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隊伍就在阿扎爾的指揮下,一點一點地向前挨,中間最大的損失並非戰鬥,主要是疫病。
隨着天氣變熱,隊伍中得病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數都是瘧疾。好不容易翻過了若開山脈,進入了後世緬甸境內,得病的人已經達到了全軍的三分之二。
直到亥特里指揮着飛船找到他們,這才解決了問題,因爲張白也在擔心隊伍的疫病,所以飛船裡放了不少金雞納霜,這一下立解燃眉之急。
愁眉不展多日的阿扎爾,終於放下了心。
遠征最大的難處就是軍心,當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從希臘到中東再到印度,一路凱歌,無敵天下,最後也是因爲離家鄉過於遙遠,軍心渙散而不得不退兵。
......
五月中旬,密城的生活有發生了巨大變化。城牆開始延伸,新的居住區建造起來。阿扎爾的部隊中,帶來了一百多名普通工匠。這些人中相當部分是石匠、銅匠、鐵匠。
密城的周邊山體中,資源雖然不夠豐富,但石料還是有的。
奴隸們開始工作了,他們挖開山體,砸開岩石。密城的內外開始用石料加固,大塊石料被用在城牆和城中心建築上,碎石正好用在水泥混凝土裡。
阿扎爾帶來的奴隸相當不少,已經不是從白沙瓦帶出的那幾百人了。當時的奴隸經過一路的逃亡、戰爭、飢餓和疾病,現在幾乎一個不剩。
如今的奴隸,全是阿扎爾一路上抓捕的,主要是印度次大陸上的土著居民,人數達到了兩千多人。
這些奴隸工作十分積極,幾乎不用工頭監督。並不是這些奴隸有多麼自覺,原因是張白堅持將他們全部釋放爲平民。
張白當衆宣佈了他的釋放條件,所有奴隸工作到今年秋天,在這之前完成城牆和所有建築物的加固,建造房屋,開墾並收割農田作物,製造水泥,興修水利。
只要完成這些工作,他願意釋放所有奴隸,令其成爲密城平民。
到時候,願意留在密城的人,他將給予土地或者工作。不願意留下想返回家鄉的,則任其去留。
奴隸們很高興,因爲有了指望,所以沒有人想着反抗或怠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而密城中大都是拜火教徒和當地土著,並沒有人出身奴隸主,所以也沒有人特意去蔑視或者折磨奴隸。
他們見奴隸工作努力,又知道這些奴隸早晚會被阿胡拉瑪釋放,平民們也自然而然地,把他們看成了與自己一樣的普通人。
再加上拜火教徒熱心地傳播教義,不久後,部分奴隸甚至加入了拜火教,這些新的拜火教徒因此更加得到了接納。
阿扎爾在忙於訓練騎兵,馬鐙被迅速裝備起來。在張白的指導之下,阿扎爾親自試用了馬鐙。
他從小生長於軍中,兵馬嫺熟,只一試他就都明白了。
這馬鐙,尤其是雙馬鐙,確實是個好東西。
首先,不需要騎手再用雙腿,死死夾住馬的胸口了。這個姿勢要求長時間舉着雙腿,簡直堪比練瑜伽,對騎手的體力消耗很大。
其次,本來需要牽着繮繩的那隻手,現在解放出來了。騎手只要坐在馬背上,雙手能一直不停地放箭,不需要放一箭控一下馬,大大提高了射速。
再次,有了馬鐙,熟練的騎手現在可以短時間站在馬鐙上,向四周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放箭。
不需要再像遠征軍在若開山脈時那樣,讓騎兵冒險頂着箭矢短促衝鋒,只要以張白說的那種戰術,圍着對手轉圈,利用弓箭的射程和射速射殺對手即可。
這樣一來,對手反衝鋒時,自己方面的軍隊可以利用馬匹衝刺的速度,從容退去,避其鋒芒。對手一旦撤退,自己的部隊又可以再貼上去繼續射殺對方。
這簡直是噩夢般的戰術。
最後,馬鐙的出現讓騎手的雙腳有了着力點,如果使用長矛衝刺的話,就不會發生刺中了敵人,自己也從馬背上掉下來的事。如此一來,重裝騎兵的威力也大大增加了。
阿扎爾明白,有了馬鐙,再加上自己有西域戰馬,完全有機會組建一支縱橫四海的不敗騎兵。
他甚至有些期待起戰爭來了,總之,這次的遠征他第一次覺得值了。
密城的騎兵,很快被阿扎爾分爲兩部分進行訓練。一部分是輕騎兵,大約三千人馬,另一部分是重騎兵,大約兩千人馬。
阿扎爾原本的騎兵大部分是重鎧騎兵,有騎馬的也有騎駱駝的,身上都穿着綽號“悶罐”的帕提亞甲冑。
南中炎熱,人馬本來就沒法穿着這種重甲。於是阿扎爾指揮他的部下,把甲冑重新組合,不再裡三層外三層地穿盔甲,每人穿着一層即可。
這樣一來,便多出了數千副甲冑。
再加上張白從蜀國帶來的矛尖、皮甲、弓箭、旗幟等,步兵也開始列裝。
密城的軍隊已經迅速成型了。
興奮之餘,張白給他們起了個名字。騎兵就仿造拿破崙的騎兵部隊,叫做近衛獵騎兵,簡稱獵騎兵。整支部隊則學蘇聯,稱做第一近衛軍。
密城的建設和養兵花費不少,尤其是糧食供應。
城池周邊開墾了不少田地,張白還特意用了一點木系術法,幫助植物生長,但畢竟時間太短,不可能期待收成。
主要供應依然得從成都來,張白這個搬運工,成都密城忙得兩邊跑,其他的不說,倒把星辰之術練得非常熟練。但長期如此也不是個事兒,畢竟這佔據了他的修煉時間,最近修爲的進展幾乎停滯了。
其實月石裡收集的靈力很充足,夢界中也充滿了靈氣,就是時間太寶貴。
成都這邊,供應的壓力也在增大,其他的好說,主要還是糧食。阿扎爾軍中的存糧早就消耗殆盡,密城的存糧正在迅速消耗。
張白急得幾次去青城山軍屯處,又是施法又是督促耕種,然而遠水救不了近火。最後還是得依靠劉巴。張白親自登門,向劉巴商量借了一批糧食,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看來,金融雖可以掙錢,但糧食還得一粒粒地種。
劉巴借糧的時候,同意得是很爽快的,那是看在張白幫了自己大忙的份上。
這個忙就是發行公債。
公債就是國債,張白設計了樣張,讓工匠們用銅打造成了薄片,作爲憑證,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