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軍

天域廣袤無垠,受天地氣機牽發,常常會形成種種絕煞之地,雷雲島僅是其中之一。

陳尋雖然能感悟天地氣機,但天地氣機背後所牽涉的種種玄機奧秘,不要說他了,便是熹武帝、田氏老祖這一級數的人物,也無法窺破。

十數日來,陳尋與慶王姜瀾察看雷雲島地勢,選了一處深峽,作爲夔龍閣的山門立基之地。

那處深峽位於雷雲島的北麓深嶺之中,形似龍蛟,遂名夔龍峽。

梧山諸弟子此時都只能留在金鱗船中,借紫宵雷霆陣遮掩氣機。

而就算佈下龍蛇伏雷陣,考慮到雷雲島如此兇烈的雷煞,所能遮閉的範圍也極爲有限,大部分弟子還是要留在月牙城修煉,僅顧馨月、左青木等少數人以及修煉到雷霆煅體秘法的弟子,纔會留在雷雲島坐鎮、修行……

而慶王則在雷雲島東北角,選了一座方圓約百餘里、形似龍首的礁島,作爲屯兵駐軍之所,防備風陽氏再次侵入雷雲島以北的海域,庇護雪龍山南麓不受風陽氏的威脅。

蘇竣臣很快就率一萬神衛軍銳卒進駐龍首礁。

孟逍然雖然也留在雷雲島,但沒有說定兩座龍蛇伏雷陣何時送到,陳尋與蘇竣臣算是故人,就先與慶王姜瀾、葛同等人,趕到龍首礁與蘇竣臣見面敘舊。

孟逍然自然也跟着跑到龍首礁。

龍首礁位於雷雲島的外圍,距離夔龍峽隔海相望,相距有不足千里,雖然浪惡風狂,但受雷雲島上空雷煞的影響較小,則較爲理想的大軍駐地。

蘇竣臣已經修煉到法相境後期境界,在三十六神將宗裔子弟中,修行進展算是極速的,但他看到陳尋數年不見,竟然突飛猛進,已有法相境中期修爲,心裡是震驚無比。

陳尋修行滿打滿算,都還不足百年。

蘇竣臣情不自禁的想,陳尋會是雲洲千年以來,繼熹武帝、田氏老祖之後,第三位悟徹大道的人物嗎?

武奕真人這次也進入雪龍山;除武奕真人外,陳尋還看到許多蘇氏、衛氏、武氏此前進入黑陰嶺、參與誅魔諸戰的子弟,這次都身穿神衛軍的戰甲法袍,出現在龍首礁上。

看此情形,陳尋問慶王姜瀾:“黑陰嶺戰事漸近尾聲,君上,這是要將世子所節制之兵馬,都陸續編入神衛軍嗎?”

姜瀾點點頭,說道:“父皇打算正式在澹州設立策天府,我也會正式入策天府任職。同時,靈天、神衛、鳳山、鳴岐四軍都將調入雪龍山進行加強,神衛軍將負責雪龍山南麓的防衛,受我節制……”

赤眉真君伏誅後,策天府君僅剩四人。

雖說慶王姜瀾還差半步才能真正修成天人之軀,但他這次正式任職策天府,就算是策天府第五位府君了。

看來熹武帝真是已經相當傾向由慶王繼承帝位、治領雲洲了。

原先慶王府的兵馬都編入神衛軍,一起受慶王節制,熹武帝實際上也是默認神衛軍從此之後就是慶王一人之私軍。

慶王真要繼承帝位,神衛軍也將是他治領雲洲的基礎。

“陳尋恭喜君上了!”陳尋稽首道,他自然也是極希望慶王能繼承雲洲帝位,希望當中不要出什麼妖蛾子,雲洲這些年來,屢遭魔劫,北域、西北域都折騰得不像樣子,難得有休生養息的機會。

“靈天、鳳山、鳴岐三軍,這次諸神將宗裔都有大批強者編入,以保證每軍都有兩到三名天人境強者,元丹境弟子更是多不勝數,”慶王姜瀾微帶苦意的笑道,“唯有神衛軍負責雪龍山南麓的守備,實力還是最弱,此後還要陳尋你多替我出謀劃策啊。”

過去二三十年間,蘇氏、衛氏、武氏都有大批子弟進入天爐秘境修煉,之後又多隨世子姜南柯參與黑陰嶺戰事,磨礪道心、戰意。

這批子弟要是分批編入神衛軍中,是能讓神衛軍的戰力有大幅的提高,但這種提升,遠遠比不上熹武帝直接將大批的元丹境、法相境甚至天人境強者編入靈天、鳳山、鳴岐三軍。

雪龍山南麓雖然會受到風陽氏的威脅,但澹州要往外擴張,必然是要沿雪龍山往兩翼以及北麓的荒原大地推進。

雪龍山兩翼以及北麓方向的防務,由靈天、鳳山、鳴岐三軍負責,未來追隨熹武帝開疆拓土的主力,也是這三軍。

這麼看來,春陵君姜君問是不會再回雲洲了,但他留在雪龍山,對決意要在雷雲島立足的梧山,絕不能算是什麼好消息。

雖說徐至龍判斷錯形勢,誤以爲姜氏會借他人之手清除梧山,實際他卻被迫在熹武帝現身後灰溜溜的離開,但這也說明徐至龍、顧玉章等人此前對雲洲那錯綜複雜的關係有相當深的瞭解。

這些事情,要沒有澹州內部有人故意透漏,僅靠天機推演,是推演不出來的。

不管是誰跟天道宗弟子通風報信,陳尋相信春陵君跟田氏以及元武侯姜矍一樣,心裡都極希望看到梧山在雷雲島遭受大挫。

姜君問此人心胸狹窄,靈天軍勢力這次得到極大加強,無疑是極令他頭痛的角色,而熹武帝即使屬意由慶王繼承雲洲帝位,但在諸軍的資源投入,顯然不可能傾向於將來註定要隨慶王回雲洲的神衛軍。

往近裡說,神衛軍此時負責雪龍山南麓的防務,往遠裡說,神衛軍將來是慶王治領雲洲的根基,實力越強,也越有力抵禦魔劫,陳尋沒有可能不支持神衛軍發展實力。

雖然陳尋心裡希望梧山四宗能與世俗社會脫離,而就目前來說,並無這種可能。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夔龍閣此時還要藉助熹武帝及姜氏的庇護,才能在雷雲島立足,對將來熹武帝及姜氏與風陽氏、風后、大鴻等族的戰事,就沒有立場再袖手旁觀。

而梧山諸弟子,真正有志修道求長生,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弟子從世俗社會中來,修行有成,也必然要返回到世俗社會中建立宗族、覓封王侯。

滄瀾地域狹小,將來即使紀氏能在滄瀾立國,能設十數郡就已經是極限。

若不想滄瀾內部滋生太多向外擴張的野心,讓有心想在世俗社會建立宗族、覓封王侯的弟子,進入神衛軍建功立業,或許纔是最好的選擇。

聽陳尋說及此意,慶王姜瀾哈哈大笑,說道:“可惜你一心專注修行,不然你與竣臣統帥神衛軍,本君才真正是如虎添翼啊……”

蘇竣臣自然不願意陳尋進入神衛軍,與他爭權,但梧山諸弟子要是脫離宗門,加入神衛軍中,卻能極大提高神衛軍的戰力。

梧山崛起太快,不像龍門宗、玄都教這些傳承數萬年的宗門底蘊深厚,但這些年來,在諸次御魔戰事中,梧山弟子所體現那精誠一心的強悍戰力,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陳尋說道:“此前在雷雲島觀熹武帝與天道宗前輩的風采,陳尋才真正識得自身是何其渺小,以往實是井底之蛙。這次,我也將宗門事務悉數交給左師、守思他們打理,不再擔任掌宗之職,君上要有什麼事情需要夔龍閣代勞,吩咐守思他們就行。黑陰嶺那邊戰事將近尾聲,青焰蓮箭、玄雷戰車、戰舟等器械,神衛軍或有需求,夔龍閣也能有所供給……”

“好、好……”慶王哈哈大笑。

慶王姜瀾起初也不明白父皇爲何不惜交惡天道宗,也要救下陳尋。

不管陳尋個人有無野心,但他修成天道真龍,對姜氏始終是個威脅。

姜氏不能直接出手除掉陳尋,但陳尋喪命天道宗徐至龍之手,誰都不能怨得姜氏頭上來。

現在看陳尋不僅同意將一座天地級護山法陣送給神衛軍,同意梧山弟子加入神衛軍建功立業,還同意將青焰蓮箭等利器大規模供應神衛軍,看來父皇能容陳尋,倒也不能算是有壞處。

青蓮焰箭組成箭陣,雖然對涅槃境真君巨頭難有威脅,但真正見識過青蓮箭陣之威的人,絕對不會說青蓮焰箭是無用之物。

雖然策天府煉製的神符暴雷箭,威力不在青蓮焰箭之下,但神符暴雷箭除了煉製複雜外,所耗材料在青蓮焰箭十數倍之上,顯然很難大規模的使用。

慶王姜瀾心裡又想,就算父皇不出手,陳尋已經修成天道真龍,兵解身亡,一縷意識殘魂猶能附在天道真龍之上穿越虛空返回梧山,到時候陳尋在梧山轉世重修,又偏偏正是梧山崛起勢大之時,反倒是更大的隱患。

孟逍然站在旁邊,不知道慶王姜瀾在想什麼心思,但聽他們提到煉器這種話題上,哈哈笑道:“夔龍閣乃煉器宗門,要有什麼上佳法器,可以放到我們聚珍閣來出售……”

西玄大陸有三大商會組織,孟氏聚珍閣屬於六道商會的一員,在風暴海南岸很多勢力境內都有分支機構,與諸多宗族、宗門勢力交易種種法器、丹藥等各種修煉資源。

像龍蛇伏雷陣這種看上去不是絕強,但又極適宜雷雲島的天地級護山法陣,熹武帝親自出馬都未必能搞到手,聚珍閣反而有渠道輕鬆搞到。

無論是姜氏或者田氏,此前諸多天器法寶,絕大多數都是從聚珍閣手裡獲得。

姜氏看似在雪龍山才建得一城,但姜氏的背後掌控着雲洲七處中小天域,所能收集的修煉資源極爲可觀,這也是孟逍然身爲天道宗真傳、孟氏族主第三子,卻親自在澹州坐鎮、主持澹州聚珍閣的原因。

陳尋想到進一步修復都天拘魔旗,離火精金等諸多材珍材料,託聚珍閣收集是最方便的。

當然了,要是不能跟聚珍閣有極密切的合作關係,想要託聚珍閣收集極珍材料或極品法器、法陣,代價也是驚人。

現在孟逍然主動提及這事,陳尋微微一笑,說道:“夔龍閣僅是雲洲煉器小宗,所煉製之法器,怕是孟兄看不上眼啊。”

“怎麼會?”孟逍然笑道,他以前是不怎麼瞧得起小域的煉器宗門,但對梧山經過一番瞭解之後才真正的震驚。

孟逍然他不擅長煉製法器,但既然代表孟氏出鎮一方,眼光卻有過人之處。

此時夔龍閣雖然還不能煉製天器法寶,但在煉製低階法器、法陣上的能力,實在是不比天鈞二三流的煉器宗門稍差。

即使在天鈞,也是低階法器、法陣需求最大,夔龍閣既然在煉器上有這樣的能力,那就有與聚珍閣合作的資格。

孟逍然還要就這個話題深談下去,卻見陳尋眉頭微蹙,卓手看向遠方天際。

過了片晌,陳尋看到數年前曾在雷雲島現蹤的白袍劍修廉昌海破開雷雲,在半空中滯住身形,眼瞳透出淡淡金芒望來,掃過陳尋一眼,舉起手裡的儲物袋,跟孟逍然說道:

“兩座龍蛇伏雷陣在這裡,兩儀玄天盤在哪裡?”

“我難得與廉師弟有聚首的機會,廉師弟怎麼來去匆匆?”孟逍然問道。

“要不是倒黴正好被徐師叔撞見,被他捉來跑腿,我早就去海墟了。”廉昌海不耐煩的說道。

“太元仙殿出世了?”孟逍然恍然想起一事,張口問道。

第133章 抉擇第21章 築基六重第62章 清洗第195章 援第173章 假戲真唱第186章 烏合之衆第41章 援軍晚至第29章 稱兄道弟第132章 利益爲先第72章 玄陰寶燈第33章 六合陣第145章 了卻因果第52章 鬼奚渠帥第37章 魔族殘兵第99章 避禍第100章 兄弟同心插一刀第74章 爲獸解困第26章 欠債第45章 苦冬第12章 遙遠的滄瀾第71章 闖天梯第43章 靠近陷仙峰第62章 古魔現身第88章 魔帝幻朦第65章 滄瀾第67章 黑雲城第144章 綢繆第157章 推演陣第29章 龍門來援第48章 秘境殘第60章 爾虞我詐第59章 遇敵第22章 替死鬼第58章 天人兩隔第77章 齊雲王府第14章 庚金百法第163章 守殿戰將第112章 血河老祖第34章 三支破箭第140章 雙修第114章 大勝第36章 源起宿命第173章 離開滄瀾第66章 殺亡屠敗宜趁勇第47章 半道劫寶第219章 誰捉誰第150章 九法一相第94章 山中遇故人第176章 居心難測第126章 殘族去留第46章 混沌劫雷第43章 再遇妖猿第147章 重立蕩魔盟第112章 拳風鼓盪第102章 破解八荒第58章 封印第16章 十三叔第33章 白玉寶塔第79章 龍肉第46章 混沌劫雷第1章 絕裂第59章 收穫第138章 疑雲第91章 天壁世界第156章 地穴中的日常生活第103章 願力青雲第72章 重歸神宵宗第104章 寒冬苦夏度餘年第18章 信任第41章 說走就走第90章 戰利品第101章 真陽境無敵第95章 亂局突變第100章 晉入天元第36章 未雨第18章 九劫煉體第164章 物是人非第161章 六根靈脈第118章 黑巖魔帝第108章 宗門破碎第2章 何去何從第51章 焚天魔蛟第41章 援軍晚至第190章 肉身不滅第70章 再遇羅剎第29章 稱兄道弟第60章 太元秘境第157章 素女玉丹訣第93章 偷聽機密第44章 大勢已去第37章 再進塗山第102章 大道真言第36章 源起宿命第98章 反轉第33章 六合陣第51章 生煉魔劍第17章 蛇藏於穴第70章 縛龍山第214章 蘇旦不在第186章 烏合之衆
第133章 抉擇第21章 築基六重第62章 清洗第195章 援第173章 假戲真唱第186章 烏合之衆第41章 援軍晚至第29章 稱兄道弟第132章 利益爲先第72章 玄陰寶燈第33章 六合陣第145章 了卻因果第52章 鬼奚渠帥第37章 魔族殘兵第99章 避禍第100章 兄弟同心插一刀第74章 爲獸解困第26章 欠債第45章 苦冬第12章 遙遠的滄瀾第71章 闖天梯第43章 靠近陷仙峰第62章 古魔現身第88章 魔帝幻朦第65章 滄瀾第67章 黑雲城第144章 綢繆第157章 推演陣第29章 龍門來援第48章 秘境殘第60章 爾虞我詐第59章 遇敵第22章 替死鬼第58章 天人兩隔第77章 齊雲王府第14章 庚金百法第163章 守殿戰將第112章 血河老祖第34章 三支破箭第140章 雙修第114章 大勝第36章 源起宿命第173章 離開滄瀾第66章 殺亡屠敗宜趁勇第47章 半道劫寶第219章 誰捉誰第150章 九法一相第94章 山中遇故人第176章 居心難測第126章 殘族去留第46章 混沌劫雷第43章 再遇妖猿第147章 重立蕩魔盟第112章 拳風鼓盪第102章 破解八荒第58章 封印第16章 十三叔第33章 白玉寶塔第79章 龍肉第46章 混沌劫雷第1章 絕裂第59章 收穫第138章 疑雲第91章 天壁世界第156章 地穴中的日常生活第103章 願力青雲第72章 重歸神宵宗第104章 寒冬苦夏度餘年第18章 信任第41章 說走就走第90章 戰利品第101章 真陽境無敵第95章 亂局突變第100章 晉入天元第36章 未雨第18章 九劫煉體第164章 物是人非第161章 六根靈脈第118章 黑巖魔帝第108章 宗門破碎第2章 何去何從第51章 焚天魔蛟第41章 援軍晚至第190章 肉身不滅第70章 再遇羅剎第29章 稱兄道弟第60章 太元秘境第157章 素女玉丹訣第93章 偷聽機密第44章 大勢已去第37章 再進塗山第102章 大道真言第36章 源起宿命第98章 反轉第33章 六合陣第51章 生煉魔劍第17章 蛇藏於穴第70章 縛龍山第214章 蘇旦不在第186章 烏合之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