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將軍府:
“月英,今天怎麼有時間來找哥哥。”
秦琪道。
小蘿莉長大了,聽黃承彥說,黃月英到了夏口書院後,大量墨家書籍很合胃口。
這二年來,一直在讀書。
“大哥哥,我想到工坊去看看,可是沒有大哥哥的同意,外人進不去。”
黃月英道。
哦!
“走吧!哥哥陪你到工坊,讓你參觀下。”
秦琪道。
“謝大哥哥。”
黃月英道。
秦琪牽着黃月英小手,二人走出將軍府,秦琪抱着黃月英跳上‘的盧’背上。
朝着工坊緩緩而去。
“大哥哥,其他城池都有城牆,爲什麼夏口城不修建城牆,不是說有城牆可以防守嗎?”
黃月英道。
“月英,哥哥告訴你,因爲夏口軍有能力在敵人入侵時,就在城外殲滅,
不會讓敵人打到城池。既然如此,爲什麼要修城牆,那不是勞民傷財嗎?”
秦琪道。
要是連自己的城池都保不住,修建城牆有何用,殲敵於城外,不給敵人入侵的機會,纔是最佳的方案。
“大哥哥,夏口軍是不是很強大?”
黃月英道。
“目前算是不錯!禁衛軍士兵也比不上夏口士兵,正是有夏口軍,才能確保夏口城安全。”
秦琪道。
“大哥哥,夏口軍爲什麼會強大?”
黃月英道。
“月英,這裡有很多因素,在這裡說幾點:一是夏口軍士兵吃得好,
隔一天有肉食,這是其他地方士兵無法相比的。士兵吃得好,纔有體力訓練。
相對來說,夏口軍士兵非常辛苦,每天要訓練二次,晚上要學文化。
而其他地方的士兵,幾天才一練。在訓練量上,夏口軍士兵比其他地方士兵時間長,
各種技能、戰陣熟練程度高。還有一點是夏口軍士兵組織紀律嚴明,
是一支有思想的軍隊,他們爲保護旗下百姓而努力訓練,不是爲應付。
更重要一點,夏口軍士兵裝備比其他地方的要好很多,裡面有好多新科技。”
秦琪耐心解釋道。
從建軍開始,秦琪要求士兵晚上一定要抽時間讀書學習,掃除文盲。
開始時,好多將軍理解不了,後來慢慢將軍也發現,識字後的士兵更易管理,訓練更刻苦。
文化輔導員,在士兵讀書學習過程中,不斷灌輸爲什麼要當兵,當兵的目的是什麼等。
讓士兵懂得當兵是一項光榮的職責,爲保護家人,百姓,不讓百姓、家人受戰火肆虐。
加上夏口城建立了烈士陵園,令士兵作戰時更兇猛,不怕死,敢打硬仗。
封建王朝怎麼可能爲士兵興建陵園,秦琪在夏口實施後,士兵士氣大振。
很受士兵歡迎。
看到夏口兵,很多人發現與其他地方的士兵不同,夏口兵精氣神足,戰意滔天。
到了馬鈞工坊,秦琪掏出令牌交給門衛檢查,然後帶着黃月英走進去。
“大哥哥,你進工坊也需要檢查嗎?”
黃月英道。
“月英啊!制度訂下來是爲執行,我作爲主官如果視同兒戲,沒人會遵守制度。
特別象工坊這種機密的地方,一旦鬆懈,會讓外人有機會進入。那樣技術會泄露,
給咱們造成巨大的損失。技術保密非常重要,懂了嗎?”
秦琪道。
嗯!
“主公,您來了!”
馬鈞道。
“月英,這位是大工匠馬鈞,馬德衡,是哥哥旗下最優秀的工匠,
以後有時間,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到工坊來請教馬鈞先生。”
秦琪道。
嗯!
“小女子見過馬先生!”
黃月英行禮道。
“黃小姐,不要客氣。你父親是一名很厲害的大儒,對墨家學說有極高研究。”
馬鈞道。
“德衡,連弩研究出來了嗎?”
秦琪道。
“主公,連弩暫時還未研究成功,有一些技術上暫時無法解決,我們正在想辦法。
不過,一次性發射十支弩箭的秦弩到是研究出來了,威力很大,射程遠。”
馬鈞道。
哦!
“走!去看下。”
秦琪道。
秦琪牽着黃月英小手,跟着馬鈞走進一間作坊,裡面擺放着十張弩箭。
“主公,就是這種秦弩?”
馬鈞道。
採用輪盤上箭,極大減輕的士兵上箭時的體力消耗。
“德衡,這種秦弩有效射程是多少?”
秦琪道。
“主公,有效射程達到五百步。不過,由於弓弦缺乏,需要到草原上去收購牛筋、馬筋等原料。
目前我們只生產出十張秦弩,其他要大規模生產,必須要等牛筋、馬筋之類的原料採購回來,纔可以大規模生產。”
馬鈞道。
“德衡,採購原料的事安排了嗎?”
秦琪道。
“主公,放心吧!卑職已經與張夫人談過,她已經安排下去,不用多長時間原料會採購到。”
馬鈞道。
丫的!
大殺器啊!
一次性射出十支粗壯的弩箭,威力恐怖,會讓敵人遇到聞風喪膽。
“德衡,這種秦弩需要多長時間能上完箭支?”
秦琪道。
“主公,我們按照您的意思,採用新技術上箭,一是極大減輕士兵體力,
二是方便士兵更容易上箭。若是士兵熟練的話,差不多十個呼吸能裝好弩箭。”
馬鈞道。
“不錯!對參與工匠好好獎勵一番。”
秦琪道。
“德衡,原料採購回來後,馬上開式生產,咱們要大批量生產,還有弩箭也要跟上。”
秦琪道。
“主公,卑職記下了。”
馬鈞道。
咿!
黃月英這個小蘿莉在細細觀察,一邊察看一邊思考。
秦琪嘴角微笑。
這個小蘿莉可是高智商,能過目成誦,記性非常好,特別在理工科方面有特殊愛好。
嘿嘿!
豬哥哥,沒了黃月英,看你怎麼發明諸葛連弩、木牛流馬,怎麼裝逼!
當然了,豬哥哥絕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這個時代最牛逼的大佬,與荀彧是一類人。
至於發明家嗎?
估計是把黃月英的功勞奪走了。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熟讀經史子集,又懂理工活,搞發明創造。
“主公,琉璃我們工坊已經研究出來了,只是生產非常困難,產量一時上不去。”
馬鈞道。
哦!
玻璃!
終於搞出來了。
一旦搞出來,秦琪可以從現代帶大量玻璃到大漢王朝,可以讓工匠生產鏡子之類的東西。
“德衡,不要着急,慢慢研究出新工藝,遲早一天會形成大規模生產。”
秦琪道。
“主公,明白了。”
馬鈞道。
“主公,黃小姐她……。”
馬鈞道。
“德衡,你修建一個實驗室,專門爲黃月英修建,作爲她專用研究室。
以後我給她一塊令牌,她可以隨時進來工坊,不要管她,由她自己捉摸。
需要什麼東西,讓工匠配合她。”
秦琪道。
“遵命!”
馬鈞道。