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琪坐在辦公室察看公文,不時簽下大名。
咚咚咚!
“進來。”
秦琪道。
“見過主公!”
荀彧道。
秦琪擡起頭,看見荀彧帶着一名年青儒生進來。
年齡十七歲左右,身高1.70米上下,長相極其俊俏,看上去英俊瀟灑。
丫的!
羅大大太忽悠人。
這樣一個俊雅之人,怎麼會刻畫成馬臉、三角眼、鷹勾鼻子的陰險小人。
明顯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名士。
特別後世電視、電影上,把蔣幹刻畫成長相醜陋的小人,完全與歷史不符。
又是一個被演義中低估的人物。
“主公,這位就是蔣幹,蔣子翼,九江人,擅長縱橫術,在江、淮一帶難逢對手。
子翼,這位是我主公,荊州刺史、鎮南將軍秦琪,秦興邦。”
荀彧道。
“草民見過鎮南將軍!”
蔣幹鞠躬行禮道。
秦琪心中點點頭。
不拿架子,確實有名士風範。
“子翼,不用客氣,坐吧!你可是名士,在江、淮一帶名聲很大,本官聽過你大名。”
秦琪道。
“本官對子翼的到來,深表歡迎。縱橫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專業,對國家、
地方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爲地方爭取到足夠的好處,可以張揚咱們的仁慈、高大上,
避免不必要的戰爭。能通過談判解決的問題,堅決不使用戰爭手段,這纔是兵法的最高境界。”
秦琪道。
“不知將軍,什麼地方用得上草民?”
蔣幹道。
哈哈哈!
“荊南四郡、交州剛剛平亂,特別交州一帶,好多少數民族對咱們持懷疑態度。
若是子翼願意,可以去交州呆一段時間,把沒臣服的百越族收歸荊州旗下。”
秦琪道。
這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任務,若是能順利完成,回來會受到重用。
若是完不成,只能說能力有限。
“將軍,草民原往,一定說服沒臣服的百越族,讓其臣服在將軍帳下。”
蔣幹道。
“子翼,既然願意,不能再稱草民,讓文若給你一個官職,到交州方便行事。”
秦琪道。
“卑職遵命!”
蔣幹道。
“需要什麼見面禮,可以讓文若爲你準備,本官很看好你,不要讓本官失望哦!”
秦琪道。
“主公,卑職保證完成任務。”
蔣幹道。
嘿嘿!
終於叫出主公二字,以後打上秦琪身上的印記,其他人誰還敢大膽使用啊!
“丫頭,做桌酒菜,本官爲子翼送行,希望他馬到成功、建功立業,搞定百越族。”
秦琪道。
不大一會兒,酒菜送上來。
三人談得甚歡,一邊飲酒一邊聊天。
“主公,書院中有好幾位大佬,收到何進大將軍徵辟令,主公要抽時間去書院一趟,給大佬們打打氣。”
荀彧道。
哦!
“本官剛收到洛陽傳來消息,皇帝重設西園禁衛軍,想分化何進手中兵權。”
秦琪道。
“皇帝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擔心何進勢力太大,發生外戚干政的事重演。
其實呢?何進不可怕,他一個殺豬出身,不論拉攏什麼人,權利依然在袁逢等重臣手中。
何進不過是袁逢等人手中的棋子,巴不得何進跳得歡呢?皇帝新設的西園禁衛軍,
八大校尉除了蹇碩是皇帝的人外,其他人基本不是皇帝的人。有的人表面看是何進的人,其實是袁逢的人。”
秦琪道。
“洛陽城中,鬥爭非常激烈,三方鬥得不也樂乎。外戚以何進爲首,清流以袁逢爲首,
加上太監張讓、趙忠等人,各不相讓,旗下馬仔紛紛出手撕逼,相互攻擊。”
秦琪道。
“主公,覺得何方會勝?”
荀彧道。
呵呵!
“一方也不會勝,純粹是爲他人做嫁衣。”
秦琪道。
啊!
荀彧、蔣幹二人驚呼起來。
“主公,您的意思是還有人眼饞,在暗中隱藏着,一旦有機會,跳出來收拾殘局。”
荀彧道。
“文若,咱們不受何進、袁逢等人待見,無法插手,只能坐看風雲,冷眼旁觀。”
秦琪道。
“主公,既然看清形勢,咱們夏口是不是應該好好準備下,作好應對之策。”
蔣幹道。
“子翼,不要擔心。還有時間,等高順、戲忠、劉巴等人帶着大軍回來,
本官可能要到洛陽一趟。關鍵是皇帝是否詔喚。若沒旨意,本官也沒辦法。”
秦琪道。
“對了,文若,現在夏口城有多少兵馬?”
秦琪道。
“只有三萬兵馬,其中一萬兵馬調到與豫州接壤地方,維持地方秩序。”
荀彧道。
“告訴周倉,再徵招二萬兵馬。高順、戲忠、劉巴帶回來的兵馬不會多,
留在武陵、交州、長沙等地差不多三萬兵馬,能帶回來二萬兵馬,加上五溪谷二萬山地兵,有點單薄。”
秦琪道。
“遵命!”
荀彧道。
下午:
秦琪走進書院。
“秦大人,怎麼有時間來書院,太陽從西邊出啊!”
盧植道。
“盧大儒,小子手上事情多,好長時間沒來請教,不要見怪,要多理解。”
秦琪道。
“小傢伙,何進向書院中幾位大佬發出徵辟令的事聽說了吧,你有何建議?”
盧植道。
“盧大儒,這個要看被徵辟人的意思,若是不願意,不用理會即可,何進能如何?
小子不是聽聞,好幾位大佬,連皇帝徵辟都不當回事,何須怕何進呢?
再說了,書院是小子籌建的,想調什麼人,必須小子同意放人才行,憑一張紙想調人,門都沒有。”
秦琪道。
哈哈哈!
“老夫就說,天大的事有興邦頂着,何須瞎擔心。”
盧植道。
“興邦,老夫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新來的大儒孔融,孔文舉,孔聖人的二十世子孫。”
蔡邕道。
孔融!
他不是呆在洛陽嗎?
什麼時候跑到夏口城來。
孔融有大才,建安七子之一,是一名文學家,就是迂腐點。
不過呢?
貌似孔融剛直不阿,敢直言,就是太爽直才被老曹處死,一家人落不到好。
“見過孔大儒!”
秦琪不裝逼,馬上行禮道。
“興邦,你的事老夫聽伯喈說過,與朝中官吏有些誤會,他們老說你是宦官一派。”
孔融道。
“孔大儒,小子一直堅守本心、初心,不與任何人勾結,只聽從皇帝旨意。
其他人的話視若無睹,只對皇帝忠誠,對大漢百姓忠誠,對中原民族忠誠。”
秦琪擲地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