最終滅亡原因的史論他是看過的。其中有一個論調他十分同意,即蜀國這個國家,其實內部十分不團結。
這指的主要是政治上的不團結,當時在蜀國,有力量的政治勢力,大致可以分爲五個。
一個是劉備帶入蜀地的元老功勳,以及其後人。武有關張趙、馬超、魏延、陳到等,文有糜竺、簡雍、孫乾。這些功勳此時大多亡故,然而其子嗣宗族們還在,例如馬岱、關興、張苞、趙統、趙廣等。
第二個勢力是以諸葛亮爲代表的荊州氏族,包括了馬氏、黃氏、諸葛等大族,比較著名的除了諸葛亮、諸葛均,還有馬良、馬謖、伊籍、楊儀、劉巴、賴恭等人,四大蜀相中的另三位蔣琬、董允、費禕,也大都是荊州來的。
甚至黃月英也屬於黃家。
這部分人由於諸葛亮的關係,如今在蜀國最爲得勢。甚至元老勢力因爲凋亡太多,如今也頗有向荊州集團靠攏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